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逆明1644 >

第40章

逆明1644-第40章

小说: 逆明1644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帅,开花弹没能打散革左五营的阵型,怎么办,战场中的一万兄弟快支撑不住了,快下令全军出击吧。”杨坤看着战场内的形势着急的说道。

    “不,高第还能撑得住,让红衣大炮继续开火,打光所有开花弹。”吴三桂不为所动,神情冷冽的说道。

    “大帅不可啊,两军已经交战在了一起,再开炮也会伤到我们自己的弟兄的。”杨坤大惊道。

    “执行军令!”吴三桂杀机毕露,但为了安抚军心,也开口解释道:“李自成大军四倍于我关宁军,仅仅革左五营的战力就不比我们关宁军弱多少,若不能尽量依靠开花弹重创革左五营,我们整个关宁军都要覆没。”

    听吴三桂如此说,杨坤动了动嘴,没有多说下去,命令红衣大炮继续开火。

    “吴三桂够狠!”看着革左四营在战场当中不断被吴三桂的红衣大炮轰击,李自成心都要滴血了,本来革左五营被红娘子带走一营已经让他无比难受了,现在又被这样损失,他生吞了吴三桂的心都有了。

    “陛下息怒,一万关宁军即将覆灭,吴三桂必然得不偿失。”牛金星说道。

    李自成冷笑一声:“吴三桂小儿打的什么主意,朕岂会不知道,无非就是想依靠开花弹打乱我革左四营的阵型,在趁势掩杀,好一举重创我大顺最精锐的革左大军,只不过他想不到的是,我大顺军与明军交战十数年,岂会没有见过明军的开花弹这等利器,数十次大战,大顺军已经不是区区几轮开花弹就能打乱的了,朕要让他偷鸡不成蚀把米!”

    李自成虽然在占领北京城之后,渐渐失去了雄心壮志,变得有些昏庸,但好歹十几年造反经验下来,打下这么一大片江山,连大明京城都被他占了,这点眼光还是有的。

    果然,十轮炮击之后,吴三桂打光的所有开花弹,发现战场中的大顺军已然士气不减,阵型不乱,吴三桂唿吸都有些急促了,双眼赤红,如同野兽。

    “全军冲杀!”吴三桂拔出配剑,剑指前方,此时此刻,唯有决战!

    “关宁铁骑,天下无敌!杀…”

    “杀……”

    四万关宁军铁骑在吴三桂的亲自率领下,带着震天的喊杀之声,十数万只马蹄敲响大地战鼓,带着势不可挡之势冲杀向前,要与李自成展开决战!

    ………(清兵入关之后开始整顿朝纲收拾东林党等人)………(未完待续。。)

第六十一章 清兵入关

    “哼!”李自成轻蔑一笑,下令道:“大军左右翼包抄,截断吴三桂退路,围歼关宁军!”剩余十一万余大顺军左右包抄,两支大军交战在一起。

    李自成除去先前攻击外围城寨损失的万余人,近十九万大军,包围吴三桂的五万关宁铁骑,超过二十四万大军交战在一起。

    这是一场残酷的大战,这里几乎集结了大顺军大部分身经百战的精锐大军,以及号称战力匹敌满八旗的大明关宁铁骑,战场残肢断臂,血溅飞沙,双方半斤八两,一时之间难分胜负。

    然而,关宁铁骑虽然精锐,但大顺军也不差,并且人多势众,双拳难敌四手。

    终于,两个时辰后,关宁铁骑渐渐露出败象,到底不敌人多势众的大顺军精锐。

    谁都没有注意到的是,右方千米之外的一座山头上,这里隐隐飘荡有一面满清旗帜,数名满清将领隐逸在此地遥望战场之中的两支交战大军。

    “多铎,你怎么看场中的这两支大军。”多尔衮淡然微笑的朝身旁的胞弟大清多罗郡王多铎问道。

    多铎看了看后说道:“关宁军不弱,李自成大军同样不弱,看他们的战力,应汉人最精锐的两支兵马了,若不是他们相互残杀,我大清八旗就算遇到他们任何一支,如此交战下来就算能胜也必然伤亡惨重,得不偿失,甚至李自成还稍强,大清我们八旗也不敢说能完胜。”

    “不错,汉人两支最精锐的兵马再此相互残杀,最终这天下必然是我大清的。”多尔衮神色锐利,似乎已经看到这一战之后大清铁骑即将纵横汉人江山无可阻挡的画面了。

    “报”

    “启禀摄政王,吴三桂已经撑不住了,请求摄政王立刻救援!”

