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时空之门1619 >

第133章

时空之门1619-第133章

小说: 时空之门1619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次,复兴会早在两年前就开始在各个基地村组织大家进行农田水利建设了。去年的时候,因为复兴会对锅驼机的仿制成功。每个基地村都至少建立了一个蒸汽磨坊,和一个蒸汽提水站。用水泥修整的水渠,配上烧什么都可以的蒸汽提水机。就是真的发生了旱灾,各个基地村可能也没有感觉。

    就这样,一直拖到了1622年的八月份,因为周边几县的流民开始出现在荆州府地区,驻扎在荆州地区的原张家土地上的农场干部,才把这个情况报了上来。复兴会情报部门又用了几天时间进行了调查,才发现出现了旱灾的情况。

    王书辉原本还想坐在枝江县吸引流民就可以了。但是,一个特别的情况让王书辉采取了更加激进的策略。

    可能是时空门吸纳了足够的金属,积累了足够的能量的缘故吧。原本好像一个固定物的时空门,在王书辉脑子里想着的“这玩意要是能变成随身门就好了”的念头下,突然变成了一个手镯大小,死死的扣在王书辉的手腕上。

    时空门,终于和王书辉结合在一起了。一个人形哆啦a梦诞生了。

    。。。

第152章 红旗漫卷出枝2

    以前的时候,因为生活和工作环境比较简单,王书辉对于孔子说的“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的道理,心里总是有几分不以为然的。【阅】。しw0。

    不过,自从实现了穿越,在明朝末年这个时空里,自己开始进行全方位的建设工作之后,王书辉才觉得这句“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的话,十分的有道理了。

    就以复兴会工艺研究局最近的成果来说吧。王书辉一心想要的,是江南制造局在1905年生产的克虏伯75毫米山炮。但是,经过了近一年的时间,工艺研究局兵工所弄出来的定型产品,偏偏是格鲁森37毫米和57毫米山炮。

    王书辉本来一心想要的是梯恩梯**,而工艺研究局化工所弄出来的产品,偏偏是王书辉最不喜欢的下濑火药。

    这事情也真是完全不能按照王书辉的想法去发展。毕竟王书辉已经把所有的产品的样品、数据和图纸都提供给了工艺研究局,而且他还向他们提供了大量的生产那些产品的土办法。没想到的是,本来是王书辉印象中的那些过性度产品,却被工艺研究局以成果的形式给弄了出来。

    当然了,这个过程也是相当的惨烈的。工艺研究局的化工所,为了搞出这个看起来最简单的下濑火药。损失了三分之一的研究人员和一半的工人。因为苦味酸这个东西过于邪恶了。所以,整个化工所的实验室和办公楼,在实验的过程中全部被焚毁了。(工艺研究局化工所是**单位,位置设在长江边上)

    不过,虽然下濑火药被复制出来了,生产它的整个工艺流程也被完全的确定了下来。可是,王书辉目前却不准备列装那个玩意。现在复兴军提前培训出来的那三个连的炮兵,连火炮的基本操作都很勉强。一旦用上填装了下濑火药的炮弹,最后到底是谁死还是个大问题呢。

    王书辉看到那两门格鲁森火炮的时候,心里真的有点小感慨。自己建立钢铁厂的时候,完全是冲着汉阳铁厂的水平去的。没想到,工艺研究局就给自己弄出来了,这两门汉阳兵工厂的成熟产品来。不能不说,这事情真有点巧合的意味。

    与克虏伯75毫米山炮比较起来,格鲁森37毫米和57毫米山炮,这两种小口径架退炮的工艺难度,确实低了不少。而且实际上,就是没有液体弹簧式制退器,格鲁森37毫米和57毫米山炮的射速也不算低了。架退式却有十五发以上射速,榴弹可用生铁铸造(汉阳兵工厂产品),使用黑火药装药。可以说,这俩货简直是穿越者完美的步兵炮。

    不过他们的问题仍然不少。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有一门火炮出现了炮闩裂纹的情况。而且拉发火管也出现了几次问题。有一门炮连续出现了两次,拉了火管之后,大炮没有发射的情况。

    特别是炮弹的问题,王书辉觉得有些麻烦。因为以目前复兴会的工艺水平,加工整体弹的问题多多。工艺研究局拿出的解决办法,是药包发射的办法。

    说实话,王书辉看着这么两门小口径的火炮,居然还是使用药包发射的,是觉得非常好笑的。不过笑过了之后他也有些挠头。倒不是别的原因,使用药包发射,这必然性的要增加后勤的压力。

    即使在王书辉看来,这两种火炮的问题一大堆。但是,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工艺研究局就拿出了这种,虽然产量比较低,但却是最符合目前复兴会工业体系水平的成型产品来,这让王书辉心里还是比较高兴的。

    虽然这不过是拿着图纸、数据和实物进行的山寨工作。但是,这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要知道,即使工艺研究局集中了整个复兴会几万人里,最聪明,数理化成绩最好的年轻人和手艺最成熟的工人们。可是,他们的知识基础放在那里呢。即使有王书辉专门给他们开小灶,他们最多也就是初中二年级左右的知识水平。

    王书辉心里虽然不是很满意,但他还是一方面重奖了工艺研究局的研究人员和一线的工人。给工艺局、钢铁厂和机械厂的所有工程参与者,提了一级工资和一级职称。另一方面,王书辉又专门的抽调人手,成立了火炮工厂。

