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时空之门1619 >

第289章

时空之门1619-第289章

小说: 时空之门1619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包围。

    这位新任登州营指挥使在没有搞清楚状况的情况下,昏头昏脑的带着他自己麾下的两百多个亲兵对复兴军进行了反抗,在此之后,他就以一个极度迅速的速度,和他那两百多个马骑得不错的亲兵被复兴军用机枪撕的粉碎。

    他为整个登州营不到三千的士兵和军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反面教材。在之后的复兴军解除登州营的武装的过程中,两千多个登州营士兵非常顺从的成了复兴军的俘虏。

    在随后的解除莱州营武装的工作中,大量不明真相的莱州营士兵在莱州营指挥使周本顺的裹挟下,对执行任务的复兴军进行了相对激烈的武装抵抗。在低烈度对于复兴军的武装冲突中,莱州营的士兵非常不幸的伤亡近半。

    在将登莱地区的明朝野战部队全部解除武装之后,复兴军立即在关押了登莱士兵的集中营里开始展开清算工作。

    清算工作,是复兴军鲁东军区政治部为了解决今后可能会越来越多的明军俘虏而制定的一项政策。具体的说,清算工作就是在明军俘虏中展开针对明军军官的大清算。

    在这项工作里,复兴军的政工干部会在审判明军军官的过程中,使用各种必须手段,促使其在公审大会上交待吃空饷,收黑钱,贪污军饷,截留挪用军资等等各种罪名。政工干部会在这个过程中发动和动员被俘明军的普通战士们,揭露和批判明军军官的各种罪状,最终把这些明军军官处以刑罚。

    搞清算,组织诉苦大会,观看革命宣传戏剧,在经过了这样一个系统的过程之后,对于愿意参加复兴军的被俘明军,复兴军会把他们转为生产建设兵预备役。对于那些不愿意参加复兴军的明军俘虏,参加过进攻复兴军行动的明军俘虏,在接受完三个月的劳动改造后付给经济补助送其回家。没有参加过进攻行复兴军行动的明军俘虏,则立即发放路费将其遣散。

    不过这项政策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因为这些俘虏过了几天复兴军俘虏的生活之后,普遍不愿意回家继续过那种吃不上穿不上的贫困生活。要求和复兴党一起闹革命的明军俘虏占绝大多数。而那些没参加过进攻复兴军行动的不愿意参加复兴军的明军俘虏,则强烈要求享受和劳改俘虏相同的待遇。

    复兴军的一位基层教导员在日记中写道:

    “鲁东地区的群众也好,普通的明军被俘士兵也好,他们的革命热情都非常的高昂。他们的革命立场都非常的坚定。今天上午,一个刚刚听完我宣传的我党土地政策的被俘明军士兵就对我说,他老家大辛店镇的地主老财特别的反动,肯定是我们复兴党的革命对象。他非常强烈的要求加入复兴党,要给我们带路,去革了那个地主老财的命。”

    “昨天的时候,教导长对我说山东地区因为农业生产水平比较低,所以当地的土地矛盾要比湖北地区的严重的时候,我还不太理解。今天和我们这个班的被俘明军交流了一下之后我才知道,原来在山东这里,一亩好地种出的麦子,年产量还不到一百五十斤。我这么算了算,因为一年只能种一茬庄稼,山东人民在七层租子的情况下,每亩地一年下来的收成还不到四十斤。”

    “这么看来,山东群众的革命热情高昂,就比较好理解了。”

    在解决了五千个登莱两营的士兵之后,鲁东根据地多了五千名革命热情高昂,对复兴党非常拥护的生产建设兵。

    在此之后,以一个营的老生产建设兵为骨干,一个五千五百人的生产建设兵团就被组建了起来。这个鲁东第一生产建设兵团随后在一个营复兴军正规军的领导下,经过了一个月的训练之后,立即就对登莱地区的地方卫所进行了收编和改造。

