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蝶与谍 >

第216章

蝶与谍-第216章

小说: 蝶与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由于身边有八路军战士,所以,电台留给了联络站。

    五辆马车,在八路军战士的押送下,离开了延川,周林在黄河边上将马车便宜卖了,带着二十多人租了两条船渡过了黄河。

    而那一个连的八路军战士这才骑马离开了延川回延安。

    过了黄河的周林马上又租了五辆马车,拉上了二十多个人,向着柳林、吕梁驶去。

第314章 投石机

    就在周林坐在马车上学唱陕北民歌时,延安的日特狱警收到了山田的命令,二十日袭击延安的‘皖南事变’的抗议集会会场。

    tnt炸药已经分批运进了延安,其实是方先生故意放他们进来的。

    日特的狱警、老王,已经被监控起来,小镇联络点的人也被监控了,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在八路军战士的监视下。

    连他们分几批运送的炸药,方先生都是清清楚楚。

    “我查看了一下,会场里根本没有可能进去,更别说装置炸药了。”老王喝了一口水说。

    “是啊!这任务特别难,自从投毒失败后,延安就警惕多了,就是防着我们这些人。”狱警说道。

    “我们将这个情况汇报给将军,看他们那边能想出什么好办法来。”老王提议道。

    “只有这样办了,靠我们是想不出来好办法的。”

    他们的请示报告到了山田的手上后,山田立即召集智囊团人员开会,探索如果在严密防守下将炸药送进延安的会场。

    “将军,我想到了一个主意。”一个少佐说道。

    山田示意少佐继续说,让大家给参考意见。

    “我的方法是,在离会场八百米处,设置重力抛石机,将抛石变成抛炸药包,将一个个点燃后的炸药包抛进会场。”少佐说道。

    重力抛石机、回回炮、平衡重锤投石机、配重式投石机(名称有counterweight trebuchet、trabutium),从中国人力抛石机发展而来,最早出现在欧洲12世纪末中世纪的一种投石机,一种最大型的投石机,南宋时随蒙古传入中国。

    利用杠杆原理,一端装有重物,而另一端装有待发射的石弹,发射前须先将放置弹药的一端用绞盘、滑轮或直接用人力拉下,而附有重物的另一端也在此时上升,放好石弹后放开或砍断绳索,让重物的一端落下,石弹也顺势抛出,此种抛石机经由***地区传入中国而被称作“回回炮“。

    到了14世纪中期,有的抛石机能抛射将近1000磅(约454公斤)重的弹体,威力巨大。

    经过试验表明,吊杆长50英尺(约15。2米),平衡重锤为10吨的抛石机能将200到300磅(约90…136公斤)的石弹抛射约300码(约474米)的距离。

    可以投掷一个或多个物体,物体可以是巨石或火药武器,甚至是毒药、污秽物。

    “好主意!每次只装置十公斤的炸药包,角度放仰一些,估计应该能抛出一千米左右。”一个日军中佐说。

    “就算没有一千米,有八百米也行。八百米的距离,等**发现时,我们的勇士已经完成任务撤退了。”一个大佐说。

    山田也从几天的苦闷中解脱了出来,他马上命令道:“我们先在明珠做一个简易的重力抛石机,一切用料参考延安的能有的现有的材料,试验成功后,将制作方法、用料、注意事项全部告诉延安的潜伏勇士,让他们做出一个重力抛石机来。”

    山田让一个大佐牵头负责这件事,在一天内完成试验后将数据发到延安去。

    一天后,接到了山田电报的狱警兴奋地来向老王报喜。

    “重力抛石机,这东西好!不用我们靠近,就可以在远距离完成炸药包投送的任务。”老王称赞道。

    “关键是我们在投射完后,可以马上撤离。等八路军找上门来时,等待他们的只剩下发射架了。”狱警哈哈笑。

    于是,两个人根据电文的提示,画出了重力抛石机的草图。

    “这个发射场放在哪里好?”狱警问道。

    “那个经常到我这里来骗吃骗喝的家伙,最近去了延川,要十天后才回来。我们可以利用他的住处。”老王说。

    “他那是什么住处?”狱警不清楚地问。

    “他的窑洞前,被他围了一个院子,围墙较高,我们在院子里架好了重力抛石机,也不会引起别人注意。何况他那屋子比较偏,很少有人去。”老王介绍道。

    “那就好!我们去买些树木来,就在他的院子当场制作。”

