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逍遥小书生 >

第232章

逍遥小书生-第232章

小说: 逍遥小书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刚才他心里也在疑惑,这寿宴才刚刚开始,怎么就有客人离开,此刻看到徐管事的表情,心头的疑惑更深。

    “走了……”徐管事闻言,双腿一软,差点跪倒下去。

    他心中十分清楚,如果王爷在意的那位贵客真的离开了,将他赶走的自己,要承受殿下怎样的怒火。

    那明明就是一个坐在角落里的年轻书生啊,王府每一次宴会都会有这些人存在,他们没有深厚的背景,也注定不会有什么大的作为,只因会吟几句诗赋,想要攀上蜀王府的高枝,本就是可有可无的一群人,作为王府的管事,他赶走了也就赶走了,更何况,这其中也有崔公子的意思。

    可他怎么都没有想到,此人居然是王爷的贵客,能让王爷亲自过问……可他既然是贵客,又怎么会坐在那样的位置?

    这些现在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王爷的贵客已经走了,是被他赶走的,那位诬告贵客的书生,已经被乱棍从后门打了出去,从此以后在京都再也抬不起头。

    想到那书生的结局,徐管事仿佛已经看到了他那黑暗的前程……不,他已经没有前程了。

    如果老天能再给他一次机会,他一定会把自己的嘴缝起来,这样就不会说出冒犯的话,事情也不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终于,似乎是老天爷听到了他的呼唤,就在徐管事的一颗心沉向无底深渊近乎绝望的时候,一道略微有些熟悉的声音忽然在他耳边响起。

    对于此时的徐管事来说,这道声音比天籁还要动听。

    “我来取那把剑,进去的时候,放在这里的。”李易对王府的那名下人说道。

    蜀王府的下人认出了这位土包子县子,也想起来他在进去之前,的确将一把剑留在了这里,就在他身后的桌子上。

    心道原来刚才从王府走出去的人就是他,徐管事出来好像也是为了他,他从身后的桌上将那把剑取过来,递了过去。

    李易低头看了一眼,是柳二小姐的剑没错,她还在前面那棵树下等自己,李易接了剑,准备转身离开。

    就在这个时候,他忽然感觉小腿一紧,低头时才发现自己的腿被人抱住了。

    刚才一脸傲然让他离开蜀王府的那名管事,此时正跪在地上,一只手抱着他的大腿,用另一只手抽自己的耳光,哭嚎道:“刚才都是小人有眼不识泰山,大人千万莫怪……,蜀王殿下有请,大人赶快随我回去吧!”

第三百八十二章 秦疯子

    “大人,这里走……”

    再次走进蜀王府,在前面引路的时候,徐管事脸上的表情变得更加的谦卑,微微弯着腰,心里面甚至有一种劫后余生的感觉。

    门口的那位下人在原地呆愣了片刻,才想到一件事情。

    刚才那女子进入王府的时候,似乎……将那把剑也带了进去?

    等到他意识过来的时候已经晚了,对方的身影已经消失不见,那下人脸上浮现出了一丝犹豫和踌躇,片刻之后才摇了摇头,既然是王爷的贵客,应该不会出什么问题,更何况王爷身边高手众多,便是真有心怀不轨之人,也不用太过担心。

    李易终究还是不愿意和蜀王之间闹得太僵,就算不想成为朋友,但也最好不要成为敌人。

    走回刚才那处殿宇的时候,迎面就有一位身着华袍,眉宇之间尽是贵气的年轻男子迎了出来。

    李易见过蜀王一面,此刻自然也是第一眼就认了出来。

    “府中下人缺乏管教,本王下去一定好好教训他们。”蜀王一脸笑意,迎上前说道:“怠慢得罪了李县子,是本王考虑不周,一会儿先行罚酒一杯!”

    站在一个皇子的角度,蜀王的态度简直是和善至极,没有一点架子,处事也无可挑剔。

    “殿下客气了。”李易笑笑说道。

    蜀王似乎全然忘记了刚才发生的事情,对此绝口不提,亲自将李易迎进殿内,并将他的位置调整到了最前方的席位。

    崔延新站在一处角落里,脸色有些隐隐的发白。

    他跟在蜀王身边也有一段日子了,却极少见他像刚才那样的雷霆震怒,这说明殿下刚才很生气,也从侧面反映出,那个人在殿下心中的地位要远比他想象的还要重要。

    整个大殿里面的声音也比刚才要小了许多,有些人亲眼见到那个年轻人被王府的管事赶了出去,然而这么快就又回来,而且被蜀王殿下亲自请到了最前面的位置。

    那个位置所代表的意义不言而喻,然而能坐在那个位置上的人,他们没理由不认识,可那年轻人,看起来实在是太过陌生。

    蜀王笑着对崔承宇三人介绍道:“这位便是我刚才给你们提过的李县子,不要看他年纪轻,父皇对他的评价和赞赏,可是连本王听了都要羡慕。”

    说罢,又向李易一一介绍了身后的三位。

    崔承宇对他微微点头,便算是认识了,满座之人,能入他眼中的,不过寥寥数人而已,却不包括眼前这位李县子,便是轻微点头,已经算是极高的礼遇。

    听到蜀王介绍陈国公府的长孙陈立峻时,李易眼中闪过了一丝诧异之色,没想到在这里竟会遇到陈国公府之人,而且还是如此重要的一位。

    也不知这位陈国公长孙到底是怎么想的,居然对李易微微一笑,也像崔承宇一样微微点头,这让李易心里面生出了几分戒备,此人城府不浅,不适合做朋友。

    最后一位叫做秦余的年轻人,没等蜀王介绍他,便一脸笑容的揽着李易的肩膀,十分热情的说道:“秦余,家里的情况和那位姓陈的差不多,我看你很顺眼,你这个朋友,我交定了!”

