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时空之门1619 >

第168章

时空之门1619-第168章

小说: 时空之门1619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本复兴城到江北工业区有十来里的路程。单纯靠脚走的话,怎么说也得走个一上午或者一下午的时间。不过,现在在复兴会的统治区域内,一种小马力的小型城市铁路已经把复兴会的各个重要地区都联通了起来。像从复兴城到江北工业区,就每天都会有早晚两趟一去一来的小型铁路。

    第二天一早,陈立就和一个负责麻袋场案件的干部,一起坐上了前往工业区的火车。江北工业区的工厂全部都采用了三班倒的制度。所以,在早上八点钟左右那趟从江北工业区开回来的列车上,装的都是刚下了工的工人。

    陈立的眼睛非常的敏锐,他发现,自己的这个叫做李来运的前辈,看到身上带着油污和煤屑的工人的时候,脸上有一霎那间漏出一种嫌恶的表情。

    陈立对这个表情实在是太熟悉了。自己的父亲陈大保在经营店铺的时候,每次遇到到店铺里买东西的农人的时候,都会漏出相同的表情。

    陈立心中已经想到,这个李来运恐怕并不是那种真心认同复兴会纲领的人。因为复兴会就是要为这些劳动者谋福利谋利益的。李来运这样嫌弃劳动者,怎么可能从心里认同复兴会的主张呢

    陈立是个经历比较复杂的年轻人。他不会轻易的对不怎么熟悉的人表露自己的想法。而且在陈立看来,仅仅凭着一个表情就给别人下判断也是很不靠谱的事情。

    不过,在上了火车之后,看到坐到自己旁边的李来运,一边拿出一块手绢擦拭凳子,一边嘟嘟囔囔的小声的说些什么“怎么这么不讲卫生啊”,“活该出一辈子苦大力”之类的话的时候,陈立进一步的确定了自己的想法。

    实际上,从一开始在单位里接触这个叫李来运的干部时候,陈立就对这个人的印象不太好。因为此人好像非常的爱打扮不说,还非常的馋嘴。大清早上,他不到单位的食堂里吃早饭,偏要拉着陈立去外面的私人饭馆里吃饭。还说了些什么食堂里的伙食粗陋不堪之类的话。

    单单从这一点上,陈立就不太喜欢这个李来运。这个李来运的话还非常的多。非常的喜欢打听陈立家里的事情。什么家里是干什么出身啊,有没有钱啊之类的话,他左敲右击的向陈立打听了好长时间。

    更主要的是,李来运对于这次到麻袋场的调查工作的看法很有问题。他把陈立当成是那种没什么见识的小孩子,一个劲儿的说什么要带陈立去麻袋场见见世面之类的话。

    在陈立看来,工作就是要完成上级下达的命令。李来运一点儿都没有即将面对工作的紧张表现,反而表现的非常轻松。这让陈立脑袋里不断的联想起自己的科室主任赵文慧那意味深长的笑容。

    目前,复兴会已经基本的掌握了制造这种中国早期的龙式机车的技术。但是,对于客运车厢的制造能力还有这很多不足。

    就比如说目前陈立正在乘坐的这个车厢吧。木质的车厢墙壁是用长长的木板拼制成的。在远处看,好像车厢严丝合缝。进了车厢之后就会发现,这些木板之间有这很大的缝隙。陈立甚至能不通过窗户,只是通过那些缝隙就能看到外面的景物了。

    车厢里的东西也非常的简陋。木质的和车厢地面紧紧相连的条凳分列车厢左右。两侧的条凳之间,是一个仅能通过一个人的过道。

    和陈立他们一起坐在车厢里的人,基本上都是要赶去上白班的工人。不少人正拿着一个烤土豆,或者一个煮地瓜之类的东西,大口大口的嚼着。

    陈立早晨起来的时候,已经在少年营吃过早饭了。早晨到了单位的时候,又被李来运拉着跑到外面的饭店里吃了不少东西。可是少年人的肠胃总是空落落的。所以,看到周围的人正在吃东西,陈立不自觉的咽了一口唾沫。

    坐在陈立右边的,是一个正在吃土豆的工人。他长了张挺老的脸。他是复兴会从河南收拢回来的灾民。看到年轻的陈立,他就想到自己死在饥荒中的儿子。想到了自己的儿子,他就把对儿子的疼爱之情转移到了陈立身上。他用胳膊碰了碰陈立,把一个土豆递给了他。

    陈立是受过专门的教育知道怎样和人打交道的人。他轻轻的推了推老工人递过土豆的手,笑着对他说道:“真谢谢您了。但是我是复兴军的战士,我们是有纪律的,不能拿群众一针一线。”

    这个老工人是前不久才到复兴会治下的,他还不是很了解复兴会的规矩。他旁边的一个工友笑着对他说道:“老张,你不要让了。复兴军里确实有这样的规矩的。人家当兵的可都是好人,可不像工厂里的那帮家伙似的,总是对我们横眉冷目的。”

    陈立在接受职业培训的时候受过这样的教育,“肃委会的干部,必须随时随地的向群众了解情况。肃委会的干部,必须随时随地的开展调查研究。”

    很明显,这就是一个了解情况调查研究的好机会。陈立拿出一个笔记本和一支铅笔,对那个说话的年轻工人说道:“这位大哥,你说的工厂里的人对你横眉冷目的事情是怎么回事。小弟还是第一次听说,能不能给我讲一讲。”

    有人想要听自己说话,这个人还拿出一个小本子来,正正经经的向自己请教,这让那个叫胡三娃的年轻工人很高兴。他和那个张姓的工人换了个位置,开始向陈立讲起自己的事情来了。

