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时空之门1619 >

第254章

时空之门1619-第254章

小说: 时空之门1619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会被作为人民内部矛盾处理。

    处理这些人民内部矛盾的机构,就是各级党委。对于这些人,凡是够不上法律惩处的,都会被送到干校里学习、劳动以改造思想。最直观的例子就是,前一段时间里,有一些领导干部表达了想要搞特殊化,建立领导干部子弟幼儿园的想法之后被党委处理,解除职务送进干校学习的事情。

    所以对于张宝树和这一批党内和军内高级干部的处理,大部分的党员的看法都比较理性。他们都认同党中央因为张宝树等人的工作失误而对他们进行处理的决定。

    当然了,在复兴党的绝大多数的党员眼中,孟离、陈封和张宝树这三个人的主要工作还是协助王书辉老师。复兴党上下都要听王书辉老师的话,所以张宝树肯定也是不听话或者把王老师安排的工作干坏了所以才挨了处分的。

    我们必须承认复兴党党内现在仍旧存在着超越组织的事情存在。因为王书辉在复兴党内的特殊地位,所以虽然复兴党的组织原则对于对于绝大多数的事情都是起决定作用的,但是在组织原则和王书辉老师的态度之间,复兴党的党员们仍旧是更加关注王书辉老师的态度的。

    这样的事情不仅在复兴党的普通党员里是这样的。复兴党的高级干部们一样也是把王书辉的态度放在第一位的。在中央通报了对张宝树等人的处理决定之后,不少党内和军内的高级干部还非常呆萌的跑到王书辉那里去为张宝树等人求情去了。

    要不是肃委会方面的报告已经明确的显示复兴党内部还没有产生什么以张宝树为核心的团体和山头的话,生气的王书辉恐怕会把这些呆萌的求情者一起送进干校里回炉重炼。不过即使王书辉没有把他们当成是张宝树小集团的成员,生气的王书辉还是把他们骂了个狗血喷头之后,命令他们在每周都要举行的中央机关学习会议上朗读和背诵。

    还是在王书辉明确的表达了态度之后,复兴党中央对张宝树的处理结果才最终得到了全体党员的彻底认同。

    王书辉在把张宝树这帮家伙送进干校里学习之后,在党内和军内提拔了一批比较稳健的干部。除了基层经验丰富的唐亚峰被王书辉任命为复兴军副总政委之外,王书辉还把有着外号“木头人”的顾国樟提拔到了复兴军总参谋长的职位上。

    经过高层调整后的复兴军立即就进入到了工作状态之中。由顾国樟领衔的复兴军总参谋部立即制定了针对长江舰队的海训计划。与此同时,为了有效完成被命名为“终结者”计划的针对后金女真正权的军事行动,复兴军开始在全军选拔优秀指战员。

    到1627年五月,一只由三艘舰船和五百名战士组成的小型先遣队伍就已经从位于荆州的长江舰队基地出发,沿长江出海,开始按照王书辉提供的精确海图勘测和确定行军路线。

    在四月初结束的复兴党联席决策会议中,除了一批党内和军内的高级干部被调整之外,因为基层锻炼制度的确立,所有刚刚参加工作就被安排到了领导岗位上的年轻干部都被调整了工作。

    司马平因为在联席会议上就已经想到了这种可能性,所以对于比较突然的职务调整,他的态度还是比较平和的。和张宝树那种牢骚满腹满心委屈的态度不同,今年不过十八岁的司马平因为在少年军和军校里接受的充分教育,年轻的他对于组织决定有着相当理性的认识。

    王书辉在会议结束后见了张宝树一面。张宝树的表现让王书辉相当的失望。这个已经三十出头的家伙一见了王书辉的面,第一是向王书辉表忠心。第二是向王书辉诉委屈。他的这种表态充分的表露出了他的封建权力意识。

