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隋末之乱臣贼子 >

第698章

隋末之乱臣贼子-第698章

小说: 隋末之乱臣贼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一个人可以抵挡的,所以你的任务就是守江山。”

    “儿臣知道了。母后也是这样教导我的。”李承宗忽然双眼一亮,指着远处说道:“父皇。母后来了。”说着就松开李信的大手,一路向远处小跑了过去。

    李信望着远处缓缓走来的长孙无垢,岁月并没有在她身上留下任何的痕迹,大氅下掩藏的是微微凹起的小腹,圆润的面容上。浮现出一道莹光,这是母爱的表现。

    “这个大冷天的,你怎么来了?”李信也上前走了两步,扶着长孙无垢,说道:“你有孕在身,来这里做什么,万一摔倒了怎么办?”

    “臣妾哪里有那么脆弱。”长孙无垢感受到李信的担心,心中却是一阵温暖,说道:“这么大冷天,你也真是的,朝廷都已经休沐了,你父子两个人却躲在御书房里。”

    “朝廷虽然休沐,但是皇帝却不能休息,承宗年纪也不小了,也应该接触政事了,以前是大臣们教他,现在我这个做父亲的也应该教他。”李信摸着李承宗的小脑袋说道:“还好,倒是聪明的很,只希望长大之后,不要太过于调皮就行了。”

    “父皇,儿臣绝对不会调皮的。”李承宗哪里知道,李信口中的这个调皮,可不是一般的调皮。只是李信并没有说出来,而是笑呵呵的点了点头,说道:“母后那边怎么样了?”

    “年纪大了一点,主要还是以前受苦多了,但是大师伯的本领你也不是不知道,稍微调养就好的差不多了。听说现在已经在佛堂念佛了。”长孙无垢整理了一下李信的衣服,说道:“你啊!老实皱着一个眉头,不是是担心大将军吧!”

    “大将军年纪大了,这次因为玄霸的缘故,进入草原之上,他的那双腿,不知道还能支撑不?”李信点了点头,说道:“大将军为朝廷付出太多,我们在这边享受,大将军却是在雪地里受罪,承宗,你等下去一下大将军府,请你师母和几位师兄大后天进宫来,大家在一起过年。”

    “是。”李承宗毕恭毕敬的点了点头。

    “陛下对大将军如此,恐怕天下人都会嫉妒大将军的。”长孙无垢低声说道。

    “君臣,那就是一世君臣。”李信叹息了一声,李靖在历史上,战功彪炳,更重要的是没有什么私心,位高权重,却恪守着人臣的本分。这让李信很信任此人。

    “大将军听了之后肯定会开心的。”长孙无垢也认真的说道:“相信大将军肯定会平安归来的。他身边还有不少的随军大夫,肯定可以的。”

    李信只是牵着长孙无垢的玉手,并没有向他说明,实际上,大将军李靖的足疾在恶阳岭下就已经发作,现在深入草原之地,冰天雪地之中,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每次想到这里,李信就恨不得给自己一巴掌。

    “走,我去看看母后。”李信不知道为什么,拉着长孙无垢说道,李承宗却是牵着另外一只手,一副小大人的模样,倒是让李信感觉到一阵好笑。

    “明年开春之后,我恐怕又要出征了,高句丽欺人太甚,兵马都已经打到我们家门口来了,不能不给他一个教训。”李信解释道:“可惜的是,承宗小了一些,等他年纪大一点,那个时候恐怕天下已经太平了,想打仗的机会都没有了。”

    “父皇,你为什么不留一些敌人,让孩儿还消灭他们呢?”李承宗仰着小脑袋说道。其天真的语气,却让让李信和长孙无垢两人哈哈大笑。(未完待续。)

