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大汉列侯 >

第2章

大汉列侯-第2章

小说: 大汉列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惜他一看这生肉片和生鱼片就害怕的要命,曾经看到许多报道吃生肉片患上寄生虫病,他还记得汉末的陈登特别喜欢吃生鱼片,最后口吐虫三升而死,简直惊悚。

    生鱼片也是不敢吃的,

    两大类别被挑食的曹时否掉,剩下的只有鹿炙,就是烤鹿肉,这个菜他非常喜欢吃,虽然只有盐巴和不知名的肉酱作佐料,不脱壳的小麦蒸熟的麦饭,粟米饭,唯有汤饼(面条)可以吃一点。

    就这么食不甘味夜不能寐的熬了几天,眼看曹时气色见好突然又消瘦,原本强壮的身躯日渐消瘦,陈叔急得团团转:“君侯可是身体不舒服吗?要不老仆将那冯医工唤来为君侯问诊。”

    “我没事,只是饿的身体虚弱。”

    “啊?”陈叔瞪大眼睛:“莫非庖厨偷懒,做出的食物不和君侯之意呼?老仆这就处置他们。”

    陈叔说话间杀气腾腾,看起来至少是要用刑责罚侯府厨师,曹时知道汉代的刑律严苛,因为上承秦法所以动辄是施以黥首刖足的肉刑,先帝(汉文帝)时因为淳于缇萦冒死救父,所以下令废掉让人残废的肉刑改为笞刑。

    笞刑分几种,轻的用藤条,重的用刑杖,想轻罚自然是藤条应付了事,如果想打死人那肯定用刑杖,下死手不出十杖就能把人打死,陈叔这杀气腾腾的姿态必定想杖杀厨师的。

    “陈叔停下来,我吃不下饭与庖厨毫无关系,只是最近身体虚弱吃不惯正餐。”曹时停顿一下观察陈叔的神态,又补充道:“最近回忆起先公(先父)留下的古记,看到几种别出机抒的佐餐正食,待我琢磨一二常识做出来。”

    “不可!万万不可!君侯尊贵也,怎可亲手烹煮食物呢?如果太公(曾祖父曹参)有灵得知君侯的行为,一定会责怪臣等无用也!”陈叔昂着脑袋雪白的胡须被吹的乱七八糟,一双眼睛怒气冲冲的瞪着。

    汉家尊周礼,上至祖宗祭祀,中至皇权继承,下至行为礼仪都是以行春秋之道,君臣的关系也是仿照春秋战国,列侯的家吏就如同春秋的家臣,君臣之间既是主从关系也是彼此信赖和倚重的合作关系。

    西汉仍然保留先秦时代的奴隶制,当然汉廷是不鼓励奴隶制,汉惠帝下令对奴隶主征收两倍算赋,但这都挡不住人们蓄奴的冲动,穷困潦倒的平民交不起税也会卖身如豪富之家为奴,好处是包含算赋在内的人头税以及田赋都由奴隶主出钱缴纳。

    家吏不同于家奴,他们是主君信赖的近臣,他们并不是奴隶身份或者曾经是但成为家吏后就被注销掉,他们领受远超奴隶几十倍数百倍的俸禄,竭尽全力的为君主效力,所谓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就是如此了。

    他们的收入在这个时代属于中产阶级,哪怕最低级的家吏年收入也有几十石粟米,可以穿着由侯府免费提供的夏装冬装,如果立功劳得信赖还会有额外的恩赐,要比起早贪黑种田的农民幸福百倍。

    陈叔是侯府中资格最老的家吏,他的俸禄是秩比三百石,早在曹参时代作为骑童参与平灭西楚的战争,曹窋时代先后担任侯府负责安全的门大夫,负责侯国治安的侯尉,到了曹奇时代担任侯国丞,吴楚七国之乱后曹奇病死,汉景帝下令削列侯的侯国治理权,才降到侯家丞。

    先后侍奉四代家主,在平阳侯府默默奉献六十多年的老臣,如果曹时不听他的劝谏,说不定老头一时想不开去见天国的曹参,那么他将会被视作昏庸的标志,定然会让曹时在侯府中威望大失,贤能的人将会借机远遁,贪婪的人则会趁机捞取财物,以后再也不会有人忠心耿耿的为平阳侯府效力。