    这个叫胡三娃的年轻工人,是罐头厂的一个装卸工。他对陈立讲了很多自己车间主任的坏话。不过总的来说,胡三娃认为自己的车间主任待人不公平。对那些通过识字课,文化水平高的工人,车间主任就笑脸相迎,对于像胡三娃这样通不过考试,成绩差的工人,就冷脸相对。

    陈立一边听一边记,记到最后的时候突然发现,这根本就算不是什么工作作风的问题。复兴会内部讲究劳动者人人平等,可不是像这个胡三娃说的这样,对于所有的人都必须是一样的待遇,一样的态度。

    劳动者人人平等,指的是劳动者的工作机会人人平等,劳动者的学习文化的权力人人平等,劳动者学习技能的权力人人平等。但是,如果你不努力,如果你不上进,如果你不学习的话,虽然复兴会没有专门的对这种情况的惩罚性措施。可是,相应的技术评级你就评不上去,相应的工资待遇你就提不上去。

    所以,复兴会给所有人都提供相同的条件。你在这样的相同的条件下不能取得成绩,就别想指望干部们待见你了。

    陈立停下了自己的笔,认真的对这个胡三娃问道:“胡三娃同志,你的车间主任是只对你一个人这样,还是对所有的人都这样”

    胡三娃虽然是个喜欢发牢骚的家伙,但是他却不是个撒谎的家伙,他有点不好意思的搔了搔自己的头发说道:“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好像车间主任只对我一个人这样。”

    听了胡三娃的话,不仅陈立脸上露出了笑容,就是旁边围着他们的那些工人们也发出哄堂大笑来。

    一个和胡三娃一个单位的工友向陈立揭露到:“小陈干部,你不要听胡三娃胡说八道。这个夯货就是不爱学习,所以赵主任特别的不待见他。人家赵主任看他年纪轻,又不学习,觉得可惜了这么好的机会了。所以才天天说他的。这夯货是个不知道好赖的杠头。在这里跟你告黑状呢。”

    陈立听了这话并没有表现出什么生气的神情,他反倒是很快借着由头就和车厢里的工人们打成了一片。坐在陈立旁边的李来运在心里撇了撇嘴,他在心里想道:“看来这个陈立也是个泥腿子出身呢。”

    。。。

第188章 肃委会来了个年轻人4

    “外部的敌人能耐我何我们复兴会有大炮,有步枪,有火箭,有手榴弹。我实话告诉大家,天底下没有什么人能够威胁到我们复兴会的存在的。外部的敌人都是纸老虎,在我们复兴会面前不堪一击。”

    “可是呢,外部的敌人虽然不能把我们怎么样,但是内部的敌人却能够让我们复兴会灭亡。我这里告诉大家一个道理。堡垒都是从内部被攻破的。一个堡垒无论他的防御有多坚固,只要堡垒内部出了个叛徒,偷偷的在堡垒内搞破坏,偷偷的拉拢腐蚀堡垒内的成员,组织人手偷偷的把堡垒的大门打开,这个堡垒就会被轻易的攻破了。”

    “所以说,外部的敌人不可怕,内部的敌人才可怕。这个道理在我们复兴会也是一样的。”

    “我们复兴会内部现在有很多人,原来的时候他们并不是个反动派。但是,刚刚过了两三年好日子,他们的本性就暴漏出来了,他们的思想就变质了,他们就不再想要继续为人民服务了。他们开始一心想要为自己谋利,做个作威作福的官老爷了。有些人甚至把黑手伸向人民,借着我们复兴会的名义,用着我们复兴会赋予他的职务,对群众吃拿卡要,对工作拖拉推靠了。”

    “我告诉你们,这种人如果没有被及时的清理出我们的队伍,他们会变成什么样的人。他们会变成天底下最反动的官僚资本家、特殊利益团伙,他们会利用我们复兴会的名义伤害和虐待人民,他们会让我们复兴会彻底的变成一个被全天下人民群众唾骂憎恨的团体。他们就是要打着红旗反红旗,搞垮我们的组织的。”

    “我告诉你们,他们那些人,和我们这些真正的革命者之间,根本就没有一丁点儿的战友情可讲了。学会了革命理论,精通了革命理论的反革命,比一切反革命都危险,都顽固,都邪恶。他们和我们,他们和人民之间,是个不共戴天的关系”

    “无论是外部的敌人还是内部的敌人,他们的本质都是相同的,他们都是站在人民的对立面上,反对和妄图消灭我们这个代表人民利益的复兴会的。对待敌人,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残酷。所以,个别同志要和我说什么,总是搞整风,总是搞运动很耽误工作之类的话的之前,要先考虑清楚你们自己的立场。”

    “站在人民的立场上,还是站在敌人的立场上,这是个简单的选择。复兴会的大门一直是敞开着的,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无论是外面的人想要进来,还是我们里面的人想要出去,都是自由的。不认同我们复兴会主张的人,最好早点离开这里。而且,离开这里之前,最好没有做下什么危害人民的举动。不然的话,你当党的纪律是玩笑么”

    1624年王书辉在复兴会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在现代社会里,新闻传播学学者陈力丹有个观点。他认为新的传媒技术,正在用时间消灭空间。实际上,无论是在新闻传播学领域还是在其他一切的领域,新技术的运用都是在用时间消灭空间。

    就以陈立和李来运来说吧,过去从复兴城到江北工业区,要用几个小时的时间。现在有了轻型火车的出现,从复兴城到江北工业区,不过才用了十几分钟的时间。虽然复兴城到江北工业区的实际距离没有变化,可是火车的出现,拉近了复兴城到江北工业区的距离。这就是新技术用时间消灭空间的一个典型的例子。

    陈立在这十几分钟里,和同车的工人们拉近了不少的关系,掌握了不少的材料。就这短短十来分钟,陈立就从这几十个工人的七嘴八舌中发现,大部分的工人们对于工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