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三国之极品董卓 >

第94章

三国之极品董卓-第94章

小说: 三国之极品董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董卓提出的这个住宅区,其实就是后世类似于家属楼一样的东西,只是将所有士卒造册完后,每名正是士卒均可在此得到一座房屋,房屋不算大,只有四五间的模样,一道围墙将这些一间一间的房屋围了起来,成为一个独立的小宅院,已经足够一个十余口家眷的士卒居住,正好可用来集中安置士卒家眷。

    不同于后世,无论是便捷的交通,还是时代变革后所造成的对家庭的淡薄,这个时代的人,无论男女,无论行走在何地,士卒心中最为牵挂的,就是家中的妻儿老小,不少士卒即便是在战死前的那一刻,所想的都是如何将手中的粮饷传递回给家中妻儿老小。而女人,在照顾老幼之余,几乎很少会出现为了性抛家弃子之事,默默的守候,是旧时中国女人对家庭的执着。

    可以说,董卓的这一个办法,在今后完善后,已经在无形之中,让士卒心中起了对董卓的归属感,李儒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在第一时间倾尽全力的对其支持。

第170章:侠之大者

    都说西凉士卒作战勇猛、悍不畏死,可是谁又知道,为了这所谓的作战勇猛、悍不畏死,董卓又付出了怎样的待价?每一年,董卓都要在其中投入巨额的金银钱帛,只是单单这样,却还仍旧不够,每战之后,董卓只能放纵士卒烧杀劫掠,可以说,董卓的名声之所以败坏如此,在很大的程度上,就是这种情况造成的。

    论凝聚度,除了隶属于董卓亲属的飞熊军外,根本就再没有一支队伍能够让董卓放心无忧,也是这样,董卓在将手中的实力有了大致的了解后,便坚持重新训练出了三卫士卒,一方面是为了今后,可另外一方面,又何尝不是被手中无可用之人给逼迫的?

    不过,后来的发展,却明显超出了他对局势的预料,在大军快速扩张的时候,他的威望也在一系列的动作中逐步攀升,并依靠自己震慑三军,今时今地,虽然说在凝聚度方面已经完全不用董卓忧心,可是谁会嫌麾下士卒的忠心度高呢?

    心思胡乱的想着,很快董卓就被李儒接下来的话吸引住了。

    “如今主公治下总计有士卒六十八万,按照主公吩咐,其中约十五万人的年纪老迈者,已被遣送至二队,作为各个城池的守卫士卒而存在,平均下来,各地的守卒几本都在一千五百到三千之间,至于说其中体弱多病者,也已被尽皆登记造册,只需主公点头,这之中的五万余人随时可以裁撤掉。”李儒的声音不大,然而说出来的话却让众人悚然而惊。

    五万人,不过是在什么地方,都算是一支不小的队伍,可是如今,在董卓面前,五万人的队伍,竟然只是能够被他给说舍弃就舍弃掉的存在,只是想想,都让人觉得头皮发麻。

    征战沙场,老幼在任何一个人眼中都不是什么问题,可是这对于一个从后世而来的人,就是一个很难能够让他度过的坎,是以在最初的整顿过程中,年迈者是第一个被他剔除出队伍的。

    “百姓呢?”点点头,董卓没有接着问下去,而是直接转移了话题,问起了他所关心的另外一件事情。

    “主公的计策果然绝妙。”这一次,李儒还没来得及说话,钟繇已经起身出声赞道:“在雍凉之地原本居住的百姓之中,农村合作社的出现,最受他们欢迎。”

    对董卓,在有些事情上,钟繇已经算是彻底折服了,唯一对其还有些诟病的,就是当初他在洛阳时被董卓麾下士卒用刀架着强逼效力之事了。

    与后世不同,农村合作社的出现,更多的是董卓为了将百姓用一个个“大村”串联起来而准备筹建的,按照原本董卓的计划,合作社的存在由原居住在雍凉之地上的百姓牵头,将后来迁入数倍于己的百姓集中在一处处早已划归好了的地方,组成一个一个的“万人村”,不仅极大的方便了百姓,也方便了董卓对其进行管理。

