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时空之门1619 >

第215章

时空之门1619-第215章

小说: 时空之门1619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王书辉看来,不管是自然进行的社会变革,还是在先进的组织推动下进行的被动的变革,对于身处社会中的活生生的人来说,都不会是个舒服的过程。

    有些人对于苏联和中国在工业化初期出现的对农业和农民的利益损害喋喋不休泼污喷粪。可是,英国和美国等等一切在自然的节奏下进行工业化的国家,它们进行工业化的过程难道就会对当时的农民们有半点的仁慈么?

    后世的中国人对于人民公社化运动横加指责。他们却不想一想,一切的先进工业国,没有一个国家的农业生产活动是小农生产的。无论是英国还是美国,他们的农业生产都是把土地作为生产资料进行经营的大农业,是主动积极紧密的参与到市场经济中的现代化农业。

    人民公社会运动其实就是党在对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充分认识下,才进行的全面落实国有土地政策,把土地作为生产资料进行大规模运作的一种尝试。。。。

    。。。

第254章 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性2

    后世的不少糊涂的中国人,想不明白农业工业化是国家全面工业化的一个重要环节的道理。【全文字阅读】在洋奴卖国贼和一些政客、投机分子和阴谋家的煽动下,他们对于农业集体化进行大肆诋毁。对此,来自后世的王书辉是有深刻的体会的。

    可是,到了明朝末年这个环境中,在这样一个可以在一张白纸上肆意作画的时空里,王书辉可不准备把进行大农业生产,利用现代化的组织方式用土地这一生产资料进行工业化生产的机会给浪费掉了。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后世的中国要不是因为有大量的从小农家庭中出身的官员进入党和政府的机构中,怎么会有那么多的封建主义的糟粕在中国横行。利益既得集团、官僚资本主义、买办资本主义这些肮脏落后影响中国社会全面进步的东西,归根结底就是滋生在小农生产这个封建农业社会生产方式的土壤中。

    当然了,王书辉的这种认识,是没有办法直接和复兴会的土著干部们解释的。第一,他们不像王书辉那样对后世中国的历史现实有一个清醒客观的认识。第二,他们也没法真真正正的理解什么叫先进的生产方式。

    在这个时空里,英国还是个刚刚有点儿起色的,开始跟着西班牙葡萄牙等老牌殖民帝国的步子发展着的,在封建主义泥潭里苦苦挣扎着的落后国家。美国现在更是连个影子都没有。广阔的北美大地还是处于原始社会阶段的印第安人和各种野生动物的地盘呢。

    所以,王书辉在解释这个问题的时候,就必须要从一个比较灵活的角度进行了。

    孟离的话实际上给了王书辉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王书辉语重心长的对三个人说道:“你们三个说的都很好,也都很对。宝树从兵员的角度,陈封从行政成本的角度,孟离从为人民服务这个我们党的核心理念的角度说的这些话都很对,都很实事求是。”

    “可是,我们考虑问题的时候,不能够用僵化机械的方式来考虑问题。我们必须有长远的目光,用发展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就像孟离说的,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核心理念,可是人民群众的看法就一定是对的,人民群众的说法就一定是好的么?”

    点起一根香烟,王书辉继续说道:“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吧。我们复兴会搞的《全民卫生医疗法令》和《全民教育法令》。当时推广的时候,多少群众不满意不高兴的。甚至我们党内的不少干部也对此不满意。可是呢,推广了这两条法令,群众的身体健康是不是就立即全面的提升了呢?那些少年儿童各方面的素质是不是就立即得到全面的发展了呢?现在人民群众对于这两条法令不是不就变得拥护了呢?”

    “在一定的阶段里,群众对于我们一定是会有误解的。可是人民群众最聪明,他们可是知道什么对他们好,什么对他们不好的。只要我们制定的政策法令是实实在在的有利于人民群众的,人民群众哪怕一时间不理解,等到了这些政策法令的实际成果显现出来之后,他们还是会拥护我们的!”

    王书辉说道这里,环视了一下围坐在他身边的三个弟子,看到他们都轻轻地点着头,他就继续说道:“进行农业建设,进行现代化的农场建设,进行工业化农业生产这件事情,刚开始的时候,事情肯定不会好干,而且群众肯定也不会理解。”

    “当初我们刚开始进行工业建设的时候,说怪话发牢骚的党内同志少了么?也是不少的嘛!可是,等到钢铁工厂建立了起来的时候,老百姓拿到了廉价优质的钢铁生产工具,战士们拿到了先进坚固的步枪和大炮,商务处用那些工业产品赚了大量的利润,给干部和群众提供了充足的福利,大家也是很高兴很拥护的嘛!”

    “比起工业建设来,农场建设会更加难吗?不会的嘛!”

    “而且,从为人民服务这个我党的核心理念上说,我们进行农业工业化也是完全围绕着这个核心理念进行的。”

    “大家想一想,我们建成了大农场,农业生产的盈利和亏损,就已经不再是由单个人民群众的家庭独自承担的了。”

    “大丰收的时候,农场职工不仅可以开工资而且可以领取丰厚的奖金。遇到了大歉收的时候,即使奖金没有了,农场职工们也可以按时按月的领取工资。这样一来,人民群众利益得到了充分的保障。”

    “农场经营的盈利与亏损虽然与职工的收入有关系,可是那只影响到大家的奖金。农业生产活动的总责任,是由我们复兴会承担起来的。”

    “这样一来,那种一有个天灾**,人民群众就不得不卖儿卖女家破人亡的情况就被根绝了。那种一个小灾小病,人民群众就不得不接受土豪劣绅的剥削的情况就没有了。那种一到了春耕的时候,一到了交税的时候,人民群众就不得不接受地主老财们的高利贷盘剥的事情就禁绝了。”

    “单单从这个角度讲,农业工业化生产,就是实实在在的有利于人民群众的!”

