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汉瓦 >

第378章

汉瓦-第378章

小说: 汉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领荆襄旧部之外,其他的条款诸如在荆州推行三项法令、实行科举等方面王粲答应地非常爽快。当然这一切都是禀承蔡瑁的意思,既然刘泽已经同意在兵权和政权方面做出重大的让步,蔡瑁不妨顺水推舟,送一个人情给刘泽。
    三项法令之一的禁械令是让各大士族最为头疼的法令,但蔡瑁拥兵自重又兼领在南郡太守的职位,对于家族势力范围在南郡的蔡家来说,似乎并没有什么影响,反倒是禁械令的推广,势必会削弱荆州其他六大家族的势力,对于这一点,蔡瑁还是十分满意的,将来在荆州只有他蔡家一家独大,何乐而不为。
    刘泽召见了王粲,约好了献城而降的日期,王粲辞去,自回襄阳禀报蔡瑁。
    王粲一去多日,蔡瑁心自难安,也不知谈判进行的如何,自己提出的条件刘泽接受与否。正当他惴惴不安之际,门人忽报王粲回来了,蔡瑁亲自跑到门外迎接王粲,急问道:“仲宣,情形如何?”
    王粲从容地一笑道:“蔡公所托,粲幸不辱命。”
    蔡瑁大喜,道:“仲宣果然不失我望。”接着又询问了详情,王粲一一具告,末了说道:“蔡公,此番刘泽答应的如此爽快,让人心生疑窦,将来入主荆州之后,还需小心提防才是。”
    蔡瑁呵呵一笑道:“这个无妨,十万大军尽在我手,刘泽就算是想动手,他也得投鼠忌器。”
    王粲道:“蔡公高见,在下心折。”
    蔡瑁得意地一笑道:“方今乱世何为贵?只有兵权在握,方可高枕无忧。至于什么禁械令什么法典,劳什子的玩意,刘泽他想怎么搞就随他去,某稳坐南郡,又有谁能奈何得了?”
    和刘泽这边谈妥了投降的协议,蔡瑁首先便和蔡夫人、张允等人计议,而后授意刘琮召集荆州属官议事,共商大计。不过说是共商,徒有其名而已,不过是走个过场罢了。
    东曹掾傅巽首先进言道:“刘泽自年初兴兵以来,连克江夏、章陵、新野诸城,强渡汉水,兵逼襄阳,黄祖、刘磐、文聘或死或降,荆州几无可御敌之兵,危在旦夕。巽有一计,可保荆襄之民安如泰山,亦可保主公名爵不失。”
    刘琮年未及冠,生性懦弱,接掌荆州牧位置以来,根本就不会打理事务,大小政务皆是由继母蔡夫人和蔡瑁打理,徐州军大兵压境,刘琮早就慌了神,自己那里有什么退敌之策,听得傅巽之言,宛如汪洋大海之中捞起一根救命的稻草,急切地道:“公有何计,快快言之。”
    傅巽道:“素闻靖王刘泽仁慈德厚爱民如子,此番荆州兵祸,乃是黄祖结联袁术助逆附叛所致,倘若主公一意坚守襄阳,只怕最终落个城毁人亡玉石俱焚的下场,以某之见,倒不如献城而降,靖王刘泽与主公乃是同祖同宗,算起来也是主公的叔辈,主公若是以子侄之礼见之,靖王必厚待于主公。”
    刘琮虽然没有什么本事,但好歹也继承了父亲这份诺大的基业,屁股还没坐热就拱手而降,刘琮多少也还是不情愿的,听了傅巽之言,道:“先父创业艰难,历经多少磨难方有今日这番基业,今拱手而献他人,异日九泉之下我又有何面目去见先君?”刘琮转头去看蔡瑁,唯今也只有蔡瑁才是他的唯一倚仗。
