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恐怖电子书 > 逆行武侠 >

第666章

逆行武侠-第666章

小说: 逆行武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真正会用兵的人,功夫一定会下在战场之外,只有莽夫才会专以武勇而拼命,所谓善战者无赫赫之功,便是指此了。

    善战者,只进行必胜的战争,从来都不以少胜多,从来都不绝地反击,因为一个真正的名将会极力避免让己方陷入绝境,他们在之前就会阻止这种情况发生。

    装备精良,骑兵众多,粮资充实,将士用命,占尽形势,敌人却越战越疲,如浅滩困龙,挣扎无力!

    难怪最后是李阀获取天下……

    “你来了……”鲁妙子手持一杯六果浆,悠然的靠在椅上,遥望窗外明月,向风萧萧道:“你脸色灰败,气色很不好,像是心事郁结,念头不畅,可是遇上什么麻烦了么?”(未完待续。)

    ps:  感谢书友“fredy24”的月票两张~~

第一百一十三章 极于道,后破之

    面对鲁妙子的询问,风萧萧幽幽叹了口气,并未答话,转目向桌面上一扫,反问道:“可是寇仲和徐子陵来过了么?”

    鲁妙子脸上露出一个十分欣慰的微笑,道:“这三十年来,我醉心钻研园林、建筑、机关、兵器、历史、地理和术数七方面的学问,本以为会将一身的学问带入坟墓,实乃生平憾事,直到我遇见了这俩小子。”

    风萧萧眸光陡亮,道:“没想到祖师这么博学。”

    他正为寇仲的浅薄学识而苦恼呢!没想到这小子竟碰上了一个好师傅。

    要知见识决定眼界,以寇仲的智慧,若能有相匹配的学识,当有大放异彩的那一天。

    鲁妙子叹道:“可恨这正就是我的缺点,凡事都有兴趣,任何事都可惹起好奇心,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若我能专志武道,虽未必能胜过那妖妇,至少可全身而退,多活上十年八载。”

    接着正容道:“此妖妇的邪功已达圣门极致,有鬼神莫测之术,宁道奇曾先后三次与她交手,亦奈何她不得,你切莫大意了。”

    风萧萧不在意的道:“比之邪王石之轩又如何?忘了告诉师祖,弟子还有位妻子也修炼的‘道心种魔**’,功力还要胜于弟子,如有机会,弟子会带她前来拜见。”

    鲁妙子道:“青璇曾在信中提及过,你曾和石之轩交过手……”

    他忽然搁下手中的六果浆,道:“我现在明白你为何非来找我了。”

    风萧萧苦笑道:“不瞒师祖,弟子正是为此求教而来……道心和魔种非是相争一途么?”

    鲁妙子沉吟道:“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这两句乃易经系辞中的两句,术家一向视之为教人卜筮之法。皆因卜筮时用着五十茎,演数之法。必除其一,却不知天地之理,尽在这两句之中。”

    接着问道:“你看过易经吗?”

    风萧萧道:“太深奥,粗通都算不上,弟子只知其然而用之,却不知其所以然。”

    鲁妙子道:“五十乃完满之数,当数处五十时,天下万物各处其本位,无有动作。可是若虚其一数,生成四十九时,便多了个虚位出来,其它四十九数便可流转变化,千变万用,无有穷尽。”

    风萧萧皱眉道:“道心和魔种便是争这唯一的虚位么?”

    “不错,也是唯一的生门。”鲁妙子叹了口气,道:“天下间无论哪种学问,至乎武功、人生。其最高境界,都在怎样把这个失去了的一找出来,有了这个‘一’,始可重返天地未判时的圆满境界。这就是我经三十年苦思偶得的最大发现。”

    风萧萧略一犹豫,将自己想出的双修之法说了。

    鲁妙子摇头道:“你这法子或能有些许帮助,但实则弃本逐末。你想道魔共生。可曾想过万事外物绝不会无源而生,一方增加。必有一方减少,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只会相互转化。”

    风萧萧若有所思的道:“就好比炼精化气,增加的是内力,减少的是精元,而我多产生一份精元,天地间便少一份灵气。”

    鲁妙子道:“道心与魔种归根结底争得是对方毕生的精神与感悟,你多一分,彼便少一分,精神异力还好说,但你告诉我,感悟又是从何而生?”