    看到三个弟子点头的幅度越来越大,王书辉进一步解释道:“更重要的是,把人民群众进行集中,从短期内好像增加了我们复兴会的工作成本,可是从长期的角度说,对于人民群众的工业化训练和工业化改造的工作,也变的更加的简单和方便了。我们复兴会为人民群众提供先进的医疗和生活服务,也变得更迅速更直接了啊。”

    “而且,我们也不能单方面的只考虑大多数人民群众的利益。所有的人民群众的利益我们都要进行充分的考虑。”

    “比如说,那些生活在偏远山区的人民群众,他们的生产和生活条件那么恶劣,他们的生活那么落后和困难。把他们从那个恶劣的环境迁移到交通便利设施完善的农场中生活,这也是我们复兴会的工作。这也是我们复兴会为人民服务的理念的要求啊!”

    听了王书辉的这番话,张宝树、陈封和孟离,一下子就有了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他们都在心里感叹着“师尊就是师尊。怎么就站的这么高,看的这么透呢!”

    王书辉看到自己话已经被三个复兴会的高级干部全面理解了之后,就拿出一份文件来对他们说道:“我刚才说的那些话,都在这篇《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性》的文章当中。你们回去后立即开始组织党内的同志对这篇文章进行集中学习。”

    “先进的事业,要有明先进的理论来指引。这个思想动员和宣传工作,你们是一定要做好的。孟离同志,党的思想工作你要抓总,这件事情一定不能放松了!”

    孟离听了王书辉的话,重重的点了点头。

    。。。时空之门1619

    ———————————————————————————————

    第254章 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性2。。。

    。。。

第255章 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性3

    房大壮是河南人。【全文字阅读】他本来是河南省汝宁府信阳州大别山地区的一个半猎户。

    所谓半猎户,就是指的是农忙的时候要给附近的地主大户家做佃户,农闲的时候又要自己在山中打猎换取日用的家庭。

    说起来也是倒霉,本来他是因为山里的猎物越来越卖不上价,主家的租子越来越高,家里的日子越来越过不下去了,所以才从上山下来投奔住在信阳州城的亲戚家的。没想到到了信阳他才发现,原本他以为在州城里过着好日子的亲戚,日子过得还不如他这个山中的半猎户呢。

    可是,回家这条路已经行不通了。本来,他的父母早亡,他和哥哥一起生活。他哥哥的第一个妻子病死之后取了第二的妻子。那个婆娘对于自己的小叔子相当的不喜欢,以至于房大壮在哥哥家连个饱饭也吃不上。在这主家的盘剥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年纪不到十六岁的房大壮也是发了狠心,就是在亲戚家吃苦也不回山里的家了。

    正常来说,老百姓的日子虽然总是很艰难,可是大面上,大家还都忍得下去。穷日子、苦日子过惯了也就适应了。

    房大壮年纪虽然不大,可是本事却是不小,他们家祖宗当年在元末的时候可是大名鼎鼎的毛葫芦兵的一员。他家虽然没有因为这个本事混得个一官半职,可是拉弓射箭的本事可是世代传承下来了。要不然,仅仅几口人,在大别山区这样恶劣的环境下,怎么能够生活的下去呢。

    房大壮年轻又有本事,正好符合年轻气盛这种情况。

    房大壮投奔的亲戚家,有一棵非常巨大的大榆树。大家可别觉得这大榆树有什么了不起的。在生产力落后的时代里,一棵可以结出榆树钱的大榆树,可是穷人家的宝贝。

    每每到了青黄不接的时候,家里有一棵自家的大榆树,那可就是能够救命的宝贝。榆树钱这个东西虽然不是正经粮食,可是把它和那些豆子之类的杂粮混在一起煮熟了,哄饱肚子是没问题的。

    房大壮一个山里孩子,年纪虽然不算小了,可是在农业时代的信阳州里,也没有什么工作岗位提供给他的。在古代农业社会里,落后的生产力和落后的生产方式,使得年轻的房大壮连个当童工的机会都没有。

    老百姓家的家务活也实在不多。房大壮把家里打扫干净,把水缸打满之后,每天就处于一种闲散状态。所以,他的亲戚就给他布置了一项重要工作,全副武装看守那棵已经开始结榆树钱的大榆树。

    大家不要觉得奇怪。一个结榆树钱的榆树,至于专门派个人看守么?

    在现代社会自然不需要。可是在古代社会里,穷人又不是只有几个,天底下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是穷人。饿肚子的人又不是一家,天底下百分之九十九的家庭都饿肚子。更主要的是,在明朝末年这个环境里,随着小冰河气候导致的自然灾害频发,使得明末的粮食生产大规模的衰退。粮食变得越来越珍贵了。

    在这种情况下,一棵能够结出大量的榆树钱这种可以代替粮食的好东西的大榆树,可是周边的所有人都虎视眈眈的好东西。

    老百姓么,对于吃饭这件事情可是把它当成天那么大的。可是呢,一旦有个身强力壮的大小伙子,拿着一张自制的弓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