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时空之门1619 >

第340章

时空之门1619-第340章

小说: 时空之门1619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高迎祥来说,接受了他册封的辽东军阀至少在一段时间内会稳定下来。等到高迎祥挥兵南下平定山东新军和天雄军,彻底的底定中原之后,那么是集结大军攻灭辽东也好,还是通过控制后勤供给掐住辽东藩王的命脉也好,就都是非常从容的事情了。

    李岩本人也没想到,进过紫禁城的高迎祥会突然发疯立即就要登基称帝。

    高迎祥做出这样的决定,在闯军上层势单力薄的李岩是没有办法阻止的。

    要知道因为高迎祥以及李自成、张献忠等人领导下的闯军对地主大户们的“拷饷”行为,闯军上层几乎没有什么太高明的读书人加入。除了一些穷疯了的无路可走了的秀才童生以外,稍微有点办法的封建读书人都逃到南方地区去了。

    在这种情况下,整个闯军上层都是高迎祥式的人物。不是边军出身的大老粗,就是些亦官亦匪的地方土豪,真要计较起来,这帮人的策略眼光恐怕还不如高迎祥呢。要不这些人怎么会以高迎祥为主呢。

    高迎祥先是把紫禁城占了之后,立即就把宫中的财宝宫女之类的东西给这帮手下分了分。崇祯皇帝在明朝皇帝可以说是最穷的了,可是皇宫里的好东西还是把这帮人没见过世面家伙的眼睛晃得够呛。不过,这些东西的数量也真心不多,大家都没有分到多少。

    在这之后,高迎祥表现出了一种农民式的狡黠,他先是明确的告诉大家,这些东西还有很多,但是没有一个名义没法给大家发。随后,投靠了高迎祥的一些太监就在私下里告诉他们,很多东西都是和品级挂钩的。没有品级没法用这些东西。

    到了这一步,这些人也都意识到了,高迎祥不当上皇帝,他们就当不上官儿,没有爵位。当不上官儿,没有爵位,好处就弄不到手中。这样一来,这帮早就想给自己弄个身份的家伙们,立马就一窝蜂的要给高迎祥来给黄袍加身。

    看着那帮人把明显是事先准备好的黄袍披到高迎祥身上,而高迎祥又人模狗样装腔作势的三请三辞,顺水推舟的宣布称帝之后,李岩心里真心是无语了。

    要是光是这么一场登基闹剧也不算什么。反正对于李岩来说,有这样一个名义,对于给辽东军阀的册封也名正言顺一些。

    关键是在明确的意识到李岩对自己的称帝不支持之后,高迎祥先是冷淡了李岩,之后又不知道听了谁的谗言,对于正在外面和孙元化、卢象升作战的李自成、张献忠起了忌惮之心。

    在这种忌惮之心的影响下,高迎祥放了一个巨大的乌龙昏招。他居然把陕西、山西、河南这些安稳之地册封给了自己的亲戚,然后把李自成和张献忠封到了属于复兴党势力范围内的湖北和四川去了。

    李岩听到了这样的旨意又被高迎祥拒见之后,内心是非常绝望的。

    在李岩看来,强大如复兴党势力,那是只能拉拢和奉承,绝对不可以轻易得罪的。要知道,和复兴党交往颇多的李岩可是知道,已经控制了闯军后勤补给的复兴党的实力有多么巨大。

    甚至于被奉为智囊的李岩都想不出该怎样对付复兴党的办法。即使是他在为高迎祥谋划的时候,他都是强迫自己忽视复兴党这股恐怖势力的存在的。

    对于他来说,如果高迎祥能够按照自己的计划,先稳住辽东之后平定中原,最后再一次性解决辽东,全面掌握住中原几省,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复兴党没有任何举动的话,他才觉得整顿了闯军这个乌合之众,重新建立起自己的后勤补给的高迎祥,才勉强的能有和复兴党作对的本钱。

    最让李岩绝望的就是,因为高迎祥的鬼迷心窍,他不仅在闯军内部对李自成和张献忠表现出明显的防备,在闯军内部制造分裂,更自作聪明的在中原不稳的情况下,想要让李自成和张献忠去对付复兴党。

    在李岩的内心深处,复兴党如果不在高迎祥镇压中原的过程中出手干预,那都是老天保佑了。在现在这种内部不稳的情况下还敢触犯复兴党,高迎祥的所作所为就完全是个找死的行为。

    站在自己驻地内的一座土堆上,遥望着因为高迎祥大宴群臣而喧哗热闹人声鼎沸的紫禁城,李岩心里想的却是一旦复兴党兴兵,那么自己应该怎样准备一条后路。

第444章 、北伐第一战

    和王书辉一样,复兴党对于目前中国的两股争霸势力的评价都不高。特别是在军事能力上,按照复兴党“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的老习惯,在战略上把闯军和明军都看成“土j瓦狗”的情况是很普遍的。

    王书辉认为,看待一个人,要把这个人放在他所处的环境和背景中去看待。就以李自成、张献忠、孙元化和卢象升这四个人来说吧,在复兴党的这个环境和背景下,没有受过专门的教育,没有进行过系统化的学习,就是四人中科学知识水平最高的孙元化也没有复兴党培养出来的小学生水平高,他们在复兴党看来当然是没有什么太多的可取之处,在复兴党的体系内属于那种上不了台面的人物。