    “不用!他很贪,捞了很多的大树树木,堆在院子边,准备将来做新房子。我们可以用那些树木,只需买些配件回来就可以动手制作了。”老王得意的说。

    “那行!明天就是二十号,我们今晚动手,将那个发射架做好,明天他们庆祝,我们也去凑个热闹。”狱警狰狞的笑道。

    两个人立即离开了老王的住处,回城东边奔去。

    跟踪的八路军战士,一直跟踪到了一个偏僻处,看到了他们翻墙进入了一个院子。

    “你们继续监视,我去向首长汇报。”一个干部交待完后,便离开了监视点。

    当方先生听到了干部的汇报后,使与干部一起来到了监视点。

    “现在有什么情况?”方先生一边拿望远镜一边问。

    “他们在院子内做起了木工活。”另一个干部回答。

    在望远镜中,方先生看到了狱警等二人正在将一棵长长的树木放到了一个三角架上固定。

    “他们这是做什么?”方先生不懂,其他的人也不懂。

    时间过去的很快,转眼间到了1941年1月20日。

    方先生守了一夜,到了天亮,那两个人曾分批出去了一趟。

    他们外出时,都有一个人留守院子里,这让想找机会进院子查探情况的方先生头疼起来。

    出去的两人都扛着大包裹回来,之后便躲在屋内再没有出去了。

    现在已经是七点,离八点钟开会的时间还差一个小时。

    “他们有动静了!”一个战士喊道。

    方先生等人立即走到了观察位置,拿起望远镜观察起来。

    望远镜中,狱警两人象小孩一样,将大树的一头按下去,然后又放手,另一头绑着装有重石的袋子顺势向下沉,就来不及放手的老王带上了半空。

    “我想起了这是什么!”一个战士马上喊道。

    “快说!这是什么?”众人一起看向了那小战士。

    “我们山上的土匪,就有这个东西,利用它向远处投射石头,投下去的石头可以砸死人的。”小战士说。

    方先生一下子拍在小战士的肩上:“你立功了。”

    方先生回头向那些不知情的干部战士说:“日本特务就是要用这个重力抛石机,将炸药包投到会场的主席台。”

    众人一听着急了:“首长!快抓他们,不能让他们搞破坏。”

    方先生看了看表:“离开会还有半个小时,我们包围上去。四周包围住,不放走一个特务。”

第315章 引爆

    就在众人准备分散行动时,方先生又嘱咐道。

    “注意,如果发现特务想反抗,便立即射杀他,要知道那里有很多的炸药,万一爆炸,我们和这四周的百姓都危险了。张干事,你带几个人马上去分散周围的住户。”

    “是!”一个瘦高个的干部立即带着一班人离开。

    方先生继续说:“李亮,你马上带人在一百米建立封锁线,严禁任何人进入这里。”

    “是!”又一个干部带着人离开了。

    方先生看了看剩下的二十多人说:“记住!发现不对立即开枪,不让他们有点燃炸药包的机会。”

    “是!”众人立即分头,从四面八方包围了那个小院。

    而小院内,狱警和老王正干着欢呢。

    他们一趟趟地将已经装好了雷管的炸药包搬到了小院。

    并在投石机旁放了一个火盆,里面有炭火。

    七点五十分,狱警看了看表:“还有十分钟,我们再检查一下,防备到时忙起来出错。”

    两个人低头检查起来,可这时,围墙上响起了喊声:“不许动!举起手来。”

    老王一看,四周已经被包围了,他立即傻了。

    狱警立即喊了声:“快点炸药包,要死也拉几个垫背的。”

    老王马上醒悟过来,急忙夹了一个炭火朝一个炸药包上点。

    “!!!”三声枪响,老王中弹倒了下去。

    他死了!炸药包也没有点燃。

    狱警这时,抓取了一个炸药包丢向了火盆。

    又是几枪,他也倒在地上,但是他丢的炸药包被点燃了。

    这时,那个指出投石机来路的小战士,立即冲上前去。

    他来到了火盆前,抱起被点燃的炸药包,向院子外冲出。

    在他的身后,方先生和战士们喊他快点抛出炸药包。

    但是,小战士知道这距离会引发小院的炸药包爆炸的,所以他继续向前跑,他要离得更远些。

    “轰!”一声巨响,炸药包爆炸了。

    小战士牺牲了!他什么都没留下,一句交待的话都没有。

    但是,他保护了这方园一百米的地方免除了爆炸,他用他的生命,保护了首长和战友的安全。

    方先生来到了推放炸药包的地方,拾起了小战士掉下的军帽:“这是他给我们留下的纪念!”

    爆炸的声响引来了八路军警戒的部队,他们封锁了这片区域。

    那些已经包装好的炸药包被八路军战士一人一包扛走了。

    只有那个投石机还立在院子里,被八路军的首长们参观。

    三号也来了,他看着院子中的投石机说:“如果敌人的阴谋得逞的话,那我们延安今天就会遭遇到最重大的损失。我要给你们请功!给牺牲的战士请功!”

    而封锁线外面混在人群中的日特份子,通过眼耳,已经得知了这次事件的经过。

    他马上退了出去,回到了密室,给明珠的山田发报:“流石”行动已经失败!两勇士已经殉国!发射前被围攻,曾点燃炸药包,但被一个八路军抢出送出了炸药包区域。

    而接到了电报的山田,懊丧地坐在了椅子上。

    延安的这次行动完全失败了,而且重庆的行动也失败了。

    想到重庆,山田突然想到了,关押在重庆的小林业部身份还没有暴露,还在等待着自己去救他。

    延安的爆炸声,周林没有听到,他已经顺利的到达了太原。

    在过了黄河后,周林一行便快马加鞭地赶到了吕梁。

    到达吕梁后,周林出示了日军陆军大佐的证件,联系上了日军驻吕梁的指挥官。

    通过了指挥官,又联系了明珠的山田机关长。

    在山田的要求下,指挥官答应了派车,将周林等二十多人用一个大货车装上,送离了吕梁。

    吕梁到太原约有二百多公里的路程,花了七个小时。

    周林一行到太原时,已经是1月21日的早上六点。

    太原具有4700多年历史,2500多年建城史,“控带山河,踞天下之肩背”,“襟四塞之要冲,控五原之都邑”。

    太原西、北、东三面环山,中、南部为河谷平原,整个地形北高南低呈簸箕形。

    海拔最高点为2,670米,最低点为760米,平均海拔约800米,市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