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北宋崛起 >

第116章

北宋崛起-第116章

小说: 北宋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快则两三年,慢则五年,微臣定不会让官家失望!”

    “秦桧已经答应,旬月之内即前往易州接管政务。你需要的各部人才,他也会一并带过去”赵佶伸出两个指头“这两年时间,朕给了!好生去做,一定要办的风风光光!”

    若不是大街上,韩望真的想山呼万岁,三叩九拜。有了秦桧,易州的民生、政务将能得到高效的运行。有了一大批人才,自己就能组建一个学院和产业相结合的孵化器。

    凭借着钢铁、火药、医学和金融杠杆,让易州快速富裕起来肯定没问题,何况即将掀起的土地革命,足以让整个易州的百姓,焕发出无穷的力量。

    “微臣肝脑涂地,敢不效死!”韩望只能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心情。

    “好了,朕还不是一个糊涂到只会听奉承的昏君”挥了挥手,“郓王或许等得急了,去吧,朕也该回宫了”

    看来赵佶的情报机构还是蛮得力的,连自己参与夏荷凉会的节目,都打探得知了。不过既然说了出来,就代表他不会介意。韩望想起传说中,郓王赵楷心性、才华、相貌都近似赵佶,所以备受荣宠。

    曾经赵楷悄悄参加了京城的科举,没成想居然一路过关斩将,直接夺了状元。徽宗考虑到点了赵楷的状元,士子间肯定会有非议,便将他降为榜眼,原来的榜眼提为状元。此事后来传扬开去,引得民间对于赵楷的学识和好感度都给于了充分的肯定。

    相较于郓王,太子赵桓就绵软而阴冷,小时候被寄予厚望,长大后又受到赵楷的残酷挤压,心理逐渐失衡。一旦心情不好,可能会演变成火山喷发,因此除了耿南忠之流和原本东宫的属官,很少有人乐意接近。赵桓毫不介意,反而常自夸“宁向直中取,莫向曲中求”

    韩望松了口气,总算把的这个祖宗送回宫了,要不然这一天可没法过了。古话伴君如伴虎,杀头倒是不怕的,总是压制着自己的内心和皇帝交流,还要装出一副忠臣模样就比较难了。

    忽然间,黄宝儿这些內侍的形象在韩望在心中高大起来,原来这些人才是真正的无名英雄,十年如一日的陪在皇帝身边,了不起。

    以崇敬加感激的心情送走赵佶的背影,韩望身心仿佛陡然拔高了一截,原来自由的感觉是这般美好!还得去郓王府,自己初来乍到,皇子的脸面还是必须给足的。

    立即赶到太白楼,着人将两坛白酒一套刀剑打包送往郓王府。自己冲洗一遍换了一身衣服再赶过去,到了郓王府都过了十一点,还算是午前赶到。

    王府管事一见七品小武官,傲慢的吐槽“谁家客人会这么晚上门,不懂规矩!”

    韩望自然不会与他一般见识,笑呵呵地塞了一张五贯的银票,“抱歉,实在临时有事耽搁了,还望您再郓王面前替下官美言几句”

    有钱能使鬼推磨,管事再摆姿态,也不会与钱过不去。何况既然是王爷邀请的客人,都是有身份的,七品官身居要害位置的也不是没有。

    当下换了一副奴才相,“韩大人,这如何使得”一边推辞,一边把银票攥得紧紧的。

    韩望坚决的把管事的手推回去,“以后少不得过来叨扰,仰仗您的时候多了,一份心意若是不收就是打韩某的脸了”

    管事这才笑嘻嘻的揣进怀里,“王爷陪着文人雅士都在后花园纳凉赏荷,小的这就送您过去”说完带着韩望去了后花园。

    一路上韩望发觉郓王的府第规格,可是比一般的亲王都要高。在一个连门高矮都规定好的时代,这种情况要么是准备遭弹劾,要么就是皇帝宠幸之极。

    不过郓王怎么也算是状元,若是这点智慧都没有,也不会受到赵佶偏爱。当初就有心废赵桓太子位,再使郓王赵楷顶替。结果被一干大臣拼死阻拦,说什么国本不可轻动,无罪而废太子不合礼仪,才作罢。因此可见,如果赵桓一旦有过错被贬,赵楷无疑会成为下一任太子。

