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逍遥小书生 >

第163章

逍遥小书生-第163章

小说: 逍遥小书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冯教授倒是不太意外,虽说这李易性子顽劣,但才华却是实实在在的,这一点谁都不能否认,严大人这次的牌匾是吃定了。

    锦衣男子一边转,嘴里不住的发出啧啧的惊奇声音。

    这些画倒是奇特另类,他这辈子还从来没有见过此等画法,不过给他带来震撼的,还是画上的各种题诗。

    好字啊,在这上面题诗的人,在书法上,绝对称得上是一代大师,若不是他对于景国寥寥几位有名的书法大家的字体十分熟悉,定然会以为对方就是其中的一位。

    “年轻人,这字画真的出自你之手?”锦衣男子还是不相信,他刚才想要拜会的大师居然是这样一位年轻人,看着李易问道。

    李易拱手说道:“闲来无事,随便写写画画而已,让大人见笑了。”

    刚才董知府已经介绍过了,眼前之人是从京中来的一位上官,虽然不知道人家的职位,但肯定比自己一个小小县尉大多了,该有的礼节一点都不能少。

    “闲来无事,随便写写画画……”

    锦衣男子的脸上难得的出现了一抹羞红,他在这一道钻研了二十多年,竟然还不如一位年轻人随便写写画画……在老朋友面前,这张老脸有些挂不住啊。

    本来想着,若是真有一位不知名的大师隐于庆安府,定然不能错过这个机会,备齐礼品,上门拜会拜会,接受一番教导之后,或许困了自己几年的困境就突破了,然而大师换成了一个年轻晚辈,求教的话自然就不那么容易说出口了。

    看着他脸上的纠结之色,董知府心中好笑,说道:“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严兄刚才好像说过,若是那牌匾上的字真是李县尉写的,就将它吃下去,不知道严侍郎的话,还作不作数?”

    “当然作数。”锦衣男子冷哼一声,说道:“严某向来一言九鼎,说话岂有不作数的时候?”

    “郭江,将那牌匾拆下来,今日回去便用它来下酒!”大步的走到门前,对一名护卫吩咐道。

    那护卫也不含煳,纵身一跃,在墙上点了两下,整个人便攀到了牌匾上,三两下便将写着“如意坊”的牌匾拆下来,稳稳的抱着牌匾跳到了地上。

    拆匾的动作一气呵成,自然流畅,显然不是第一次做这样的事情。

    这一幕,看的冯教授下巴都合不上了,董知府有些无奈的揉了揉眉心,以他的性子,早该知道,早该知道的啊……

    当年在京中,也不知道有多少人家的牌匾被他拆下来,以至于请了大师题字的人家,一到晚上,就会将自己的牌匾拆下来藏好,以防晚上被人偷了去……

    他怕是从一开始,就在打这块牌匾的主意了。

    董知府仰天长叹,早知道他就先下手为强,也不会便宜这个家伙,要知道,他也很早就看中这块匾了……

    至于请李易特地题字,以他的身份,还开不了这个口。

    “今日难得遇到了好的下酒菜,文允兄一个人慢慢喝茶,在下先行一步!”锦衣男子哈哈大笑两声,大步的走了出去。

    “光天化日之下,公然行窃,姓严的,你还要脸皮吗?”董知府在屋内大声说道。

    “哈哈,读书人的事情,焉能用“窃”来形容?”锦衣男子狂笑的声音传了过来。

    那抱着牌匾的护卫紧紧的跟在锦衣男子的后面,在李易惊愕的眼神中,消失在了人群里面。

    说拆匾就拆匾,连店铺主人的意思都不问一下,这他娘的也太干脆了吧?

    还说什么是从京都来的上官,在京都当官的都是这德行?

    “呵呵,他便是如此性情,爱字成痴,一生拆匾无数,这块匾到了他那里,怕是要不回来了。”董知府站起来,也有些无奈的说道:“这里的损失,本官会赔给你的。”

    李易还能说什么的,这景国上到皇帝公主,下到官员小吏,怎么都是一副德行,喜欢白拿别人的东西,牌匾你拿走就拿走,最起码,也得小小的意思一下吧?

    李易想要的意思很快就来了,一名男子走进来,将一张纸片放在桌上,说道:“这是我家大人的名帖,如果你到了京城,可以凭借这一张名帖来严府找他。”

    李易最初还以为是一张银票呢,翻来覆去的看了一会儿,发现纸上除了一个“严”字之外,什么东西都没有,这就是所谓的名帖?

    连一个完整的名字都没有,草率到了极点,虽然说那块牌匾当初制作的时候老板没有收银子,但也不至于就换这么一张没有什么用处的纸片片。

    随手将那纸片扔在桌上,牌匾被那家伙抢走,看样子是要不回来了,等到过段时间如意坊重新开张,还得再去定做一张……

    冯教授看着李易对严大人的名帖不以为然的样子,提醒说道:“不要小看这张名帖,严大人官拜吏部侍郎,天下文官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都由吏部负责,结交严大人,对你以后的升迁没有坏处。”

    李易不知道那位锦衣男子的背景,冯教授再也清楚不过了,严家也算是景国大族,家中不少人都身居高位,深得陛下信任,和严家交好,在仕途上定然会顺畅许多。

    虽然说两个人曾经很看不对眼,但冯教授看不惯的只是他的不思进取,这是作为府学教授的职业素养,并没有任何个人恩怨,此次善意的提醒,也只是希望他能够改掉往日陋习,努力求取功名,早日为国效力才是正途。

    李易也没想到冯教授会对他说这一番话,见他语气诚恳,心中也微微有些动容,两人虽然脾性不和,但不可否认,这是一位真正的君子,将那名帖收起来,面色肃然的对他行了一礼,说道:“学生记住了。”

