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逆明1644 >

第371章

逆明1644-第371章

小说: 逆明1644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传令,其他各舰停止炮击,只由旗舰分散炮击,击沉最后三艘倭寇战船!”沈景超下令道。

    此时此刻,仅剩的三艘倭寇战船也都是重伤即将沉没的‘伤船’罢了,每艘再中上一枚炮弹都足以击沉,做为东海舰队提督,他没有败家的让三十艘战舰一同齐射,只让自己旗舰的三十六门神威级大炮分散炮击。

    倭寇战船上,所有幸存的倭寇都绝望了。

    西川井边也绝望了,他身甚至都没有再从破裂的甲板上站起来,绝望和无力吞噬了他的所有斗志。

    他隐隐有些预感,或许这一次幕府出兵朝鲜是错的,会为大日本带来难以想象的灾难。

    “开炮!”

    “轰轰轰…”沈景超的旗舰在这一刻开炮了。

    虽然只有一艘战舰开炮,也仅有三十六枚炮弹射出,但能上沈景超旗舰的炮手都是炮术最精准的炮手,几乎每四到五枚炮弹便有一枚命中,三艘倭寇残船,几乎每艘都被命中两枚以上。

    “轰!”巨大的爆炸伴随着火光笼罩三艘倭寇残船,船体被撕碎,木板,碎屑飞溅。

    爆炸过后,倭寇战船全部沉入大海。

    短短不到半盏茶的时间内,倭寇全部二十二艘战船被击沉,数百艘运输物资的普通运输船被吓住了,早就分散逃命去了。

    “舰队分散出击,追击所有倭寇船只,让倭寇不敢有一船出现在朝鲜海峡!”沈景超一脸冷然的下令道。

    当日,朝鲜海峡被完全封锁,没有大明海军的同意,敢出没在这片海域的任何船只都会被直接击沉。

    没有了水军船只的运输和联系,登陆朝鲜的十五万倭寇军便如同瓮中之鳖,没有退路的孤军,最终有极大的可能会被全歼在朝鲜半岛之上。

    (未完待续。。)

第五百八十二章 进攻汉城

    朝鲜海峡被大明战舰封锁的消息传来,在登陆朝鲜的十五万倭寇军当中掀起不小的波澜。

    “咔嚓!八嘎呀路………”

    倭寇军统帅,德川家光之子德川家岗愤怒的拔出自己的武士刀将身前的木桌噼成两半。

    海峡被封锁,损失战船倒是其次,最主要的是影响登陆大军的军心,会造成恐慌,而且当前仅仅是大军登陆而已,大量物资都还没有运过来。

    出兵之前,朝鲜曾要求倭寇自带一部分粮草,德川家光也同意了,可是现在,只运了不到十船,连十五万大军一日的消耗都不够。

    虽说可以要求朝鲜提供军粮,但若是倭寇自己没有军粮,完全依靠朝鲜人给予的话,太容易被朝鲜人咔住脖子了,对战胜明军之后吞并朝鲜之计极为不利。

    德川家岗虽然不甘,但事到如今,也只有求助朝鲜人了。

    

    朝鲜王宫议事厅,送走德川家岗,朝鲜国王和许多朝鲜官员的面色都有些不好看。

    “王上,我朝鲜库府粮草供应我们自己的五十八万大军都极为吃力,最多支撑一个月,若大战还未结束也无法支撑下去了,如今再加上倭寇的十五万大军,怕是最多支撑二十二天!”一名朝鲜官员说道。

    “说是能支撑二十二天,可是倭寇可不是我们的朝鲜军,我们可以在自己军中缩减一些供应,但倭寇肯定不会这么做的,一定会要我们充足供应,照这么个算法的话,能支撑十八天就不错了。”一名朝鲜官员叹息的说道。

    意思就是说对于朝鲜军士兵,朝鲜可以每日两顿,三天加一顿来节约,可是倭寇既然是求援来的援兵,****三顿是一定的,这样一来,十五万倭寇军的消耗至少跟二十几万朝鲜军的消耗一样多,极大的增加了朝鲜的压力。

