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重生娘子在种田 >

第773章

重生娘子在种田-第773章

小说: 重生娘子在种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齐府在吴氏手中就跟个筛子似的,祝青想要查一些事情虽然难,但只要肯花费时间和精力还是有成效的。

    半年前他们就查到了祝宛临死前喝的那碗药,自然也知道那是吴氏亲自干的,而齐丰明明知道却纵容了。

    祝叔交给齐母的就是证据的拓本,祝青是在告诉她,他的妹妹是被齐丰和吴氏害死的,这件事我们早就知道,而且认证和物证都在我们手里,我们能容忍齐丰继续逍遥法外是看在两个孩子的面上,若是两个孩子出事,齐家与祝家的羁绊彻底断掉,那就是齐家灭顶之时。

    齐母哪里还不知道,祝青愿意压下此事是不想两个孩子有一个杀妻的父亲,她心中如同火烧,想到这么大的一个把柄在祝家手里,那她儿子还有什么出头之日?

    祝叔见齐母神不思蜀,脸上带着三分恐惧,这才满意的退下。

    她让大少爷忧惧成疾,现在舅老爷自然要还给她。

    齐母本来就年纪大了,加上跟着朝廷南逃时亏过身子,这几年一直是靠大夫调养才过得这么好,此时被祝青的信一吓,再被祝叔威胁,心中惶恐不已,竟没等齐丰回来就病倒了。

    这对齐丰来说是屋漏偏逢雨,本来他都被罢官留任了,若是此时母亲病逝,那他必定要丁忧,这和直接罢官有什么区别?

    他对祝家的恨意一时达到了顶端,认为若不是祝青插手,他完全没有这些苦难。

    齐母见他愤恨,更加不敢把祝家威胁她的事告诉他,免得激化矛盾,祝家手里可是有齐丰的把柄。

    她只能抓住他的手嘱咐他要善待齐修远和齐浩然,道:“修远是你的长子,他也八岁了,是该请个先生为他启蒙了,至于浩然,把他也接回来吧,你和吴氏要对两个孩子上点心,修远是长子,以后他要离家干一番事业便让他去,但浩然就不用了,他是幼子,本就该承欢膝下。”

    齐母见他无动于衷,只能道:“我儿,祝家于我们齐家有恩,当年南逃多亏他们祝家照应,我们才能安全逃到临安,我们,我们不能忘恩负义啊。”

    齐丰脸上扭曲的问道:“母亲也觉得当年儿子是靠吃软饭才能保住齐家活到现在吗?”

    齐母闻言一时心中又痛又悔。

    齐丰年少成才,本就傲气,朝廷未南逃时齐家就与吴家在说亲了,虽然未定亲,但婚事也已有七八分准了,谁能料到大金突然扣关,而景炎帝贸然插手军务,胡乱调兵,让边关三日内丢失十座城池。

    不到半个月,大周江山岌岌可危,他们作为官眷自然也惶恐不安,哪里还有心思说亲?

    。。。

    。。。

第1377章 番外 齐修远(10)

    后来朝廷突然要南逃,他们一家也只来得及简单收拾一些细软跟上皇帝的车架。

    但齐家在勋贵世家重臣的南逃队伍中实在是太不起眼了,所以一家都只能走在外围,大金的军队追上来他们就首当其冲被作为弃子抛下,齐父就是这么死的。

    年少成才,不过二十岁就考中进士的骄傲青年一下就从云端被打到地上,为了活着,他不得不拿出尊严放到地上踩。

    他去勾引了祝宛。

    祝家也跟随朝廷南逃,不一样的是祝家是武将出身,手里带着一支兵,而且祝父是三品的武将,祝宛的两个哥哥也是五品校尉,祝宛和夏彤作为其官眷安全得不得了。

    那是个善良的姑娘,齐母从不否认这个事实,因为见她倒在地上差点被踩踏,祝宛出手救了她,不,是救了当时所有倒在地上的老弱妇孺,不过齐丰看到了祝宛的能力和能量,所以别有用心的利用此事接近了她。

