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重生娘子在种田 >

第780章

重生娘子在种田-第780章

小说: 重生娘子在种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范子衿瞪大了眼睛,不服的嘟嘴道:“凭什么?九岁的小秀才多好听呀。”

    先生就敲了一下他的脑袋,道:“县试和府试你都拿了前三甲,府试更是取了案首,若是院试成绩太差,前面两场的好成绩岂不是白拿了?”

    先生摸着胡子道:“以你之才想要在明年开春取得院试前三甲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还是静下心来多读些书吧。”

    范子衿只能垂着脑袋出去找齐浩然,微微不服气道:“我看过历年院试的考卷,并不觉得十分难。”

    “那你的答卷能得到前三名吗?”

    范子衿歪头想了想,摇头道:“难。”

    “那就再等两年呗,反正你还小。”

    范子衿就白了他一眼,道:“亏你还跟我一起考过县试呢,连这个都不懂,错过了明年的院试那就得等到大后年了。”

    县试和府试年年有,但院试却是三年两次,分为岁试和科试,明年恰好碰到岁试,如果他不参加那就得等两年到科试才能重新参考,那会儿他都十二岁了。

    范子衿忧伤的叹了一口气,道:“我本来想创造一个天才神话的,好让父亲知道我有多厉害,不过先生为了能让我得到好名次这么强烈的反对,那我只能遵从了。”

    齐浩然看他名为哀叹,实为炫耀的样子实在可恨,就跳上去挠他。

    齐浩然为了给范子衿鼓励,也跟着他参加县试了,结果他差点交了白卷,答上了三条,还是因为跟着范子衿复习时恰好复习到了。

    。。。

    。。。

第1389章 番外 范子衿(6)

    儿子小小年纪就考中童生,范思文自然高兴,虽然依然板着脸,却一口气送了儿子一套珍贵的文房四宝和一本孤本。

    范子衿已非昔日吴下阿蒙,这几年父亲的偏心让他有些寒心,但收到他的礼物依然高兴,心中甚至想,若是他再出色一些,那父亲的心是不是会正一些?

    此时他已经不巴望父亲把心偏到他身上了,只需要他公正一些就好。

    最重要的是,范子衿已明白以他们父子之间现在的关系来说,他以后能依仗父亲的地方很少,他以后要靠的还是自己,他自认聪慧,也不缺才华,自然不愿意一辈子呆在家里看着父母争吵,跟庶兄去争那可怜的父爱。

    他想要走出去,闯出自己的一片天空来。

    以后他会比他父亲走得更远,站得更高,他会从高处俯视他,给予自己所在乎的人以庇护,比如母亲,比如齐浩然。

    怀揣着这样的梦想,范子衿得意了一段时间后就以更大的毅力投入到书的海洋中,先生们见他用功,都满意的点头,觉得范子衿的前途不可限量。

    他也的确厉害,十二岁参加院试时得了第四名,虽然只是第四名却也足以让书院的先生们欣喜若狂。

    江南读书人多,而临安府是京城,才俊更多,大周科举竞争最激烈的地方就是江南和山东一带了。

    而山东早被大金占去,朝廷南逃后,大部分的文人都集中在江南,由此可见科举考试的竞争有多大。

    而范子衿能以十二岁稚龄进入前四,由此可预见他的前途,只要人不是太过迂腐,出头之日便可预见。

    所以书院的先生们对范子衿是百分百的满意,山长还特意把人找去透出想要收他为徒的意思。

    范子衿虽然也得意,对山长却很恭敬,含笑道:“此事还需要问过父亲与母亲再做决定,不过我与浩然表弟都已习惯书院,所以并无换书院的打算。”

    山长脸色一僵,这才想起范子衿和齐浩然以往做的那些调皮捣蛋的事,他好像还和先生们商议过,明年想办法把这两个小子分开。

    毕竟范子衿已经把四书五经都通读了一遍,齐浩然却还在跟《中庸》较劲儿,俩人分班是理所应当的。

    这是提前给他预告呢,若是把他们分开范子衿就换书院,若是不分开他就长留于此了。

    山长对范子衿吹胡子瞪眼,道:“想留在一块儿,那你们就老实些,上次是不是你们把食堂的盐和糖给混在一起了?害得食堂里吃了一顿甜菜……”

    范子衿嬉皮笑脸的道:“山长,这可不怪我们的,是有人逼着我们打赌,说……”

    “行了,行了,”山长挥手打断他道:“不管你们因为什么,下次你们若是再闯祸,我可就不是叫你父亲与母亲来了,而是直接叫齐浩然的父亲来。”

    齐丰要是来书院,那多半是把齐浩然给领家里去,连学也不给上了。

    大表哥不就是这样吗,若不是祝家还记着大表哥,他心里也有成算,他多半被齐家给养成大字不识一箩筐的文盲了。

    范子衿严肃的承诺道:“山长放心,我和浩然表弟一定会好好听话,认真学习的。”

    山长对他的承诺信一半,疑一半,但还是挥手放行了,道:“现在放榜了,你回去与家人好好庆祝庆祝吧,休息五天后再来上学。”

    范子衿高兴的应了,转身去找齐浩然,却见他沉着一张脸,不由问道:“你怎么了?”

