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重生美国当大师 >

第73章

重生美国当大师-第73章

小说: 重生美国当大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知怎地,我们的袁大师到了这个时候还在胡思乱想。不过他也真的不是白想的。

    我们的袁大师脑中灵光一闪就想到了一个极具设计感和象征意义的画面。

    “嗨,那个小妞!”他突然高举双手,开口冲着那位女记者高声喊道,“拍我的手!”

    小妞闻言一呆,条件反射式地把镜头对准袁燕倏高高举起的那双手,不,是高高举起的那对拳头。

    “啪!”

    普利策小姐按下了快门。

第一百一十四章 世界报 (周五开个脑洞玩玩)

    本章副标题:**也要酝酿一下滴

    “主编先生,请看看这几张照片。”

    普利策小姐现在当然不在nyu的校园里面,而是身处位于纽约海德公园旁的《世界报》大楼里的主编办公室。

    目前这张当年显赫一时的大报的现任董事长兼主编就是约瑟夫…普利策的长子,普利策小姐的父亲,赫伯特…普利策。

    约瑟夫…普利策是对美国报业产生过重大影响的人物,被公认是19世纪70…80年代“新新闻事业“的创始人,所以值得介绍一下。

    在1847年此君出生于一个匈牙利中产阶级家庭。老普利策的父亲是犹太人和匈牙利人的混血儿,他的母亲是奥混血,所以他们的儿子身兼四家血统。

    把中欧能混的血都混了一遍的约瑟夫之所以会来到美国,是因为他父亲死后家道中落,为了填饱肚子于是偷渡到了美国,成为了历史上大名鼎鼎的黑森雇佣兵中的一员,而且还是一名骑兵。(注释1)

    老普利策在退伍之后就留在了美国当上了一名记者。1882年他购买了《纽约世界报》,终于成就了真正意义上的报业大亨。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自由女神像之所以能落户纽约,就是因为1883年在他的亲自策划之下发起了迎接自由女神像的筹款运动。

    此君确立了美国报纸的专栏模式,也开创了“黄色新闻”的风尚。(注释2)

    “好了,艾玛。没有人的时候,就不要称呼我‘主编先生’了?”

    现任的主编看着最小的一个女儿,颇有些宠溺地说道:

    艾玛…普利策摇头道:“不行的,主编先生。你忘了祖父是怎么说的吗?我们报人就是要专业!”

    实际上,艾玛是她姑奶奶的名字,他爷爷非常喜欢这个女孩所以就取了这个名字。而从小耳濡目染的艾玛甚至比她的父亲还要更加热爱这一行。

    赫伯特…普利策被自己女儿的话给噎了一下,只好无奈地叹了口气道:“好吧,随你吧。”

    “那么,普利策小姐。”他也摆出专业的姿态,戴上老花眼镜道,“我就来看看你的照片吧。”

    约瑟夫…普利策于1911年逝世,他在遗嘱里面专门规定:《世界报》永远不得出售。所以他的长子赫伯特…普利策就成为这张报纸的掌门人。不过到了1920年,《世界报》在和《纽约时报》的长期竞争之中已经有了一些颓势。

    当然,赫伯特…普利策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之下,那也是一位相当专业的报人。老普利策有个外号叫做“报业暴君”,想来他儿子不接受教育那也是不成的。

    普利策先生看了看自己女儿拍的几张照片,不由得点了点头道:“普利策小姐,你的摄影技术确实有进步。”

    他指着那张其中一张照片道:“其他也就一般水准,可是这张真的非常出色。我这个当父亲的……嗯,主编的都没有想到你在这方面真的有些天分。”

    而那张照片正是袁燕倏一对拳头的特写!

    只见他那对拳头上面肌肉贲张、青筋毕露。使得观者一眼就看得出那种动人心魄的力量感,如果再感性一点就会发现其中还蕴含着一种莫名难表的激烈情绪;而在拳头下面就是一副精光闪亮的手铐,又让人在心里感到有种非常不舒服的压抑之情。

    所以这张照片后来就成了反种族歧视的标志之一。

    普利策小姐俏脸一红,她心里知道除了这张“妙手偶得”的照片之外,自己其他那些照片就像是他父亲说的那样,拍的实在也就一般。

    比如说我们的袁大师金光闪闪的那一张照片。人家《纽约时报》记者把他拍的就像是布道的摩西,而她拍出来的同样画面就要逊色不少了,失去了基督教徒最喜欢的那种弥散**结。

    赫伯特…普利策先生表扬了女儿之后,开口问道:“好了,除了展示你在摄影艺术上的进步之外。艾玛,你还想要说什么?”

    普利策小姐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说道:“父亲……嗯,主编先生,我还想和你说说关于neo…yuan的报导。”

    “neo…yuan的报导……”

    《世界报》的主编当然知道这个名字,因为昨天这个中国人因为“nyu豪赌之夜”成了名人,而今天他又要因为“华尔街爆炸案”的嫌犯变成当红炸子鸡。

    说不定……不对,是肯定今天晚上,大家在餐桌上谈论的不是新任的共和党总统,而是这位来自东方的神秘人物。

    不得不说,我们的袁大师现在身上噱头十足,身兼慷慨高尚的中国年轻富豪和凶残反人类的无政府主义激进分子这两大身份,成为全美国的焦点那是再合理不过了。

    他挑了挑眉毛道:“普利策小姐,你只是一个摄影记者还是实习的。现在还没这个资格和我商讨报导内容的啊。”

    艾玛…普利策不服气地争辩道:“主编先生,可是我从neo…yuan身边最亲近的朋友身上得到了第一手的消息。”

    听到这话,作为专业报人的赫伯特…普利策不由得兴趣大增,开口说道:“哦,那你说说你得到了什么消息?”

