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大汉列侯 >

第217章

大汉列侯-第217章

小说: 大汉列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场的五个人,苏广意是最没有存在感的,他在天子眼里可有可无。属于累死累活做事还不太招待见的,酂侯萧胜顶着大牌子在那儿杵着。其实他自己也是个大水货,天子对他没有任何好感。更不用指望他出来说话,万一应答不对说不定他也要倒霉。

    卫绾顶着皇帝的目光不敢有丝毫动弹,直不疑是个老实人,黄老学术水平到还可以,口才急智可就差多了,给他三天时间指不定能写出封似是而非的疏奏,把卫绾捅出的大窟窿勉强堵住,让他一时半刻找出补救的办法根本不可能。

    “陛下。”

    刘彻看向了曹时,只见他躬身道:“臣以为此段话全篇道理是这样的,不应特别崇尚大贤,使百姓相互尊重没有地位高低之差,不生争斗攀比之心,不允许哄抬昂贵的奢侈品,让百姓们保持对平抑物价的淳朴风俗习惯,使得黎民百姓不会因为暴利而生出盗窃之心,不见令人心驰神往引人堕落的物欲,则淳朴的民风民俗可以持续保持。

    因此圣人治世之法,应当是安抚百姓让其虚心服从,保证百姓衣食无忧稳定人心,压低百姓们争强好胜的旺盛斗志,锻炼百姓们的身体使其不受欺辱,必须要让黎民百姓懂得敬畏遵守汉家铁律,避免他们道听途说妖邪之词惑乱民心,避免百姓为了追求不可能达成的**而生出野心和邪念,形成约定俗成的念头和风俗时,那些聪明的心怀叵测的人就无法再煽动百姓作乱了,所以保持汉律的严格执行,避免百姓生出杂乱的心思念头,才能让汉家江山永保太平。”

    好!

    刘彻蹭的一下站起来,忍不住为曹时鼓掌:“说的好啊!车骑将军大才惊天地也!泣鬼神也!”

    卫绾听的目瞪口呆,直不疑与苏广意面面相觑,原来《老子》五千言也可以这样解,真是匪夷所思闻所未闻,萧胜捶胸顿足,暗恨曹时这小子又大出风头。

    天子高兴的不得了,曹时能把“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解成纯化百姓的单纯思想,避免物欲和邪念影响士民心神,让惑乱天下的人无从下手,则天下大治,不得不说是个奇才。

    偏偏他还不是胡说八道,无知不是什么都不懂,而是纯化思想心如赤子般纯真,民风淳朴犹如上古三代百姓,汉家皇帝最喜欢夸耀民风好,出了长安城放眼四望闾里中的百姓都很淳朴,许多闾里内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一家有难八方支援,皇帝做的好不好,除了百姓吃的住的如何,还有一条硬指标是民风保持的如何。

    先帝刘启,之所以能加高宗景皇帝,最有分量的功劳竟然是推广泰一神教,听起来很不可理解,但是对于纯化民风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百姓皆拜同一个神灵形成类似天子为天下之主广泛共识,同时又可以借用英灵封神保证每个有功劳的人上天成神,人们对英灵封神的渴望是极强的,这是一股充满正能量的愿望,天子与朝廷很乐于百姓有这样的追求。

    当今天子刘彻登基称帝以来。立刻下令天下十大城市率先开建太一神庙,少府拨款270亿钱作为建设成本。陇西的石料无穷无尽的运往黄河两岸,关东的石头山也立刻成为紧俏货。有钱的列侯找到当地县府签订契约,雇佣百姓开山凿石以充作神庙的奠基石。

    百姓们积极性也很高,没有人反对石头建造的美丽神庙,因为木头一千年会腐朽,石头却可以万年不朽,神殿不朽则香火不断,香火不断则神灵不朽,百姓们期望立功立德封神,造神庙就是大功德。他们宁愿不要工钱也希望神殿不朽。

    天子造神殿,功劳不能和高宗景皇帝想比,首倡之功没他的份,唯有想其他办法解决,既然办学也可以纯化念头,天子不介意让百姓们去读书识字,只需要规定他们只读某一部分书就可以了。