    朝鲜终究国力微弱,勉强汇聚这么多大军已经是极限中的奇迹了,想完全供应粮草是根本不可能的。

    朝鲜国王面色忧愁,不过他想不出任何办法。

    “王上,这或许也并非一件坏事。”突然,一名朝鲜官员站了出来说道。

    “哦,怎么说?”朝鲜国王和其他朝鲜官员看向那人。

    “王上,倭寇没有自带粮草,便需要我朝鲜****供应,如此一来,战胜大明之后,倭寇就算想搞什么小动作,也会被我们掐住脖子,用粮草供应,死死的限制住,这对于我朝鲜而言未必就不是好事。”这名朝鲜官员解释道。

    的确,倭寇在朝鲜人眼中跟豺狼没什么两样,极为危险,要不是实在没有办法,朝鲜不会向倭寇求助,引狼入室。

    对比于败在大明手中而招致灭国,朝鲜同样担忧战胜大明之后倭寇起不改起的心思,那样又是一场大战。

    听那名官员这样一说,朝鲜国王明显一愣,随即眉宇间缓缓舒展开来,是啊,虽然粮草供应更加紧张了,但能掐住倭寇的脖子,让倭寇熄了不该有的心思,专心帮助朝鲜对抗大明也是好的。

    平壤城。

    “军长,十五万登陆朝鲜的倭寇已经全部聚集在汉城一线,和朝鲜人一起布防!”有探听消息的斥候兵回来禀报。

    黄得功点了点头,海军东海舰队封锁朝鲜海峡的消息也已经传来,登陆朝鲜的倭寇已是瓮中之鳖,并且,皇上旨意上明确指示八月一日准时进攻汉城,到时候,第四军也会从海上登陆支援,朝鲜军和倭寇军必败。

    明日便是八月一日。

    “传令,全军准备,明日一早开拔,进攻汉城!”黄得功下令道!

    次日,八月一日,五十八万朝鲜军和十五万倭寇军在汉城一线备战完毕,就等大明军队进攻汉城。

    同日,黄得功率领第三军,第十八军,以及两万守备军,共六万大军出平壤,直扑平壤与汉城之间的黄州府和开城府,攻陷两城之后,明军将兵临汉城城下。

    巳时,黄得功率领出平壤的四万明军杀至黄州府城下。

    午时,黄州府城破,黄得功留下八千守备军守备黄州府城后,率领剩下的大军,直奔开城府。

    酉时,明军杀至开城府下。

    开城府是朝鲜都城汉城的最后一道屏障,朝鲜国王并没有打算放弃开城府,而是派了八万大军镇守开城府,准备在开城府阻拦明军一时,打击一下明军的锐气。

    “轰轰轰…”

    开城府内炮火连天,大量房屋被炸塌,士兵百姓被炸死。

    在明军强大的炮火下,镇守开城府的朝鲜士兵死伤惨重,士气低落,一个个缩在墙角瑟瑟发抖,毫无战意。

    戌时,夜幕之下,随着开城府城门被炸开,堵在城门背后的大量石块被炸飞,明军攻入开城府内。

    “杀啊”

    明军在黄得功的指挥下,在凌晨之前便清剿干净了城内的朝鲜军士兵,击杀朝鲜军士兵两万,俘虏六万。

    黄得功下令明军在开城府休整一夜,次日清晨进攻汉城。

    次日,八月二日。

    黄得功将所有跟随的普通守备军士兵留在开城府,自己率领第三军,第十八军四万大军杀向汉城。

    汉城大战将是一场七十万人交战的大战场,原本跟随第三军和第十八军进入朝鲜的几万常备军,黄得功并不打算将他们带去汉城参战,而是让他们全部留守平壤,汉城大战有第三军,第十八军,以及准备从海上支援的第四军,三个正规军六万大明正规军参与就足够了。

    汉城,朝鲜王宫。

    黄州府和开城府一日之内全部陷落,特别是开城府八万大军竟然挡不住明军半日进攻,明军以势如破竹的迫人之势即将兵临汉城城下,这样的结果让朝鲜国王和朝鲜众官员脸上都极为难看。