    “一点小事何必上纲上线……好吧,我不亲自动手,在一旁指导总可以了吧?给我找几个手艺好点的铁匠,我须得指导他们打造厨具。”

    陈叔喜出望外,乐滋滋的出去吩咐下人,临走前还不忘劝导:“君侯大病初愈,老仆本不该插嘴,但是还请君侯牢记先公之志,诵读经书以期出将入相光耀门楣。”

    “先公(先父)之志时刻铭记于心不敢忘怀。”曹时点点头表示听取了劝谏,陈叔更加欢喜的退下了。

    下午刚过,公主府家令胡遂又来求见,被陈叔不耐烦的打发出去,整个侯府上下都知道君侯大病初愈身体不适,公主府的一介议论尽快回京师就是没事找事。

    胡遂运气不好,这次求见连侯府管事的家监都没见到,就被陈叔的长孙陈掌拦住去路,二十出头的陈掌继承陈叔的遗传,身高七尺六寸高大魁梧,而那胡遂身高不过六尺五寸的矮个子,被陈掌一通呵斥骇的屁滚尿流而走。

    “哈哈哈,过瘾过瘾!”陈掌拍拍手回头看见曹时站在远处鼓掌,连忙跑过去行礼:“君侯,我吓走鼠辈一定会被公主责罚的,可怜我今年才二十一岁还没有成婚,如果我死了,太公一定会悲痛的。”

    曹时瞥见陈掌眼贼溜溜的双眼说道:“你还有两个从弟,一个从妹,家中祭祀应该是不用担心的。”

    陈掌沮丧的垂下脑袋,又听道:“公主之尊不会与你一个小人(奴仆)见识的,但是你吓唬胡遂还是会被公主得知,你是侯府的家奴,所以你的罪责只有我来惩罚,就罚你在侯府内舂米三日,以为惩戒,若再犯定重罚之。”

    “谢君侯!”陈掌欢喜的领罚而去,面色再不复沮丧之色。

    曹时洋洋得意,忽然听到背后传来的鼓掌声,转头看见庭院的拐角里闪出位中年壮汉,见到曹时也只是随意的一拱手:“君侯病愈归来,精神比以往好很多,可喜可贺。”

    这话说的就像闲聊家常般淡然,曹时对他的无礼不以为忤,他知道这人是侯府舍人(门客)樊它广,他有另一个身份是樊哙之孙,前舞阳侯。

    论辈分樊哙与曹参同辈,曹时还要称呼樊它广为长辈,但列侯之间也有亲疏关系樊家和曹家却并不亲近,甚至曾一度是敌我对立的关系。

    樊它广的伯父樊伉在诛灭诸吕只役中被杀掉,汉文帝继位后才把舞阳侯的爵位交给其父樊市人,其父在位29年于前150年病死,侯位就传给了樊它广。

    此君继位之后老老实实做了六年列侯,后来不知怎的得罪了其侯府内的舍人,被诬告到廷尉府说他不是樊市人所生的儿子,事情曾一度闹的很大,最后汉景帝还是顶住压力废掉舞阳侯国,贬樊它广为庶人。

    樊它广被贬为庶人的过程中有不少列侯为他说话,但这不代表列侯们与舞阳侯家关系亲密,诸吕一系的烙印深深的刻在舞阳侯家的头上,即使樊它广一脉没有吕家的血脉也洗刷不掉,因此樊它广被贬为庶人在京师中竟无人收留,还是前身的曹时怜他一把年纪承受奔波劳累之苦收留了他。

    “落难之人承蒙君侯收留一年此恩德无以为报,某如今身无余财持用皆出自侯府已遭府中唾弃,某也无颜恋栈不去,只好就此告辞了。”樊它广一脸悲愤,匆匆一拱手满怀歉意的退下。

    曹时捉住樊它广,又怎么能让他轻易走掉:“君侯蒙不白之冤,吾心有戚戚焉,若君侯回到家乡不知道如何维持生计?”

