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逆明1644 >

第50章

逆明1644-第50章

小说: 逆明1644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心虚的不止高宏图一人,但也不是所有人都向高宏图一样带着一家老小逃命去,至少户部尚书姜曰广就不是,他虽然也跟徐宏基有过接触,还收了徐宏基给的银子,但他还是抱着一股侥幸的心理,没有逃跑。

    不是姜曰广不怕死,而是他舍不得户部尚书的高位,更舍不得藏在密室里的金银,那是他一辈子的积蓄,真跑了,那就什么都没有了。

    朱慈回到皇宫,纪锋等人前来禀报战况。

    “启禀皇上,御林军以全部被臣和锦衣卫控制,所有将领以全部看押,等候处置。”张魁山最先禀报道。

    朱慈点了点头看向纪锋,问道:“纪锋,魏国公府那边情况怎么样。”

    “回皇上,徐宏基一家老小以全部擒拿,无一人漏网。”纪锋回答道。

    “应龙军伤亡如何。”朱慈最关心的是这一点,他心里很清楚,像徐家这样的家族,不可能不养有一些得力的护府亲卫,这些人必然都是千挑万选出来的,战力不弱,应龙军强攻魏国公府,伤亡应该不小。这一点朱慈虽然有所预料,但当纪锋真把应龙军的伤亡人数说出来的时候,还是把他吓得够呛,同时心疼得要滴血。

    “回皇上,应龙军伤亡八百五十二人,其中阵亡三百二十七人,伤五百二十五人。”纪锋咬着牙,心也在滴血。

    “死了这么多!”张魁山和周曹也惊得瞪大了眼睛。

    纪锋无奈,魏国公府的亲兵都是徐宏基千挑万选的,经过特别训练,战斗力确实不小,应龙军虽然也经过朱慈新型训练方法将近一个月的训练,战斗力有所增长,但一对一的话也是半斤八两,应龙军杀伤了一千二百多魏国公府的亲兵,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伤亡八百多也在常理。

    朱慈并没有怪纪锋,只是心里有些后悔,这都是短兵相接的正常结果,要不是他担忧会打草惊蛇,所以才没有给应龙军换上火绳枪,不然应龙军也不可能伤亡如此惨重,如今再后悔却也是来不及了。

    “传令,重重抚恤阵亡的应龙军将士每人三百两银子,重伤者一百两银子,轻伤者五十两,其余人等二十两。”这已经是普通大明士兵的十倍了,而且是实实在在拿到手上的。

    “臣等代所有应龙军将士谢皇上隆恩。”纪锋等人跪拜谢恩。

    禀报完这个,张魁山突然意识到一个事情。

    “启禀皇上,徐宏基等一干人等虽已一网打尽,但高宏图等人还未捉拿,请皇上立刻下旨,以免被他们给逃了。”

    朱慈摆了摆手,笑着道:“不妨事,朕进宫之前早已下令京营封锁四门,他们一个人也逃不出去的。”

    说是这么说,朱慈还是立刻下旨让张魁山带着锦衣卫前去捉拿东林党等一干人等。这个时候朱慈也不怕把事情闹大了,不管有没有证据,只要是东林党人一概以涉嫌谋反捉拿入狱,他要做就要连根拔起,不给东林党任何死火复燃的可能。

    话说高宏图惊慌的带着一干家眷逃到南京城门,看见城门已被封锁,任何人不的出入,顿时心如死灰,不甘心之下,高宏图命令家奴调转马头赶往另一个城门,然而还未等他赶到半路便被锦衣卫劫了下来,一家老小全部被打入大牢。

    同样的一幕还在姜曰广府上出现。

    姜曰广正坐立不安的在家中渡步,正幻想着事情千万不要牵涉到他的身上,他收徐宏基的银子帮徐宏基说话的事情都是暗地里进行的,没有人知道,应该不会有事。

    “老爷,不好了,锦衣卫闯进来了!”一个奴仆慌张的跑来禀报。

    “什么!”姜曰广吓得腿都软了,瘫坐在椅子上,这时候十几名锦衣卫闯了进来,带头的是锦衣卫副指挥使彭程,彭程对着姜曰广冷笑的宣布道:“皇上有旨,户部尚书姜曰广勾结魏国公徐宏基,阴谋造反,罪不容赦。”

