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汉瓦 >

第482章

汉瓦-第482章

小说: 汉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关中关中历来为四塞之地:南面有险峻的秦岭山脉,东面有潼关和黄河天险的保护,西面是陇山与六盘山的崇山峻岭,北面是陕北高原上的子午岭、黄龙山。曹操想要进攻关中主要有三条路线:北路:出河东,自蒲坂津西渡黄河进入;中路:沿大路,经潼关进入;南路:先南下宛城,绕道武关、蓝田迂回进入。
    北路蒲坂津需要首先强渡黄河天险,黄河流经秦晋之间的大峡谷,水流湍急。虽然自壶口以下至渭水的入河口,流速相对平缓,但这儿水深且阔,如果靖军在黄河西岸抢先派兵驻守的话,以曹操不并占优的水上力量想在强渡黄河,这难度自然是可想而知。
    另外南路走武关道,这条路艰难程度不亚于走子午谷,而且上庸新城诸地已经落入了靖军的手中。襄阳的关羽更是虎视眈眈,这个时候曹操要从南阳走武关道的话。必然要面临腹背受敌的危险,所以曹操肯定不会冒此风险的。
    由此看见,从洛阳进军长安,曹操剩下的只有中间这条路可以走,潼关必将成为靖魏两军争夺的要隘。
    对于刘泽而言,好消息就是孙尚香不负厚望。成功地兵出子午谷,首先拿下了潼关,死死地卡住了曹魏的咽侯,封锁了关中的消息,让曹操至少十天之后才会对关中的形势有所反应。
    严颜和黄忠阵亡之后。第九军团的副都督张任、第八军团的副都督魏延很快地被刘泽任命为代都督,军衔也由副将提升为正将。第九军团被派往东线,刘泽给张任的任务简单明确,守住潼关,一直坚持到靖军主力攻下长安为止。由于想要围歼长安城中曹洪的十万人马,靖军围城兵马必须要占据相对的优势位置,除了第九军团和二十八师之外,刘泽无法给张任抽调更多的人马,而且谁也不清楚,曹操将会派多少人马救援长安,张任深感肩头的压力巨大。
    街亭之役,第二十五师基本上打残了,只剩下了千把人大概只有两个营的兵力,虽然靖军有预备役补充制度,前线缺员很快就能得到补充,但二十五师伤亡太大,短时间内恢复满编制困难较大,而且补充到的大多是新兵,二十五师的战斗力完全恢复尚需时日。此次张任东进,第九军团也就只有第二十三、第二十四、第二十六和第二十七四个师,加上原先驻守潼关的第一军团第二十八师,合计总兵力五万人。
    张任知道,关中对于曹操而言,绝对是不容有失的,长安被围,曹操一定会倾尽全力来救援,潼关这一仗是关中之战的重中之重,只有守得住潼关,靖军才有可能赢得关中之战的胜利,一旦潼关失守,靖军就将前功尽弃,不光长安拿不下,就连已经占据的陇西恐怕也保不住,只能退回汉中甚至是益州。
    所以这一仗只许胜,不能败,不管面临多大的困难,张任都要守住潼关,街亭之战,世人已经看到了川军最为顽强的一面,刘泽之所以没有派别的军团而是派了第九军团,也是因为川军最适合山地作战,潼关虽非蜀地的那种险山恶水,但也是关陇道上的一座要隘,也只有川军才能胜任这种阻击任务。
    张任到达潼关之后,从孙尚香手中接管了潼关的防务,令孙尚香率第二十八师北渡渭水,到蒲坂津黄河西岸驻防,以防备曹军偷渡黄河。第九军团的四个师则是被布置了潼关一线,严阵以待。
    ┄┄┄┄┄┄┄┄┄┄┄┄┄┄┄┄┄┄┄┄┄┄┄┄┄┄┄┄┄┄┄┄┄┄┄┄┄
    曹操接到消息的时候,靖军早已完成了在关中的全部布署,听闻刘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拿下了陇西,全歼司马懿郭淮所部,兵围长安,素来喜怒不形与色的曹操闻之也是惊慌失措。
    去年回兵许都之后,曹操一直在厉兵秣马,准备南征,刘泽的主力现在屯于益州汉中,对于曹操而言,这可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荆襄空虚,曹操正可以大举南下,不光可以直取荆淮,而且顺势南渡长江,把孙权给灭了,到时候天下大定,刘泽偏居西南一隅,也成不了什么气侯。
    但就在曹操志得意满,正准备兴兵南征之时,却传来了关陇惨败的消息。
    “司马仲达误我呀!”曹操仰天长叹道。
    在曹操的战略构想中,关中可是最重要的一环,之所以重要,完全是基于关中的防御地位,周灭商,秦灭六国,汉灭楚,都是以关中为基础而称王天下的,自古得关中者得天下,萧何就曾向刘邦坦言关中的地理位置:关中被山带河,有四塞之固,左崤函,右陇蜀三面可守,独一面东制诸侯。可进可退,可攻可守。曹操雄才大略,又如何看不到这一点。关陇做为后方基地,是曹魏政权的基石,是不可以动摇的。
    司马懿献出陇西防守之策,让曹操眼前一亮,正因为如此,曹操才会力排众议,让一介书生的司马懿担任了陇西都督,执掌雍凉兵马大权,防御刘泽的进攻。曹操并不奢望司马懿可以打败刘泽,只要他能守得住关陇,就算是出色圆满地完成了任务。曹操在关陇可是布下了重兵,整整二十五万的大军,司马懿在陇西,曹洪在关中,互为表里,只为打造一条固若金汤的防御阵线。
    可惜事与愿违,司马懿不但丢掉了陇西,而且丢得是如此地神速,连让曹操反应的时间都没有,赵括!又他娘是一个纸上谈兵的赵括!
    曹操心烦意燥,颓然地扔掉手中棋子,对着陪他下棋的甄宓长叹一声:“这一盘棋,孤输了。” 
    
