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民国大文豪 >

第29章

民国大文豪-第29章

小说: 民国大文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最稳妥的做法是注明:此文属于作者个人观点,与本报无关。

    这样就能撇清了。

    但严独贺还是这样做了,这和他的性格有关。

    他是一个秉性耿直,有胆有识,极富正义感的人,而且还具有民族气节。

    后来在抗战期间,汪精伟想要借重他在新闻界的声望,多次拉拢,均遭拒绝。

    严独贺不相信能写出《射雕英雄传》的作者会是欺世盗名之辈,如今《射雕英雄传》即将完结,所有人都能看出这是一部开创性的杰作。

    它把以往小格局的江湖故事提升到国家民族的高度,武侠小说的层次一下子就上去了。

    如今上海滩不少文人都在模仿《射雕英雄传》,在茶馆里,说书的说的最火的书就是郭靖和黄蓉的故事。

    这样的文坛大家需要去争一部中篇小说的版权么?

    即便这本小说被美国人盛赞,那又如何,难道还能和《射雕英雄传》相比么?

    这是因为严独贺没有认识到《老人与海》在国外的影响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老人与海》的地位只会越来越高,这就是林子轩要争的原因。

    外国小说他本来记得就不多,怎么可能还让季鸿明给夺走一部。

    《快活林》一出,在国内文坛掀起轩然大波。

    今年可以说是文坛上很热闹的一年。

    年初的时候,周作仁等人成立了文学研究会,接着郭沫偌等人成立了创造社,然后又是新诗奠基人之争,现在又出现了冒充事件。

    前两天还在给季鸿明点赞的人蒙掉了,这是什么节奏?

    林子轩在报纸上写了事情的经过。

    《老人与海》和《小王子》两本小说是我离开美国前写成的,因为自己英文不好,便请了季鸿明先生翻译成英文,之后在纽约寻求出版,却屡屡遭拒,只好在离开美国前寄给了《大西洋月刊》。

    没想到小说被刊载,我却已经回国。

    如今看报道,季鸿明先生在美国因为《老人与海》成名,十分费解,特此说明。

    虽然林子轩写的很含蓄,没有明确指出季鸿明冒充作者的劣行,可谁都能看得出作者真正的意思,而且这个作者不是无名之辈,而是文坛颇有声名的诗人。

    创作和翻译是不能相提并论的。

    按照郭沫偌的说法,创作是“处子”,翻译是“媒婆”,如何能够越俎代庖。

    《新闻报》已经给他们在美国的记者发去了电报,要找季鸿明证实此事。

    如果季鸿明承认了自己只是翻译了小说,那么事情还有回转的余地,如果他不承认,那事情就会越闹越大。

    所以在没有得到季鸿明的回复前,林子轩的言辞比较委婉。

    季鸿明在纽约大学外的高级公寓内见到了《新闻报》的记者,这是他用出版社预付的稿费租住的地方,相当豪华。

    这种地方以前他可是不敢想象的。

    此时的季鸿明一身全新的西装,锃亮的皮鞋,面对记者一脸的自信,侃侃而谈。

    《新闻报》是国内首屈一指的大报,如果这家报纸能帮他宣传,他在国内的名声会更响。

    坐在对面的记者颇为尴尬,他还没有提问,季鸿明就开始自说自话起来。

    这些话季鸿明在美国媒体面前说过无数遍,熟悉的很,张口就来。

    “季先生,国内有位叫做林子轩的先生说《老人与海》是他写的,你只是负责翻译,不知道是不是真的?”记者见缝插针,在季鸿明停顿的时候问出了问题。

    季鸿明心中一惊,脸上却没有表现出来,反而露出不可思议的神情。

    他对这种场面有过准备,只是没想到林子轩这么快就追究过来,还不到半个月的时间。

    “哈哈,怎么可能。”季鸿明大笑道,“子轩我认识,我们是不错的朋友,当初我在他那里住过一段时间,我写《老人与海》的时候就和他住在同一间公寓里,他是在说笑的吧。”

    这是他准备好的说辞,把林子轩塑造成他的好朋友,如果林子轩追究,那就是林子轩看他成功后的嫉妒。

    “不是说笑,林先生已经把《老人与海》刊登在国内的报纸上,声称自己才是小说的作者。”记者沉声道,“你是在否认林先生的说法么?”

