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凤凰图腾_by淮上 >

第24章

凤凰图腾_by淮上-第24章

小说: 凤凰图腾_by淮上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凤凰宝珠

  大婚次日,正泰殿下旨,上官家幼子明德“明慧厚德、文武兼修、有栋梁之才”,皇上命为户部行走,赐言官谏牌,准上朝议事。
  皇朝祖训有言,男子及冠之后方可为官,明德十八岁上朝已经是很破例的举动了。虽然只是个小小的行走,但是在本朝开国以来,却是前所未见的情况。更何况是皇上钦点的“可上朝议事”,圣宠之深,不言而喻。
  
  上官侍郎欣喜得发狂,在家里大宴宾客,流水席一并摆了三天三夜。张氏却怨愤难平,她女儿上官寒虽然如愿入了东阳王府,却只是个没有诰命的侍妾罢了;儿子上官全原本参加了今年的春闱,却因为走水而没有任何功名。这个一直被她踩在脚下的庶子却不知道为什么入了皇上的眼,还年纪轻轻就被封了言官,让她简直恨不得咬碎牙齿。
  张氏不敢明着教训,只敢背着人把明德叫来训斥了一通,憋着气义正词严的叫他别忘了孝顺父母,末了终于忍不住带出来几句尖酸刻薄的妇人嘴脸。明德只打着哈欠听着,完了以后平淡的道:“太太说得对。我去睡了。”
  张氏一眼看见他手腕上露出来的鲜红色小圆珠,只觉得光华内敛、贵不可言,顿时就沉下脸来,满怀嫉恨的骂道:“一个哥儿,天天不知道怎么孝顺高堂,反而在打扮上这么用心!可见皇上封你当官,也不是国家之福!——还不快摘下来!”
  明德顺手就给褪下来扔在了一边。张氏喝退了他,看周围没人,便拿起来仔细的打量,深觉这镯子华贵精致,忍不住就自己戴上了。
  
  恰巧第二天宴席,宫中派了皇上身边第一红人张公公前来送上贺礼,上官侍郎倍觉脸上有光,连忙大开府门亲手把张阔迎了进来,连张阔身后跟着的太监宫女都一个个奉若贵宾一般请到了上座上。明德倚在窗棂边看着,唇边抿起一点凉薄的笑意:“——一个阉人罢了,哪值得这么上心。”
  恰巧上官全经过,忍不住跺脚:“你说什么?小心被人听见,又打你呢!”
  明德淡淡的瞥他一眼,返身就回去睡觉了。
  上官全呆呆的看着他的背影,只觉得这个弟弟满身的玄乎,摸不到一般高高挂在天际,让人说不出来是什么感觉。说他高傲吧,张氏那样挫磨他,他也忍了;说他谦卑吧,人人都争着巴结的张公公,他却道——一个阉人而已。那一笑间,竟然无比的睥睨。
  
  张阔眼睛余光看见明德远远的走了,心说这小贵人今天竟然没有上来冷嘲热讽一番,实在是大幸也不过了。这小贵人长得漂亮,脾气却不是一般的古怪,动不动就阴阳怪气拿腔拿调,也亏得皇上忍得下来。
  张阔收回目光,谁知道一瞥之间竟然发现张氏手上的凤凰珠,顿时大惊,霍然起身道:“上官侍郎!”
  上官老爷忙不迭的迎上前去:“公公有什么吩咐?”
  张阔指着那个珠子,厉声问:“那是怎么来的?”
  张氏摸不着头脑,只跪下谄笑着道:“公公有所不知,这是奴家前些日子在街上买来的……”
  前些日子?前些日子这珠子还珍而重之的放在坤宁殿里,准备着被皇帝硬要走然后当宝贝一样送给明德呢!
  张阔一拍桌子,厉声道:“张氏听旨!”
  上官家全家都一个寒战,呼呼啦啦的跪了一地。
  “——吾皇有旨:凡无恩旨而携带凤凰珠者,不论品级官职,一律杖责三十!钦此!”
  
