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时空之门1619 >

第188章

时空之门1619-第188章

小说: 时空之门1619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到调查团部队进入山谷之后,黄博昌就根据参谋部的建议,把部队分为两个部分,将整个山谷的出口和入口都围住了。

    实际上,荆州府所处的位置,已经属于江汉平原的位置了。但是,在古代那种落后的工程条件下,荆州地区,除了复兴会控制的主要地区外,基本上没有经过科学测量、规划之后修建出来的那种道路的。

    从荆门县到荆州府的这条山谷,说起来也不算什么险峻的地形。但是呢,从军事的角度出发,这样一条中间低两边高的山谷,一旦发生了军事冲突,被围在山谷中的军队肯定也是很吃亏的。

    毕竟,一旦打起仗来,就是一千人的部队,也很难进行有效的展布。要知道,战斗激烈起来之后,士兵想要往两侧高坡处躲避,那是很不容易的。

    就是在开战之前,一支组织性很强的部队想要快速的掉头都不容易。更何况是像调查团部队这种完全的缺乏组织的菜鸟部队了。

    陈建业这个草包是个真草包。部队行军的过程中,他一直在马车里睡着觉呢。等到调查团队伍出了山谷,发现了前面有人阻挡,停了下来的时候,陈建业还在呼呼大睡。等到他的仆人前来通知他的时候,他还有点没反应过来。

    费了好一会儿的功夫,陈建业才在仆人的搀扶下来到军前。这个时候,两支军队的距离也就在五百米左右。陈建业揉开了惺忪的睡眼,才看清对面的部队是个什么样子的。

    说起来,保民军的军服,在复兴军的人看来是很难看的。

    灰色的帆布衣裤,样式是那种传统的明代样式的。在这套灰色衣裤外面,是一件长度到膝盖的钢环锁子甲。头上戴着一顶没有蒙布的藤编的现代安全帽模式的头盔。腿上打了灰色的帆布绑腿带。脚上穿着黄褐色的衬布藤鞋。

    至少在王书辉看来,保民军的打扮像民工多过像军队。

    这样的打扮在王书辉和复兴会的眼里虽然非常的古怪,非常的难看,但是在陈建业和他的手下以及士兵眼里,则是非常的威武壮观了。

    别管是什么材质的盔甲,能够穿的起盔甲,这就够让人惊讶的了。再加上统一的制服和整齐的队列,这样的部队在草包陈建业和调查团的菜鸟兵眼里,就是强军的样子。

    要知道,别说是陈建业这支七拼八凑的小部队了。就是大明朝的那些九边军队,能够把穿的起统一军服的都不多见。更何况这种人人着甲的情况呢。

    陈建业也好,他手下的镖师军官也好,这些镖师军官带着的“趟子手”菜鸟兵也好,看到了这支部队的第一反应,居然都没有认识到这就是造反士兵,武昌保民军。陈建业还因为这是哪支大明朝的正规部队呢。他还准备派人去和人家交涉呢。

    多亏了在调查团部队里的那些镖师们,也不都是群心眼儿的人。一个非常老成的镖师截住了想要派人前去交涉的陈建业,他跑到陈建业旁边,用手指了指保民军的旗帜。

    到了这个时候,陈建业才发现拦截自己的部队使用的旗帜很不同寻常。和大明朝常见的三角旗不同,对面部队的旗帜是长方形的。

    一阵微风吹过,旗帜展开之后,陈建业才看清了那面血红色的旗帜上面用明黄色写着的“保民军”三个大字。

    一时间,陈建业彻底的从起床的迷糊中清醒了起来。随之而来的,就是他满头满脸上快速渗出的汗水。

    。。。

第211章 保民军第一战4

    几十年后,黄博昌的孙子,历史学博士黄磊曾经问过自己的爷爷一个问题,“满清军队和明朝军队有什么不同?”

    已经八十九岁的黄博昌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说:“满清的军队相对比较敢死,明朝的军队比较不敢死。【阅】|”

    受了高等教育的黄磊博士从自己爷爷的回答中感到了一种隐晦的,巨大的傲慢。在这位打了一辈子仗的老军人眼里,无论是满清军队还是大明的军队,在面对他的时候,似乎都只有死亡这一个结果。差别不过是敢于送死和不敢送死而已。

    黄磊觉得黄博昌的回答是一种军人的傲慢,黄博昌自己可没有这种感觉。他不仅是个专业的军人,同时也是个王书辉的弟子。所以,无论他的语言风格还是他的思维习惯,从来都是实事求是的。

    就比如说现在吧。黄博昌领着保民军一个大队的士兵和调查团部队对峙了一会儿之后,他发现对方一不进行列阵防御,二不进行突击冲锋,三不掉头就跑立即撤退,而是从上到下都处于一种迷糊糊涂的状态。

    在这种情况下,黄博昌立即命令部队前进。

    在小鼓的敲击声中,三排横列的保民军第一大队士兵,在各自军官的带领下,开始踩着鼓点向前走去。

    这一走可不得了。看到“叛军”雄赳赳气昂昂的向自己开来,陈建业做了一个下意识的动作。他一转身,就从阵前跑向阵中自己马车的位置。

    封建军队和近现代军队的一个主要区别之一就在于,近现代军队的组织靠得是纪律而古代封建军队的组织,很大一部分要依靠部队的士气。也就是说,封建军队的士兵心理状况非常重要。

    陈建业到底是个没用的草包。他在阵前的这种露怯的表现,让士兵们产生了一种主将/将主要逃的心理暗示。在这种心理暗示下,没等陈建业跑回自己的马车,一千多个菜鸟士兵就崩溃了。他们一把撇下手中的武器(从各地卫所中搜刮的一千多根长枪),一扭头,然后就开始撒丫子朝后跑去。

