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黄沙百战穿金甲 >

第258章

黄沙百战穿金甲-第258章

小说: 黄沙百战穿金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箭战极为精险,刘黑狗率领的神箭手大获全胜。侯大勇正在喝采之时,何五郎带着哭腔对侯大勇道:“郭炯中箭,看来不行了。”

郭炯文武兼备,是侯大勇心腹爱将,侯大勇听到此消息心中一紧,道:“他在哪里。”

“已经送到战车营了。”

战车营有数名医官,是韩淇的亲授弟子,医术颇为高明,侯大勇心中稍安,再看着契丹军时,脸色更寒。

大战至此,契丹军败局已定,被反包围地数千契丹军如无头苍蝎一样,在阵中乱窜,数百银甲骑兵冲不破陌刀手的防线,忽然掉转马头,朝南猛突过去。

黑雕军各部都在和契丹军交手,南线兵力也并不充足,银甲兵拼死,一击,居然突破了黑雕军的防守,三百多银甲骑兵保护着耶律大光向南突围而去。耶律大光摆脱了黑雕军之后,三百骑不敢停留,跑了数里之后再掉头向西,翻过一座山林,逃到一座废弃的灰色长城下,才算暂时安全。

当契丹主将突围而去,契丹军终于崩溃,契丹骑手放弃了抵抗。

侯大勇看到脸色苍白、昏迷不醒的郭炯,脸上露出了浓浓地杀意,可是想到柳红叶跟随在自己身边,狠狠地把“杀”字咽进了肚中。

黑雕军此战可谓大获全胜,数万契丹精锐被全歼于廉县,西套、前套已在黑雕军掌握之中。

但是,此役是一场短兵相接的苦战,黑雕军精锐损失极为惨重,熊营二千人只剩下五百多人,基本上丧失了战斗力,狮营近五千人伤亡近二千人,狼营二千人伤亡过半,亲卫队和陌刀阵最后参战,损失最轻。另外,将领多人受重伤,郭炯身负重伤,生死未卜,姜晖腰中一枪,战斗一结束,姜晖掉落马下,虽说没有生命危险,不过至少得在床上躺上一段时间。

柳红叶亲眼目睹了这一场惊心动魄的大战,当战斗结束之时,柳红叶就下定决心接受侯大勇的条件。

第一百七十四章 庙堂之高(一)

廉县一战,契丹军退缩至西京道,兵锋不敢过后套。仆骨、同罗等族,慑于黑雕军军威,竟相派出使臣,献上牛马等礼物,河套之地,皆在黑雕军控制之下。

契丹皇帝耶律述律得知西京道大军败于周军,耶律大光率三百骑侥幸逃生,隔夜宿醉顿时被吓醒,他从幽州等地调来一万多契丹军,补充到西京道,此时,契丹军朝纲松驰,军政荒芜,除了耶律大光,没有人想去和河套周军死战,只是在耶律述律的压力之下,几位契丹将领避开灵州,率军进攻实力相对较弱的府州,斩杀了一些百姓,谎称打败了数支大周军队,耶律述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此事也就算过去了。

按照侯大勇最初的计划,黑雕军只是扫荡后套的一万多契丹军,没有想到,契丹大将耶律述律竟亲率大军南下,黑雕军虽然蒙受不少损失,可是完胜了数万契丹大军。一战定河套之后,侯大勇反倒有些心事重重,俗语说:木秀于林,风必催之。也不知陛下柴荣会如何看待此事?

侯大勇字斟句酌地写了一封奏折,报告了近期边事战情。奏折发出之后,侯大勇出灵州,过西会州,到靖远城,然后折回同心城。每到一处,必要隆重祭奠阵亡将士,到荣军院看望伤残军士,然后和各营军官痛饮美酒,醉卧军营。

就这样巡视一圈,足足用去了一个月的时间,至六月中旬,侯大勇才回到了灵州。回到灵州七八天之后,师高月明就生下一个约七斤的漂亮女儿。师高月明家乡在清水河畔,侯大勇就为女儿取名为侯小清。