    赵楷的行情看涨,各地大小官吏想尽办法削尖了脑袋投靠,每天上门送礼拜见的访客至少十几个,说是门庭若市一点也不为过。赵楷有心接任太子之位,自然乐见其成,嘱咐管事好生款待,博个美名。

    进了后院,花鸟鱼虫,飞禽走兽,奇花异木,简直就是缩小版的御花园!巨大的荷花池被九曲桥隔开,中间是一座超大凉亭,够气派!

    湖边的树荫下,三三两两错落着文人雅士,或吟诗作对,或引吭高歌,还有翩翩起舞的,一派歌舞升平。十几个侍女小厮提举着酒水吃食,不停地穿行在客人之间,及时奉上美味佳肴,其乐融融。

    “你就是韩望?”(未完待续。)

一八七章 打谁的脸

    凉亭的飞檐高高翘起,四面荷香随风浮来,不时还有蜻蜓飞过,偶尔会有金色的鲤鱼打着。活水的荷花池微波粼粼,天鹅在湖面嬉戏,间或的鸣叫令人心旷神怡。

    亭**有五人,当中一名白衣王侯,想必就是郓王了,管事送到这里就退了下去,他的身份还上不了台面。赵楷穿着便装,白色锦袍,玉骨折扇,头戴红缨冠,尽管是常服,看上去贵气依然十足。

    韩望在众人注视下走进亭中,面对赵楷的询问,韩望躬身施礼,“回郓王,下官正是韩望,早间实在有要务在身,不得已迟来,还请恕罪!”

    早上韩望缺席,赵楷早上就派出下人去驿馆打探,得知是被內侍带走,就知道肯定和自己老子有关。现在韩望委婉的说是要务而不肯透露细节,那就更证明猜想没错。

    “韩大人见外了,您是贵人事忙,小王这里只是闲来无事耍玩,不妨事的”顺手就将韩望掺住,将他引荐给众人,“诸位,这位便是父皇亲笔题词连胜军的将主韩望韩大人”

    一名中年文士狐疑的看着韩望,这小子看来挺得郓王看重,一个小小的七品武官,如此的傲慢,可恶!“敢问韩将军,官阶几品?”这就是故意找茬的人,一般这种人的下场就不会好的。韩望碰到这种人也不少,比如上次真定诗词鉴定的时候,韩望就碰见不少。

    “在下官阶七品,敢问有何见教?”韩望不亢不卑的回应。

    “见教不敢当,就是担心王爷心善,莫要叫人欺骗了”鄙视的看着韩望说“这次夏荷凉会,俱是当代闻名的名仕大家,你到底凭什么参会?”

    靠,赵楷邀请老子来参会,你他娘的哪根葱啊?纯粹是吃饱了撑的。“还没请教阁下高姓大名”既然要打击对方,还是问清楚姓名比较好。

    “老夫朱云义,在东京城略有薄名,听闻真定传出忆秦娥、卜算子和青玉案俱为你所做,不知今日可否再作一首?”还真直接,上来就准备打人脸,虽说文人相轻,可是你不看看赵楷的脸色么?

    赵楷正要劝和,韩望却温和的推辞,“朱夫子,在下本是武官,于诗词并无多少心得,何必强人所难?”

    朱云义眼睛一亮,自以为抓住把柄,得意地哈哈大笑,故意大声说“三首词篇篇脍炙人口,谅也不是你这个毛头小伙所作,若是给众人道个歉认个错,承认自己剽窃,老夫也就不予追究了”他这一说,附近池边的文人才子都围过来,准备看热闹。

    赵楷有些不悦,但是这个朱云义还真的在东京诗社里面有些名气,虽然不是千古流传,也是偶尔有一两句闪光点。只得扯过韩望,悄悄问“韩望,这并非小王本意,这些老夫子实在迂腐不堪,等下由我出面挡住他们可好?”

