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时空之门1619 >

第193章

时空之门1619-第193章

小说: 时空之门1619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和复兴会决裂。

        可是,秦良玉没想到的是,仅仅是在自家内部的讨论中,自己的想法就没有获得任何人支持。自己一直忠厚老实的儿子马祥麟,居然第一次和自己闹起了矛盾来了。

        

        

    。。。

第219章 马祥麟的转变2

        人类在茹毛饮血的时代里,因为不知道可以通过火来加工食物,所以只能通过茹毛饮血的形式吃东西。【全文字阅读】可是,在人类学会了利用火来加工食物之后,想要再让人类过回那种茹毛饮血的生活,就没有可能了。

        在没有选择的时候,我们接受现实。在可以选择的时候,我们就会选择那个最有利于我们的选项。这是一个基本的规律。

        马祥麟过去不知道天底下还有复兴会这样的组织,他也不知道天底下有王书辉这样的人。他不知道火枪上上了刺刀可以有着这样巨大的威力,他也不知道装了苦味酸火药的炮弹可以烧毁城墙。

        不过,在马祥麟知道了苦味酸大炮,在知道了火枪可以有这样大的威力,在知道了天底下有复兴会这样的组织,在知道了天底下有王书辉老师这样的人之后,你想让他在重新回到那种“完全不知道是为了什么要那样做,反正母亲大人说了要忠于朝廷那么自己就要忠于朝廷”的生活的话,这就和想让人类过回茹毛饮血的日子的想法一样不靠谱了。

        马祥麟从小受的是自己的母亲,出身忠州书香门第的秦良玉的教育。秦良玉知道自己的儿子遗传了自己的丈夫马千乘的武人脑袋,对于背书本考科举这样的事情做不来。所以,家学渊源的秦良玉对马祥麟因材施教。

        她没有强迫马祥麟对那些四书五经死记硬背,而是把诗书中的那些关于统治者要仁义爱民的道理全都教给了马祥麟。

        马祥麟作为石柱土司的继承者,秦良玉教给马祥麟这种仁爱之道,是从儒家的传统意识形态上出发的。虽然真正的统治阶级的意识需要那些读书人去自己发现。但是,从孔老夫子本人的角度出发的话,这位两千年前的圣贤,确实是希望统治者能够有这样仁义爱民的思想的。

        马祥麟虽然没有从四书五经中揣摩出统治阶级的权谋意识,也没有从实践中认识到这种仁义爱民理论其实是统治者对老百姓进行宣传和奴化的画皮欺骗。头脑简单的马祥麟在单纯的环境里,真的就把仁义爱民的思想当成了一个真正的道理去看待了。

        我们今天看到科学社会思想,都会认为她是一套科学严密实践性很强的理论体系。这是因为科学社会思想在中国开花结果,在实践上得到了实实在在的证明。但是,如果抛开科学社会思想的科学性和其极具指导意义的可实践性,科学社会思想和儒家思想在某种意义上真的很相像。

        具有科学社会思想的政党和个人,通过对政治经济学理论和历史、辩证唯物主义,全面的分析社会经济的本质,发掘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和对立。他们从阶级立场出发认识社会发展的本质矛盾,得出了先进的政党和组织必须和广大的无产阶级站在一起的结论。

        科学社会学理论中对无产阶级的进步意义的认识,使得科学社会理论的认同者都认识到“历史是人民创造的”和先进政党和组织必须“为人民服务”的道理。

        如果抛开了科学社会理论使用科学的方法对世界的分析和认识的这个前提,单纯的看”为人民服务”这样的政治理念的话。得出科学社会理论的信奉者的政治理念和孟子提倡的“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是如出一辙的结论,那是非常正常的。

        从政治理念上讲,复兴会的“人民当家做主”和“为人民服务”这些政治理念,实际上和儒家的政治理想非常的接近。

        马祥麟单纯的把仁义爱民的思想当成了自己的价值观,但是为什么要仁义爱民,怎样做才能实现仁义爱民这些问题,马祥麟自然而然的也是进行过专门的思考的。

        问题是,这些问题的答案,在封建社会里根本就不可能有一个切实可行的答案。毕竟封建中国的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并不是真的信仰儒家思想。他们需要的是用儒家思想来愚弄民众,他们需要的是披着儒家的画皮来维护自己的正统性。

        事实是,即使是那些名声斐然的大儒贤者们,实际上也不能真正的解决马祥麟的疑问。他们大可以说些违背事实的,不可能实现的“统治者要清心寡欲”之类的毫无可行性的废话和蠢话。但现实是,从来没有一个封建统治者真的能够做到那一点的。

        其实,从孔老夫子到什么朱熹、程颢、王明阳这些人,他们实际上都没有拿出过一套切实可行的能够实现儒家政治理念的办法来。用句通俗的话来说,儒家的那一套用来唱高调蒙人那是一蒙一个准。但是要是想用他们的办法来实践他们的政治理念话,那是一做一个失败的。