    雍凉地广不错,可是面对着近三百万人的迁徙,一时间也是难以完全承受,之前的粮食危机正恰恰说明其事。百姓散乱,管理本就是不易,分散之后想要统筹或是管理的话,就更是难上加难,而现在,一个合作社的存在,却让这一切的问题迎刃而解,唯一需要董卓花费心思的,是这些所谓的万人村中,对人才的需要与渴求。

    作为一个类似于政体机构而存在的组织,合作社更为重要的是对来自不同地方的百姓的一个相溶、整合,半军事化的筹建与管理中,取而代之的,是整个雍凉之地整体实力的疯狂飙升。

    合作社的作用,不知是钟繇能够看得出来,蔡邕、顾雍等人也能够看得清楚,这次屋中坐着的那些新的面孔,他们之中,基本上都是在合作社任职的,为了此次议事,专门被招来与董卓照面的。

    “很好,成效不错,这段时间,辛苦诸位了。”了解完众人汇报上来的消息,董卓大是满意的点点头,对着众人不吝夸奖道。

    “主公英明,全赖主公之功。”几人相视一眼同时起身拜谢道。

    “呵呵,你们之中,有些人我还没有认识,不过这些却不是问题,我董卓一向奉行的,是有功必赏,有过必罚,这段时间你们的辛苦我已知道,只是现在前路坎坷,诸位还没到休息的时候,不知你等,可否有信心与我一道,见证一个奇迹的诞生?”董卓说着说着,声音忽然变得高了起来。

    “愿为主公,誓死效力。”轰然应诺声中,董卓看到了钟繇,看到了顾雍,也看到了蔡邕,忽然之间,董卓咧嘴哈哈笑了。

    没有人能够明白,董卓为了得到人才的效力,究竟是在做着怎样的付出?没有人能够明白,董卓为了能够挣扎着生存下来,一直在怎样的苛责自己?更没有人能够明白,所谓的苦尽甘来,又带给了他怎样的冲击?

    大笑之中,董卓眼角不经意间滑过一滴泪珠,是酸楚?苦涩?亦或是喜悦?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董卓喜欢这份情操,却从来没有起过这样的心思,不是说他不想,而是他实在是没有这份能力。

    自他意外来到这个时代后,一双命运的大手无时无刻不再逼迫着他,他董卓也不过如同那些平常百姓一样,在生与死的道路上苦痛挣扎,直到现在,看着跪伏在自己面前的数个人才,董卓激动的有些难以自控。

    算上李儒、贾诩、郭嘉,董卓麾下的人才也是屈指可数,武将是有不少,可是,如果说要论治理国家,靠着武将却是不可能实现,可是原本就短缺不已的文人就少之又少了。

    不说蔡邕被迫,就算是钟繇也是给华雄无意间用刀架来的,顾雍则是给蔡邕一封书信招来的,两人之才虽然不算是小,可也绝非是什么王佐之才,可是就这么的两个人才,董卓为了让他们归心,耗费了多少的心思?

第171章:花非花

    名望,真的是一个好东西,既然在名望上寻不到出路,董卓能够做的,就只剩下民心、军心。军分为二,将士卒与守卒区分开,以及士卒家属区的规划,让军改得以初步完成,等到时间日久,合作社遍地花开的时候,民改也可以算作是初步完成,等真正到了那个时候,雍凉之地上,一套完整的体系将逐渐开始成熟,董卓的统治地位,再无人能够撼动。

    可以说,这是在之前的时间里,董卓就一直在考虑规划的,原本是打算要等雍凉稳定后再开始施行的,只是一场突如其来的粮食危机,让董卓不得不提前开始计划,只是唯一一点董卓没有想到的就是,冀州一行竟然会出其的顺利。

