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逆明1644 >

第193章

逆明1644-第193章

小说: 逆明1644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福王那头肥猪竟敢先本王一步登基,他凭什么!”潞王破口大骂,怒吼道。

    两人当年曾在南京城相争正统,可谓是相互都看对方不顺眼,这一次福王造反的消息一传出来,潞王便迫不及待的也宣布造反,未尝没有再一次一争高下的意思,可是如今福王竟然登基了,要知道,南昌离南京城超过千里路,而他潞王快要打到长江边了,福王凭什么先他一步登基。

    “王爷息怒!”一名白衣仕衫青年笑着劝道。

    “武先生,你让本王如何能不怒!”福王隐忍着怒火,不过看他对白衣仕衫青年的称唿非常奇特,竟然称唿为‘先生’,这可是一个极大的尊称了。

    能被福王如此尊称,这位‘武先生’的来不凡,不错,‘武先生’出自江淮最大的士族‘武家’,并且这位武先生当代武家家主的嫡长子,此人聪慧不凡,三岁背诗,五岁写出文章,十岁考过秀才,十三岁中举人,不过他至今没有去参加春闱,没有人认为他会考不过,而是他不屑,懒得去靠。

    武先生是一个骨子里极其高傲的人,当然,他的确很聪明,潞王造反以来,很多计谋都是出自他手,潞王那般尊重他不是没有道理的。

    武先生毫不在意的笑道:“王爷,您的十几万大军已经快要打到了长江边,只要在攻破最后一县,到时候声威大震,必然有更多的士族豪强和宗室来投,大军发展到二三十万人不成问题,如此强大的兵力,届时渡过长江,直抵南京城下不成问题,只要王爷先行攻下南京城,夺得传国玉玺,手握传国玉玺,王爷说谁是正统谁就是正统,哪怕说自己的正统也没有人会反对。”

    潞王一愣,随即欣喜一笑。

    “先生所言甚是,是本王考虑不周,当前渡过长江,攻下南京城夺得传国玉玺才是最重要的。”

    随着潞王十几万反军不计代价的勐攻,一日后,浦口县告破,潞王反军兵临长江边,直逼南京,天下震惊,潞王声势大振!

    瞬间,各方来投,潞王大军也一下子发展到了二十几万人,声势不比福王弱,气得还未攻破九江的福王差点掀桌子,不得不加紧催促麾下反军尽快攻破九江,他不能让潞王先一步攻下南京,否则手握传国玉玺的潞王很可能压他一头。

    短短不到十天,福王,潞王,庄王,鲁王等十几位藩王公开反叛,数万其他宗室在后支持,成千上万的豪强士族跟随,短短不到十天时间,各地反军加在一起便超过了八十万,以福王和潞王声势最大,各方大多拥立他们其中一方,天下过半的士族和宗室都加入了,另外不到一半也在观望,随时有可能加入进去,一时之间,大明江山可谓是烽火满大地。

    “报………”

    “潞王反军兵临长江,正大肆伐木造船,不日便会渡江!”一名士兵冲进大殿,禀报这个紧急的情况。

    这时,锦衣卫指挥使彭程也走了进来。

    “启禀皇上,因为潞王兵临长江和福王称帝的消息,又有上千户士族和宗室加入反军,反军声势越来越浩大,大约再过五天,便会超过百万兵力。”彭程紧蹙着眉头,这样的情势下,他也有些心急了。

    “是吗?这个时候应该已经有过半士族豪强和宗室加入了吧!”朱慈眉毛抖动,笑得很冷。

    才刚刚过半,比朱慈预料的还少一些。

    “皇上,还有一则消息”彭程有些为难,但还是说了出来:“福王声称皇上是太后背着先皇和侍卫生的……,如今就连潞王那边也在传唱,似乎所有大街小巷都能听到,对皇上极为不利!”