    “不,在等等,吴三桂还撑得住,关宁军没那么弱,吴三桂想保存实力,岂能逃得过本王的双眼,让他们再打一个时辰。”多尔衮笑道。

    “十四弟莫不是想待他们两支大军打得两败俱伤之后,大清军队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他们一同全部歼灭在此!”多尔衮的另一名左膀右臂大清硕英郡王阿济格满含笑意的问道。

    多尔衮摇了摇头:“吴三桂是不能一同灭掉的,他既然事先与我大清有了盟约,我大清便不能食言,否则将来入主中原之时如何取信其他汉人,光凭我大清八旗是不可能真能占据广大无边的汉人江山的,况且这一战虽必然击败李自成,但这并不是李自成全部的兵马,李自成在关内还有数十万大军,此人能跟大明相斗十数年,并最终占居大明京城,逼死崇祯,不容小觑。”

    “再则,吴三桂经此一战,必然元气大伤,他逃不出本王的手心,他与李自成有大仇,本王还要利用他当马前卒最终将李自成彻底剿灭。”

    多铎听完多尔衮的分析,赞同的点了点头,他十四哥果然雄才大略,若这次真能带领大清入主中原,在此威势之下,说不得能逼福临那小毛孩要让出皇位了,这大清的皇位本来就应该他雄才大略的十四哥来坐。

    山海关大战如火如荼。

    崇祯十七年农五月初二傍晚,正当大顺军与关宁军激战正酣,关宁军伤亡惨重渐渐不支露出败相,就要崩溃之时,多尔衮终于亲自率领十五万满八旗,蒙古八旗和汉八旗联军一同冲向战场。

    “清兵!”李自成大吃一惊。

    就在大顺军即将击溃关宁军的紧要时刻,面对突然加入十余万清军,李自成毫无准备,已是疲惫之师的大顺军面对士气如虹的清军虎狼,猝不及防之下阵脚大乱,几乎一触即溃,虽勉强撑住,但面对关宁军以及清军的两面夹击,大势已去,回天乏力。

    一个时辰后,大顺军伤亡过半,瞬间崩溃。

    败局已定,李自成难以接受这个事实,被刺激得眼前一黑,差点坠下马去。

    “陛下,吴三桂竟与清兵联合,大势已去,快下令撤退吧。”牛金星在李自成旁边劝说道,一面头皮发麻的看着即将朝他们冲杀过来的清兵,双腿有些发颤。

    “撤!”李自成咬了咬牙,下令撤退。

    然而,为之已晚,大顺军已经崩溃,李自成的命令更是令大顺军一片混乱,争相往后撤退,一时之间被清兵和关宁军尾随追杀,十数万大军死的死散的散。

    最终,李自成匆匆收揽了数万大军后,一路且战且退,退往北京城,当李自成带领残军败退回到北京城的时候,先前随他出征的二十万大顺军竟然只回来了不到三万,百战精锐几乎损失殆尽,大顺军从此元气大伤。