    到1629年四月末,整个登州和莱州地区的地方卫所的土地和人员,全部都被复兴军接管。

    与此同时,复兴党鲁东军区在本地区征召的三万名当地战士也完成了新兵训练。

    以三千老兵为骨干,以三万新兵为基础,从1629年四月开始,复兴党在鲁东根据的土地革命工作开始正式展开。

    。。。

第378章 鲁东土地革命3

    参加完批斗会回来,邢宝成心里非常的不安。【】

    邢宝成家只有七亩多的地,远远低于复兴党的人规定的“人均占有土地十五亩为地主”的数量。算起来,因为自家还得佃地种,所以自己家最多也就算是个佃农,连自耕农都很勉强。

    革命是个什么意思,虽然读过几本书,但是邢宝成早就忘光了,所以对于这个革命的意思,他根本就不知道。但是看到本村最大的地主,在栖霞县里也排的上号的大财主邢大太爷被那伙子年轻的后生吊上木头架子活活吊死,邢宝成也明白,这个复兴党人口里的革命和造反的意思差不太多。

    穷人当家做主这种话,在邢宝成听来,就是造反的大王们忽悠老百姓的谎话罢了。读过书的邢宝成知道,除了三皇五帝那个时候,天下就没有老百姓当家做主的道理。倒是复兴党烧了邢大太爷家放利钱的账簿子和欠条,这对于老百姓来说还是挺实惠的。

    邢大太爷死了,邢家的几个老爷少爷也被复兴党的人宰了,这回再烧了账簿欠条,不管以后邢家的什么亲戚过来收大家的欠账,大家也不会认的。

    除了烧掉了欠条账簿对大家有实实在在的好处之外,从邢家分出来的那些粮食布匹之类的东西,邢宝成却觉得不能动。这些东西都是有数的。虽然家家户户都分到了,可是以后邢家的什么亲戚回来追究的话,这事情没法抵赖。所以邢宝成早就想好了,这些东西都要保管好了,等人家来要的时候好还给人家。

    邢各庄和大部分明朝末年的村庄一样,村里绝大部分人家,都是依附于本村也是整个栖霞县里都排的上号的大地主邢大太爷家生存。村子里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是邢大太爷家的长工佃户。除了几家邢大太爷的近枝宗亲以外,像邢宝成这样自己还有几亩地种的那是非常之少的。

    邢宝成自己还能保存住七亩地,不是因为他和邢大太爷家有亲戚。说起来,在邢各庄里,所有姓邢的人家都和邢大太爷家有亲戚,可是邢大太爷也从来没有因为这点亲戚的关系就少收大家的租子和利钱。

    邢宝成能够保有土地的原因,那是因为邢宝成有点其他人都没有的本事。邢宝成读书识字还能打的一手好算盘。这点本事,让邢宝成在邢大太爷的庄子里,能够当一个兼职的账房。每到秋天收租子的时候,人手不够的邢大太爷家都会把邢宝成找过去帮忙。就凭着这点面子,邢宝成家的地才保住了七亩。

    当然了,虽然家里还有七亩地,虽然邢宝成有能写会算的本事,虽然邢宝成在邢大太爷家里可以当上兼职的账房,可是这些外部条件并没有使得邢宝成的日子比别人好过到哪里去。

    上头有个年过六十的老母亲,下面有四个十几二十郎当岁的儿子,加上邢宝成两口子,家里七口人靠种那七亩薄田根本就吃不上饭。所以和村子里的所有人都一样,邢宝成家也得佃邢大太爷家的地种。

    近二十年,邢宝成有种感觉,自家的这七亩地不但没给自己增加多少口粮收入,反倒越来越成为一种负担了。和那些一点地都没有的人家不同,自己的这七亩地需要缴纳越来越多的皇粮国税。而且因为自己有这七亩地,所以邢大太爷总会把县里劳役派到自家的头上来。

    不过即使是这样,即使有这七亩地比一点地都没有负担还要重,可是作为一个读过书的人,作为一个自己觉得自己比一般人应该有点身份的人,这七亩地就像邢宝成的自尊一样,虽然很少,但是必须坚持。