    齐丰长得不错,不敢说丰神俊朗,但也俊俏,而且才华横溢,祝宛从小跟着两个哥哥习武,出入军中只觉得男人都粗犷鲁莽,第一次看到如此温柔风流的男子,不到一个月,一颗心就全寄托在他身上了。

    当时谁也不知道大周哪天就亡国了,跟着朝廷南逃这个县呆半个月,那个府城停留一个月,大金一追来就逃,简直是过了今天没明天,何况祝父和两个儿子都是武将,是要在前面冲锋陷阵的。

    此时见女儿有了喜欢的人,考察过后虽不太满意,觉得对方性奸,但一来女儿喜欢,非要嫁;二来,他们也不知能活到什么时候,生怕死后祝宛沦落风尘,咬咬牙就同意了。

    于是在南逃的路上俩人就成亲了。

    祝父在保护皇帝南逃的路上阵亡,皇帝感念,特意将其家眷护佑在中间方队,算是施恩。

    齐丰一家就这么靠着岳父的恩荫活到了京城。

    那次南逃,十个官员有八个失去了妻儿父母,每家都有人因南逃而死,而齐丰的幸运不由让人侧目,谁不说他找了个好岳父,还说若是能早点成亲,说不定连他父亲也不会死。

    大家说起来带了三分酸衣,但齐丰却以此为耻,在临安府安定下来后没多久就把吴氏抬为贵妾了。

    知子莫若母,齐母自然知道儿子心中难受,所以她才一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放任,想让他心里好受一些,何况在这件事上他们的确有愧于吴氏。

    可她怎么也没想到齐丰会和吴氏害死祝宛,还让祝青抓到了把柄,她有心告诉儿子,但见他对祝家如此愤恨又怕他打草惊蛇,让祝家不留情义。

    齐母压下心中的担忧,只能抓着他的手一字一句的嘱咐道:“一定要留浩然在你身边,不要让他离开。”

    只要齐浩然在齐家,那祝家和齐修远就不敢做什么。

    “他们毕竟是你的血脉,你可一定要保住他们,别叫你表妹胡来。”

    齐母见儿子低着头不应,就知道他抵触她提起祝家的事,一时心中又急又躁,只能把他打发后把吴氏叫来,警告她道:“修远和浩然毕竟是我齐家的血脉,你之前做的那些事我可以不追究,但今后你若是再敢对这两个孩子伸手,就算你是我看着长大的,我也绝不留情。”

    “姨母——”

    齐母抬手止住她的话,道:“行了,你退下吧,修远那里你多上些心,别克扣了他。”

    齐母想着来日方长,她再慢慢劝说儿子便是,可第二天她就没能醒过来。

    齐母在睡梦中过世了。

    齐丰跌跌撞撞的跑进去时还有些不可置信,明明昨儿还好好的,他虽然做了些母亲会病逝的准备,却没想到会这么快。

    齐修远同样瞪大了眼睛,他没想到威胁自己的人竟然就这么死了,这一刻他心里并没有难过,反而还松了一口气。

    祝家派来的武师傅就是此刻到的齐府。

    此时齐丰被丁忧,经历了罢官和丧母之痛,哪里还有闲心去操心齐修远?

    齐修远就这么把人带进了自己的小院,开始跟随他习武。

    祝青知道齐修远想要从军谋出路,而从军除了武艺外,排兵布阵,箭法及马上功夫一样都不能少。

    这些不可能指望齐丰,所以祝青给外甥都安排好了。

    武艺和兵法谋略都能在他自己的小院里学习,但骑术和箭法等则要出去学了。

    所以齐修远每天都是早上在家里习武和读书,下午就出去练习马上功夫和箭术。

    因为齐家所有人都漠视他,齐丰竟一直未发觉这个儿子在习武读书,而等他发觉时,这个儿子已经离开了京城,脱离了他的控制。

    齐修远习武已经晚了,但他天赋不错,学的功夫应对战场上的情况绰绰有余了,真正让祝青惊喜的是齐浩然。

    齐浩然彼时不过才三岁,偶尔看见大哥打了一套拳法,才看了两遍他立刻有模有样的打了出来。

    让一旁的武师傅和齐修远惊喜不已。

    祝青为此还找了时间偷偷跑回来给外甥摸骨,然后大笑道:“我祝家总算是后继有人了,世人只知道我们祝家是武将出身,但三代以前我们祝家却是武林名宿,若不是大周江山岌岌可危,我们先祖也不会从戎。”