    张宝树的这种表忠心和诉委屈,表达的不是他对于复兴党这个组织的忠诚和认同,而是单纯的表现出了一种他对于王书辉这个人的忠诚和认同。王书辉能够容忍张宝树犯任何的错误,但是这种思想意识上的严重错误,让王书辉无法原谅。

    王书辉在见了张宝树之后,命令肃委会专门给张宝树那批干部组织了学习班。他明确的告诉肃委会方面,什么时候张宝树能够正确的认识了党的章程和制度之后,什么时候才会见他们。不然学习班就要一直开下去。

    相对于张宝树来说,因为书面成绩和实践成绩都很突出而被王书辉安排到总参工作的司马平在见到王书辉之后的表现激动中带着平静。

    他的激动是因为见到了王书辉,他的平静是因为他对于组织原则有着正确的认识。

    在王书辉问到他对于工作调动的看法的时候,他的回答让王书辉非常的欣赏。

    他并没有说出什么出彩的话来。他只不过是用非常平静的语气对王书辉说道:“我接受组织对我的任何安排。”

    就这样,年轻的司马平参加了“终结者计划”的先期队伍,成了五百个先遣战士中的一员。 时空之门1619

    ———————————————————————————————

    正文 第319章 十年基层锻炼制度8。。。

    。。。

第320章 混乱与平静1

    1627年八月,整个大明王朝的上层处于一片混乱之中。【阅】统治中国不过八年的天启皇帝朱由校像历史上一样,在北京死去了。随之而来的是因为天启皇帝无子,他的亲弟弟信王朱由检继皇帝位。

    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虽然在临终之际,对大明朝的政治非常精通的天启皇帝把自己能够虽然天天干木匠活儿,但是却能够控制住大明朝政的秘诀教导给了下一任皇帝朱由检(天启临终前对崇祯说:“魏忠贤恪谨忠贞,可计大事!”)。但是新嫩的还不满十八周岁的新皇帝朱由检明显有着自己的想法。

    从后世人的角度来看,王书辉认为朱由校和朱由检兄弟俩相比较起来的话,木匠皇帝朱由校明显比勤政皇帝朱由检在政治上要聪明的多。

    朱由校看起来好像天天不务正业的干着木匠活儿,可是他和他的爷爷万历皇帝以及他的爷爷的爷爷嘉靖皇帝一样,都是非常精通大明朝的政治的。嘉靖皇帝、万历皇帝和天启皇帝,他们三个人都非常明确的知道,当一个合格的大明朝的当家人,必须一手抓钱一手抓兵。

    嘉靖皇帝重用宦官和锦衣卫,同时又用严嵩这个倒霉蛋当挡箭牌压制文官,但是他一方面紧紧的控制着大明朝的经济大权,对户部方面紧抓不放,让严世藩和鄢懋卿等一批搜刮有道的大臣帮助他在各地整理税收。另一方面他又支持胡宗宪在东南地区打击倭寇,保证大明朝对外贸易通道的畅通。

    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嘉靖皇帝才能够牢牢的掌控住大明朝的最高权力。后代有历史学家认为,虽然在史书上留下了恶名,但是以旁系子孙登上皇帝位的嘉靖皇帝在对政权的把握上,几乎可以和明太祖和明成祖比肩。

    万历皇帝对于朝政的把握或许没有他的祖父那么厉害。万历早期,张居正、冯保和李太后组成政治同盟强大无比。万历皇帝在当时是比较无奈的。可是在张居正死后,万历皇帝并没有废除相当有效的一条鞭法,而且他重用宦官对大明朝的矿产进行国家专营,极大的充实了大明朝的财政收入。

    正是因为有着这样充足的财政支持,万历三大征才得以实现。同样是这样的原因,在万历晚期,虽然明军在辽东地区出现了极大的军事失败。但是明王朝对于东虏女真的优势状态还可以勉强的保持。

