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时空之门1619 >

第88章

时空之门1619-第88章

小说: 时空之门1619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着因为工作组的进驻获得了自己的土地,因为对新作物的种植,第一次可以吃饱饭的赵二,对工作组,对复兴会的赞不绝口。就是自认为自己是铁石心肠的王书辉,也对自己在明末的工作感到自豪。他深刻的感到一种,复兴会事业的正义性和神圣性来。

    通过对赵二的调查,王书辉深刻的体会到毛老人家说的,“这些干部、农民、秀才、狱吏、商人和钱粮师爷!就是我的可敬爱的先生!”他深刻的感受到,“我给他们当学生是必须恭谨勤劳和采取同志态度的!”这个观点的正确性和必然性来。

    王书辉看着自己笔记本封面上写着的,“没有满腔的热忱!没有眼睛向下的决心!没有求知的渴望!没有放下臭架子,甘当小学生的精神!是一定不能做!也一定做不好的。必须明白: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这一点!就不能得到起码的知识。”看到这段话,王书辉感到特别的难为情。

    他对自己过去以为的,坐在办公室里批批文件,给学生们上上课,就能领导和指导革命的想法,产生了一种难以置信的荒诞感。

    其实,不仅王书辉通过调查,在思想上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坐在王书辉身边,听着王书辉的翻译,解释完过去做佃农时的收支状况之后,赵二也在思想上受到了巨大冲击。他在搞清楚自己过去的收支状况,在翻译的帮助下算清了账之后,第一时间里产生了两个想法。

    赵二的第一个想法是,枉自自己还在心里面觉得马家的管家死的冤枉。现在看来,就是把马家的管家放到油锅里炸,都不算冤枉他了。

    赵二的第二个想法则是,要是没有工作组进驻了赵家滩,自己这把老骨头,怕是早晚要被马家的管家榨干净。自己就那么佃马家的田过下去的话,想要过上好日子那就是一种妄想。

    想明白了这两个问题,一辈子老实本分,一直觉得自己已经是土埋脖子了的赵二,心里居然产生了一种立即参加民兵队的冲动。

    王书辉只用了两个多小时的时间,就完成了对赵二的调研。起身离开之前,王书辉拿出一包香烟、一纸包的精盐(一斤装)、一盒罐头(马口铁午餐肉罐头),送给了赵二,作为对他中午耽误赵二的干活儿时间的补偿(三种产品都是复兴会的产品)。在和翻译同志回驻地的路上,王书辉有种感慨万千的感觉。

    回到寝室,王书辉躺在床上,仔细的整理这次调研的想法。

    这次对赵二简单的调查,让王书辉第一次对明末的社会现状,进行了近距离的接触。这种面对面的,针尖对麦芒的近距离接触,让王书辉产生了一种想大学军训时,第一次直接面对放在他鼻尖的刺刀的那种,冷汗直流,恐惧感深入骨髓的感觉。

    过去的王书辉,是通过前人总结的数据和历史资料,来认识明末社会的状况的。现在的,进行了调查的王书辉,则有一种,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相结合,对整个明末社会洞见清晰的念头通达之感。

    王书辉的这种“面”“点”结合之后产生的认识,是一种全新的,真正的实事求是的认识。

    王书辉深刻的感到,认识世界,真的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他清晰的理解了,“中国革命是需要作调查研究工作的。首先就要了解中国是个什么东西(中国的过去、现在及将来)。可惜很多同志常是主观主义,自以为是,完全不重视调查研究工作。”

    “主观主义,自以为是”,这不就是对没有到下面来调研之前的自己,最好的写照么。

    调查研究,实事求是。这不仅仅是对外部事物进行正确认识的过程,也是对自己进行认识的过程。无论是认识世界,还是认识自己,这都是一个不舒服的,很痛苦的过程。晚上吃饭的时候,完成了各自调查任务的考组成员们,表现的都比较沉默。

    王书辉对这个现象是很高兴的。感到不舒服,感到不适应,思想上受了冲击,这就是人在更新对世界的认识,加深对自身的认识的过程。很明显,无论是负责哪方面工作的,考察组的成员们都有了新的收获,产生了新的认识。

    在晚上的交流会上,军事部门的同志不再喊打喊杀了,商业部门的同志也不再挑三拣四了。在对赵家滩工作组成员的看法上,大家也变得客观和公正了。原本最反对赵家滩工作组的工作方法,说邓大光和文明是“软骨头”的唐亚峰,也认为对赵家滩工作组的办法没有问题。

    考察组的成员通过一天的调查,使用标准表格和预设问题,应用简单的加减法,对村民们的生活进行了了解之后,产生了“农人们的日子实在是太苦了”的统一认识。

    这一点,实际上也是比较出乎王书辉预料的。要知道,这些考察组成员本身可也都是苦出身,穷人家。

    其实这就是“点”与“面”的认识区别。过去,这些考察组成员总觉得自己的苦日子,是自己的苦命和没完没来的天灾造成的。他们认为这是自己命不好,是一种个人经历,是对“点”的认识。

    可是,在学习了复兴会的思想之后,在对离自家千里之外,完全是不同环境的赵家滩进行了调查之后。他们对中国的农村产生了一种“面”上的认识。“点”与“面”相结合,理论和现实相结合。使得他们对社会的认识,对他们学到的知识的认识更加的深刻和全面了。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让考察组成员们进一步的理解复兴会的思想,进一步的对《万物一统律》和《万世归一律》进行深刻的认识,王书辉在交流会上发表了讲话。

