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重生美国当大师 >

第181章

重生美国当大师-第181章

小说: 重生美国当大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被充公。好几个村庄因此散乡。魏姓人称这次事件为“航海案”。而到了明末,魏忠贤倒台之后,东林党人自然众正盈朝,潮汕魏氏莫名其妙地被同姓的九千岁魏忠贤案所‘连累’,居然成了阉党。有好几个魏姓人居住的村落在这次事件中散乡。这两批魏氏族人来到了南洋之后就成为土生华人中的望族。”

    “不过实际上这笔三百万荷兰盾除了很小一部分是真正的嫁妆以外,另外的是当时南洋首富“糖王”黄仲涵的‘礼金’。不然根本不可能有这么多,要知道在他死后黄蕙兰女士分到的遗产也不过只有五十万美金。而且其中很大一部分是通过袁先生之手送给欧洲某些重要人士的贿赂。”

    “荷兰殖民者很早就垂涎于黄家的巨额财富。1921年,荷印政府以征收“战争税“、“双重收入税“为由,要黄仲涵缴3500万荷盾的税额,同时企图以7000万荷盾的价格收购其企业。黄仲涵不愿遭受勒索,予以拒绝,愤而迁居新加坡。”

    “当时身在欧洲的袁燕倏先生得知这件事情之后,动用自己的力量对荷兰政府施加了极大的压力,还通过威廉二世见到了荷兰女王威廉明娜进行‘劝谏’,这才让这件事情最后不了了之。所以就像他本人说的那样,这一大碗软饭还真的是他靠本事吃进嘴的。”

    “袁魏两家结亲在当时也是轰动一时,尤其在全世界华人圈里面被视为一桩盛事。为两人伐柯的是施肇基和顾维钧这两位中华民国驻英国和美国公使。他们先在纽约办了一场纳吉之礼。”(笔者注:伐柯宜斧,取妻须媒。)

    “而相比后来盛大的迎亲和婚礼,更有意思的却是他们两人的纳吉之礼。袁夫人本来因为信仰上的原因在还没有见面的情况下拒绝了这件婚事,可是没想到和袁燕倏先生一见钟情就此非君不嫁。被爱情冲昏头脑的她不但在大庭广众之下大胆地向袁先生求婚,而且还要求当场就举行婚礼。”

    “这在当时绝对是是惊世骇俗的举动,更不要说是在以保守著称的华界了。然而奇妙的是,在事后这些华人不管是老是少都对魏明珠大胆的行动赞不绝口,称其为识英雄重英雄的奇女子。”

    “如果不是陪同她来相亲的外甥女黄慧兰女士阻止了他们草率的举动,两人的婚礼说不定真的就在1920年的平安夜举行了。黄女士好说歹说终于打消了自己小姨妈冲动的做法。最后两人在纽约华界的见证之下举行了一个简单又不失庄重的纳吉之礼。”

    “如果按照《周礼》为依规,那么婚姻就有有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等六礼。其中第三步纳吉就是男方合过双方姓名八字,觉得吉利就遣媒人带薄礼去女方处下定,又称小定和文定。”、

    “到了民国之时,婚姻之礼自然不需如此繁琐。黄蕙兰女士这么做是因为她觉得以当时的条件来说,举行订婚仪式都显得寒酸,更别说婚礼了,再加上双方父母亲朋都不在场,连个合适的证婚人都没有,这实在太不符合两方身份了。于是和旁人商量之后搞了一个纳吉之礼,其实就是订婚仪式。”

    “在场的华侨们纷纷解囊,光礼金就收了四、五千美金。而且纽约洪门在其后几天中为两人订婚在唐人街办了三天的流水席。”

    “按照原本的计划,他们会在禀明双方父母之后,在纽约当地举办婚礼。可是没想到天有不测风云,1921年新年刚过,魏明珠就收到他父亲病重危急的电报,她不得不登上回爪哇岛的轮船。”