    风萧萧颓然道:“由人的经历转化而成。”

    鲁妙子道:“这就是了,道心魔种大/法本就是取巧之法,合二人之力,助一人圆满,已占住了那个虚位之“一”,你如何再从取巧中取巧?”

    风萧萧有些绝望的喃喃道:“难道我和雪儿非死一人不可么?”

    “除非……”鲁妙子深思片刻,道:“你夫妻二人有其一能够独立臻至极境,等若让出那虚位之‘一’,只是……”

    风萧萧明白他什么意思,如果圆满这么容易就能到达,何须修炼什么“道心种魔**”?

    鲁妙子忽然问道:“你想过没有,你的道究竟是什么?是道心种魔**?”

    风萧萧全身剧震,眸中射出前所未有的剧烈电芒。

    功法只是工具,而不是目的,他不知在何时入了歧途,本末倒置,偏离了他一开始的道。

    鲁妙子轻声道:“极于道,后破之,你就圆满了。”

    风萧萧又拜伏于地,而后似大开悟般的走了,徐子陵从后屋转了出来,向鲁妙子问道:“鲁大师,他的道是什么?”

    鲁妙子微笑道:“有人以书画入道,亦有人以情入道,还有人以济世入道,道分千万,其途归一,你小子只用管选择自己的道好了,何须烦恼他人?”

    徐子陵道:“风叔一向邪气凌然,手段狠辣,他的道八成不是什么好路数,真要极于道,不知有多少无辜的人要受难。”

    鲁妙子苦笑道:“你们量力而为吧!现在你们若想和他过不去,和送死实在没有什么分别,千万别扯上我,我虽命不久矣,却还想死个痛快,落个全尸,可不敢招惹他。”

    徐子陵诧异道:“我看他对大师你十分毕恭毕敬,还叫你祖师来着。”

    鲁妙子淡淡道:“不提他了,你继续说说你方才讲得那个‘遁去的一’……”

    ……

    风萧萧在皎月下奔跑,于风中掠行,脚不沾地,似凌空而飞,速度越来越快。

    月光下的影子渐渐淡如青烟,又如魅影横飘,轻快的没有发出一丝声响,更无一人能够察觉。

    他已把握到一种玄之又玄的至理,这至理既来源于自身,又相合于天地,使他的心头无比通达。

    而久被纷乱迷雾遮掩至混沌的心灵,终于洞开了一丝通光的缝隙,浑身上下就像在无比燥热的时节里,泡在冰水中一样的舒畅。

    他的脑子从所未有的清晰,仿佛突然理顺了自己的前世今生,将条条脉络整理的丝丝分明。

    世间忽然陷入了寂静的停滞,除他之外,再无所动!

    这是最长一次的停滞,不光是风,仿佛连照下的月光都已凝固。(未完待续。)

第一百一十四章 昨日债,今日还

    风生波澜,月夜如昼,风与月一齐凝滞!

    风萧萧在凝滞中奔跑,在奔跑中回忆……自幼而起的一幕幕回忆,在脑中氤氲而生,挥之不去,断之不绝。

    纷纷扰扰许多世,茫茫然然不可知。

    现在风萧萧终于洗尽迷雾,看透本心……挣扎,只为求存。求存,是为超脱!

    他想要自己把握自己的前路,自己掌控自己的方向!这才是他的道!

    极于道,后破之,方能圆满。

    但想圆满必须先超脱,想超脱又必须先圆满……

    此乃大悖逆!就好像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一样无解,只是这无解的问题,忽然砸到了风萧萧的头上,而且还非解不可!