第九百九十一章 夺嫡阴云

    “世界那么大,敌人那么多,哪里是你父王能杀完的,但你以后若是想征战天下,却不能学你的父王,穷兵黩武,任何一个强大的帝国,最后都会分崩离析的。父皇之所以如此,那是以为敌人已经打到我们头上来了,更重要的是前朝的积累,隋朝虽然灭亡,可是他有的地方还有不少的粮食,加上,南方正在试中新的水稻,我们暂时不会因为粮食的缺少而产生危机,最后就是高句丽并不是想象的那样强大,所以,父皇才会发起战争,但是你以后不一样,一场战争最起码需要五年的积累,以后你当皇帝,可以五年发起一次战争,若是有灾荒之年,可以再向后延迟。中原才是根基,失去了中原,就算你的军队再怎么强大,也不行。老百姓才是大唐帝国的基础,若是连老百姓饭都吃不饱,如何会帮助你打江山呢?”李信认真的说道。

    “儿臣明白了。”李承宗认真的点了点头,这个时候,李信所有的话,他都不会反驳的。

    ?“走,我们去见你祖母去。”李信很是高兴,只是眉宇之间的一点担心却消失不了,也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困扰着这位年轻的帝王。

    “三郎,你的心乱了。”

    佛堂之中的木鱼和诵经之声传来,李信感觉自己的心顿时平静了许多,高氏的声音却传入李信的耳中。

    “母亲。”李信恭恭敬敬的说道:“锦衣卫来报,大将军的足疾又犯了,此刻在草原之上,天寒地冻,孩儿有些担心。”

    高氏深深的叹了口气,李信与大将军李靖亦师亦友。君臣相互辅佐,相互信任,已经有十几年的时间,彼此之间的感情已经超越了君臣本来应该有的样子,李信的江山,最起码有一半都是大将军李靖打下来的。所以才会如此紧张李靖。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大将军李靖享受荣华富贵一辈子,你给予他的不仅仅是荣华富贵,更重要的是信任,这才是最重要的,你让他率领数十万大军出征突厥,现在还平定了突厥,就算是死,他也是很开心的。你知道吗?三郎。”高氏放下手中的木鱼探析道:“在历代王朝之中,有你们这样的君臣,也是史上罕见的。”

    “儿臣明白,大将军毕竟是大了。”李信点了点头:“裴世矩去世了,孩儿如同折了一条臂膀,这次中原虽然平定,但是周围还有不少的敌人。”

    “你虽然当了皇帝,却没有皇帝之心。对待臣子却做不到冷漠无情,你要记住。你与大将军李靖是好友,但更是君臣。你的臣子很多,不一定只有大将军一个人,作为一个皇帝,不应该将所有的希望都放在一个臣子身上。”高氏平静的说道。

    “儿臣明白了。”李信缓缓的点了点头。

    “朝中大臣无数,名将无数。岂能只有一个大将军?”高氏平静的声音再次传来,说道:“皇帝就是孤家寡人啊!”

    “朝中局势现在还很平稳,儿臣担心的是以后朝中的局势,党争已经有苗头了。”李信叹息道,虽然现在还没有什么动静。但是私底下,已经有人在挑起夺嫡之争,甚至连武德殿的大学士们实际上都已经卷入其中,只是上面有李信压着,这才没有什么事情。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诸位皇子长大成人,这种党争和夺嫡之争将会更加的激烈。

    “你是皇帝,有些事情也是你自己决定的。”高氏面色一愣,最后只能是叹息了一声,她虽然是兰陵王后裔,但经历的东西却不怎么样,并没有学到更多的治国道理。党争是一个不能避免的事情,李信或许有办法解决此事,但是高氏却不一定。