    “幸运的是,魏老先生吉人天相最后还是恢复了健康,不过两人的婚事还是耽搁。到了1922年,袁燕倏先生才赴三宝垄迎亲,两人的婚礼最后是在中国上海举行的。正是好事多磨,一波三折。”

    “两人在上海成婚之时,欧美各界重要人物,比如美国总统哈丁,国务卿休斯,华尔街大亨小摩根先生和小洛克菲勒先生、罗素、凯恩斯、爱因斯坦等等都拍发贺电,到场的宾客更是冠盖云集名流星聚,上海各国领事都亲自前往致贺。不但是上海警方,就连浙江善后督办卢永祥和淞沪护军使何丰林,外加美日两国海军陆战队都派兵维持婚礼的秩序,真可谓盛况空前绝后。就连在此之后的蒋宋联姻都比不上,据说宋美龄以为平生第一大恨,这也造成了袁燕倏先生和四大家族之间嫌隙。”

    “中国南北各家报纸,和《纽约时报》、《泰晤士报》等等世界性大报都以大篇幅刊登了他们两人结婚的消息。这些媒体上都称两人的婚礼为‘中国的世纪婚礼’。”

    “在此之后上海滩便有了一句谚语,娶妻当娶魏明珠,嫁人当嫁袁鸿渐。”

    节选自《民国大师逸闻录》

    ……………………

    从明天开始更新时间改为下午一点和七点。

第二卷 第一章 龙抬头

    本章副标题:剧情五个月,字数七十万。

    ……………………

    “听众朋友,欢迎收听nypr。今天是1920年2月28日星期一。”

    “现在是美国东部时间上午九点。今天阴有小雨,风力三到五级。最高气温44。6华氏度(7摄氏度),最低气温33。8华氏度(1摄氏度),请各位听众外出时别忘了带上雨伞……”

    “纽约交易所道琼斯指数昨日收盘在70点,下面是昨日期货价格……”(笔者注:1921年道琼斯指数最高也不过75点。)

    “现在播报整点新闻,华府快讯,据消息灵通人士透露,威尔逊总统病情加重如今已经无法独立行走,他将不会出席下个月四日的哈丁总统就职仪式。”(笔者注:史实如此。)

    “欧洲电讯,本月23日,苏俄海军人员在喀琅斯塔岛海军基地发动反布尔什维克政变,详细报道请听午间新闻。”(笔者注:史实如此。)

    “纽约本地新闻,位于第九大道和第七十九大街全世界第一家有声电影院将在本周五开始试运行,首部放映的有声电影是丽莲…吉许女士执导的《十二人》。如果听众朋友有兴趣可以致电本台领取免费门票,先到先得。”

    “尼奥…袁先生所著的《冰与火之歌》第二卷昨天开始发售,销售情况依然火爆无比。”

    “接下来就是itny……”

    “这里是纽约,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你们的主持人亚当。昨天本节目再次接到了关于nypd执法过程中大量不当行为甚至违法犯罪的投诉,本台特派记者布坎南…弗兰克先生就在纽约总警察局的外面,让我们通过电话和他联系。”

    “嘀嘀嘀……”

    “这里是布坎南。”

    “这里是itny,我是亚当。布坎南,现在你那边情况如何?”

    “你好,亚当。和昨天一样,我仍然试图采访nypd总局长利奥…希尔,可是他们一直拒绝我的请求。局内的其他人也不接受我的采访。至今为止,纽约警方没有人对听众们投诉的事件发表过任何看法。而且我还遭到了极为粗暴的对待,刚才差点被两个便衣警察抓进去。幸好,他们对我们广播电台有所顾忌,不然我就不能接这个电话了。”

    “别泄气,布坎南。我们节目演播人员还有全纽约市的人民和你在一起。”

    “会的,亚当。为了广大听众和纽约市民,本人会坚持下去的。”

    “谢谢,布坎南。请注意你自己的安全!”