    但是,如果把他们放在封建农业时代的末世环境下来看待的话,这四个人又是非常优秀,非常有能力的人了。

    对于无论是在生产力还是在生产关系上都完全工业化的了复兴党来说,他们的落后和无用,是社会文明等级的差距造成的。

    举个简单的例子,现代社会里一个普通的工薪族享受的日常生活,就是古代帝王都无法比拟的。生产力造成的绝对差距,那是非常的巨大的。

    就以李自成、张献忠和孙元化、卢象升来说吧,在他们所处的环境里,无论是明王朝上层,还是闯军上层,对于复兴党的认识都不够清醒。可是,李自成和张献忠以自身的实际经历出发,孙元化和卢象升以和他们大量接触的复兴商社的背景出发进行判断,他们都对处于湖北地区的复兴党非常的戒惧。

    正是因为这种戒惧,他们才会在湖北周边地区布置了一定量的情报人员,正是这些情报人员,在复兴党的北上行动正式展开之后,立即就把复兴党“大军”北上的消息,传递给了他们。

    复兴党的北上行动计划使用部队的数量超过二十万。但这并不是说,复兴党会直接把二十万部队一口气的派到北方地区去。

    按照复兴军总参谋部的计划,复兴军西北第一、第二和第三军团将会西出武关,从南到北,从西到东,逐渐的接收整个陕西和山西地区。而复兴军北方第一和第二军团则会直接从湖北进入河南,一边清扫闯军也就是高迎祥称帝后的大顺军,一边接收河南地区的各大主要城市。

    与此同时,复兴军东北第一军团将会配合复兴海军长江舰队的行动,沿京杭大运河北上,彻底掐断中原地区的南北交通,并最终和完成对整个山东西部地区控制的鲁东第三军团在聊城附近汇合。

    按照复兴军总参谋部的计划,整个复兴军的北上行动被划分为三路大军,分别是执行对陕西和山西接收任务的西路军,执行对河南和直隶地区的接收任务的中路军以及执行对江苏山东东部地区的接收任务的东路军。

    当然,整个北上计划被复兴党分为执行军事任务的北伐计划和执行接收以及建设任务的解放计划两个部分。

    北伐计划主要是由七个复兴军整编师来执行的。

    他们不会参与北上计划的西中东三路大军的具体行动,而是直c北方地区,先是消灭盘踞在中原地区的闯军和明军主力部队,然后消灭在北京地区驻扎的高迎祥部队,之后攻破山海关,完成对辽东地区的战略防御。最终他们将会和已经扩张到海州地区的辽南军团配合,完成对辽东军阀集团和后金女真政权的消灭任务。

    解放计划则是由西中东三路大军来执行和完成。

    相对于简单明快的北伐计划,解放计划的复杂性要大的多。

    在军事上,各路军下辖的正规武装力量要消灭盘踞在新接收地区的闯军和明军,扫清各地的土匪和强盗武装,对所在地区进行军事化管理。在地方建设上,各路军下辖的生产建设兵团要对当地群众进行组织和训练,并在头一年完成对当地农业生产活动的恢复工作。

    在解放计划中,除了作为稳定地方宣示复兴党对当地主权的军事行动必须优先进行以外,在地方建设上采取的是农业生产恢复和交通建设同步进行的方式。

    在对地方群众进行了初步的组织和训练之后,生产建设兵团将会把当地群众一分为三,把当地群众中,年龄小于十六周岁的少年儿童,组建成主要任务为思想政治培训、文化知识学习和军事训练的少年军。

    再把当地群众中,年龄大于十六周岁小于二十五周岁的青年人,组建成为以承担铁路和公路建设为主,同时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的专业化生产建设兵团。

    当地群众中年纪大于二十五周岁的成年人,则会被生产建设兵团组织起来,按照不同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以农场第一,公社第二,合作社第三的标准组织起来,恢复当地的农业生产。

    当然,因为复兴党十年来粮食物资的准备,被接受的各个地区第一年内的粮食供给将由湖北根据地负担。这也是为什么复兴党的解放计划不求突飞猛进,而是必须按部就班的按照当地道路交通的水平逐步分阶段展开的原因。

    要知道整个中原地区因为自然灾害和闯军与明军争霸战争的破坏,根本就无法实现粮食供给的自给自足。而没有相对完善的交通,特别是没有铁路交通作为主干线交通,想要把湖北地区储存的大量粮食物资运到当地都是非常困难的。

    更何况为了恢复新接收地区的农业生产,各新接收地区都需要大量的农业生产设备和种子化肥农药等物资。因为当地没有复兴党的工业企业存在,这些机器设备和基础物资也必须从湖北根据地运送到当地。如果没有相对完善的交通,这样大规模的设备和物资运输也是无法完成的。

    1632年年初,复兴党的北上计划正式开始进行。

    除执行北伐任务的七个整编师开始以一个非常惊人的速度从南阳地区出发,快速突破闯军驻守的开封府地区,直奔闯军和明军对峙的中原地区外。执行解放任务的西路军、中路军和东路军,也开始在三个方向上沿着已经修建完成和铁路和公路前进。

    复兴党动作的突然和快速,给李自成、张献忠和孙元化、卢象升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和孙元化、卢象升还不一样,李自成和张献忠对于复兴军来说都是那种传说中的败军之将。他们都曾经在不同的时间段里指挥着貌似强大的部队,以同样的方式被复兴军以一个非常夸张的方法彻底的歼灭并俘虏过。

    所以得到了复兴军开始向中原地区突飞猛进的消息之后,两个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有了相当的战争素质的闯军将领,立即和孙元化、卢象升的部队脱离了接触,然后不再顾忌高迎祥对他们的忌惮,仓皇北上,向北京地区收缩。

    孙元化、卢象升两人先是对李自成和张献忠的行动表示了极大的不解。在对闯军的俘虏进行了审问和了解后,对复兴军也产生了忌惮的孙元化和卢象升两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