    “孺子可教。”看到他如今的变化,冯教授脸色大为缓和,满意的说道。

    又将一位潜力无限的年轻人从歧途引上正道,心里面成就感十足。

    这是他见过才华和能力最为出众的年轻人,冯教授实在是不想他庸碌一生,再次开口说道:“以你的才能,做一个小小的县尉实在是屈才了,老夫在京中也有不少朋友,可以为你写几封举荐信,你去走动走动,再加上严大人的关系,若是联名向陛下推举,一个县令怕是少不了的,只要你勤勉为政,做出一番政绩,十年之后,有很大可能调任京都,二十年内,位列朝堂也不是不可能。”

    冯教授说的唾沫横飞,胸中像是有一腔热血快要沸腾。

    “咳,谢过冯教授了,只是学生重伤未愈,此事,还是日后再说吧……”李易捂着胸口咳了几声,一脸尴尬的说道。

    “什么日后再说,你这后生,怎得如此不开窍……”冯教授眉头一皱,又做出了训诫的派头,“我等读书人,自当以报效国家为己任……”

    李易揉了揉有些发胀的脑袋,这老头,又来了啊……(未完待续。。)

第两百七十一章 悲剧的常总管

    “你既得公主垂青,日后自当勤勉,莫要再说无心仕途之言了,我很希望看到你我同朝为官的那一天。”董知府说了几句勉励提携的话之后,就和冯教授离开了。

    很显然,他是将李易当成一位很有前途的晚辈看待的。

    冯教授说了一番话,走的时候,还有些意犹未尽的样子,觉得这一棵苗子虽然有所改变,但改变的并不彻底,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若是他以后能够位极人臣,自己也能和老友吹嘘,当初是自己令尚书大人或是宰相大人迷途知返,从此奋发向上,才有今日的地位……

    李易将那名帖收好,没想着去京城拜会那位严大人,不过根据冯教授所说,这纸片似乎也不是一文不值,就是不知道能卖多少钱,一百两怕是肯定亏不了的……

    关上店门,看到小环红着眼圈从瓦舍出来。

    还以为是谁欺负了她,还没有来得及问她,小丫鬟就主动交代,是被宁采臣和聂小倩的爱情感动到了。小丫头身子还没长成,感情却丰富的不得了,第一次听故事的时候眼泪就掉的吧嗒吧嗒的,刚才肯定也没少掉眼泪。

    本来有些低落的心情,在李易给她买了一个糖人之后,就抛到了九霄云外,拿在手里舍不得吃,只是看,李易一口咬掉了糖人的脑袋,剩下的部分就被小环三下五除二的解决掉了。

    李易带着小丫鬟在府城的街道上闲逛,与此同时,风尘仆仆的公主殿下一行人,经过数日的舟车劳顿之后,终于抵达了京都。

    早有禁军在城外等待,刀兵开道,一路烟尘向皇宫而去。

    ……

    ……

    “这便是明珠在信中说的天罚?”大殿之内,景帝背着手,看着桌上摆放着的几只拳头大小,黑乎乎的陶罐,掩饰不住脸上的疑惑之色。

    “是的父皇,您千万不要小看这几个小小的罐子,此物虽小,却有毁天灭地之能。”多日的旅途劳累,使得李明珠的脸上有着掩饰不住的疲惫之色,但天罚之事实在太过重大,她入宫之后,并未进行任何休息,用最快的速度将此物放在了父皇的案头。

    景帝脸上的表情还是有些怀疑,天罚的力量怎么可能掌握在人类的手里,就是他作为天子也没有这个资格,旁人何德何能?

    一直陪伴在景帝身后的常德,老脸上也闪过一丝狐疑之色,就这么一个小小的东西,竟具有毁天灭地之能,实在是太过匪夷所思,那封信陛下让他看过,对于公主殿下的描述,还存有很大的怀疑。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李明珠知道,这件事情听起来的确匪夷所思,若不是自己亲眼所见,怕是无论如何也不会相信。

    “父皇若是不信,大可亲眼见证此物的威力。”

    “好。”景帝笑了一声,说道:“朕就亲自试试,它是如何毁天灭地的。”

    说罢,伸手便要抄起桌上的陶罐。

    “父皇不可!”李明珠的动作比他更快,抢先一步拿起了那颗“天罚”,看着景帝疑惑的看着他,解释道:“此物危险至极,稍有不慎便会引发,父皇乃是九五之尊,不可冒险。”

    转头看了看常德,说道:“还是让常总管来吧。”

    常德闻言,嘴角不由的抽了抽,不过还是很快的说道:“公主所言极是,陛下万金之躯,切不可以身犯险,就由老奴代劳吧。”

    回头看着李明珠问道:“敢问公主,此物如何使用?”

    “用火折子点燃外面这根线就可以。”李明珠指着陶罐外面的引线说道。

    眼看着常总管取出火折子,似乎就要在这宫殿之中进行这项伟大的实验,李明珠的心勐地一跳,大声道:“慢着!”

    “殿下还有何事?”常德抬起头,一脸疑惑的看着她。

    李明珠瞪了他一眼,说道:“这里太过危险,拿到外面去试吧。”

    天罚的威力,她已经见过了无数次,尤其是在李易的启发之下,经过沈良数个日夜改进之后,威力更是提升了不止一筹,要是真的在这宫殿里面引发,一个不慎,她们所有人都会被埋在里面。

    常总管并不明白,陛下身边有这么多的护卫,这一个小小的罐子,能有多大的危险,公主殿下,小心的有些过分了。

    “那就听明珠的,去外面吧。”景帝倒是无所谓,笑了笑说道。

    陛下都发话了,虽然觉得没有这个必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