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秽土转生-第1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扑通几声,点燃货船的黄老板部下纵身入海,向着身后的船阵游去,留给岛津忠恒的船队一片忙碌与混乱。
岛津忠恒怒不可遏,但他的部下泼水救火的时候,似乎稍带着将他的怒火也给浇灭了。
实力悬殊的现实就摆在面前,怒火中烧又能换来什么?无非是密集的炮火、疯狂的打击而已。
各种嘈杂的声音还在周边此起彼伏的传播着。唿救声是其中的主要成分。火船不光将祝融之灾带给部下的水手们,还用最简单的冲撞方式威胁着周围的船只。
木制的船材即便经过处理,但十七世纪的防火技术也不可能阻挡火势的蔓延。若不是人力阻止,这场战斗就可以提前结束了。
但即便属下们拼尽全力阻止了火势蔓延,又能将战斗结束的时刻推迟到什么时候呢?
黄老板的战船撞角,将会告诉他们问题的答案。
“哎呦”一声,岛津忠恒的部下们将屁股摔在甲板上,迫不及待的开始休息起来。火势已经被控制住了,但原本看上去庄严华丽的战船,如今确实已经破烂不堪。破损漏水比比皆是,风帆破洞司空见惯,人员伤亡无处不有,刚刚还意气风发的萨摩藩海军们,无不变得灰心丧气起来。
灰心丧气的代表性表情,就是将脑袋耷拉进裤裆里,是而他们又一次错过了,敌军舰队浩浩荡荡而来的壮观场面。
当他们中的有些人抬起头来,发现又有些小黑点在视野中不断变大的时候,任何抵抗的行动都已经来不及了。
他们的船只上还有可用的火炮,但有些指挥官们认为,这又是对方释放的火船。那种小目标不适合用大炮来进攻,所以他们更多的采取的是规避措施。
且不说船体已经受损的船只,在大幅度的方向变动下,还能不能坚持抵抗风浪的拍打,就单论他们慌张之下糟糕的操帆技术,就足够让本方的船只,撞成一堆飘在海上的木板。
这次,没有火焰从敌人的船上升起,但是撞角和跳帮战彻底摧毁了萨摩水兵抵抗的意志。
刀剑交击的声音还没有彻底从周围消失,岛津忠恒就停止了抵抗。黄老板笑呵呵的看着眼前的厮杀场景,眯起眼睛来说道:“传命康宁,让他尽快敲定与长州藩的和战策略。”
萨摩藩既然已经臣服,九州岛也就不在话下,下一个目标,也就是长州藩了。
毛利辉元,我们来了。(未完待续。。)
第210章 超时空走私集团新东家(一)
“长州藩的和战政策?”新到任的倭国摄政康宁,接到了黄老板的最新命令。但是他并不准备自己来考虑。
毛利辉元对于倭国中央朝廷的改革政策,还没有表明态度。更何况,即便他反对,康宁也没有足够的人手,在短时间内攻陷长州藩。
所以,考虑和战政策的问题,被简化成了另一个问题,那就是怎么在短时间内笼络住毛利辉元。
即便开战,他们也需要足够的时间进行准备,治安好搜也要将井伊直政的军队收编了再说。
那家伙虽然表达了降顺的意思,但至今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行动。近江国依旧在他的手中控制着,京都也依旧在他的威胁之下。
更何况,南面的大和国之中,还有一个叫做大久保长安的幕府重臣。哪怕是井伊直政依旧表达了投诚的意思,大久保长安也不曾流露出背叛的意图。默默集结军队,成为此人唯一在做的事情。
康宁对这个家伙没有什么好感。当初要不是准备出其不意的直捣黄龙,他早就对大和国动手了。
有得必有失,如今他的局面就有些被动了。卧榻之侧竟然有人枕戈待旦,若不是他对麾下将士的装备很有信心,晚上定然是睡不安枕的。
不过很快,刚刚上任的倭国丞相坂本龙马就为他送上了一副效果不错的安眠药。井伊直政投诚的条件,已经谈妥了。
除了一些无关紧要的钱帛犒赏之外,条件之中最为核心的内容,是关于幕府将军德川秀忠以及他父亲德川家康的。
井伊直政没有要求康宁释放他们。他知道在取得这种优势之后,任何势力都不会轻易将他们归还。但是签订的下关条约之中,却有线管的条款规定了德川一家的去处。
虾夷地,也就是后世的北海道,成为了德川一家的流放地。不过,康宁依旧为他保留了幕府征夷大将军的封号,只不过这一次,是让他真真正正去“征夷”了。
不过在局势稳定之前,康宁还不准备让他们一家重获自由。但井伊直政却急于落实这一条款。
这倒不是因为他有多么忠诚于德川家。真实的情况恰恰相反,既然他要选择投诚,自然就不希望旧主还能保有多么强的实力。
虾夷地对于德川家康来说,的确是再合适不过的去处。若是让他继续留在朝廷里,必然在不久之后,继续拥有一股不容小觑的力量。与其在那个时候被打压,还不如尽早的送他去“征夷”。
康宁对德川家康的态度,只有一个定见。那就是他现在还不能死,否则,就会有另外一股势力来争夺征夷大将军的头衔。届时,倭国国内就将陷入大乱,这并不符合康宁的利益。
在局部战乱之中和平演变,是他最好的策略。大规模的动乱,将拖慢他进行和平建设的速度。
再说了,留着德川家康的性命,对己方也已经形不成威胁。他的陆军力量已经准备投诚,即便恢复自由之身,也得重新开始积累力量。
而且康宁还准备奉送一份礼物给德川家康,就当鸿门宴之后给他压惊了。