    接下来,曹时为天子设计办学思路,果然是简单粗暴的方式。百姓识字只需要日常用到的两千个字,读书只读朝廷编撰的官方书籍,基本是黄老无为的基础思想,以及汉律的基础。对动员制度和作用的简单介绍,对伟大历史的回顾,既可以弘扬先民的精神。又可以减少民间对朝廷的非议。

    “陛下请放心,秉承心如赤子则杂念不生的精神。遵章守法只是教学目的,唯有杂念不生才是办学宗旨。”

    曹时缓缓退下。

    马拉坎达(撒马尔罕)。大月氏人的王城,中亚草原上的璀璨明珠,它曾经是属于波斯帝国的著名要塞,最终倒在亚历山大的铁蹄之下。

    几年前,还曾是大夏(巴克特里亚)的王都,被更加强大的大月氏人掠夺过来作为王都,流连在奇异的城市里,波斯风格与希腊风格完美的融合在一起。

    张骞见到了大月氏王,受到热情的款待。

    白发苍苍的老者致敬酒词:“尊敬的汉使,我代表大月氏人,向大汉的天子致以崇高的敬意!”

    “多谢了!”

    满满的葡萄酒慢饮而尽,张骞的脸上闪过一丝无奈,他并不喜欢葡萄酒的酸涩味道,也不习惯充满香料香气与腥膻气味的大月氏王庭,虽然他们住在城里做派类似大宛人,但大月氏人骨子里仍然是游牧民族,他们依然逐草而居,大月氏王也会随着部落四处游荡,王城只是越冬的胜地而已。

    张骞拱手说道:“在下奉天子之命与月氏王结盟,两翼夹击共灭匈奴,事成之后月氏人祖庭归您之手,我家天子只要夺下匈奴单于庭龙城,并杀死匈奴单于,除此之外别无他求。”

    “呵呵,汉使请喝酒!”

    大月氏王又端起酒继续喝下去,张骞被逼无奈捏着鼻子喝下一杯,又说道:“二十年前的国仇家恨摆在眼前,相信您一定记恨可恶的匈奴人,报仇雪恨的机会就在眼前,我们汉军有虎贲数十万枕戈待旦,只要月氏王派兵牵制,我军随之可以长驱直入灭掉匈奴,不知月氏王以为如何?”

    康居的歌舞声不知不觉停了下来,内侍与陪客的官僚们纷纷告辞,酒宴上只剩下少数重臣。

    “匈奴人太厉害了,我们打不过的。”

    帕格玛低声喝道:“米图尔,你已经忘记我们的仇恨了吗?”

    大月氏王米图尔看向小月氏的骨肉兄弟,气势陡然下降一截,无奈地说道:“我没有忘记,但是我不能这么做!”

    “你胡说!”

    “我说的字字属实,我们的子民很喜欢马拉坎达,很喜欢软弱的塞种人,和平的草原,没有人想回到祖地与匈奴人碰撞,帕格玛你也过来吧!小月氏的兄弟举族迁徙过来,我们可以一起打大夏人,抢他们的粮食和财宝。”

    “无耻!”

    帕格玛愤怒道:“月氏王的头颅被做成酒杯,几十万月氏人死于非命,还有那些叛徒投靠了匈奴人做走狗,今天连你们也背叛了祖先,可耻的人!我们的先祖会为你们感到羞耻!”

    “我们真的没有办法了,一两个人主战是没有意义的,我们的子民太害怕匈奴人了,即使仇恨也不敢去报仇,所以抱歉了,随便你怎么骂,我们不能回去。”米图尔站了起来微微点头,带着侍卫退了出去。

    迦呼罗问道:“我们该怎么办?”

