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时空之门1619 >

第195章

时空之门1619-第195章

小说: 时空之门1619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大家庭。

        

        

    。。。

第222章 马祥麟的转变5

        复兴军派遣营代表吕岳就曾经对秦良玉讲过军队的“政治理念”这个问题。【全文字阅读】

        吕岳说:“只要是在华夏土地上繁衍生息的人,都是炎黄子孙华夏儿女。只要是使用汉字作为文字,认同中华文化的人,就都是中华民族的同胞。奢崇明和安邦彦集团的罪行在于,他们要背叛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他们否认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子。”

        至始至终,复兴军那几百个士兵都没有承认过他们自己参与的平叛行动是在为大明朝效忠。这样的事情就摆在面前,秦良玉实在是不能放心王书辉和复兴会。

        更主要的是,复兴会在白杆兵内部,也在若有若无的对朝廷进行着诋毁和攻击。他们对白杆兵士兵们进行的宣传有:

        比如辽东将门对白杆兵的迫害。(白杆兵在辽东战场上死了好几千的同胞。)

        比如辽东的文官和西南的文官对白杆兵的鄙视和压迫。(这是大明朝传统,特别对白杆兵这种“土兵”,这种传统更加明显。)

        比如朝廷的那些大官们是怎么通过“飘没”的手段贪污白杆兵的军饷和供给的。(这倒是大家都一样的待遇。)

        再比如,朝廷里掌权的宦官是怎样因为索贿不成就将他们的老头人马千乘害死的。(这可是血淋淋的事实。)

        要是复兴军的那些士兵和干部是在造谣生事。秦良玉自然可以直接的就将他们赶出白杆兵去。可是,复兴军的那些士兵和干部们对白杆兵说的那些事情,都是实实在在的发生了的事情,都是在现实中正在上演的事情。

        更主要的是,复兴军的士兵和干部为自己的亡夫马千乘鸣不平。复兴会的士兵和干部把自己的亡夫马千乘说成是伟大的“民族英雄”,是了不起的东汉王朝的开国功臣马援的后人。更把“马革裹尸”,“老当益壮”这些典故教给了所有的白杆兵。

        在这种情形下,秦良玉就是知道复兴军这些人的宣传是别有用心的,却也真真正正的没办法反驳复兴军的这些话,反对复兴军做的那些宣传。

        说起来,复兴军在白杆兵里所做的事情,除了教导士兵们读书写字,帮助白杆兵树立民族意识,组织白杆兵进行军事训练之外,对于白杆兵内部的那种兵为将有的封建弊端,复兴军是一点儿也不会涉及的。

        在秦邦屏和秦民屏看来,在王家侄子的亲兵们的教导下,自己麾下的士兵战斗力节节上升,军事素质节节上升不说。原本有些蛮横呆滞的士兵们不仅更加的团结而且更加的忠诚了。他们都觉得白杆兵比过去更好指挥,更好掌握了。

        从这个角度上说,秦良玉说王书辉想要和暗中插手白杆兵和石柱宣抚司的控制权,非常的说不过去。只不过,从秦邦屏这个理论上的外人的角度出发,这种为王书辉喊冤的话,他没有资格说出来而已。

        秦邦屏觉得自己是外姓人,不好把给王书辉喊冤的话说出口,可是同样是外姓人作为秦家最小的儿子的秦民屏,却觉得自己该为王家侄子说几句话。

        一直没有开口强忍着自己的秦民屏发现,自己的大哥和三姐开始陷入到沉默之中,他终于忍耐不住开口了。

        “三姐,你怎么又开始了啊。从三年前王家侄子给咱们送兵甲送粮草开始,你就对王家侄子猜忌不断。到底是怎么回事啊?难不成人家王家侄子敬仰咱们兄弟为国效力,全心全意的对咱们扶持这么多年,好心全让你当了驴肝肺了不成!”

        不会说话的人,你这辈子也别想让他学会说话。秦民屏这个人读书虽然也不少,可是从小到大,他过得都是肆无忌惮的日子。所以,有什么说什么已经成了秦民屏的个人风格了。

        作为大哥的秦邦屏照例呵斥了他几句。不过他把大哥的话当成是清风抚耳,毫不在乎的继续说道:“我年纪都已经过了四十岁了,我也是明白事理的人了。其实三姐说的那些我也明白,无非是怕王家侄子在石柱比马家更得人心,害怕外甥大权旁落罢了。”

        “要我说啊,别说人家王家侄子是王室宗亲,是正经八百的正牌子仪宾贵人,根本就不可能把一个小小的石柱土司这么个穷山恶水的地方放在眼里。就是人家真有这个心思,又能有什么大不了。要不是朝廷的规制不许的话,这么个破烂的石柱土司,送给人家王家侄子又如何?”

        “说真的,这么个穷山恶水的地方,到底有什么好稀罕的。王家侄子帮着外甥和咱们家,在忠州在荆州建的那些产业,那些缫丝厂、纺织厂、玻璃厂、肥皂厂什么的,哪个不是一本万利,吃几辈子也吃不完的。这么个穷山恶水的石柱,要不是王家侄子派人来整治,山民百姓到现在连饭都吃不饱。人家贪图你这石柱什么啊!”