虾夷地四分之一的领地,将成为他的天领,他部下的旗本,如果依旧愿意追随的话,也可以得到部分封地。
对此,井伊直政表示感恩戴德。原本在南面大和国虎视眈眈的大久保长安,似乎也被什么分散了注意力。
几天之后,德川家康一家被送到了虾夷地。虾夷地也正式改名为北海道。同时,坂本龙马也准备设立北海探题一职,派遣能臣管理北海道。
当然,这件事情后来被推迟了半年之久,原因很是简单,国内的改革严重拖延了坂本龙马的布局速度。
康宁对坂本龙马的雄心壮志不置可否。对于改革的前景亦不看好。要知道,一个迟迟无法推出具体改革细则的改革家,无论他嚷嚷什么,都没有多大参考价值。
一起去关注他在做什么,还不如留意黄老板在九州岛的赫赫武功。
黑田孝高之子黑田长政,坐拥筑前国52万石的封地,纠集伊东佑兵、小笠原长次等各路大名,联军十余万抗击黄老板的登陆作战。
福江藩五岛家也派出水军,试图挑战黄老板的海上霸权。
岛津家原本是有机会趁此反叛的,但是他们果断的放弃了。而且还在战场上拼命表现自家的武勇。对面的黑田长政很是纳闷,究竟是怎样的强劲实力,才让岛津家如此玩命。
目前,双方在长崎一带对峙。黄老板突发奇想,声言领地之内宗教信仰自由,这使得肥前国岛原半岛和肥后国天草半岛的切支丹信徒们联合起来,加入了黄老板的队伍。
所谓的切支丹教徒,是指当时倭国国内的天主教徒。大航海时代给当时还未闭关锁国的倭国带来了传教士,从此和末代的大明王朝一起,开始了第一次东学西渐。但倭国人的进程比起儒家思想盾牌强硬的明朝来说,要快得多。一些大名很快皈依天主教,并且在自己的领地内传教且竭力保护教中信徒。肥前国和肥后国,因为地理位置靠近通商口岸长崎的关系,在信教积极性方面表现的尤为突出。信徒的数量也远远超过想象。
所以,在二十一年之后,这一地区因为幕府禁教的缘故,掀起了切支丹教徒的反抗。天草四郎时贞所统率的义军,能够与十二万幕府军队对峙。
如今得到他们帮助的黄老板,甫一登陆就在兵力上超过了对手。黑田长政的军队,虽然在装备上超过了切支丹教徒,但却远远无法和黄老板的亲军相提并论。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这将是一次势均力敌的较量。
但是,康宁却不准备继续看戏。如若切支丹教徒在此战中取胜,势必将加入集团并获得不小的话语权。倭国人的疯狂偏执心,将会令他们的传教活动不受约束。届时,自家麾下的黑莲教,将迎来最大的对手。
他知道切支丹教徒是很难根除信仰的。在另一个时空里,即便是幕府在全国范围内禁止传教,切支丹教徒们的后裔,也以“隐切支丹”之名,偏执的秘密信奉天主教二百多年之久。
倭国人的偏执,使他们成为宗教最好的传教目标,如此优良的资源,亦不能便宜了天主教。
所以,无论是基于自保还是发展,康宁都不会允许切支丹教发展起来。
于是,正准备发动总攻的黄老板,意外收到康宁率军前来相助的消息。(未完待续。。)
第211章 超时空走私集团新东家(二)
平户城中,黄老板见到了在这里休整的康宁。
“你倒是会找地方。”对于康宁,黄老板既有最初的赏识,又有救命之恩的感激,所以私下里,并不真的拿他当做下属来相处,毕竟已经将它作为1996年时空的重要帮手来培养,而且黄老板从后世带来的平等观念,一直根深蒂固的扎在内心之中,对别人还有旨在增加威严的盘算,但对康宁这种已经表现过极端忠诚的人来说,那样的盘算就已经不必要了。
康宁却是一副谦恭的神态,笑着答道:“老杨推荐的。他在这里做过裁缝。”
“颜思齐啊。他倒是的确在这里做过裁缝。”黄老板虽然穿越过来五六年了,但由于经常往返九六时空的缘故,还经常受到后世氛围的熏陶,再加上本时空高高在上的社会地位,并没有人在礼仪问题上过分纠缠,所以他至今仍然直接称唿颜思齐的姓名,而不称唿表字。其实对别人,他也是一般态度无二。
“我说康宁,你和颜思齐相处的时间也不长啊,怎么处的这么热络?”
康宁赧然一笑,对此,他也觉得有些奇怪。
“我也不知道为何,就是觉得投缘,许是目标相同的缘故吧。”
想来想去,似乎也只有这个理由最为合适,要知道在原本的时空中,颜思齐也曾经预谋掀翻幕府将军的统治,将整个倭国纳入自己囊中。不过这等扶畲之功,恐怕也只有虬髯客之流的传奇人物才能达成,余下的,便只能是水浒中混江龙李俊这等文学人物,至于他颜思齐,因为叛徒告密,而不得不逃出倭国,险些丢了性命不说,占据倭国的想法,也只能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而今,他康宁在黄老板的支持下,已然展开了对倭国的征伐。在他的谋划之下,德川家康已经被流放北海道,倭国朝廷也已经掌控在手中。有这等硕果累累的战绩在手,得到颜思齐的认可和赞许,自然不是什么难事儿。
不过这等情况,却是黄老板所喜闻乐见的。他倒是不担心颜思齐和康宁结党营私,两位青年才俊的友谊,或许将是他的贸易集团前进的基石。
这种基石如果能够更加普遍地存在,那就再好不过了。要知道,所谓的共同理想,是最容易聚拢知识分子的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