    樊它广以为曹时有所求:“某一介草民,不敢妄称君侯,君侯之恩不敢忘怀,此返回故里沛县躬耕于陇亩,必将积粟存薪以报答君侯收留之恩。”

    ——

    舞阳侯樊它广被废可参考《史记樊郦滕灌列传》。

第3章 必先利其器

    “阁下以列侯之身蒙不白之冤,坐罪失侯免为庶民,虽然阁下家资颇丰不虞苦劳,但是八月征收算赋在即接着就是徭役加身,是否有难处?但有力所能及之处告诉我便是。”

    曹时告诉他一个事实,汉代是以秦法的军功爵名田制为主,列侯高居于二十级爵的顶端,享受诸多特权以及福利,樊它广失侯被一撸到底,从列侯降到零级民爵的庶民,一家人负担的人头税、徭役一份不能少,千头万绪的麻烦堆在眼前够他难受的。

    樊它广面露难色:“君侯所言甚是,我虽然被免为庶民,但是这几十年来积蓄的家资丰厚,家人很担心在路上被盗匪劫掠,即使安然无恙返回沛县故里,举目无亲亦无一亩田地,非常担心被酷吏盘剥压榨,还有家中族人八十余口吃穿用度是笔不小的费用,坐吃山空不用三年就会沦为赤贫。”

    “不如留在我平阳侯府,此地距离京师只有三天路程,可以随时得知京师的消息,说不定天子消气又复封阁下为舞阳侯。”

    “可是某无颜白食君侯之禄……”

    曹时知道他心动了:“阁下曾为列侯亦熟知列侯礼仪章法,我想请阁下做我的礼仪文师,主掌侯府礼法制度指导我言行举止,按侯府规制就给秩比两百石的上俸如何?阁下族人有贤德有才的人可以在侯府中任职。”

    “多谢君侯大恩,某就恭敬不如从命了。”樊它广顿首拜下,再抬起头立刻换了副脸色,端起师长的架势对曹时训诫起当年哪位列侯是怎样对家吏的,在侯国里一个月要有几次去侯国中巡视,五大三粗的壮汉竟然劈哩啪啦说了两个时辰不停歇,让曹时揉着眉头大呼看走了眼。

    隔天上午,陈叔气喘吁吁的走回来,身后跟着七八个老实木讷的汉子,曹时见他们拎着箱笼包裹像逃难似的,才弄清这些人是从河东郡治安邑招来的铁匠。

    曹时盯着五大三粗的大汉询问,那背着大包的年轻汉子约莫二十五六岁,一张口河东安邑腔:“俺叫连季,安邑禹王乡人,家里世代为金匠,据俺太公说先祖为魏惠王打造过兵刃,听陈家丞说侯府招铁匠,如果愿意去就给俺一千钱安家费,俺爹不愿意来,俺觉得合适,就来了。”

    “你这齄奴,恁地在君侯驾前说出来了。”鲁不害骂了连季一句,顿首拜下说道:“连季一族铸造青铜器的手艺很厉害,到高皇帝开国以来铁器渐渐占了上风,青铜器没有人使用才开始学习炼铁器,虽然学习的比较晚,但冶炼技术还是很厉害的,到连季这已经名闻河东了。”

    鲁不害暗示连季手艺不错,君侯要用人就不要过度惩罚他,否则失去这样的人才就做不了事情了。

    樊它广手捧竹简质疑道:“鲁不害,齐国人,今年三十二岁,咦?齐人鲁连子是你的先祖,你怎么会选择以冶铁为业?”

    “在下先公鲁连子立誓不为秦民,两代以后秦灭齐逃入燕地群山避祸,秦亡后本意西渡黄河尊奉汉王,无奈魏地大战不断我家先公险些被掳为兵卒,只好躲在安邑拜师学习冶铁工艺才免兵役,从那时起到在下已经的第三代人了。”鲁不害不卑不亢,可以看出他对先祖非常自豪。

    “鲁连子,就是那位宁愿赴东海而死,也不愿为秦国之民的纵横大家,齐国义士啊!”曹时惊讶的看着其貌不扬的汉子,昂首挺胸还真有几分战国名士的姿态,战国的纵横家里只有鲁连子是最有爱国情操者,苏秦张仪那种背信弃义的食利小人比起他可差远了。

    “不敢当君侯谬赞。”

    “那就以鲁不害为铁匠家监,秩比一百石。”

    鲁不害欢喜的顿首拜谢,匠户们转身走出去招呼府外等候的亲戚帮手徒子徒孙,一会儿功夫一百多号人被安排在侯府外的冶铁作坊里。

    侯府本就有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