    邢宝成他爹咽气之前,给邢宝成留下了十亩地。邢宝成娶媳妇卖掉了三亩。现在已经四十六岁的邢宝成觉得自己可能也没几年好活了,所以他坚决的认为,应该把这七亩地传给自己的四个儿子。

    和邢宝成的自我感觉良好不同,邢宝成的四个儿子都不觉得有七亩地的自己家和别人家有什么不一样的。同样是吃不饱饭,同样是给大太爷家扛活,同样住四处漏风的草房子里,同样二十大几了还娶不上媳妇,所以自家并不会比别家尊贵。

    邢大太爷全家都被吊死,邢宝成觉得这是造反所以非常的不安,但是邢宝成的四个儿子,从邢大平到邢四平,都觉得心里非常的痛快,非常的解气。像一切垄断一地乃至几地的大地主一样,邢大太爷家在村子里可谓是一手遮天。横行乡里鱼肉百姓,这句话,用在邢大太爷家的头上一点儿也不带冤枉他们的。

    整个邢各庄,哪有一家没有过卖儿卖女,跪地求饶,挨鞭子上供媳妇的人家啊。因为还不起高利贷,被逼债逼的上吊的,被邢大太爷家的护院吊在房梁上打死的,在村子里比比皆是。就是邢大平兄弟四个,也常常挨邢大太爷家的鞭子。

    和四十几岁,已经对这种被剥削被压迫的日子完全适应和习惯了的邢宝成不同,最大年纪也才二十二岁的邢家四兄弟,在内心深处一直恨不得亲手宰了邢大太爷全家。所以,看到同样是年轻人的复兴党的战士们审判并处决邢大太爷全家的时候,兄弟四人和村子里的所有年轻人一样都是欢呼雀跃的。

    开完了批斗会回到家里,看到自己的老爹在那里皱着眉头不吭声,邢大平兄弟四人都觉得有点没意思。邢大平也没管自己的老爹在那里想什么,他对自己的老娘说道:

    “娘,刚才复兴党的兄弟说了,家里有四十岁以上的老人的,一会儿按人头到他们那里领粮食布匹去。咱家奶奶和你们二老年纪都过四十了,都能领到复兴党的粮食。刚才分到手的粮食也不少,今天晌午咱家也吃一顿好的吧。”

    邢王氏听了这话,对邢大平说道:

    “老大啊,家里是分到不少粮食,可是复兴党那边说的粮食还没领到手,现在我可不敢随便动手里的粮食。晌午给你奶奶蒸几个好馒头,咱们还是吃高粱吧。今天咱家做点干饭吃,让你们兄弟几个饱饱肚子。”

    邢宝成听了儿子和老婆的话,心里面立即就不高兴了。

    “成天就知道吃,分人家大太爷家的东西,那是咱们能动的吗?现在动了,等人家大太爷家的亲戚回来朝你要,你拿什么还人家真以为能翻了天呢啊”

    。。。

第379章 鲁东土地革命4

    正常情况下,邢宝成作为一家之主,不管他说了什么话,说的话对不对,作为儿子,邢大平他们兄弟四人都必须老老实的听着。【】

    可是这样道理,在好年间的时候还行,在饥荒遍地,流民四起,生存完全没有保障的明朝晚期,所有本来的道理就都已经不成道理了。

    就像当皇帝的如果治下的百姓不能温饱,那他就应该承担责任和骂名一样,不能保证家人的温饱生活,所谓的一家之主,所谓的家长,也就没法名副其实。

    所以邢大平听了邢宝成的话相当的不以为然,他对邢宝成说道:

    “爹,如今这是什么年月啊。有的吃就得赶紧的吃,有的穿就得赶紧的穿。前年的时候,隔壁一个村子的人都逃荒去了。大前年的时候,咱们庄子里就饿死了多少人了。这年月,手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