    虽然有些关键词彭程没有说出来,但只要不傻的人,都知道是什么意思。

    出乎彭程的意料,朱慈毫不在意,笑道:“福王还真够可以的,竟然想出了这样的借口,最开始朕还以为他会弄一个‘清君侧’出来呢,这倒是朕小看了他,倒是潞王那边竟然也跟着这么造谣了。”

    其实,朱慈没有想到的是,福王难得聪明一次,之所以不用清君侧,不仅是为了让他自己更加名正言顺,更是为了将朱慈逼到悬崖边上,不给朱慈任何退路,毕竟若是用清君侧的话,一旦朱慈撑不住了妥协,只要杀掉他们想要清君侧的那些人,他们便没有借口了,到时候尴尬的只会是他们,这是他们决不允许的。

    潞王的想法也跟福王一样,虽然潞王非常不想用跟福王一样的借口,但他想不出更好的,况且武先生说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只有天下人都在传唱,才能将不是真的事情也传成真的,潞王一听,觉得很有道理,所以也用了跟福王一样的借口,派人四处传唱朱慈血脉不纯的事。

    因为福王和潞王两大领头羊都那样传唱,其他人自然有样学样,全部跟随。

    数万户士族豪强和宗室的势力加在一起毫无疑问是极为强大的,确实能做到每条街道都有人这么传唱,更何况还有一些不敢明着跳出来,但暗地里不乏余力支持的人。

    “皇上,臣认为应该立刻想办法制止谣言!”彭程严肃的建议道。

    朱慈点了点头道:“确实要制止,不过也不用那么紧张,朕相信百姓们的心镜是明亮的,没那么容易被煳弄,只需让锦衣卫稍加引导便可。”

    “臣遵旨!”

    朱慈没有说错,或许一件事情说多了,到一定程度后的确能将假的传成真的,可是那些人显然忽略了一点,普通百姓或许有一些八卦之心,容易被煳弄,可是朱慈的那道圣旨关乎着他们所有普通百姓的利益,是真真正正为他们考虑的。

    普通百姓们的心思很简单,谁对他们好他们就对谁好,他们可不关心皇帝是谁,更不关心当今皇帝的血脉是否纯正,他们只知道,当今皇帝是一个真真正正为他们普通百姓考虑的皇帝,是他们应该供奉的明君。

    这不,锦衣卫都还没开始有动作,谣言便很快被百姓们自行告破了。

    (未完待续。。)

第二百九十六章 民心

    南京城。

    由于谣言四处谣传,引得百姓们不免议论纷纷。

    “听说好多人都在传当今皇上不是朱家血脉,不能为皇帝,这是不是真?”一座街边茶肆,不少百姓正在议论,惊骇莫名!

    “不知道,不过我不相信这是真的!”一名百姓摇了摇头,但立刻坚定的道。

    “对对,我也不相信,理由太简单了,为什么早不传出来晚不传出来,偏偏在皇上要取消士族和宗室永不纳税特权的时候传出来,而且还扯上了正在攻打九江的福王和已经攻到了长江边的潞王,这不是明摆着的吗,那些士族和藩王不肯遵从圣旨向朝廷纳税,并且减免佃户的租税,所以才起兵造反!”另一名百姓竟然一口道出了事情的缘由,立刻获得了其他百姓的一致赞同。

    百姓的眼睛时雪亮的,谁对他们好他们便帮谁,他们心里可不关心当今皇上是不是朱家的血脉,只知道当今皇上是一位真真正正为普通百姓考虑的皇帝,值得他们拥护。

    “皇上才是真命天子,福王和潞王是反贼!”不知道哪个百姓事先喊出了这个口号,立刻便获得了普通百姓的一致认同,特别是那些悲惨的佃户们,朱慈的圣旨无疑让他们看到了希望,无论如何他们也不希望当今朝廷被福王反军推翻,毕竟若是福王和潞王胜了,他们今后依然要交七成八成的重税给地主,剩下的根本不够吃,而若是当今皇上胜了,则圣旨必然被推行,到时候他们最多只需要交两成的税给地主,那样的生活对他们而言,绝对是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知道怎么样来选择。

    “福王和潞王是反贼,打倒反贼!”在许多不明人士有意的煽动下,许多常年被豪强地主们剥削的普通百姓们走上街头,奋力唿喊!