    齐浩然沉着脸道:“我偶尔听见齐府的下人说父亲要为大哥说亲。”

    齐浩然习武,耳力灵敏,所以回齐府小住时总能听到一些小道消息。

    他知道这是自己的优势,因此从不告诉别人,只给范子衿知道。

    范子衿蹙眉,道:“大表哥远在边关,又不能相看,怎么说亲?”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他们说到时候把亲事定下大哥是认也得认,不认也得认。”

    范子衿却一点也不担心,笑道:“大表哥性子你还不知道吗?定下了也没用,到时候他不回来成亲姨父能拿他怎么办?他是男子可以拖时间,女子可拖不了。”

    在大周,男子成亲早的十四五岁就娶媳妇了,但晚的,二十一二也正常,特别是官宦子弟,选媳妇可以慢慢选,反正先收几个通房便是。

    范子衿虽然才十二,对这些却门儿清。

    齐浩然一听也是,不担心了,开始高兴的和范子衿商量,“……我们去郊外骑马,带上烤架去烧烤如何?”

    范子衿微微歪了头笑道:“好啊,不过得看看我娘的意思,若是家里要开宴庆祝,那时间可就不够了。”

    范子衿考中秀才是件大事,还是好事,夏彤是想开宴庆祝的,所以范思文一回来她就高兴的在后面转,“老爷,我们家难得有喜事,不如趁此请几家亲近的上门来聚聚?”

    夏彤以为范思文不会答应,因为他是个很低调的人,谁知他沉思了一下就点头道:“好,选个好日子摆几桌吧。”

    夏彤一愣,然后就高兴的道:“我这就去看日历。”一阵风似的走了。

    夏彤以为是儿子的努力让范思文认同他了,就是范子衿也以为是因为自己给他长脸,所以父亲才一改往日的低调要为他考中秀才而庆祝。

    一时间范子衿是春风得意,好不自在,齐浩然看了都有些牙痒痒,更别说一直与他有些不对付的范子萧了。

    今年已十五岁的范子萧依然锲而不舍的参加了县试,可惜依然没能突围成功,现在还是白身。

    这本来没什么,因为十五岁在童生试中还算年幼的,其中还有须发皆白的老者参加童生试呢。

    别说他今年才有十五岁,就是五十一,也不会有人笑话他的。

    但谁让他有一个九岁考中童生,十二岁考中生员的弟弟呢?

    有了对比,范子萧觉得每一个人看向他的目光中都含了嘲弄,就好像在取笑他不自量力一样。

    现在连父亲都放弃了低调为范子衿高兴起来,范子萧越发颓唐。

    范思文看在眼里,越发坚定了心中的想法,在开宴前夕,范思文将范子衿叫进书房里,很是欣慰的夸了他一遍,然后道:“子衿,你比父亲还要厉害,看来父亲是帮不了你什么了,不像你大哥,他至今一事无成。”

    范子衿眉眼跳了跳,直觉没有好事,见父亲想长篇大论下去,他忙截断他的话,问道:“父亲,您有什么话就说吧,我知道大哥读书不行,您不用再重申一遍的。”

    范思文脸一黑,他说是这么说,但并不是就认为长子不会读书,毕竟少有人能像子衿那么聪慧的。

    看来子衿和他大哥的关系的确不和睦,范思文无奈的看了他一眼,道:“你现在已是秀才,又有良师,考中举人进士应当不难,所以父亲想把我手中恩荫的名额给你大哥,你觉得如何?”

    。。。

    。。。

第1390章 番外 范子衿(6)

    范子衿一愣,继而胸中翻涌着滔天的怒意,但他不再像小时候那样大喊大叫,只是冷漠的问道:“若儿子就是考不上举人呢天下少年考得生员的人不知凡几,但其中有多少人不能寸进一步”

    对于读书人来说,秀才只是他们对官场迈出的一小步,不过是有了功名之身罢了,真正的坎在于秋闱,只有过了秋闱成为举人才能获得举官的资格,而若能考中进士自然更好。

    因为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封相,这是自大周开国以来的传统。

    范子衿再春风得意,那他也只是一个秀才,他的未来还没有保障,除非他能考上举人。

    但这何其艰难。

    江南每年的秋闱只取前三百多名,扩招的时候多点,但参考的人数多达十万人,隔一年便有新增的秀才,秋闱却是每三年才举行一次,累积下来的秀才可见有多少。

    如果范子衿考不上举人,那范子衿的恩荫就是他的另一条出路了,他但凡多想一想他的儿子就不会这时候提出把恩荫的名额给范子萧,而是要等到他考中举人之后。

    范子衿胸中翻涌着怒气,目光炯炯的看着父亲,逼问道:“若是儿子考不上举人怎么办”

    范思文有些心虚的扭过头去,道:“子衿不必妄自菲薄,你的文章我与你先生们都看过,都觉得不错,只要再历练一段时间”

    “可您和先生们都不是考官,”范子衿淡淡的打断他的话道:“这世上有才名却屡次不中举的人还少吗”

    范思文脸色有些沉郁。

    他见识资历摆在那里,如何不知这个情况

    但三十少进士,子衿三十岁考中进士都还算年轻的,就算范思文觉得儿子很聪明也不敢肯定他能在三十之前考中举人啊。

    但子萧的年纪摆在那里,那孩子又是个愚钝的,既然子衿有能力寻找自己的出路,那他提早将恩荫给庶子有什么不对

    想到长子这几天的落寞,范思文越发坚定,直接道:“此事我意已决,子衿,你九岁考中童生,十二岁考中秀才,便是为父也自愧不如,多加努力一番必可以”

    范子衿冷笑一声,转身就走。

    范思文一愣,继而大怒的拍着桌子道:“逆子,谁教你如此忤逆父亲的你的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

    不告而出,可视为不孝了。

    范思文对范子衿如此偏激桀骜的行事不喜。

    范子衿在门口停下脚步,讥笑道:“子不教,父之过,父亲从未教过儿子做人做事,儿子当然不会行事了。”

    “你”

    范子衿甩开袖子就走,跑到外面被冷风一吹他才清醒了些,想到本属于他的恩荫就这么被父亲给庶兄了,他心里就好像堵了一块石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