    而如今,看着钟繇已露明显的效忠之意,看着顾雍深思摇动,表忠之日也明显可期,董卓心中只剩下了被这“双喜”砸晕的感觉。

    在他麾下,可以为他征战天下的武人已经不少,随便拉出来一人都有着不俗的能力,人才济济,大有历史上曹魏时的那种气势。只是在文人方面,却一直是他的弱项,处理政务,竟然生生将李儒、贾诩拖在其中,对董卓来说,就是一个损失。

    对大局的把控,李儒虽然不算优秀,可是在小方面的算计中,却绝对是一个可堪大用之人,而贾诩,作为一个可堪比郭嘉的军师,此时却除了负责影卫外,所做之事竟然几乎全部是处理政务,可见董卓麾下的文人士子缺乏到何种地步。

    钟繇、顾雍两人的能力毋庸置疑,如今钟繇已可用,等到顾雍也彻底心折董卓后,以两人的能力,完全可以接替下李儒、贾诩二人,董卓有理由相信,到了那时,他的实力必将会发生一个质的飞跃。

    絮絮叨叨,众人将这段时间所做的事情一一向董卓汇报,时间一点点流逝着,在天色开始变得昏暗时,董卓将乐隐、甄俨两人介绍与众人认识,李儒也适时起身,将屋中坐着的几个陌生面孔介绍与董卓,之后便让人在府中设宴,宴请众人。

    “年关已近,这段时间就不用如何守着府衙了,除了必要的留守之人外,其余人就各自回家,在家里好好陪陪亲人吧,今后的几年中,大家可能就没有这么好的机会了。”酒至半酣,董卓忽然间好似没头没脑的嘟囔出声。

    众人听了心思各异,有露沉思,有露诧异,有露惊喜,更有人面露忧色。

    董卓话中的意思,只要不是痴傻之人,几乎就可听得明白,没机会?不就是说明将要有动作了吗?从洛阳退入长安后,董卓军便开始偃旗息鼓,大半年的时间,也让各人想法各异。

    身处在乱世,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欢的,将者争功,没有战争就意味着没有功勋,没有功勋就没有了官位侯爵,文人厌战,讲究国泰民安,讲究歌舞升平,而且文人骨子里,是充斥着带着理想般色彩的唯美,而战争,正是破坏这种唯美的暴力手段。

    当然,也并不是所有的武将都喜欢战争,也并不是所有的文人都期待安定。

    上首处,董卓没有理会因为他这一句话而深思各异的众人,脸上带着莫名的笑意,自顾笑饮着。

    他据三辅,就已起了将此地作为根基的打算,关中之地进可攻退可守,董卓从来就没有想过要固守待变,天下大势在于争,在逐鹿天下的道路上,更是只有坚定的进取之心才会让他坚持着走到最后,分毫的懈怠,带给他的都有可能是致命的一击。

    如今天下诸侯还只是出于刚刚起步的阶段,即便是以袁家的威势,如今也不过才只是一城一郡之地罢了,现在这段时间,可以说是对他尤为重要的一段时间,若是发展的好了,今后天下之间,将再无人可为他的敌手。

    无论他人如何说与做,董卓的心中都有着自己的想法和计划,他如何肯放过这到手的大好时机?难道说就这么蹲在长安不作为,为了一句最是无敌寂寞的白痴之言,坐等天下诸侯发展壮大再去一争天下?

    董卓脑袋没病,根本不做此想,楚汉之争中,对霸王项羽,董卓心中只有无尽的鄙视,而对地痞刘邦,无论世人如何贬斥,董卓心中的敬意却从来不见丝毫减弱。英豪,本就是以成败而论的,一个人一生之中,无论是有过多么璀璨的光华,只要他没能灿烂到最后,终究算不得是一个真正的一个英豪,这,就是前世董卓打拼多年而最终感悟到的心得。

    夜色渐深,董卓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