    到了天启皇帝这一代,虽然天启皇帝在继位之初错误性的重用了东林党人,可是他很快就继承了他的爷爷和他爷爷的爷爷的政治智慧,以重用魏忠贤作为有效手段,打击和压制了官僚集团的嚣张气焰,并派遣监税太监,保证财政收入。

    总结嘉靖、万历和天启这三个明朝皇帝的政治经验的话我们可以看到,实际上,无论是嘉靖、万历还是天启,这三个皇帝继位之初都面临着文官官僚集团势力强大,危害国家利益的状况。

    嘉靖继位之初面临的是杨廷和、毛澄等代表了文官官僚集团利益的前朝老臣。

    万历皇帝继位之初面临的是以权臣张居正为代表的文官官僚集团。

    天启皇帝继位之初面临的是以东林党为代表的文官官僚集团。

    在封建统治阶级内部,实际上皇帝和文官官僚集团之间的关系是绝对斗争的。两者同样都是以剥削被统治阶级的人民群众获得利益,可是不同于皇帝这个主动和被动的必须维持国家利益的存在。作为既得利益集团,文官官僚集团和一切古今的利益既得集团一样,他们是通过掠夺和破坏国家利益为自己的集团谋利的。

    《三国演义》里有一段说的很明白了。当时作为东南地区的利益既得集团代表的东吴本地势力在面对曹操的军事压力的时候,全部都劝说孙权投降曹操。可鲁肃却明确的告诉孙权,谁都能投降唯独孙权不能投降。

    《三国演义》虽然是一本,可是这段关于投降的内容,很明确的指出了代表了国家利益的封建君主和代表了既得利益集团利益的文官官僚集团之间的关系。

    嘉靖、万历和天启皇帝就是看清楚了这种皇帝和文官集团之间的关系,才采取了强有力的手段,通过宦官、特务等等手段打击和压制文官官僚集团,一方面保证了皇权的稳固性,一方面客观的维护了国家利益的。

    皇帝虽然至高无上,可是皇帝也需要政治上的盟友。作为绝对的斗争对象的文官官僚集团不可靠,这就是所有聪明的明朝帝王总结出来的规律。

    天启皇帝临终之际把魏忠贤交给朱由检,就是出自这样一个考虑。可是年轻的没有任何政治经验的朱由检没有正确的认识这个规律。他对于魏忠贤以及魏忠贤为代表的阉党集团的看法非常的不满。

    和势单力薄没有任何可靠的帮手的朱由检不同。早就已经明确了自己的利益所在的文官官僚集团,特别是东林党集团对于朱由检对魏忠贤的态度非常的敏感。

    从1627年8月朱由检继承帝位开始,东林党就开始组织人手对魏忠贤进行弹劾和攻击。虽然目前阶段朱由检仍旧没有采取任何的行动,可是魏忠贤也明显的感到,朱由检对于自己的不信任已经是越来越明显了。

    然而就像一切曾经大权在握、权倾朝野的大太监一样,权力来自于帝王信任的魏忠贤缺乏制约新皇帝的手段。而权力来源来自于魏忠贤本人的阉党集团一样在缺乏皇帝的支持下没有办法有效反击东林党人的进攻。

    毕竟,只要没有皇帝的首肯魏忠贤甚至没有办法发布任何命令。

    1627年八月末,在东林党的操纵下,嘉兴贡生钱嘉征弹劾魏忠贤十大罪:一与皇帝并列,二蔑视皇后,三搬弄兵权,四无二祖列宗,五克削藩王封爵,六目无圣人,七滥加爵赏,八掩盖边功,九剥削百姓,十交通关节。

    奏疏呈上后,朱由检召见魏忠贤,让内官读给他听。魏忠贤非常恐惧,急忙用重宝贿赂信邸的太监徐应元,求他解救。徐应元是魏忠贤从前的赌友。朱由检知道这事,便斥责徐应元。

    到了这个时候,绝望的魏忠贤已经明确的知道,自己的末日即将降临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