    山海关之战以吴三桂和清兵的最终胜出而告终。

    经此一战,关宁军虽然也属于胜利的一方,但也损失惨重,五万大军伤亡多达三万,剩下的两万也都是疲惫之师,关宁军也元气大伤。

    多尔衮趁此机会提出收编关宁军,并当场封吴三桂为大清平西王,其麾下将领人人有封。

    吴三桂心有顾忌,不想接受多尔衮的册封,但形势不如人,他若敢拒绝,必然被多尔衮当场击杀,随无奈之下接受了多尔衮的册封,成为大清平西王。

    为了致使吴三桂等人没有反悔的余地,多尔衮又提出让吴三桂等关宁军将领剃掉前额头发,结成与满人一同的金钱鼠尾,以示诚意。

    吴三桂等人不敢拒绝,在多尔衮的亲自监督之下,关宁军将领全部被剃成与满人同样的金钱鼠尾,这也代表着关宁军正式臣服于大清的麾下。

    经过一夜的休息,清兵马不停蹄的扑向北京城。

    精锐大军损失殆尽,李自成认为北京城不可守,便在牛金星等人的劝说下,带领大顺军撤出了北京城,并放弃了整个河北,大顺军撤往山西河南等地。

    山东济南城,数日前徐州总兵李化熙率领徐州军进入山东并入史可法麾下,如此,史可法大军多于刘宗敏大军,济南城稳如泰山,刘宗敏无力在攻取济南,便率领大军退往德州。

    史可法本想趁势追击,但却被李化熙暗中拖延,当史可法终于强压李化熙率军北上的时候,刘宗敏早已经接到李自成的将领放弃德州退往河南去了,德州被清兵先一步占领,山东门户大开,史可法虽怒,但也无可奈何,只能先将消息传回南京城,等待朝廷的决定。

    …(未完待续。。)

第六十二章 亡国之臣

    李自成山海关大败的消息传到江南,无数东林党等朝臣欢声雀跃。

    “首辅大人,皇上若得知李自成贼军山海关大败的消息,定然非常高兴,我等应立刻去给皇上报喜。”

    “对对,闯逆大败,大明中兴在望了。”一群东林党人脸上均挂着无比的兴奋,相邀去往皇宫御书房向朱慈报喜。

    “咦,马阁老你们也进宫来找皇上?”高宏图等人来到御书房门口,见到马士英等人已经先一步来到这里,便开口说道。

    “首辅大人你们能来,我马士英为什么不能来。”马士英一脸不善的说道。

    自从高宏图当上首辅,马士英章宗义等人的日子非常不好过,别看六大阁臣,大家都是一边占三个,可东林党出身的官员实在太多了,整个朝堂上百名官员,至少有七十人是东林党,还有近十个是开国以来一直住在南京城的勋贵,如魏国公徐宏基等人,这些人一般以维护大明的统治为主,只要不是有人造反,他们向来是两不相帮的,所以说马士英一边的人其实只有二十个左右的样子,连自己掌控的兵部工部刑部三大部门都掌控不过来,时时都要防着被东林党架空了。

    同时,马士英还得到消息,魏国公徐宏基等勋贵似乎渐渐跟高宏图走得有些近,也不知道在密谋些什么,这太恐怖了,要知道,魏国公一门可是世代掌握着南京城京营的兵权,若是跟东林党一起密谋什么事,何人能阻挡。

    “既然如此,我们一同进去给皇上报喜吧。”高宏图说道,率先走了进去。

    “哼。”马士英冷哼了一声,一甩袖口跟着走了进去。

    朱慈正在批阅奏章,每日都是一些琐事,要不是他心里熟知一点史,还以为大明朝如今风调雨顺,天下太平了。

    咦!竟然有一个参奏马士英的,说他一个月前在南京城郊建了一座豪华庄园,还养了几个歌姬,耗费了十几万两白银,这些银子定然全是贪污所得,奏请他这个皇帝查办马士英。

    “都不是好东西,也好意思把这些事说出来。”不用想,朱慈明白,参奏马士英的这个官员必然是东林党无疑,这些人就想着扳倒马士英好独霸朝堂呢。

    要说,这样的事情朱慈是绝对相信的,但他也清楚,满朝文武,又有哪个不像马士英这样的,真要查办起来,谁也跑不掉。或许满朝文武正是因为这样,觉得没有人敢把官员贪污这种事摆到明面上说,所以他们才肆无忌惮的贪污,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