    她女儿十分专业地掏出了一个小本本,一五一十地说了起来。

    这位女实习记者得到的“第一手消息”自然来自路易斯…贝克先生和海伦…布朗小姐。

    袁燕倏的另两位好友开着车,跟着警察们去了纽约都会区警局。普利策小姐也搭了一趟顺风车,顺便还在车上给贝克先生和布朗小姐做了一次采访。

    ………………………………………………

    注释1:黑森佣兵那也是历史悠久,十七世纪之后欧洲历次战争当中都有着他们的身影。

    他们帮助哈布斯堡家族的欧根亲王抵御住了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最后一次对中欧的大举进攻……哎呀,这么一说也不知道这帮家伙现在看到自己后代的鸟样会不会气得在坟墓里面打滚。

    讲真,如果老欧洲白左的祖先们泉下有知,这棺材板肯定是压不住了啊。所以慕容又有一个脑洞,要是模仿《希特勒归来》让欧洲一票抗绿英雄和十字军们都复活了,那画面肯定很美。

    书归正传,黑森佣兵团参加过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三十年战争,大北方战争,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甚至还跑到英伦三岛镇压了詹姆斯党叛乱,可说是无役不与。不得不说,汉斯们打仗确实是一把好手。

    在独立战争期间,三万名黑森佣兵来到北美作为英国作战,占英**队的四分之一左右。战后大约有5000名士兵定居在了北美。其余还活着的回英伦三岛镇压爱尔兰佬去了。

    到了南北战争时期,美国北方因为兵员缺乏,借鉴了高卢鸡的经验,设立了很多外籍兵团。其中比较能打的还是汉斯们组成的部队。比如说老普利策参加的林肯骑兵团。

    注释2:约瑟夫…普利策是一位极为因吹斯听,堪称传奇的历史人物,如果有兴趣的话不妨去看看他的百度百科。笔者真的无意把这本小说写成说明文,所以在这里就不多加赘述了。

第一百一十五章 好人卡 (周末快乐!)

    本章副标题:当罪犯也要当得胜人一筹

    “普利策小姐,按照你采访的内容来看,这个中国人非但不是什么无政府主义激进分子,反而还是位才华横溢的年轻绅士……”

    《世界报》主编不由得有些怀疑地问道:“这些资讯可靠吗?”

    “可靠,当然可靠。”普利策小姐扬声说道,“这可是乔治…贝克先生的孙子,还有父亲……嗯主编先生你也认识的布朗先生的女儿说的啊。难道你还怀疑他们两人的说法吗?”

    “华生”和“林中小仙女”现在对袁大师只有欣赏,甚至都能说崇拜了。他们还能说自己朋友兼“偶像”的坏话了?何况他们真心觉得自己说的都是大实话。

    他们这位中国朋友文学上的“超凡才华”就不用多说了,随随便便就能写出精彩的侦探小说和动人的爱情小说;而袁燕倏在经济学上的“精辟见解”不但折服了nyu里面的教授和学生,甚至还得到了“华尔街奇迹”的赞赏。

    neo…yuan的高尚道德和广阔胸怀,尤其对于金钱的无所谓态度更是令人激赏。为了维护自己作者的尊严,他拒绝了送上门来的五千美金。

    如今连五十万美金这笔巨款都二话不说捐给了nyu,而且这还是普利策小姐亲眼所见。

    谁不喜欢自己有个不喜欢小钱钱的朋友呢?

    除了好色之外……嗨,对他好色这件事情,别说和他有点臭味相投的路易斯…贝克先生了,就连海伦…布朗这位小淑女都觉得没啥大不了的。

    “腻嗷”可是能写出《浓情巧克力》这样细腻感人的女性题材小说的大作家。这种人生来就应该是一位多情种子的啊!

    老外虽然不知道“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这句话,可是出于共同的人性,东西方社会对于“才子好色”这件事情都十分宽容。不管是洛神还是缪斯,那都不是美丽女性吗?

    所以在他们两人就给我们的袁大师发了两张大大的好人卡!

    《世界报》主编一听,表情也开始严肃起来了。这个中国人竟然有贝克先生和布朗小姐背书,这就不得不让人重视了。乔治…贝克先生不用说了,作为出版业中人,他自然也是认得纽约大学出版社社长的。

    普利策先生知道那两个年轻人并不是什么纨绔子女,他们的话还是可信的。所以他的态度更加端正地问道:“那么,普利策小姐。还有什么其他资料吗?”

    “嗯,有的。”艾玛翻了翻自己的笔记本说道,“我采访了nyu里面的教授和学生,他们对袁先生的评价有高有低……”

    这也是自然的咯,一半赌债那也是钱啊。要说有人不心疼上千美金,那基本就是瞎扯淡了,这种不知感恩的家伙怀恨在心说出来的话就不是那么好听的了。

    她认真地说了下去:“不过总体而言,除了有人说他的私生活不够检点之外,大部分人还是认为袁先生是一位很有风度的绅士。尤其是斯特恩学院里面的人都说,他们完全看不出neo…yuan是左派激进分子。相反,他倒是一位非常推崇自由主义的经济学研究者。”

    “哦,因吹斯听。一个自由主义经济学家被当成华尔街爆炸案的嫌犯给逮捕了……真是因吹斯听。”

    普利策先生沉吟半响,开口问道:“那么警方有什么消息吗?”

    作为一家大报社,《世界报》自然有专门和警方打交道的记者。不过因为普利策小姐的身份,这位老兄乖乖地把自己得到的内线消息贡献了出来。

    她犹豫了一下说道:“警方的消息有点奇怪……”

    “哪里奇怪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