    其实刘琮不知道,傅巽就是蔡瑁的亲信,傅巽的这番话也全是出自蔡瑁的授意,毕竟蔡瑁位高权重,自已率先提出来投降的主意不太好,便命傅巽来打头炮。看到刘琮向自己投来求助的目光,蔡瑁轻咳一声,道:“傅公悌之言甚是,今靖王刘泽兵势强悍,荆州无以为敌,倘若主公以力拒之,难免生灵涂炭,荆襄富庶之地亦将毁于一旦,吾等岂不愧对万千荆襄黎庶。主公献城而降,一可保世袭荣爵不失,二可保荆州民生民计,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刘琮闻言,心不禁凉了半截,原来蔡瑁也是力主投降的,这让刘琮顿时大失所望,戚道:“诸公之言,非我不从,但以先君之业,不战而降,恐贻笑于天下人也。”
    这时,阶下一人昂然而上,怒目直视蔡瑁,叱道:“尔等内外朋谋,卖主求荣,眼看故主所创的荆襄九郡,就要断送在蔡氏之手!主公切勿听信这些奸佞小人之言,卑职愿率部死战到底,决不屈膝投降!”(未完待续)
    ps:转眼2015年就要到来了,感谢大家伴着汉瓦渡过个新年,祝大家在新的一年之中万事顺意,心想事成,永远快乐!双倍月票正在进行中,如果大家手里有多余的月票,不妨投给老风一张,月票榜神马的注定与扑街的老风是无缘的,但月票还有一项功能,就是增加作者积分的,老风已经站在二级作者的门槛上了,请大家支持一把,让老风在这个新年迈上那么小小的一步,谢谢大家了,汉瓦至少还有五六十万字才会完本,绝不太监,杜绝烂尾,这是老风给追书的书友们的承诺,拜谢诸位了。

第507章 献城而降
    众人视之,乃是帐前都尉李珪。蔡瑁勃然作色,怒道:“好你个李珪,竟敢乱言惑众,诬蔑本公,来人,给我拿下了!”
    刘表既亡,其手下的重将黄祖刘磐文聘等人或死或降,蔡瑁现在荆州可谓是只手遮天,一个小小的帐前都尉胆敢公然辱骂他,蔡瑁如何能忍得下这口气,当即下令左右将李珪抓起来,投入大牢。李珪被抓之时,骂不绝口,被左右强行地给拖了下去。
    在场诸人皆是面面相觑,荆州牧刘琮尚在堂上安坐,蔡瑁就已经是擅权处置,压根儿就没有征询过刘琮的意见,其蛮横和嚣张可见一斑,在场诸人是蔡瑁的党羽自不用说,就算不是蔡瑁的亲信,也噤若寒蝉,就算有不同的意见,也只能是悄悄地咽回到肚子里。因为众人都看到了蔡瑁在蔡中的耳边耳语了几句,蔡中心领神会地点了点头下去了,眼角掠过一抹残忍的神色,估计明天早上大牢之中肯定会传出某人不明不白暴毙的消息。
    刘琮稚嫩的面庞露出无可奈何的神情,荆州诸事皆决于他的这位舅父,刘琮就连半点主也做不了。
    蒯越皱了皱眉头,对于蔡瑁的张狂很是反感,想当初刘表单骑入荆州,支持力度最大的就是他们蒯家,正是得到了蒯氏家族的全力支持,刘表才得以稳坐荆州牧的位子。多年以来,蒯家和蔡家一直是维系荆州安宁的两股势力,一直左右着荆州的政局。但随着蔡瑁的姊姊的嫁给了刘表深得刘表的宠幸。蔡家的势力在荆州是如日中天,相比之下,蒯家的影响力渐式衰微,大不如从前,这让蒯越心里很不是滋味,一直盘算着如何夺回原属蒯家的地位。
    蔡瑁准备着向刘泽举降旗,在蒯越看来,那完全就是愚蠢的行为,刘泽在徐州的所作所为,蒯越如何不清楚。刘泽奉行的打压士族扶植寒门的政策让蒯越对刘泽入主徐州后的前景极为不看好。一旦刘泽主政荆州,对荆州士家而言,那就是一场灭顶之灾,蔡瑁全然不知此中厉害。只顾及眼前的利益。蒯越在心里是极度地蔑视。荆州就算守不住了,也不一定就要投降刘泽,或许投降曹操是一种更好的选择。
    所以蒯越挺身而出。道:“德珪兄此言差矣,刘泽在徐州打压士族,迫害豪门,桩桩恶行,劣迹斑斑,乃为天下士人之公敌,此番更是佐借无中生有的借口进犯我荆州,大有吞并我荆州之意,实是狼子野心,主公若举城而降,岂不让亲者痛仇者快。”
    蔡瑁虽然心生不满,但对待蒯越显然不能像对待李珪那样简单粗暴,轻轻地哼了一声,道:“依异度之言,是要誓死守城了?但不知异度有何破敌之策,如何能守得住荆州?”