侯大勇莫名其妙回到大周朝以后,已有了四个子女,粟末靺鞨族的阿济格生了侯虎。秋菊生了侯小璐,符英生了侯宗林,师高月明生了侯小清,除了侯小清以外,其余三个子女出生之时,侯大勇皆在外征战,因此。当侯小清呱呱落地之后,侯大勇闭门谢客,军务之事交由奉命调回灵州的节度副使石虎,地方事务交由梁守恒处理,专心迎接呱呱落地的小生命。

侯大勇每天都要为侯小清洗澡,他在另一个世界曾经做过父亲,照顾孩子也算是一把好手。师高绿绮见侯大勇这种坐镇一方的大官,居然亲自干上了仆佣之事,而且动作熟悉,乐此不疲,先是吃惊再是好笑,然后又着实嫉妒师高月明。

侯大勇闭门谢客不过三天,飞鹰堂用“郊和九号”常来两份绝密情报:

一是陛下欲调侯大勇回朝,接替李榖地相位。由节度副使石虎接替侯大勇行节度使之职。

李榖在显德一年七月任守司徒兼门下侍朗、平章事、监修国史,和范质、王薄同为当朝宰臣,历年来多有功勋,不料在南征之时打了败仗,受到了柴荣的责罚,后又经启用,荣耀却不比从前。李榖多次上书请辞相位,柴荣都没有同意。五月,李榖突然中风,卧床不起,柴荣这才同意李榖告老还乡,柴荣先后接到了侯大勇以及从其它渠道送来了廉县战役情报,大喜之后,柴荣屏去左右,独自沉思良久,最后决定重重封赏侯大勇,由侯大勇接替李榖之相位。

另一份情报则关系到赵普,吏部已下文书,欲调赵普到殿前指挥使赵匡胤帐下任行军司马一职。

赵普在廉县主持民政之事,郑州、许州先后有数千户上万名老百姓迁到了廉县,一年来,赵普带领着老百姓完成了城墙的初步修缮工作,同时,在黄河两岸整田修渠,廉县城外大片荒地已有了一些往日模样。开春以来,廉县城外呈现出久违的热火朝天的生产场景。在农田外围,则是大片葱绿的草场,不少调皮捣蛋的年轻人,在草场上骑马追逐,学着放牧打猎,日子过得逍遥自在。

得到这两份情报之后,侯大勇分别招来石虎、梁守恒和钱向南到书房议事,紧急地应对变局。

过了近一月,在七月中旬,吏部文书到了灵州,不过,只有调动赵普之文。

到了七月二十日,赵普依令向大梁出发,

赵普虽说是一名文官,但是在黑雕军中已有近两年时间,按照黑雕军规距,文武官员都必须参加部队的晨训,这两年时间,不管风霜雨雪还是风和日丽的天气,赵普都依律参加训练,即使在廉县期间,他也严格遵守这个命令,和熊营军士们一起参加训练,赵普和刘成通、孟殊、沈怀镜等众文官,渐成文武兼备之士。

黑雕军两年,留给赵普许多美好地回忆,当灵州城渐渐消失在身后,赵普重重地叹了一口气。   显德三年,赵普和赵匡胤在淮南相识,意气相投,遂结为异姓兄弟,赵普所学甚繁,殿前司第一勇将赵匡胤方面大耳,为人豪爽侠义,颇有帝王之相。从五代以来,皇帝不过是“洛阳刺史耳”,谁的手中掌握有雄兵,谁就有可能问鼎中原,梁、唐、晋、汉、周五朝,均验证了这个道理,赵普心中就有了辅佐赵匡胤的心思。来到侯大勇帐下之后,赵普仍和赵匡胤保持着密切联系,常有书信往来,赵匡胤对黑雕军很感兴趣,赵普也常在信中介绍黑雕军情况。

随着黑雕军在西北战场的节节胜利,赵普对侯大勇也越来越佩服,赵普在侯大勇和赵匡胤两人之间犹豫不决。

黑雕军虽强,但是地处西北,远离了政权中心。历来左右政局变化地都是处于中枢之地的禁卫之军,边境之军再强。也只能称霸一方,左右不了全国局势。赵匡胤在禁军中威信颇高,极似本朝太祖郭威,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若要成事,必为赵匡胤。