        秦邦屏虽然心里头认同自己弟弟的话,但是他不能容许自己的弟弟这么明目张胆的打三妹秦良玉的脸。根本不等秦良玉做出反应,秦邦屏一下子把手边的茶盏摔在了地上,然后大喝一声:“你住嘴!”

        看到秦民屏有些不满意的努了努嘴。秦邦屏用一种语重心长的语气对秦民屏说道:“这里有你说话的地方么?说到底,别管三妹是怎么看待王家侄子的,我们秦家也不是石柱宣抚司之主。三妹才是石柱之主,外甥才是石柱之主。”

        “我们兄弟到底还是和王家侄子一样,是为了宣抚司效力的外人而已。石柱的事情到底该如何办理,只能听三妹和外甥的。你一个外姓人,怎么能越俎代庖,说出这种没分寸的话来!”

        秦良玉听了自己的弟弟埋汰自己的目光短浅,埋汰自己的自我感觉良好,不可能是不生气的。但是她也知道自己的大哥最喜欢读的书是《春秋》。他说起话来的时候,颇有皮里阳秋的味道。所以,她也从大哥训斥自己的四弟的话中明白了大哥的立场。

        确实,作为忠州世家,秦氏兄弟并没有把石柱宣抚司太怎么放在眼里。在自己的兄弟眼里,他们为石柱效命全是看在同为兄妹的面子上,是一种道义上的支持。他们把一直以道义为名支持白杆兵的王书辉看成是和他们一样的人的。

        大哥的话里明显的带着和王书辉同仇敌忾,觉得自己遭到了秦良玉这个石柱之主的猜忌的味道。

        秦良玉听明白了自己哥哥的意思,一时间大感头痛。自己的哥哥和弟弟都不能理解自己,她怎么会不感到心力憔悴呢。

        正在秦良玉想要解释几句,准备和自己的哥哥弟弟解释嫌疑的时候,自己的儿子马祥麟突然站了起来。

        他用一种非常少见的坚定口气对秦良玉说到:“母亲大人!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话对不对呢?”

        

        

    。。。

第223章 马祥麟的转变6

        意识形态这种东西,它是要分成科学的和非科学的,正确的和错误的,有效的和无效的,可以实践和无法实践的这几种情况的。

        说起意识形态来,儒家的意识形态或者说被封建统治者不断的与自身统治的合理性和合法性相结合的儒家意识形态。这个东西实际上是一种纯粹的没有任何的科学成分的,错误的,无效的,无法实践的意识形态。

        用比较通俗的话来说,孔老夫子这个奴隶社会贵族出身的,在社会转型期间的吊丝政客,实际上他的那套政治理念是非常草根,立场是非常模糊的。

        他老人家在论述理念的时候,时不时的会表现出一定的精分特征来。有的时候他站在统治阶级的立场上(这是他的贵族出身决定的),有时他会站在被统治阶级的立场上(有教无类和周游列国的实践让他接触了不少底层人民)。

        他之后的儒家学说继承人孟子也显现了这种精分特征。不过,不像孔老夫子这个多多少少还能沾上点祖宗贵族荣光的末代贵族。孟子是彻彻底底的从贵族变成了平民的纯草根。所以,孟子的吊丝气质比起孔子要浓厚的多。

        而且,不像孔夫子还能够凭着关系混上个一官半职,当上个省级政权的司法首长。孟子一辈子也没混上官儿当。所以,孟子的学说变得对统治阶级的意见非常之大,以至于让他说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种彻底的自暴自弃的话来。

        不是儒家思想造就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意识形态,而是中国的封建统治阶级从现实出发,在充分的实践了法家、道家的意识形态之后,发现了儒家思想经过改造后最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

        所以,在秦始皇之后,在刘邦之后,在文帝景帝之后,汉武帝慧眼识人的提拔了董仲舒,把整个儒家思想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造,使之成为了后世中国封建社会的意识形态了。

        可是呢,吊丝他就是吊丝。草根他就是草根。无论怎么改造,无论怎么掩饰,那些直直白白白纸黑字的落在材料上的话,后世的那些封建文人们也是没办法回避的。

        我们可以这么说,就是单单的从改造后的迎合封建制度的儒家思想上讲。在理论上这个意识形态都没办法自洽。

        一方面讲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封建等级制度,一方面又大谈“民贵君轻”和“造反有理”(“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梁惠王》下)。

        以至于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这个放牛娃和尚出身的人都觉得儒家的这种精分是要不得的,所以把孟子给清出孔庙了。

        所以说,越是尊崇儒家的意识形态,越是用儒家的意识形态为封建统治阶级辩护的人,他们就越怕被封建知识分子们尊成亚圣的孟子的话。用今天的网络词语来形容的话,孟夫子他老人家不太像儒家的粉丝,倒是有点高级黑的味道。

        就比如马祥麟问自己的母亲秦良玉,“民贵君轻”这套话说的对不对,是不是真的。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