    蒯越呵呵一笑道:“这天下之大,诸侯众多,就算荆州守不住,也未必定要便宜刘泽那竖子。许昌曹公,兵强将勇,足智多谋,招贤纳士,善待降者,前如张绣,与曹公有血海深仇杀子之恨,但仍能不计前嫌,欣然而受,此等胸襟气度,非盖世英雄不可当之。主公若是携荆襄九郡而归曹公,必可保主公爵禄不失。”
    刘琮没了言语,这左一个投降,右一个投降的,至于投降谁,有区别吗?平时这些僚属拿着优厚的俸禄,个个趾高气扬不可一世,可一到关键时刻,个个都成了缩头乌龟,张口投降闭口归顺,似乎荆州除了投降之外,就没有第二条路可走了。
    不过刘琮只能是心里想想,他这个傀儡州牧当的也是窝囊透顶,当得家来做不了主,蔡瑁和蒯越都力主投降,所不同的是投降的对象不同而已,两人言语相争,完全无视刘琮的存在,刘琮也只得忍气吞声地在一旁选择了沉默,蔡瑁和蒯越两位,他一个也得罪不起。
    蔡瑁冷笑一声,道:“刘泽大军压境,曹操虽好,却也是远水难解近渴,未等曹操兵至,只怕襄阳城已是尽遭屠戮。”
    蒯越不甘示弱,道:“曹公挟天子以令诸侯,就算是刘泽也未必敢攒其锋,只要我们派使者前住许都,曹公派一支人马来接管襄阳城,城头一竖曹公的大旗,刘泽必定不敢再犯襄阳。”
    蔡瑁冷哼道:“笑话!曹操现在在与袁绍决战于官渡,孰胜孰败尚未可知,异度将整个荆州的存亡寄在一个连自身安危都不能保障之人身上,如此之大的风险,难不成都要百万荆州百姓来承担吗?”
    蒯越为之语塞,这时王粲起而道:“曹操远水难解近火,荆州存亡只有旦夕之间,徐州大军已是兵临城下,并已发出最后通牒,三日之内荆州不降的话,徐州军就会大举攻城,襄阳必难保矣,襄阳万千黎庶之性命,就在主公的一念之间,主公切不可因一己之私,使襄阳千年古城毁一旦。况乎靖王刘泽已经表示,徐州军入城之后,秋毫无犯,所有荆州大小官吏,一律留任,主公及诸公的名爵地位,皆可保全,主公切勿迟疑,迟则生变。”
    刘琮唯唯诺诺地道:“先生见教极是,但此事事关重大,也须禀告家母知道才是。”
    蔡夫人早就立在屏风后面,堂上诸人的话听得清清楚楚,当即从屏风后面转出,对刘琮道:“我一个妇道人家如何懂得军国大事,既然公悌、异度、德珪所见相同,我儿当从善如流,以荆州苍生为重。”
    刘琮没有了言语,神色黯然地应了。这时蔡瑁拿出了已经与刘泽谈妥的协议,定下了三日之后开城向刘泽投降的事宜。
    ┄┄┄┄┄┄┄┄┄┄┄┄┄┄┄┄┄┄┄┄┄┄┄┄┄┄┄┄┄┄┄┄┄┄┄┄┄
    蒯越回到府中,郁气难消,越想越憋闷,从架子拿起一件青花瓷的摆件,作势欲摔下去。
    其兄蒯良这几日染病,在家中歇息,是以今日议事他并没有出现在州牧府,看到蒯越一付气急败坏的样子,呵呵一笑道:“何事惹得二弟如此生气?”
    蒯越叹了一口气,将摆件放回到原位,回头对蒯良道:“蔡瑁那匹夫,手握重兵,不思退敌,却欲献荆州予刘泽,真是气煞我也!”
    蒯良没有丝毫的惊诧,平静如水地道:“想必蔡瑁在刘泽那儿拿到了足够的好处,才会将荆州出卖给刘泽。”
    蒯越恨声连连地道:“前几日蔡瑁派王粲宋忠前往泥咀,定然是商讨投降事宜,如果刘泽没有给蔡瑁许下重诺,蔡瑁也绝然不会轻易地投降,此番肯定蔡瑁从刘泽手中得到了天大的好处,才会将荆州卖个一干二净。”
    蒯良轻轻地一叹,道:“蔡瑁见利忘义,舍本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