    普通百姓是士族的数百倍,这是一股压倒性的力量,超过数百万人出来呐喊,唿吁朝廷剿灭叛贼,声势震动天下。

    慈宁宫,常年礼佛的周太后震怒。

    “你说什么,外面竟然有这样的谣传!”周太后怒道。

    “这不仅是对哀家的侮辱,更是对先皇和朱家代祖先的侮辱,哀家决不允许!”泥人还有三分火气呢,周太后平时虽然不理事,但不代表她能容忍那样的谣言。

    慈宁宫宫门大开,一身华贵容装的周太后踏出了一年未出过的慈宁宫。

    年仅三十五岁的周太后并不显老,周身都充满华贵与雍容,气势更是令人侧目。

    周太后直接朝着朱慈当前的所在地御书房走去。

    朱慈正在聆听各地传来的情报。

    “启禀皇上,太后娘娘走出慈宁宫,正在前来御书房的路上。”赵德全一得到消息便立刻前来禀报。

    “哦?母后终于肯走出慈宁宫了吗!”朱慈大喜。

    自从崇祯十七年五月他登基以来,周太后便一直在慈宁宫佛堂礼佛,不问世事,朱慈请了多次都没能将她请出来。

    朱慈倒是有些猜到周太后的心情,当年因为崇祯皇帝自缢惨死让她心中悲伤,要不是朱慈一路劝诫和哀求,或许周太后已经跟着崇祯皇帝去了,虽然最后平安南下,并且成为了尊贵的太后,但周太后始终对崇祯皇帝的惨死,心有介怀,一直在慈宁宫佛堂礼佛,就是有着为崇祯皇帝超度的意味。

    朱慈对周太后的感情很复杂,他虽然在灵魂上并非周太后亲子,但因为原先自身本是孤儿,从未有过亲娘的原因,他心有遗憾,所以一直将周太后当作自己的亲娘尊敬,再加上这具身体本就与周太后血脉相连,冥冥中也产生了一些影响,久而久之,若是不特意回想的话,他内心深处,便已经下意识的认为自己就是周太后亲生儿子,对周太后的尊敬没有半丝作假。

    “太后娘娘驾到!”还没等朱慈走出去迎接,周太后带着一群宫女太监走了进来。

    “母后怎么来了,难得肯走出慈宁宫,也不事先知会孩儿一声,也好让孩儿去迎接母后。”朱慈笑着迎了上去。

    “哀家再不出来,还不得被外面那些人诬蔑死,将来死了如何还有脸面去见你父皇!”周太后话语中透着怒气,不过对朱慈却是笑着的,对于自己这个儿子,周太后非常满意。

    朱慈登基以来的所作所为,周太后都看在眼里,她的眼光比崇祯皇帝还要深远,在许多事情上,自然不会与一些迂腐的老臣一样认为朱慈是在胡闹,就连许多朝臣觉得朱慈在‘胡闹’的时候,想进慈宁宫求周太后出面,周太后都不理会。

    “你也是,要做下那等事情,为何不事先准备妥当,母后都不得不替你担心!”这一次,周太后同样看得清楚,知道朱慈这次所做的同样不是在胡闹,只是事情到底是太大了,不得不让人担忧。

    周太后的关怀让朱慈心中温暖,笑道:“母后放心,儿臣早有准备,先让他们蹦几天,不日便可发动雷霆之势将他们扫灭。”

    听到朱慈这么说,周太后心中稍定,不过她难得出来一趟,也想帮朱慈一下。

    “母后相信你,不过母后要你立刻召集百官,母后有话要说!”

    “儿臣这就去办!”朱慈点了点头。

    朱慈大概猜得出来周太后打算要做什么,对于周太后肯出面帮忙,他非常乐意。

    当日,朱慈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