    到时在场的德川家岗等倭寇军将领一脸鄙夷,明军仅有几万大军的消息他们早就知道了,虽然几十年没有跟明军交战过,但明军这样的战绩并不能吓住他们,反而让他们认为朝鲜人的软弱,更加对击败明军之后顺势吞并朝鲜信心十足了。

    朝鲜国王不是没有看到倭寇眼中的鄙夷,不过他没有时间计较这些,明军即将兵临汉城城下,眼前商议如何抵御明军才是第一要紧之事。

    当即,朝鲜君臣和德川家岗等倭寇军将领展开了紧急商讨。

    最终,朝鲜国王和德川家岗决定,让全军就在汉城城外与明军展开决战。

    毕竟,汉城虽然不小,但六十万大军云集,也不可能直接将战场放在汉城城内,所以为了方便布防和运作,决战将放在汉城城外十里处的九云岭。

    九云岭位于开城府前往汉城的必经之路上,地势宽广,适合几十万大军布防,乃决战的良佳之处。

    随着黄得功等明军越来越逼近,汉城战云密布,大战一触即发!

    ………(未完待续。。)

第五百八十三章 决战九云岭(一)

    决战的战场虽然是放在汉城城十里外的九云岭,但因为将是一个六十多万人交战的战场,战场很大,超出十里的范围,从九云岭一直延绵到汉城。

    汉城二十余里外,经过一个时辰的行军,黄得功,尚可喜等四万明军已行至此处,大约再有不到十里便可进入九云岭决战区。

    “报…”

    “前方已临近九云岭,朝鲜军和倭寇军共六十万大军在列阵迎战我军!”探子快马来报。

    黄得功点了点头,命令大军暂停行进。

    “将九云岭的地图拿来!”黄得功吩咐道。

    很快,亲卫便九云岭的地图找出来,交到了黄得功手中。

    黄得功与尚可喜下马,勘查九云岭的地图,选定等会进攻的方向。

    “此处乃九云岭北侧高坡,也是九云岭最高的一处地方,先拿下这个高坡,在高坡上构筑炮营阵地,可轰击大半个九云岭战场!”黄得功指着地图上一处地方说道。

    尚可喜点了点头,赞同黄得功的决策。

    决定好首要攻击方向后,黄得功收起九云岭地图,继续上马向九云岭方向行军。

    …

    大约半刻钟的时间后,九云岭出现在黄得功的视线内。

    广阔的九云岭,到处都是朝鲜军和倭寇的战旗在飘扬,朝鲜军和倭寇军大营似一望无际,整个九云岭延绵十几里,似乎都站满了朝鲜人和倭寇的身影,黑压压的一片又一片。

    “下马,组阵!”黄得功沉着下令道。

    第三军和第十八军士兵全部下了战马,在当前这种恢宏的战场,做为人数绝对劣势的进攻方,骑战反而大大限制第三军和第十八军枪炮的发挥,反而步战更容易击溃庞大的朝鲜军和倭寇军。

    第三军和第十八军士兵迅速组列攻击阵型。

    九云岭内,朝鲜国王和倭寇军统帅德川家岗也收到了明军抵达九云岭的消息。

    “明军真的只来了四万人的大军?”德川家岗极为不敢置信的问道。

    “是的,探子只见明军来了四万人!”斥候将领回答道。

    得到斥候将领的再次确认,朝鲜国王和德川家岗不由得同时皱起了眉头。

    朝鲜国王极为恼怒,明军实在是狂妄过了头,太不将他们朝鲜放在眼里了,不仅是朝鲜国王,在场的朝鲜众将领和官员都有一种耻辱在心头。

    原本,他们一直以为,明军在平壤暂时停止进攻,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可能是等待援兵,却想不到,并非如此,明军明知他们朝鲜集中的所有的力量,连全国壮丁都汇聚到了汉城,足有五十几万人马,又有倭寇的十五万大军,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