    “哼!”帕格玛怒气冲冲的走出去。

    张骞心里无奈极了,几天的努力苦口婆心的劝说,大月氏王死活就是不答应,哪怕他父亲被砍掉脑袋做成酒器的仇恨,他也愿意彻底舍弃掉。

    胆怯王,懦弱的大臣,带领着几十万大月氏人住在大草原上,他们是外强中干的纸老虎,欺负弱小的游牧民族尚有余力,面对真正的强敌只会夹起尾巴做只丧家之犬。

    虽说大月氏人依然是纵横草原的雄狮,但是他们的雄心已经土崩瓦解了。

    司马谈沉吟道:“看来君侯出发前的话没有错,大月氏王注定不会东返河西走廊,我们只有执行接下来的使命了。”

    “你是说……”

    “向西!经过帕提亚、塞琉古到达罗马!那是我们的终极使命!”

    张骞若有所思的点点头。(未完待续……)

第220章 兵出长安

    建元二年七月二十七日,前140年八月底。

    南越王赵佗,闽越王驺郢、东瓯王驺贞复上书请罪,天子弗许,斥退三越使者,又过七天廷议,天子下令攻三越之地,令其灭国!

    发蜀中、荆襄之番上郡国兵,滞留南方的南军共十万,另命十万夜郎俘虏编为仆从军,舟船数千浩浩荡荡南下攻越。

    中大夫庄助携天子令旨前往平阳侯府:“着令,车骑将军、平阳侯曹时,督军二十万众兵发天南诸越,沿途粮秣运输民夫刑徒自行征调,大军所到之处便宜行事,破三越即可班师回朝!”

    “臣车骑将军时谨遵圣意!”

    捧着圣旨交给妻子刘婠,庄助上前一拱手:“恭喜贺喜,车骑将军此去天南为汉家开疆拓土万里,功劳必将大的惊人,在下祝将军马到功成!”

    “多谢多谢,我这儿有零陵好茶拿点来招待贵使。”

    “不敢,在下还要赶着回复圣命,这就离开。”这点眼色他还是有的,庄助笑着点点头离开了。

    出征。

    刘婠撅着嘴吧不开心,心里万般不情愿也要依依不舍的为夫婿打点行装。

    小曹襄睁大双眼呜呜哇哇的叫着,他知道眼前这个魁梧的男子是父亲,每次见到父亲都会笑。

    “不用为我担心,二十万大军护卫左右,又有孙起保护着我,一定万无一失。”汉军出击的动静很大,从六月份曹时归来就在做准备,蜀中、长沙国滞留的南军整军备武。南越国边境是一日三惊,赵佗的使者来到京师五天。四处找关系打点,以前熟门熟路的老关系全都避而不见。

    曹时回来那一刻注定南越必须灭国。天子无法容忍南越国的存在,挑衅大汉帝国尊严者必死无疑。

    刘婠的腰肢纤细了许多,丰腴的下巴略有清减,修养了三个月身体恢复的非常好,淳于三娘指点她做简单的运动,小肚子的赘肉减掉好几斤。

    “早点回来。”

    “一定。”

    “别乱勾搭女人。”

    “不会的。”

    刘婠娇嗔道:“刘陵也不许。”

    曹时微微一笑,刘婠是最贤淑的汉家公主,侯府能持家在外会做事,虽非八面玲珑也不差太多。什么都好就是有点小心眼,刘陵被她盯着两年还不放心。

    卫君孺被婢女小心翼翼的搀扶出来,肚子距离出怀还长的很,她忍不住要摆出孕妇的模样。

    她怀孕了,淳于三娘为她确诊了好几次,的确是喜脉。

    “君子走的那么急,这才回来没两个月又要去打仗。”怀孕的女人格外离不开丈夫,她不如刘婠隐忍坚强,看到天子诏命心里非常不舍。

    “国家大事贵胄有责。吾为列侯又居车骑将军,食君之禄自当忠君之事,伐南越开疆拓土乃千年盛事,即可推拒之。”曹时大义凛然完了。握着卫君孺的小手温声开解:“南越王惶惶不可终日,人心已乱攻则必胜,最迟明年春暖花开可定三越诸郡。届时我会给我们的孩子讨一份恩赏。”

    “嗯,妾等着您得胜归来。”卫君孺投入夫婿的怀中久久不肯离开。

    长安城东灞桥边。车轮滚滚马萧萧,三十万军民沿途而来送亲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