    成道不易,路途漫漫,风萧萧终知艰难,非大智慧大毅力者,不可解。

    难怪以向雨田那般的武功和智慧,依旧困顿久矣,而不得破。

    如今,道在眼前。只是,如何能至?

    心中生念,乃执念也!

    风开始飘,有些冷,月开始照,越发淡。

    风萧萧顿步停滞,仰天闭眼,深吸口气,腑内生寒,直冲头脑,思绪越发清晰,默默想道:“若能放下执念,我便圆满!”

    道理总是道理,知道只归知道,自有切身体会,方知其中艰难。

    道有万千,风萧萧因为自一开始就走了捷径,功力以超乎想象的速度突飞猛进的同时,心境修为却远远跟不上,所以等若选择了一条最不可能成道之道。

    世间万事自有平衡。有所长便有所短,往先欠下的债。总归是要还的。

    “道心魔种**”魔道分修,而后合二为一。互为相补,本已取巧,可避免这种境况,却因风萧萧不愿牺牲自己或风雪,反而在最后临门一脚的时刻,成了最大的障碍。

    风萧萧站在冷风淡月里,整个人显得无比寂寥。

    境界的大幅提升,并不能掩盖他新起的彷徨,明白的越多。反而更加无知,看得越清,于是更见迷茫。

    以他的心境修为,只怕是无法靠感悟成就圆满了,他自一开始便走了捷径,现在就只能硬着头皮一直走下去……

    ……

    面对徐子陵从容的诉说自己的见解和感悟,鲁妙子拍案而起,叹道:“三十年来,我从未试过像今晚的痛快开怀。你这小子满师了,快给我滚,明天再来!”

    徐子陵却没有丝毫想要动身的意思,反而犹豫着问道:“先生讲解的这些道理。风叔……他都知晓么?”

    越是与鲁妙子接触,他便越深感其学识之渊博,见解之独到。对他来说无异于醍醐灌顶,触摸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浩瀚之境。

    可这样一位大能。竟然言谈中十分警惧风萧萧,让徐子陵不禁心慌。

    往日当混混时。以为横行扬州的竹花帮的帮主便是了不起的人物了,后来遇见傅君婥、宇文化及与风萧萧,才知世间广大,高手之高根本不可企及,但那时只知高,却不知有多高。

    再往后与寇仲亲身闯荡江湖,方能有所比较,但依然不清楚他俩与真正高手之间,究竟有着多少差距。甚至因为他俩曾击败过几个名噪江湖的好手,而有些沾沾自喜。

    直到鲁妙子的悉心传授,徐子陵才头一次清晰的体会到,风萧萧所表现出来的武功之可怖可惧。

    人总是这样,越是不懂时,越是无所畏惧,越是懂得多,才越是清楚自己的无知。

    听到徐子陵的询问,鲁妙子默默坐下,满上一杯六果浆,缓缓道:“他走了太多捷径,境界虽高,却如空中楼阁,虚无根基,不能说自身毫无感悟,却的确配不上他的境界。”

    徐子陵忙道:“我看他方才好似就有所悟。”

    鲁妙子淡淡道:“风萧萧自己不也说了么?他虽不知其所以然,却能知其然而用之,用得多了,领悟起来自然也会容易些。不过他自一开始便入了歧途,此后越走越偏,除非有大机缘,能得见古今四大奇书之一,否则终归难以步入圆满之境。”

    徐子陵问道:“古今四大奇书?”

    鲁妙子道:“‘天魔策’、‘剑典’和神秘莫测的‘战神图录’,以及你和寇仲那小子习得的‘长生诀’,并称古今四大奇书,每本都载有关于生命和宇宙千古以来的秘密,每本都能使人成就圆满……”

    他笑了笑,接着道:“风萧萧初遇见你俩时,你有没有发觉他瞧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