   

第673章 救援曹洪
    甄宓一袭深紫色的裙裾,挽着高高的发髻,静静地端坐在几案后面,娴雅而恬淑,好似空谷幽兰,面上古井无波,纤纤玉指轻轻地拨弄着羊脂玉的棋子,檀唇轻启,柔声道:“这盘棋大王未必会输。”
    “噢?”曹操又将目光投到了棋盘之上,看了一眼,还是摇摇头道:“左边的大龙被屠,孤已无回天之力,这盘棋如何能赢?”
    甄宓脸上没有一丝的表情,平静地道:“大王只是太过关注左边大龙的生死,右边白棋虽然构筑了大模样,但棋势薄弱,生死未定,大王如能弃子争先,未尝不能反败为胜。”
    曹操哈哈大笑道:“爱姬果有见地,以棋喻世,妙极!孤很想听听你对天下大势的看法。”
    甄宓垂首道:“贱妾不通军事,岂敢妄言天下大势。”
    曹操道:“此间又无外人,你姑且言之,就算说错了孤也不降罪于你。”
    甄宓恭声道:“遵大王之命。自董卓以来,诸侯并起,割据四方,纷扰天下,然时过境迁,袁绍、袁术、公孙瓒、刘表、刘璋这些豪杰纷纷被剪灭,此正应了一句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古语,今天下已成三足鼎立之势,大王一统北方,兼跨冀青幽并豫兖司雍之地,甲兵百万,三分天下已得其二√,ww→w。,江东孙权蛰居江东,仅依长江水险苟延残喘,此诚不足为虑也。唯刘泽虎距荆淮交益,携兵北出秦岭,鲸吞陇右,兵围长安,此人乃大王之劲敌也,此人不除。大王必难一统寰宇,澄平四海。”
    曹操点头道:“爱姬言之有理,方今天下能与孤一争长短之人,便是刘泽,只叹当年未听文若之言,方有此事。悔不当初。”
    甄宓道:“当时为形势所迫,大王也是情非得已,此一时彼一时也,悔之无益。刘泽集重兵于关陇,对长安是志在必得,又兼占领潼关,以险据守,就算大王倾全力而救长安,也只怕未必能打得通潼关要道。既然明知事不可为。大王何不改变一下策略,刘泽重兵在关中,其治下的荆襄江淮守备薄弱,大王此时兴兵南下,必可直捣武昌。此时刘泽身处西北贫瘠之地,军粮供给全部依赖荆楚之地,大王如果攻下荆淮,必可掐断刘泽大军的粮草供给。关陇久经战乱,极是荒凉。刘泽就算拿下关陇又能有何作为,受困于粮草匮乏,军心涣散,必不能久持,彼时大王再回军西进,天下大势便可定矣。”
    曹操面露沉思之色。不得不说甄宓的这个建议有极大的诱惑力,这也符合曹操一贯的西守南攻的战略意图,但曹洪被困在长安,如果不救的话,便有倾覆之忧。曹洪可是曹操的从弟,又是追随曹操多年的心腹爱将,如果见死不救的话,恐怕要寒了诸将之心,故而曹操踌躇未决。
    甄宓道:“此乃天赐良机,有曹洪将军在长安的羁拌,刘泽此时便是有东进之心也是无力为之,大王可趁势南下,全取荆淮之地,如果被刘泽抢先一步占领长安,兵临函谷,许都洛阳亦在其威胁之下,良机尽丧,大王必悔之晚矣,此谓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望大王三思。”