    他揽着李易的肩膀,像是在对他说话,可说话的时候,眼神却一直盯着李易身后的柳二小姐。

    陈立峻和崔承宇诧异的看了秦余一眼,对他的行为表示有些意外,不过,当他们看到那位李县子身后的女子时,心中立刻就有些恍然。

    即便是以他们的身份地位,见过无数美女,也不得不承认,那女子的姿色的确罕见,难怪秦余会对一个陌生人如此的热情。

    不过随后,两人的脸上就浮现出些许古怪之色。

    有秦小公爷在这里,居然还敢将家中的娇妻带来,也不知道该说这位李县子到底是聪明还是愚蠢。

    蜀王见此,眉梢微挑,秦余的性子他是了解的,平日里对此也不甚在意,但这次他却不想看到那一幕上演。

    李易眉头皱起来,虽然只是第一次见面,不过他对这位秦小公爷没有一丝好感,当然,不仅仅是对他看柳二小姐的眼神不爽,还不爽他揽自己的肩膀。

    “这位是,弟妹?”秦余眼睛里面闪着莫名的光芒,看着柳二小姐问李易道。

    “不是。”李易脸上没有什么表情,淡淡的说道。

    “不是啊。”秦余脸上的兴奋之色消失,表情有些失望,不过随后就又露出了笑容,说道:“一样的,一样的……”

    若是再这样下去,怕是气氛就会被秦余带偏,蜀王轻咳了一声,说道:“李县子年纪轻轻,做出来的事情,却都是利国利民的大事,是我景国的栋梁之才,这才让父皇破例封爵,可以说是近年来年轻一辈中的第一人。”

    他说这些话的时候没有刻意的压低声音,周围的许多人都听到了。

    众人这才明白过来,原来被蜀王殿下亲自迎进来的那位,就是近日在京中传的沸沸扬扬的李县子。

    近些天来,关于这位李县子的诸多事情错综在一起,已经使他的形象在众人的心目中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陛下近几年来唯一破例封爵的人,听说还未满二十,写的一首好字,让曾经的年轻一辈书法第一人赵春甘拜下风,又通晓佛理,是檀印大师的知交好友,在寒山寺败退齐国和尚的事情,甚至已经被编成了戏文广为流传。

    他背景平平,人脉却极为可怖。宁王世子暂且不说,单说长公主的友谊,整个京都,又有谁能得到?

    更何况,现在看来,蜀王殿下对于此人的看重也显露无疑,要知道,蜀王的分量,比前两者还要重的多。

    不少人的心中难免的生出了几分羡慕之情。

    他的前途几乎可以断定,必定风光无限,连蜀王殿下都表露出了明显的招揽之意,预示着这位李县子飞黄腾达,指日可待。

    唯一有些遗憾的是,他带来的那位漂亮的小娘子,怕是要遭那秦小公爷的毒手了。

    想到那位的特殊癖好,众人不由的有些可惜,不管这位李县子未来会怎样,但现在,他只不过是一位县子而已,而据他们所知,被那位看上的女子,可从来就没有人逃脱过。

    去年还是前年来着?京中一位侯爵的夫人参加某次宴会的时候,被秦小公爷看中,没两日就被掳了去,后来不也是不了了之,面对对方的背景,那位侯爷也只能选择忍气吞声,更何况是普通人?

    在这种事情上,普通人和县子的区别不大。

    就是不知道,那位秦疯子,会不会看在蜀王的面子上,放过这位李县子了……

第三百八十三章 拒绝蜀王的一万个理由

    坐在上首处那位书生模样的男子很年轻,刚才被蜀王府的管事从这里赶了出去,算是丢了不少的颜面,然而此时殿内的大多数人,都不会因为那件事情而对他有什么嘲笑或是讥讽之意,因为坐在他的对面,和他相谈甚欢的人,正是尊贵的蜀王殿下。

    李易和蜀王的交谈,其实并不像大多数人看到的“相谈甚欢”。

    和一个陌生人实在是没有什么好聊的,李易今天晚上的兴致并不是多么好,蜀王殿下明显也没有他那位父皇的人格魅力,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可能是因为桌上少了几碟小菜,一碗清粥,地点不是在宁王府的花园里,对面也不是那个初次见面就让李易有些好感的中年“大官”。

    “殿下谬赞了。”李易脸上带着淡淡的笑容,却也始终保持着一段距离。

    蜀王的拉拢之意明显的不能再明显,然而李易也没有想到他拉拢的方法就是夸人,什么少年英杰,国之栋梁,如果他以后继任帝位,一定会重用于他,他是帝王的福气,景国的福气云云……

    有些话,就连李易自己听了都有些不好意思。

    或许是夸得累了,渴了,终于,蜀王抿了一口茶,看着李易,笑问道:“许将军在信上说,因为有天罚利器,使得我景国兵士在战场上所向披靡,遇敌杀敌,遇城破城,却不知这“天罚”到底是何物,竟有如此神威?”

    “听闻这“天罚”是李县子所造,不知李县子能否为本王解惑一二?”蜀王笑眯眯的说着,之后视线便放在了李易的身上。

    “难道陛下没有告诉过蜀王殿下?”李易有些好奇的问道。

    蜀王摇了摇头,说道:“父皇不曾提起。”

    李易略一回想,很快就发现,“天罚”之名,虽然在京都有所流传,但热度不显,应该是上面刻意的控制了这方面的消息。

    然而,居然连这位蜀王,即将坐上太子之位的皇子都不知道“天罚”是什么东西,看来老皇帝对于此事的保密程度,已经做到了极致。

    这玩意儿太过敏感,李易不想去试试老皇帝的底线在哪里,看着蜀王,说道:“天罚之事,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