    工艺研究局已经把整个火炮的生产工艺流程,全部总结和归纳了出来。后面就是火炮工厂逐渐按照工艺流程,把火炮生产稳定下来的事情了。

    最开始,准备到松滋县开展抗旱救灾(占地盘闹革命)工作的王书辉,是不准备带目前看起来比较累赘的火炮的。但是,一想到那些乡下的地主大院儿,王书辉还是决定带一个连的炮兵,三门复兴一式火炮(格鲁森37毫米山炮)和两门复兴二式火炮(格鲁森57毫米山炮)一起出发(费了半年的功夫,总共每种炮才生产出来五门)。

    王书辉这次前往松滋县,目标是很明确的。他就是准备开辟第二个根据地。目前枝江县的工作,已经到了瓶颈阶段了。想要产生长足的进步,需要的不是王书辉在那里催促,而是需要大家按照制度长期的积累,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王书辉所要做的事情,就是借着这次荆州长江段地区闹旱灾的机会,实现根据地的扩张。他要把枝江县的情况,在松滋县复制一遍。

    出发前王书辉先是给各个工厂下达了命令,要各工厂准备一套相应的人手出来。在这之后,他又给机械加工厂下了命令,让他们生产出钢铁厂、水泥厂等企业需要的生产设备来。

    当然了,王书辉也不指望他们生产出来的玩意,能和自己从现代社会拉回来的高档货相比较。有一定的质量和规格差距都是允许的。至少现在看来,炼铁用的小高炉,机械加工厂生产起来还是没有问题的。

    王书辉让复兴会的各个部门都开始准备出一套相应的人员来。他自己则从复兴军抽调出两个刚刚完成训练的新兵营和一个炮兵连。经过了近十天的准备,带上相应的物资之后,部队开始从复兴镇出发,向松滋县开进。

    王书辉的底气是比较足的。因为时空门的进化,他已经具有了哆啦a梦一样的能力了。时空门现在已经可以在两个时空之间,按照王书辉的要求随意的定点展开。所以,在物资方面,王书辉是没有什么太大压力的。

    不过即使如此,为了应付前期的救灾需要,部队还是携带了大量的辎重。

    行军这个事情,特别是领着新兵进行远程行军,真的是件很头疼的事情。

    所谓新兵,指的是复兴军新吸收的,刚刚完成三个月新兵训练不久的士兵。这次王书辉带领的光复军第九营和第十营的士兵,是复兴会吸收的淮北地区因为饥荒导致的灾民,和一部分灵璧、黄埔地区因为黄河决口造成的灾民。

    因为两个营的士兵都是安徽人,所以在复兴军内部,他们也被私下里称为淮兵营。

    王书辉是不会讲安徽方言的。但是,因为淮北、灵璧和黄铺都属于皖北地区,讲的都是中原官话。所以,虽然也有很多沟通障碍,但因为他们在净化营和培训营已经呆了半年,在新兵营也呆了将近半年的时间,这将近一年的学习和生活使用的都是普通话,这让他们的普通话还都可以。至少王书辉能够听得懂他们在说什么。

    王书辉个人觉得,这批安徽兵,是他接收的难民里最为吃苦耐劳的。其实你想想也应该能想的明白,1621年淮北地区闹饥荒,1622年,饥荒还没有结束呢,仍旧是淮北周边的灵璧、黄铺地区就遭遇了黄河决口。能在连续不断的两次根本无法抵抗的灾难中生存下来的人,对于生命的看法会非常的真实。

    所以,王书辉在给这批新兵上课的时候(每一批新兵第一个月的思政课、文化课和军训王书辉都要亲自上),他发现这批新兵是他带过的新兵里,学习最刻苦,成绩最优秀,训练成果最好的一批。这就是他没有带其他的老兵,而是带了这两个刚刚结束新兵训练没多久的营的原因。

    从王书辉听到后队的大炮陷在坑里的消息,到他骑马赶到出事位置的时候,大炮已经被战士们拖拽了出来。

    王书辉看了看重新被套上炮车的两匹骡子,情不自禁的挠了挠头。在他的印象中,湖北地区并不能算非常南方的地带。但是,本地区的牲畜还是非常的缺乏。作为军用牲畜,为了保证行军速度,复兴军总不能用牛来拉炮车吧。

    他抬头往队伍的后面看了看,那些运送辎重的四轮马车用的也是骡子。

    早晨七点钟从复兴镇出发,到了下午四点多钟,王书辉才领着队伍到达了江北工业区。

    实际上,复兴镇和江北工业区是有直通的水泥马路的。但是,王书辉出于锻炼队伍长途行军能力的考虑,他是带领大家从一条绕远的土路走过来的。

    整个队伍里,除了士兵,骡马和车辆之外,还有大约两百条左右的狼狗。部队刚刚已进入江北工业区,因为工厂里的大量噪音,狼狗就开始叫唤起来。

    王书辉发现了这一点之后,立即下令部队在绕过工业区,直接向江北村码头前进。

    江北码头可能是目前中国唯一一个全水泥的码头了。位于长江北岸的江北码头,是建立在长江航道上一个水流相对平缓的港湾内的。整个码头,共有十条水泥结构,长度在一百米左右的渡头。其中最先建成的三条栈道是水泥和石块结构,后建成的七条栈道则是钢筋混凝土结构。

    目前,整个江北码头可供二十艘大型船舶同时停靠。每个栈道上,都安装有一个轨道式钢制蒸汽动力的悬臂吊车。王书辉率领队伍到达码头的时候,刚好赶上今天最后一批船只离港。

    现在,江北码头的工人,有三分之一是复兴会生产建设兵团最新一批的生产兵。还有三分之一的码头工人,则是来自枝江县周边地区的农民工。他们可享受不到复兴会向各基地村的村民提供的高产种子,以及各村的供销社相对较高的粮食收购价。最后三分之一的码头工人,则是枝江商盟派驻江北码头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