    “拿下!”数名锦衣卫朝姜曰广扑了上去,瞬间将姜曰广按住。

    “我是冤枉的,我是户部尚书,当朝重臣,你们小小锦衣卫怎敢拿我!”姜曰广大喊。

    “嘿嘿,朝中重臣?犯了事,在锦衣卫眼里就是一条狗,这些话你留着到大牢里面说吧,押走!”彭程冷笑。

    一天之内,两百多名东林党官员,不管是否位列朝堂,全部被关入刑部大牢,刑部尚书看着眼前这一大群被押送进来的官员,冷汗直冒,皇上太疯狂了,抓了这么多官员,就不怕朝廷无人办事,停止了运转吗。

    朱慈可不管这些,在他眼里,东林党本来就是一群蛀虫,办不了什么大事,留着也是浪费粮食,当然,朱慈也不是要把东林党所有人都杀光,至少里面其实还是有一部分是真正的清流的,或者真有一些能力的,经过筛选,这部分人,朱慈会考虑重新启用。

    次日早朝,朱慈看着空了一大半的朝堂,嘴角勾起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虽然是笑意,但马士英,章宗义等人却心头冒寒,虽然东林党是他们的对头,如今被皇上一网打尽,今后朝堂就属他们最大,但经过了这样的事情,他们意识到皇上未免太过强势了,根本不可能受人掌控,即使朝堂只剩下了他一党的人,皇上很有可能直接任命他为首辅接替高宏图的位置,但今后要想安然,恐怕就要唯皇上之命是从了,敢有一丝违背,怕今日的高宏图就是他往日后的下场。

    …(未完待续。。)

第七十七章 事后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吏部尚书高宏图,户部尚书姜曰广二人为东林党领袖,伙同魏国公徐宏基阴谋造反,证据确凿,罪不容赦,特革去尚书之职,择日问斩。其余一干东林党人等,与高宏图姜曰广二人皆为一党,均有嫌疑,拙全部打入天牢,待审理查证之后再行处置,钦此!”赵德全宣读完圣旨便退了下去。

    “刑部尚书孙择!”

    “微臣在!”孙择连忙出列道。

    “朕命你刑部协助锦衣卫审理此案。”朱慈说道。

    “微臣遵旨!”孙择显得有些兢兢克克,不敢有一丝怠慢,委实是朱慈的铁血手段震住了所有人。

    “兵部尚书马士英!”

    “微臣在!”马士英出列,对朱慈要说的事隐隐有了预感。

    “如今首辅之位空出,马士英升任内阁首辅,望你日后恪尽职守,领导内阁,辅助朕处理天下大事,切莫学那高宏图,身为首辅,竟生出那些不该有的心思,朕想不杀他都不行。”

    朱慈语气森寒,警告之意明显,就是要告诉马士英,做好自己的本份就行了,胆敢逾越,高宏图就是下场。

    “微臣领旨,定恪尽职守,不敢有违皇上圣恩。”马士英立刻表态道。

    君强则臣弱,这是自古以来的定律,朱慈今日树立了强势,马士英等人往后就只能处处让着他,只要他不太胡来,想做什么,就没有人敢轻易违背。

    “退朝吧!”

    “臣等恭送皇上!”

    朱慈刚站起身来,还没转身,突然想起想起一件事。

    “马士英,朕最讨厌的就是朋党,这是国之大忌,任何有结党之嫌,朕都会以雷霆之势将其铲除,你等可不要让朕失望啊!”朱慈扫视了马士英,章宗义,孙择三人一眼,其中蕴含着莫名的意味与杀机,马士英三人吓得浑身发寒。

    “臣等不敢。”

    “不敢最好!”朱慈转身离去。

    经过十天时间的审讯,两百余东林党大小官员大部分被定罪,该贬的贬,该杀的杀,该流放的流放,剩下的还没定罪的也都还在牢里,如钱谦益等人,这些人或是醉心儒学,或是真正有些才能的人,朱慈都留了下来。