    “那是自然,《老人与海》是我的作品,我写完之后还给他看过,他怎么能够这样做?我们可是至交好友啊。”季鸿明义愤填膺的说道。

    “我会把你的话转告给林先生的。”记者如此说道。

    他是《新闻报》的记者,内心里自然有所偏向。

    他一旦认定季鸿明冒充林子轩,占有了《老人与海》获得的名利,再看到季鸿明的表演,就觉得厌恶。

    记者离开后,季鸿明的脸色阴沉下来,他的手不住的颤抖。

    从记者的反应看,林子轩是不会善罢甘休了,你一个富家子弟,和我争这些做什么。

    然而,开弓没有回头箭。

    季鸿明准备先下手为强,向美国报纸揭露林子轩要强占《老人与海》的事情。

    只要美国媒体认定了这件事,他不信林子轩还能在美国翻出花样来。

    几日后,林子轩等到了来自美国的消息,季鸿明拒不承认,还向美国报纸污蔑林子轩。

    我给过你机会,现在战况升级了。

第五十一章 这一日,属于上海

    既然季鸿明拒不承认,林子轩只好用法律手段来解决问题了,因为小说是在美国杂志上刊登,这场官司只能到美国去打。

    他让《新闻报》的记者在纽约联系律师,准备向法院起诉,并把这件事通报给美国媒体。

    作为当事人,他也要赶去美国。

    林子轩到美国去不仅是为了这场官司,他还想考察美国的电影行业,以及把自己的电影卖出去。

    《上海假日》已经制作完成了,他让但杜予做出两个版本。

    其中一个是英文版本,其实就是把字幕换成英文,很简单事情。

    按照他和但杜予的合约,影片在国内放映所获得的收入两人平分,在国外放映的收入归林子轩所有。

    也就是说,林子轩拥有电影的海外版权。

    但杜予没想过自己的电影能在国外放映,就算放映恐怕也收入有限,就没有在意。

    林子轩却觉得这部电影在美国应该有市场,这本来就是模仿美国的剧本,如果美国人想要翻拍这个故事的话,就要付给他版权费用。

    《上海假日》片长只有六十五分钟,为了配合上海的风景名胜,删去了很多情节。

    1921年11月11日,《上海假日》在位于公共租界的夏令配克豪华影戏院上映。

    夏令配克豪华影戏院是由西班牙商人雷玛斯在1914年9月8日创建的,地点在静安寺路127号。

    这家规模宏大的戏院是放映西方影片的头轮影院,一度独霸全沪。

    这就要提到此时上海电影放映的轮次分级制度。

    一部电影想要放映,按照影片的品质等级,少数出价高的影院得到影片的首映权和专映权,并以此分成头轮、二轮直至七轮、八轮。

    比如,影片在夏令配克豪华影戏院头轮放映时,票价是一块钱,等到几个月后,在小影院放映的票价只有一角到两角钱。

    头轮影院一般都位于繁华市区和黄金地带,来这里看电影的都是社会名流,不在于票价。

    对于普通百姓而言,只要等上一段时间,在小影院里也能看到电影。

    夏令配克豪华影戏院一般只放映国外电影,但《上海假日》的品质毋庸置疑,在这个年代属于上乘之作,远超此时的国产电影。

    林子轩也联系了法租界的几家戏院,不过只能等到二轮放映了。

    在此之前,为了宣传《上海假日》,林子轩在各家报纸上打了广告,上面是殷明竹穿着公主服饰的照片。

    照片上的殷明竹高贵典雅,明丽动人。

    “公主驾临上海,与你相约在11月11日,不见不散。”

    殷明竹本来就是上海媒体的宠儿,经常出现在各类画报之中,引领上海滩的时尚,这张照片更是吸引了大众的注意力。

    林子轩还印刷了不少小广告,分成中文和英文两个版本,雇人在上海外国人聚居地张贴。

    其实他不用这么麻烦,以《上海假日》的质量,在这个国产电影刚刚起步的阶段,一定能红遍上海滩。

    林子轩是和后世的那部《罗马假日》相对比,才觉得《上海假日》太过粗糙了。

    放映当日,戏院爆满。

    他们很大一部分是为了殷明竹而来,想要一睹这位上海滩的摩登女郎在电影中的风采。

    观众没有失望,随着轻快的音乐,一身盛装的公主走下邮轮,一面微笑,一面挥手。

    尽显公主高贵优雅的风范。

    在配乐方面,戏院有自己的坚持,他们有上海最好的乐团,不愿意采用林子轩所说的民族音乐,对此林子轩也没办法。

    不过在影片结尾的时候,会让孟晓冬演唱一首歌。

    荧幕上,公主来访,受到上海各界的欢迎,入住上海最好的饭店,并举办了一场舞会。

    这可以说是花费最多的场景了,原本林子轩想要找上海东亚饭店赞助的。

    影片帮饭店打广告,饭店提供免费的拍摄场所,这是双赢的局面。

    可惜这个时代还没有植入广告的概念,饭店的管理方比较古板,认为电影拍摄会影响到客人,所以拒绝了。

    林子轩只好包下了一间小型饭店,一天的时间花费不少。

    通过一场舞会,让观众认识到公主殿下并不是像表面一样雍容典雅,而是有着俏皮可爱的一面。

    接下来,公主从饭店偷溜了出来,并在马路上的座椅上睡着了。

    这让观众和公主拉近了距离,原来公主和我们并没有什么区别。

    随着剧情的推进,公主殿下和新闻记者在上海的大街小巷里游荡。

    公主殿下换下了不合脚的鞋子,剪短了头发,吃着街边的小吃,和普通人一样尽情欢笑。

    到了这里,观众已经被这部电影深深的吸引了。

    和以往国产电影不同,以往的电影大多是古装戏,才子佳人的类型,或者是揭露社会黑暗的情节,而这部电影让人轻松愉悦。

    无论是公主殿下新潮的服饰,还是上海的各个景点,还有剧情的风趣幽默,都远远超过了以往的电影,甚至比美国电影都不逊色。

    《上海假日》给国产电影立下了一个标杆。

    当一天的时间过去,公主为了自己的职责需要恢复公主的身份,她和新闻记者依依不舍的告别,两人四目相对,情真意浓。

    这里既没有吻戏,也没有拥抱,连牵手都没有。

    在这个时代,外国片还好些,国产片还是不要挑战观众的神经了。

    最后的新闻发布会,新闻记者把偷拍的照片还给公主,公主让另一个记者问她刚才问过的那个问题。

    “公主殿下,你最喜欢的城市是那里?”

    “每一个城市都有其独特之处,令人难忘。这很难说,上海!毫无疑问,就是上海!”

    当荧幕上打出这两行字幕的时候,观众的情绪达到了**。

    虽然知道这是个忧伤的结局,但有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