        马祥麟学了一脑袋的仁义爱民的思想,但无论他去问谁,谁都没办法给他一套真正的能够实现人民安居乐业,贯彻仁义爱民思想的切实办法来。听那些秀才举人进士,加上书香门第的老妈不停的用些什么“心学”和“理学”之类不靠谱的高调来回答自己,马祥麟真的是非常失望的。

        复兴会的到来,给马祥麟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他最初只是对复兴会的产品,复兴会的武器,复兴会的军事技能方面叹为天人。随着他和复兴会的干部战士们接触的越来越深入,他发现人人当圣贤,人人享安乐这种无法想象的事情,居然好像在自己的便宜老师的治下真的能够实现。

        最直接的证据就是,近七百名派遣而来复兴会的士兵和干部,居然人人有文化,人人都能说出一套明确清晰的道理来。

        最开始的时候,马祥麟还以为这七百人是王书辉精心调教出来的亲兵呢。可是,随着和复兴会派遣营的关系越来越紧密,马祥麟发现,那些明显是派遣营里的最基层的小兵们,一个个也是在军事训练的间隙抓紧一切时间看书和学习。更主要的是,这些士兵和军官们还非常积极的去教导白杆兵的士兵们读书写字。

        马祥麟发现了这一点之后,还是觉得难以置信。所以,他又专门的找那些在石柱地区负责帮助当地发展民生的复兴会干部去了解情况。(实际上那些技术人员的文化水平比部队里的一般军官还要高些。)

        等到马祥麟确认了复兴会上下,无论是泥腿子(农技干部)、商贩(商业干部),还是枪杆子(士兵和军官),所有的人都能写会算,说起道理来都是头头是道的现实之后。他真的兴奋了起来。

        

        

    。。。

第220章 马祥麟的转变3

        知道有一个美好的世界,却不知道怎么实现那个美好的世界。【阅】这就是一直困扰着马祥麟的问题。

        随着马祥麟和复兴军派遣营的士兵、干部的接触越来越深,随着他和王书辉的通信交流越来越频繁,马祥麟越来越发现,复兴会好像有着一整套切实可行的办法,可以实现那个他理想中的美好世界。

        在这种认识下,年轻的马祥麟一从西南战场上回来,就去了自己的老师王书辉所在的枝江县。

        在枝江县,在复兴会的治下,马祥麟才知道,原来仁义爱民的思想不仅是一种政治理念,更是一种可以具体操作的具体目标。

        富饶的土地,安乐的百姓,繁荣的经济,惊人的科技。整个复兴会的治下和马祥麟所熟悉的世界截然不同。带着无比的震惊开始正式的在复兴会总部接受培训教育的马祥麟,急切的想要知道,自己的老师和复兴会是怎样做到这一点的。

        不过是半个月最基础的政治教育,马祥麟就一下子发现了一个一直以来都在他的身边,但是他却从来也没想到过的事情:最理想的大同世界,并不是一种虚妄的幻想,而是一个可以实现的切实目标。

        马祥麟通过学习发现,即使是在现有的社会条件下,人人有衣穿,人人有饭吃,“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美好世界,也并不是不能实现。只不过,想要建立一个大同世界,需要接受教化的不是老百姓,反而是那些脑满肠肥,用百姓的血汗花天酒地的同时满口仁义道德的统治者们。

        马祥麟不知道为什么自己一直没有想到过这个办法,毕竟老子明明在两千年钱就说过这个道理了:“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而奉有余。”

        接受了基本的政治学习的马祥麟觉得,只要在这世间贯彻天道,灭绝人道。那么,世界大同的理想就完全可以实现了。

        在马祥麟看来,复兴会“打土豪分田地”的所作所为,就是在贯彻天道,在实现着大同世界的理想。更主要的是,王书辉老师已经带领着复兴会在荆州地区证明了复兴会的理念和方法的可行性。

        有理论,有实践,有高瞻远瞩的指导方针,有具体细致的落实办法。马祥麟怎能够不认同他的老师王书辉和复兴会的理念以及做法呢。

        产生了这样想法的马祥麟因为身份原因不得不回到石柱宣抚司。在此之后,完全为复兴会所倾倒的马祥麟就一方面全面的支持复兴会在石柱地区的一切行动,一方面和复兴会派驻石柱地区的干部们更进一步的学习复兴会的理论知识和政治理念。

        大明朝的石柱宣慰使马祥麟,就这样从封建统治阶级的一员,开始向革命者转变。

        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已经开始系统的学习了科学社会理论的马祥麟,才会和自己一直以来都顺从着的母亲产生激烈的冲突。因为在马祥麟看来,母亲对于大明王朝的忠诚根本就是一件不可理喻的事情。

        他发现,一直以来教导他要仁义爱民的母亲,在面对人民的利益和朝廷的利益的时候,总是会选择朝廷的利益。

        她老人家这种说法和做法上的完全对立,让马祥麟对开始对自己的母亲产生了一种新的认识。他发现,自己过去一直认为道德高尚的母亲,现在看来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