    “是。”李信点了点头,他自己坐在蒲团之上,静静的听着身边的木鱼声,整个紧张的身心都逐渐平静了下来。

    在佛堂之外,长孙无垢和李承宗两人静静的坐在锦凳上,两人看着李信,去是默不作声,就是爱玩的李承宗也是静静的看着李信,好像也能看的出来李信作出了什么样的决定一样。

    半响之后,才见李信站起身来。

    “承宗,以后你想什么时候公布你是太子的消息,那就是什么时候放出来。你知道吗?”李信牵着李承宗的小手说道。

    “儿臣明白。”李承宗摸着自己的脑袋说道。实际上,他知道自己可能是太子,但是自己这个太子并没有公布出来。

    他也不知道这个消息一旦传出去之后,将会是什么样的,不过,他知道,即使他现在不知道,以后肯定会考虑清楚的。

    长孙无垢却是面色微微有些凝重,她可是知道李信不可能无缘无故的说这些话,既然是说了这些话,那肯定是有目的的。

    一家三口渐渐的出了佛堂,但是他们在佛堂中的言语却很快传了出去,在皇宫之中,几乎是没有任何秘密可言的,首先传遍的就是后宫中人。

    李芷婉是第一个得到消息,虽然她知道李承宗是李信暗中定下来的太子,但只要是一天没有公布,自己的儿子就是有希望的。没想到李信这么就决定要公布太子人选,这打得她一个措手不及,不知道找谁帮忙为好。

    “找谁?”李芷婉在自己的心中想了许久,却没有想到一个合适的人选,李玄霸还在班师的路上,就算他回来恐怕也不能做什么,李孝恭倒是可以,可也是远水解不了近渴。就算是回来了,这些武将们恐怕也不能和自己说上什么。

    “来人,去请许敬宗大人来。”李芷婉想了想,终于想到了一个人,可以说这个人在朝廷之中名声并不怎么样,但是李芷婉已经想不到在这个时候,还有谁能够帮助自己。而且她更加知道,作为正统的东宫太子,是不可能接受许敬宗这样的小人。

    但这样一切对于李芷婉来说并不算什么,只要能帮助她出主意,她不介意帮助自己的儿子收下许敬宗这样的谋臣。(未完待续。)

第九百九十二章 世家年终盘点

    “陛下,这是袁守诚上的奏折。”坤宁宫内,李信懒洋洋的靠在躺椅上,一边的长孙无垢正在教李承宗读书,倒是宋和手上捧着一本奏章走了进来。

    “他说了什么?”李信靠在椅子上,漫不经心的说道。

    “他说明年有可能有旱灾,请陛下早作准备。”宋和简简单单的将奏折上的内容说了一遍,李信顿时眼睛睁的老大,一把将宋和手中的奏章夺了过来,若真是如此,李信的一些计划就要重做了。

    “陛下,若真是旱灾的话,朝廷可要做好准备,打仗的事情恐怕就要暂时放一放了。”长孙无垢有些担心的说道。

    “这个是自然。”李信想了想,还是将奏章放在一边,这只是预测,如何应付,也只能是等到过年之后再做讨论。

    “大哥,这是今年家族进项!”就在李信准备过年的时候,皇宫的外面,韦氏家族,韦圆照捧着一些账册走进了韦园成的书房。

    “今年怎么样?按照道理应该过一个肥年吧!家族的人可以多发一些,就算是旁支也要多发一些。”韦园成轻轻的松了一口气,他现在专注于朝内的事情,既然是坐了这个位置,不仅仅是要为朝廷考虑,也是要为家族考虑,韦氏家族进入官场的人许多,所以家族中的事情都是让韦圆照处理。

    “大哥,这话说的不腰疼。今年虽然还可以,但是比不得去年。”韦圆照摇摇头说道:“我们韦家还好一点。最起码有赚头,但是关东那些世家恐怕有些不大妙了。”

    “怎么?现在国泰民安,想赚钱还不是很容易吗?怎么就没有赚头了?”韦园成打开账本。眉头轻轻皱了皱,账本上写的是密密麻麻,想要仔细的看清楚,最起码要花两三天的时间,幸好韦圆照在后面写了一个总的,这让他也知道了问题所在。

    “土地太少了。所以导致粮食产出少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