最终,赵普还是选择了赵匡胤。

赵普一行全是快马,沿马岭水南下,沿途有驿站提供住宿。很快就到了河中府。

洛水、无定河、黄河都要穿过河中府,河中府过往商贾颇多,虽说大周朝颇有中兴之相,可是。在交通便利的水岸边,仍然活跃着一些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盗贼,衙门屡次征伐,甚至动用的河中府地牙兵,无奈盗贼们滑如鱼鳅,让官军们无处着力,所幸盗贼都是本地人。向来只求财不伤人,衙门无奈之下只能默许了他们的存在。

七月二十五日深夜,天空如被惊雷击破,倾盆暴雨猖獗了整整半夜,无定河水暴涨,黄河两岸地居民心又悬了起来。

良山驿站是河中府城外最好的驿站,显德四年初。房舍经过重新翻整,虽说雨大,屋内却没有一处漏水。

良山驿站接待过无数南来北往的高官显贵,赵普这种极别的官员,更如过江之鲫。赵普出身小吏世家,对人情世故极为了解,找到了驿丞,送上几贯周元通宝。很快就和朱驿丞搭上了千丝万缕的关系。朱驿丞就让赵普住进了一个单独的小院子,还豪爽地送过来两根新鲜的羊腿。

赵普地一位随从在廉县学得一手煮羊肉的好手艺,他到河中府买了一些调料,煮了一大锅香气扑鼻的羊肉汤。朱驿丞是一位大腹便便的汉子,素来爱喝上一口,他没有想到羊肉汤会有这么香法,虽隔着院墙。谗虫已从肚子里被勾了出来,朱驿丞提了一罐富家商铺送来地老酒,一摇一摆地来到了赵普所住的小院子。

正在酒酣饭饱之际,一名精瘦的年轻人来列了院中,老远就拱着手道:“好香的肉汤,朱驿丞有妙食为何不请三郎?”

三郎是河中府参军事,二年前由许州来到河中府,他为人八面玲珑,上上下下都能说得上话,三郎和朱驿丞也是极好地朋友,两人常在一起吃喝玩乐,间或还一起到妙香楼去风流快活。

朱驿丞笑骂道:“我说是谁,原来是三郎,你真有口福,来尝尝塞外好滋味。”

三郎也不客气,落落大方地坐了下来。赵普、三郎和朱驿丞地位相当,又均是见多识广之人,几杯酒下肚,大家就成为无话不说的好朋友。

三郎和朱驿丞俩人皆醉,赵普酒量甚好,送走两人之时,在小院中坐了一会。

此时,月光透过云层,淡淡的清辉轻拂着大地,蟋蟀在杂草中鸣叫,好一幅夏日夜景,本应高兴地赵普却有些心烦意乱,洗浴之后,站在窗前遥望着黑沉沉的远处,突然闪电从天而降,随后雷霆大作,暴雨如注。

第二天,雨过天睛,空气分外清新。

赵普换上了一身青色圆领长衫,带上束了一圈缀着玉佩的腰带,脚穿马鞭,佩戴着跟随自己多年的三尺青锋。十几名手下则不改装束,身披黑雕军制式软甲,跨着侯家刀,每人带着短弓和三十支雕翎箭。

离开良山驿站不过十里,出现了一片颇为茂密地林子,官道在此也变窄了许多。行走江湖,向来有“遇林莫入”的说法,赵普有些警醒地提醒手下:“朱驿丞酒后曾说,河中府近日来不是很太平,有两股强盗活动甚为频繁,大家打起精神来。”

十余名手下抽起侯家刀,三人在前探路,二人断后,九人围护着赵普。

在林中走了一阵,高大树木越来越多,遮天蔽日,外面是骄阳,林内却阴风袭人。

突然,头顶上响起了一阵怪异的尖啸声,从树顶上射下来数十支铁箭,这一阵铁箭来得十分迅猛,角度也极为怪异。赵普等人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密林深处,完全想到袭击之人会隐身在树顶,箭雨过后,赵普一行十五人。全部中箭落马,赵普身中七箭,有三箭射在了要害之处,他翻身落马之时,犹自叹息了一句:没有想到赵普命丧于此。

树上又响起了一阵尖利地啸声,四五十个蒙面人纷纷从树上滑了下来,这些拦路的盗贼全穿着百姓的服饰,身上挂着各式刀具,有铲刀、镰刀、环首刀、大砍刀。甚至还有菜刀,和一般盗贼不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