  这个旨意其实是张阔临时编出来的。若是平时的假传圣旨,借给他一个胆子他也不敢;但是这个旨意,保管乾万帝知道后只会嫌他杖责的数目太小。
  张氏莫名其妙的,连一个冤字都叫不出来的就被侍卫拖了出去。一个作威作福了大半辈子的官家太太,自诩为绝世风华无人可及的人物,就这么被按倒当众杖责了三十。
  院子里的杖责声一声声传来,上官家人人跪倒,抖如筛糠。一个侍卫把凤凰珠双手捧着,递给张阔,低声问:“公公可回宫交给皇上么?”
  张阔原本心说,交给皇上又要惹一场气生,不如直接送去请小贵人戴上就是了。但是转念一想,自己也曾经被明德生生搅和出去打了三十大板,不由得新仇旧恨一起涌上了心头。也罢,咱家一个阉人你都心狠手辣的不放过,就别怪咱家小小的给你报复回来了。反正你圣宠又深重,皇上最多教训教训你也就完了。
  张阔拢着双手,闭目养神:“还不快送回宫去交给皇上?”
  




九重庙堂

  官员上朝时穿的朝服是尚衣局统一做的,但是因为明德的腰身尺寸太窄,乾万帝就没从尚衣局里拿衣服,而是叫宫中的剪裁师傅专门赶制了一套出来。用的料子也是从江南专门进的苏缎,白玉腰带一系,天青色的宽广长袍,倒是有些风流不羁的南晋遗味来。
  
  一大早上上朝,宫中特地派出了一顶青呢小轿来上官家接人。御书房笔墨总管太监亲自进门去给明德换上朝服,半晌却只见这小贵人盯着朝服,一动不动。
  总管赔笑道:“大人有什么赐教咱家的吗?”
  来之前张公公就提点过这个笔墨太监总管,说明德公子对衣物饮食特别的挑剔,入了他的眼,旧衣服也穿得很舒服;入不了他的眼,绫罗绸缎都视若敝履。但是总管心想,这件朝服也算是做得很出色了,专门为皇帝制衣的大裁缝带着一百织女赶了三天三夜,废弃的料子都能给皇帝做上半年的衣服了,这样用心做出来的朝服,他还能挑出什么毛病来?
  总管看明德半天不动,不由得发了急:“大人再不动手,便要迟了早朝了。大人是否需要咱家叫小宫女前来侍奉?”
  “……”明德说:“这衣服有问题啊。”
  总管五脏俱焚:“大人,这可是江南最好最贵的贡品苏缎,合着大裁剪师傅三天三夜……”
  明德说:“……颜色……”
  他举起衣料,对着光线,一点一点的眯着眼仔细打量:“……好像深了那么一点点、一点点……”
  总管太监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大人!您就别挑了,您就从了吧!奴才回去后就在祖宗祠堂里给您立个长生牌位去!”
  
  明德于是就格外开恩,穿着那身颜色稍微深了一点点、一点点的朝服上朝去了。时值清晨,初春的天气,路上还很冷,零星一点天光映得青石板砖微微泛出了青白的光。总管在轿子边上跟着搓着手哈出白汽,又凑过去问:“大人,要手炉吗?”
  轿子里传来稳稳当当的声音:“——不用。”
  总管太监嘶嘶的抽着气把头缩了回去。虽然第一天引领新人上朝不是个肥差,但是和将来有可能会受宠的官员打好了关系,日后说不定就有用得着的时候。再说轿子里这一位的圣宠还用怀疑么?年不及冠钦点上朝,皇帝宠爱的心思已经很明显了哇。在这样的主子面前得了脸,以后还怕不能互相照应着吗?
  总管太监毕竟在宫里混成了人精,一看那跟随的小太监们脸上颇有不耐之色,立刻回身去低声骂:“还不快打起精神来!这可是皇差,皇上交待下来的差事!哪由得你们这帮小蹄子们偷懒!”
  小太监们唯唯诺诺的缩回去,这时轿子突而一停,前边轿夫转过来低声道:“公公,前边丁大人的轿子来了。”
  