    “我在复兴会,给大家发了两本书,上了无数的课,做了数不清的饭前讲评,开了无数的各种讲座。无数次的强调矛盾的必然性,矛盾的普遍性,特别是复兴会的核心理念,阶级斗争的观点。”

    “可是呢,大部分的复兴会的会员,无论是普通会员,还是代表大会的委员,无论是军事部门的人,还是农业部门工业部门的人。吃了几天饱饭,过了几天轻快日子,就总是对我的话左耳朵出右耳朵冒。总是觉得‘哪有那么多矛盾啊!’‘都是乡里乡亲的,哪有那么严酷的阶级斗争啊!’之类的想法”

    “通过调查,现在大家都有直观的感受了吧。你们在思想上不想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和必然性,不愿意接受阶级斗争普遍存在的理论,现实是要教育你们!现实是要告诉你们真相的!”

    “现在,你们对现实有了了解,对世界有了认识。你们感到痛苦了,感到难受了,思想上受到冲击了。可是,我是不会安慰你们的。因为矛盾不仅今天存在,过去两千年来也存在;没有我们复兴会它存在,有我们复兴会它也存在;就是几百年之后,我们都死光了,我们复兴会得了天下了,它也照样存在那里!”

    “而且我告诉你们,只要有矛盾存在,阶级斗争就不会消失。阶级斗争在过去的两千年里,在现在的一百年里,在以后的一千年里,它都是一定,必须,通过各种变形,一致的,长远的存在的!”

    “大家可能要问,老师又不是神仙,怎么会知道一千年后的事情。我要对你们说,不用怀疑我,我是知道的,我一定是知道的!”(因为情绪激动王书辉泄露了自己穿越者的身份。不过大家情绪都很激动,没有察觉到)

    “不过,我也要告诉大家,感到难受了,受到冲击,这没有什么关系。这是一件好事情!我告诉你们,从我们中国人在几千年前诞生在中国的土地上之后,我们就是一直在这种难受中,在这种冲击中,一点一点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

    “没有这种难受,没有这种冲击,就不会有封建王朝的更替兴亡;没有这种难受,没有这种冲击,就不能有我们的老祖宗从茹毛饮血进步到刀耕火种,更不会有我们复兴会现在的工业事业的产生。”

    “整个世界,就是在人不断的对世界进行认识,产生了种种难受,产生了种种冲击之后,为了要解决这种难受,解决这种冲击,不断的努力,不断的实践,不断的总结中,被人类不断改造,不断的向前发展的。”

    “我们作为复兴会的会员,就要把这种难受,这种冲击,看做是平常之事。因为,我们要实现我们的目标,建立我们的事业,就必须不断的认识世界,不断的改造我们的思想,不断的与各种矛盾,和一直存在不会消失的阶级斗争相伴。努力的发展生产力,努力的推动社会的发展,主动的面对阶级矛盾,积极的介入阶级矛盾,最终实现消灭阶级,建立大同社会的伟大理想!”

    “同志们,我相信你们!我相信我们的事业,是正义和神圣的!”

    “只要我们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坚持《万物一统律》和《万世归一律》,坚持我们复兴会的纲领和思想,我们就一定能够取得事业的成功和最终的胜利!”

    “同志们,我过去和大家说过,今后我们面临的环境会更艰苦,遇到的问题会更严重,不仅明王朝要和我们作对,流寇造反者,野蛮入侵者,所有的封建统治者和所有的土豪、劣绅、地主、富农,所有的利益既得者,都要和我们作对,都会想要消灭我们,都会使用一切恶毒的手段,要我们的命。”

    “可是,同志们!我们是不怕的!我们是一点儿也不会害怕的!因为我们复兴会是站在全天下的穷兄弟穷姐妹,所有的受剥削和受压迫的兄弟姐妹们一边的!全天下的穷兄弟穷姐妹,都会支持我们!赞成我们!加入我们!”

    “跟全天下的穷苦兄弟姐们相比,造反者,入侵蛮族,以及一切的利益既得者,是无比的渺小,无比的虚弱的!只要我们永远坚持复兴会的理念和思想,那么,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只要我们轻轻吹一口气,他们就要倒下去,就要完蛋掉!”

    “同志们!我们一定要永远为了天下的穷苦百姓谋利益,谋幸福!”

    “全天下所有受压迫的人们,团结起来吧!!!”

    (王书辉这次讲话,后来被称为复兴革命的先声,复兴革命的号角。是复兴会在复兴革命中的一份纲领性文件。)

    王书辉寝室外,邓大光和赵鹤年一起在门口等着王书辉的接见。听到寝室里此起彼伏的呼喊和回应,邓大光紧握着拳头,恨不得马上跑进屋子里,一起和同志们,呼喊口号,回应师尊的呐喊。

    赵鹤年听着“全天下受压迫的人团结起来”的呐喊,脑袋里一片空白。他感到自己的手脚在一瞬间变得冰凉。一股冷气,从脚底板上一路向上,冻住了自己的胸口。他不自觉的用手按住胸口,眼前一片黑暗,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这,是不可抗拒的力量啊!”这就是赵鹤年陷入昏迷前最后的意识。

    。。。

第108章 第一次反围剿1

    历时一个月的调研工作,很快就结束了。【】…虽然只有短短一个月的时间,但是,因为调查方法的科学性和调查思想的正确性,复兴会开展的第一次调研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在这一个月中,王书辉先后前往四个基地村,三个非复兴会势力范围的乡村,比较细致了考察了七个村农民的生存状况,对明朝末年的农村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