    曹操沉吟许久,道:“爱姬言之有理,不过此事孤还得与众臣议过才可定夺,你且退下,孤自有计较。”
    甄宓面上隐隐含有一丝失望之色,不过她也没有再说什么,施了一礼,袅袅而退。
    军情紧急,曹操也不敢耽搁,急召众文武官员来大殿议事。
    郭嘉在徐州战死,荀彧因为劝谏曹操进位为魏王失败之后愤而自杀,曹操身边最顶尖的两名谋士先后离世,让曹操的智囊团大受损失,虽然说还有程昱、荀攸、刘晔、满宠、陈群这些重要的谋士,但郭嘉和荀彧的地位几乎是无可替代的。
    众文武显然都得到了关中那边的消息,不过是否救援关中,却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一派主张立即派兵进攻潼兵,以解长安之危,另一派则主张不救长安,趁荆襄空虚之际,大军南下攻打荆州。主张出兵关中的认为关中乃是根本,万万不容有失,主张南下的则认为潼关易守难攻,如今靖军在潼关设重兵防守,魏军就算强攻的话,也未必能攻得下潼关,与其与刘泽相争与关中,倒不如趁虚南下,袭取荆襄。
    两派各抒己见,争得面红耳赤,把曹操吵得都头痛了。
    这时,殿外有人高声禀报:“镇南将军曹仁求见。”
    曹操不禁有些诧异,曹仁一直镇守着南阳樊城,与襄阳的关羽隔汉水相对,最是紧要,为何他会不奉召就回京了?曹操便令人传曹仁上殿。
    曹仁浑身滚满了尘土,见到曹操倒头便拜,泣道:“仁闻洪弟被围长安,危在旦夕,特亲赴许都,恳求魏王出兵相救,若迟的话,洪弟必是性命难保。”曹仁和曹洪是亲兄弟,手足情深,曹仁在樊城之时听说了曹洪被困长安之事,大惊失色,连夜快马赶回许都,为曹洪搬请救兵。
    曹操轻咳了一声道:“孤也是刚刚得到长安消息,正与诸臣商议。”
    曹仁看到一下两边的文武,恨声道:“臣听说有人建议魏王不救长安而转攻荆州,到底是何人出此歹毒计策,欲害我洪弟性命?”
    刚才出谋南下的臣僚们此时面色凛然一变,都不敢去看曹仁咄咄逼人的眼神。曹操有些不自然地道:“方才只是众臣随意而议,便没有下最后定论,子孝放心,孤与子廉乃是兄弟,绝不可能见死不救。”
    曹仁再次叩首道:“臣恳请魏王看在洪弟多次救驾的功劳上,出兵相救。”
    曹操此时也忆起曹洪的数次救驾之功,函谷之时,曹操被徐荣伏击命悬一线,是曹洪舍命相救,濮阳之时,曹操被吕布追杀,也是曹洪断后方保无虞,最近的一次潼关之战时,曹操被马超杀得割须弃袍,同样也是曹洪拼死力战挡住马超,曹操才侥幸无恙,几番若无曹洪,曹操都不知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