  总管太监赶紧跑到前边去一看。只见他们是在一条通向宫道的岔路上,户部尚书丁恍的轿子正从另一边驶来,前边一溜八个家丁开道,明火执仗威武非凡,浩浩荡荡的抬着轿子挤了过来。丁家在朝中为官已久,又出过两个宠妃,连家丁都比别人高出一头来,眼见前边的官轿,却一点不知道躲避,反而拉长了声音叫道:“——奉旨上朝——闲人躲避——!”
  明德在轿子里微微一动,探出头来问:“怎么了?”
  总管太监忙凑过去道:“大人有所不知,我们遇上了户部尚书丁大人的轿子了,叫大人您让路呢。”
  
  清晨阴霾的雾霭中看不清明德的表情,只有街边黯淡的一点灯笼烛光映出他唇边的笑意,微微的一下子就过去了,秾艳得几乎诡异。
  他淡淡地说:“那让吧。”
  总管一惊,刚想开口据理力争,明德却已经四平八稳的坐回了轿子里,一脸的波澜不惊。
  太监总管百思不得其解,只得命轿夫让开,眼睁睁的看着丁恍的高抬大轿趾高气扬的抢先过去了。
  
  这么一耽误,到宫里已经不早了。群臣先是等在御书房之外,到太监宣旨上朝的时候再跪拜磕头、鱼贯而入。夏丞相正因女儿入宫为太子妃的事而被一群官员围着奉承,一见明德来了,立刻抛下众人走过来,满面笑容的问:“贤侄好?”
  明德恭谨谦顺的俯身:“丞相折杀了。太子妃入宫大喜,下官未曾封礼拜访,是下官疏忽了。”
  
  夏丞相刚伸手要亲自扶他起来,不料明德微微一退,恭恭敬敬的行了个大礼,才自己站起身。
  御书房门外便有心嫉的官员看见了,窃窃的一笑,互相道:“看那个样子……”
  “倒是巴结拍马这一套学了个十成十……”
  “有心攀夏家那棵大树吧?……”
  夏徵那老头,一时也没有反应过来,只尴尬的摸摸鼻子,笑道:“贤侄突然这么多礼,叫老夫……”
  ……这小子享受完了国丈和太子妃双双给自己下跪的感觉,现在又如此一副道貌岸然、万般谦卑的样子,好像全世界的亏全教他一个人吃尽了……
  明德正色道:“那时是下官不懂事,还要教夏丞相多多担待才是。”
  夏徵刚想说什么,却见明德理了理袖口,拍了拍并不存在的灰尘,昂首阔步的走到上朝的队伍中去了。
  
  一会儿太监来唱诺,两边大臣便排成两队,从正泰殿的玉阶正门上缓缓而入。夏徵和丁恍分别一左一右的带领着文臣武官,进门后又侍卫搜身,然后过了九重玄门,最后迈入正堂。从几乎占据了整个墙面的九扇大门向外望去,巍峨连绵的宫城墙瓦,在清晨的天光中仿佛山峦起伏一般,让人有种整个天下都握在掌心、坐在脚下一般的错觉。
  明德第一次从这个角度去看这座百年皇城,不由得微微看呆了,直到听见张阔高声叫群臣上奏的时候才反应过来,立刻收敛了心神。
  
  丁恍站在前列,待张阔声音一落,立刻上前一步道:“臣有本上奏。”
  乾万帝微微的冷笑:“爱卿又要为江北水灾的事来向朕为民请命了吗?”
  丁恍立刻跪下:“皇上!灾情如此严重,下级官员已经开仓救民,然而灾民人数众多,实在是抢救不及……虽然国库已经拨下银两,但是根据官员汇报上来的情况来看,只是杯水车薪!”
  “爱卿的意思是,朕拨款还是太少?”
  “皇上,为灾民赈灾拨款,纵然再多,也无损皇上贤明仁爱的史书清誉!”
  突然一个声音慢悠悠的打断了:“丁大人。”
  
  丁恍只觉得这声音耳生,便回头一看,只见是那个刚刚晋位上来的上官家庶子明德开了口。
  丁恍顿时一阵恼怒:“臣在与皇上上奏,关你……”
  明德再一次打断了:“丁大人,国计民生,江山社稷,祖宗大事也,凡臣子皆应为皇上分担。你我食皇粮拿皇俸,互相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