    韩望连忙说“殿下放心,这些老夫子不足一提,之前是不想闹得不可开交,现在既然对方逼上门,还望殿下莫怪下官不给他们留情面了!”

    赵楷一惊,这韩望难道还要当场作诗作词?不过如果能做出一篇上得了台面的,自然就能堵住对方的嘴,省的说自己有眼无珠,便道“这个自然,既然韩大人胸有成竹,本王自然恭候大作”

    韩望重新上前,看朱云义依然趾高气扬,犹在明里暗地夸赞自己的眼光如何如何高明,便直接道“朱老夫子,韩某今日本欲结交一些文人雅士,没料到,原来是候着韩某兴师问罪的,如此就恕在下无礼了!”

    朱云义本来正享受众人的吹捧,猛然被韩望这么一说,恼羞成怒,怒斥道“竖子无礼!你若是当场能做的出一首,老夫给你牵马坠镫!”这就是要给韩望当下人的赌咒。

    韩望说“如此,一言为定,”

    下面有人开始叫好,至少不是所有人都喜欢朱云义的,文人相轻嘛!“那就命题作词吧!”

    “不如请王爷殿下命题好了”

    “好好好!”朱云义心中固执己见,认定韩望是个彻头彻尾的骗子,一口答应下来。

    赵楷心中还是有些担心,怕出的题目对不上韩望路子,心里忽然有了主意,便说“韩将军在北地连战连捷,建功立业,不如就以此为题”

    北宋军旅间的诗词少之又少,可谓冷门,但是这个军旅毕竟也是韩望所熟悉的,所以对于韩望朱云义都能接受,并无异议。当即让人摆开书案,笔墨纸砚伺候。

    韩望心中默默的说“对不住了,辛老爷子!”佯装度了几步,活动了下手腕,深吸一口气上前,在书案上上下翻飞。片刻,辛弃疾的《破阵子》的上阙完成。

    破阵子,一名《十拍子》,为唐教坊曲,属龟兹乐部。李世民所作《秦王破阵乐》,为唐朝开国时之大型武舞曲。全场两千甲士着戎装,手执旌旗起舞,极为阳刚壮美,震惊一世。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赵楷一见之下,大为惊喜,同时仿佛融入百万军中,年轻的血液中有一种血勇充斥胸膛。连声说“好一曲破阵子,韩大人果然才学惊艳!”

    亭内众人惊讶莫名,若非亲眼所见,这种雄壮的军旅词曲竟是这名年轻的韩大人当场写就,无论如何,这上阕已经可以名动天下了,看来下阙也不会差,朱老夫子,你要如何收场呢?

    朱云义的脸色已经面红如赤,方才自己还信誓旦旦的断定别人剽窃,转眼睛就被现实打脸了。郓王殿下绝对不可能和一个七品小官勾连作弊,而且就那么短的时间,也不可能有机会互相对应的。自己就是想反驳,一点由头都没有,憋着一口气没下去。而且众人时不时瞟过一眼,脸上就像火烧,看来这次自己失误了。

    众人已经口口相传,有性急者,在池边泥地用树枝写了上阕,三五个人正在逐字逐句品味,想到妙处,不禁摇头晃脑啧啧称奇。上阕已经如此精彩,大家就更期待下阙会是怎样的奇妙。

    只有朱云义心中暗念“老天爷,你怎么就瞎了眼,这样的莽夫怎么会写得出如此的词?为什么?”(未完待续。)

一八八章 王爷的面子

    围着书案的几位文士,目不转睛的看着韩望的笔端,尤其是朱云义,仿佛笔尖是金子做的一般。蝉鸣也不叫了,风也柔和了,就连烈日也凉快了几分。看着韩望一副随心而就的模样,朱云义的心一直在往下沉,不过还在期待万一的运气。

    郓王站在一旁,手中折扇一会张开扇两下,一会收起在掌中转动,看来心情也比较激动。如果韩望今天在府上留下传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