    “谢谢,亚当。”

    “全纽约市,全纽约州,全美利坚的听众朋友们,你们听到了吗?这就是我们纳税人付出血汗钱供养的纽约市警察!连我们采访都不敢接受的纽约市警察!在这里我不禁要质问nypd总局长利奥…希尔,还有市议会和我们的市长了。他们到底有没有把广大群众的合法权益放在心上?”

    “不过nypr和我本人在这里保证,只要他们一天不处理听众朋友们的投诉,我们一天都不会停止派出记者去采访他们。”

    “那么下面我们开始接听今天的听众电话……这里是itny,请问你是哪位?”

    “你好,亚当。我是布鲁克林区的一位家庭主妇,我今天早上去毕开曼街街角的杂货店买了两磅砂糖,可是回家之后却发现少了足足半磅。等我再去那家杂货店和老板理论,他却不认账了,还说我是故意找茬。”

    “哦,夫人,我想问一下,毕开曼街街角的杂货店是不是姓施瓦茨的犹太人开的?”

    “是的,亚当。那确实是一家犹太人开的杂货店。”

    “听众朋友,又是一个犹太人!夫人,请问你现在在哪里?”

    “哦,我就在杂货店附近的公用电话这边。”

    “好的,夫人,请别走开。稍后我们的记者会和你一起再去向那个犹太人交涉的。”

    “谢谢你,亚当。还有你们nypr。”

    “夫人,不客气,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因为……”

    男女两个声音同时道:“itny(itny)……”

    “姑爷,可以吃早饭了。”

    “莲姐,我这就过来。”

    “姑爷,今天是二月二,龙抬头。特意给您做了撑腰糕。”(笔者注:撑腰糕乃是隔年年糕油煎而成。)

    袁燕倏吃了一惊道:“莲姐,想不到你这位潮州人竟然知道我们江浙沪包邮……嗯,我们江南人二月二要吃这个啊。”

    年过四旬,面目平凡的自梳女抿嘴一笑问道:“姑爷,要不要喊姨奶奶起床。”

    “算了,让姨奶……嗯,安多睡会吧。你帮我喊一下昆仑,让他一起来吃。”

    “姑爷,你怎么老是和司机同桌吃饭,家里面还是要点规矩了。等你和小小姐成婚之后,这像什么话啊?我已经在厨房给他留饭了啊。”

    “嗯……好了,莲姐,现在你家小姐不是不在吗?快点去喊!”

    这位“莲姐”就是袁燕倏的未婚妻的“礼物”之一,当然啦,我们的袁大师这种**接班人哪里能接受什么妹抖……何况还是四十多岁的自梳女妹抖。然而,莲姐最后还是说服了他,用的是她精湛的白案功夫和一手靓汤靓粥。

    袁燕倏本来以为就是多了个做饭的厨娘,没想到这位莲姐原来是给他做规矩的嬷嬷,还是个会私下里拿小本本记“起居注”的女官。

    别看他已经挺像是高等华人了,不过出身还是太过于丝。老袁家的佣人那当然是有的,不过他家有了点家道中落的苗头。所以袁大师终究还低估了这个时代真正大户人家的奢侈程度。

    要知道光为黄蕙兰女士照料汪星人的侍者就有两三位。而一百年后那位国民老公只不过给自己宠物犬买个苹果手表,网上就已经舆论哗然了。

    袁燕倏关掉了有点吵的无线广播,随意地选了一张爵士唱片放了起来,这才坐到餐桌前开始享用莲姐炮制出来的美味早餐。

    这两个月乃是他穿越以来最为消停的一段时间,别说改变历史主干了,也别说忽悠历史人物了,就连后世著作他都不发表,一心就要把自己s值给降下来。

    幸好,大师球系统的说明书没有骗他,他的s值真的从高度警戒的深红色区域褪色到了小心即可的黄色范围之内。

    只是再要降到无需担心的原谅色和一片空白的白色已经是不可能的了,因为他的前三个月的行为已经把历史偏转了那么一点,至少中外文学史上多了他这么一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