    虽然没有定罪,但也没有放出来,所有人都猜测不出朱慈想干什么。

    而那些被定了罪的,不管是贬是杀,抄家是必然的,朱慈最关心这一点,大明官员因为俸禄太低的原因,几乎人人贪财,府里没个十万八万以上银子的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当官的,如今国库空虚,到处都要用银子,若是能抄上来一大笔银子补充国库,自然大喜。

    锦衣卫是抄家的能手,在张魁山的带领下,几乎掘地三尺,没有抄不出来的,为了防止锦衣卫中饱私囊,朱慈让张魁山,纪锋,周曹,三人各带一些应龙军监督着一部分锦衣卫挨个的抄家。

    随着一箱一箱金银被抄了出来,清点过后送进国库,把国库堆得跟一座大山似的。

    “皇上,这是从各个官员家中抄上来的物品,请皇上过目。”

    “嗯。”朱慈接过张魁山递上来的清单,差点被上面的数字惊得眼睛都快瞪出来了,一百五十多名官员,连同魏国公,阳武候等几个被牵连进去的勋贵,竟然抄出了价值两千七百多万两银子的金银珠宝等现物,六十多万亩的良田,还有几百栋大小不一的府邸,若全部换成现银,怕是差不多四千万两,都快赶上李自成抄北京城的一半了。

    其中魏国公府抄出最多,在锦衣卫的掘地三尺下,找到了魏国公府的大金库,一共抄出了近四百万两银子的财物,八万亩良田,十几座府邸,价值超过五百万两银子,朱慈虽然惊讶,但稍微一想也在常理,毕竟魏国公府身在大明最富庶的江南,世代袭爵国公之位,还握有实权,经过一家人近三百年的积累,五百万两银子的家产都算少的了。

    接下来便是高弘图和姜曰广,最让朱慈吃惊的是姜曰广,从他府上竟然也抄出了两百多万两金银珠宝,万亩良田,高宏图比姜曰广稍少,但也有一百五十多万两金银珠宝,八千多亩良田,果然大明的重臣都是大老虎啊。

    李自成抄了整个北京城,不算府邸良田什么的,才得到七千多万两银子,朱慈只抄了一百多人就得到两千七百多万两,朱慈不得不感叹,江南就是比北京城富庶,人人都是肥羊,要不是怕做得太过火了,朱慈真想连剩下的钱谦益等七十多个东林党一起抄了,这怕又得有上千万两银子的收入。

    当然,朱慈是不敢真那样做的,那样一来他就真的无人可用了,朝廷还是需要一些人来运转的。

    朱慈虽然还没有给钱谦益等人定罪,但也没有立刻放出来,而是先晾在牢里。

    把这些都处理完,已经是半个月后了。

    钱谦益府上,自从钱谦益被抓紧大牢,整个钱府都乱成了一团糟,人人自危,无不害怕钱谦益被定罪了之后,连累整个府里的人,许多奴仆和婢女都被遣散了,剩下的都是和钱谦益有直属关系的,想跑了跑不掉,钱谦益会被定什么罪也决定了她们的命运。

    “夫人,夫人!大牢里传来消息,皇上下旨,允许探监了。”一名婢女一脸喜色的跑来跟钱谦益的夫人柳如是说道。

    “可是真的!”柳如是露出惊喜。

    柳如是,秦淮八艳之一,醉心于钱谦益的儒学,二十三岁之时脱离歌舞坊下嫁给了年过六十的老牛钱谦益,做了钱谦益的继室,从此一朵鲜花插在了牛粪上,钱谦益被抓入大牢之后,整个钱府就剩她一条主心骨了。

    “嗯嗯,夫人,是真的,奴婢问过守牢门的大哥了。”这名婢女小鸡啄米似的点头。

    “好,终于能见到老爷了,老爷在牢里怕是过得不好,惠儿,让厨房立刻准备一些吃的,我要去见老爷。”柳如是喜极而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