    和保民军不同,调查团的这一千多人,是排着纵队从山谷中走出来的。自然而然的,这支部队目前的状况就是一种纵队状况。

    因为调查团部队根本就没明确的指挥系统,所以,排在前面的士兵开始回头往回跑的时候,正好和排在后面的士兵脸对脸。而排在后面的士兵,根本就不知道阵前出了什么事情,为什么这些人慌慌张张的往后跑。

    但是呢,有句话是怎么说来着。当老虎在追逐人群的时候,不必一定当那个跑的最快的人,只要你比你身边的人跑得快就可以了。

    这个道理在腐朽的军队里是最显著的。发现前面的士兵开始往后跑,那些后面的士兵也不管到底发生了什么,就立即有学有样,来了个卷堂大散。

    就这样,还没等保民军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呢,两支部队还没有进行任何意义上的接触呢,仅仅是保民军向前走了不到十步的距离,草包统领菜鸟的调查团部队就崩溃了。

    黄博昌有点对现实难以接受。说实话,他从来没想过自己会看到这样荒诞的一幕。别说黄博昌了,就是黄博昌身边的几个参谋都在面面相觑。倒是一个从保民军里提拔上来的年轻的参谋助理轻轻的对几个人提醒到:“诸位老师,我们要不要追击敌人啊?”

    敌人崩溃了,那么大家自然是要对敌人进行追击的。不过是停顿了一分钟左右的时间。黄博昌就命令部队跑步前进。

    所谓线式战术,它是非常讲究队列的紧密性和严整性的。所以,即使是在追击的过程中,保民军第一大队也不得不每跑一小段路,就要立定整理一下阵型,每跑一小段路,就再次立定整理一下队形。

    为了保证队伍的整齐和安全,在一定程度上牺牲速度,这是件没有办法的事情。

    不过呢,这也不是说保民军就一定要眼睁睁的看着调查团就那么跑路了。毕竟,就是他们跑路,实际上也是在自投罗网的过程。因为保民军的第二大队,早早的就在山谷的入口处等着他们呢。

    今年二十一岁的吕元浩是王书辉的第三批学生。他参加复兴会的时候,复兴军已经成军了。他就是在这个时候就参加了非常专业化的复兴军的。

    吕元浩是猎户家庭出身,他对复兴会的思想理论非常的认同。不过,除了那两本介绍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万世归一律》和《万物一统律》之外,他最喜欢的则是王书辉老师的另一本书《天演论》。

    王书辉在他的读书时代里,曾经是个社会达尔文主义者。在一段时间内,王书辉的意识形态都是在这种催生了纳粹主义的思想的影响下的。所以,自然而然的,在编纂《天演论》,介绍达尔文主义的过程中,王书辉在书中表现出一定的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倾向来。

    同样的书,不同的人读会产生不同的想法。

    复兴会里那么多人都读过这本《天演论》,但是真正的为书中表现出来的社会达尔文主义所倾倒的人,只有缪缪几个。这个猎户家庭出身的吕元浩就是其中之一。

    军国主义思想在复兴军中有一定的影响,这不能说全是这本《天演论》导致的。也不能说是吕元浩那几个有着不成熟的萌芽状态的军国主义思想的军官们的提倡。毕竟,在复兴军中,采取对抗和淘汰的方式进行训练,对失败者进行鄙视性处理等做法,一方面有力的提高了战士们的训练热情,但是副作用就是社会达尔文主义下的军国主义思想在部队中开始蔓延。

    吕元浩在复兴军里是以严苛而著名的。他无论是在当指挥官还是在当参谋的时候,都经常把“失败就是耻辱,失败者没有生存的权力”等充满了军国主义味道的话挂在嘴边上。甚至他还两次因为对士兵训练过于残酷,被警告处分过。

    在复兴军所有的军官中,他被士兵的投诉次数是最多的。在民主生活会里,他的民怨是最大的。

    吕元浩到了保民军之后,倒算是有了用武之地了。在保民军中,他那种严苛残酷的风格倒是如鱼得水。

    说起来也是有趣。在保民军中,复兴会的八个军事干部里,就属吕元浩最能得到士兵和基层军官的信任。他们对吕元浩的那种严苛残酷做法,不仅佩服而且服气。

    。。。

第212章 保民军第一战5

    谁都知道,在拥挤狭窄的环境下应该遵守秩序,才能保证自己的安全。【全文字阅读】

    但是单个的人可能是个哲学家,群体性的人却像猪一样愚蠢。即使是受教育程度非常高,有着丰富的社会经验和集体生活经验的现代人,也会因为某种非常无聊的原因聚集在一起。最终因为某种微不足道的原因造成某种伤亡事故。

    现代社会里世界各国频繁发生的踩踏事故中,有很多就是这样的原因导致的。

    所以说,平均素质远高于古代人,集体生活经验远高于古代人,思想意识水平远高于古代人的现代人,都会因为要围观某种无聊的事情而导致踩踏事故的爆发,平白的丢掉性命。那么,同样的事情要是发生在古代社会里会是一种什么样的灾难景象,就不会很难想象了吧,

    调查团这一千来人的队伍在遭遇到了严阵以待的黄博昌带领的保民军第一大队之后,就立即崩溃了。

    他们的运气不太好。他们在往后跑的过程中,很快就发现了同样堵在路上的,样子和保民军第一大队如出一辙的第二大队在山谷的入口处等待着他们。

    别管组织的有多么差劲儿,只要人群是处于一种有组织的状态,那么人群中的人往往还能够保有一定的理性。可是,一旦人群失去了组织,彻底的涣散崩溃之后,人群中的人,往往就会被一两个失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