    祝青朗笑道:“虽然我祝家离开了武林,但手上的武功秘籍却不少,浩然根骨奇佳,是个练武的好苗子,这样的孩子若只是跟你一样学些拳法和马上功夫就实在是太可惜了。”

    祝青越说越觉得自己对,立刻跑回祝家找出几本上等的武林秘籍,标出顺序后让人给齐浩然送去,让他照着顺序练,为此还把家里培养的世仆给送去两个。

    这可不是像祝叔一样专门伺候人的,而是练了祝家的武功,是门徒一样的人。

    这些人是专门来教齐浩然功夫的,用祝青的话说,练出一身的本事,就算以后他不当武官也不当文官也饿不到他,天大地大何处都去得。

    就是齐修远也不由羡慕起弟弟的天资。

    他练一套拳法至少要练一个月,而齐浩然却是只需要看过两遍就能记住,说他记忆超群,但认字时却是三天都记不住一个字,笨得范子衿总敲他脑袋。

    。。。

    。。。

第1378章 番外 齐修远(11)

    齐修远勤学苦练,除了时不时的与两个庶出弟弟打架,几乎不与齐府其他人有交集。

    齐丰为齐母守孝两年,也不知走了谁的门路夺情起复了,祝家此次并没有阻拦,祝青知道,齐丰是个心胸狭窄的小人,他要是再插手逼迫只怕他会恼羞成怒的对两个孩子下手。

    他的最终目的就是两个外甥平安长大,这也是他隐瞒祝宛死因的最重要原因。

    那碗药是齐修远熬制后亲手捧给祝宛的,若是让他知道吴氏利用他的孝心杀了他的母亲,这孩子只怕一辈子都不得解脱了。

    齐丰官复原职后心情果然变好了许多,虽然依然不待见长子和幼子,但也偶尔想起他们来了,逢年过节会把俩人叫过去吃个团圆饭。

    齐修远习惯了沉默,齐浩然却是个熊孩子,几乎每次聚在一起都能闹出事来,不是捉弄了吴氏,就是揍了两个庶出哥哥,气得齐丰每次见到他都是吹胡子瞪眼的。

    齐修远虽沉默却每次都护着弟弟,让齐丰脸色更差,所以对两个孩子都是眼不见为净。

    也因此,齐修远要离开齐府就很容易了。

    齐丰做梦也没想到齐修远敢小小年纪就离家出走,那时候他刚过完十三岁的生辰不久,可以叫做十四岁。

    他自认功夫已经练得不错,而边关战事越演越烈,正是建功立业的时候,所以他把两房下人交给弟弟,自己带了个包袱和祝叔就去边关投奔舅舅去了。

    等齐丰发现长子失踪时已是两个多月后了,而他之所以能发现还是因为到中秋佳节了,齐府要吃一顿团圆饭,然后大家才发现大少爷竟然不在家!

    不怪大家没发现,实在是齐修远平时太低调了,他只用祝青给他的两房下人,几乎不用齐府的人。

    而他不用上学,每日出门也是走的侧门,没人会去关心他今天是否出门,最关键的是这两个多月来齐修远小院里的人都是照常生活的,每日都去厨房里提齐修远的饭菜,针线房给齐修远做的衣服他们也照领,给齐修远的月钱也照拿,谁会想到大少爷不在家?

    那本就是个隐形人物啊。

    那两房下人也光棍,拿了齐修远留下的书信去给齐丰,道:“大少爷走前交代,说老爷何时发现他不见了再何时把书信奉上,若是老爷一直未发现,那就当此事从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