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妻贵 >

第285章

妻贵-第285章

小说: 妻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传这些流言的人简直其心可诛,他要是不表明自己的态度,只怕过不了几天,就会有人找上安国公府了。

    “止歌,你让开。我今天要是不将那些多嘴之人的舌头割了,就枉为人夫!”萧靖北的一张冷脸因愤怒而通红。

    他活了二十几年,才寻着了这么一个让他想要与之共度一生的夫人,竟然有人就敢朝着她下手,难道是欺安国公府无人吗?

    凤止歌拉着萧靖北的胳膊,然后冷静地看了他一眼,淡淡地道:“你以为你现在提着刀冲出去,就能找到这件事的幕后主使人?就算你割了那些传流言之人的舌头,也只不过是让人拿住把柄而已。”

    被凤止歌这样一说,萧靖北也知道自己此举有些冲动。他平时也非这般不理智的人。这次实在是气狠了。

    这时见凤止歌这副心有定计的样子,萧靖北深吸一口气让自己冷静下来,“止歌,你可是有什么发现了?”

    他是知道的。凤止歌对各路情报的把握。可比他要来得快多了。

    凤止歌闻言并未直接回答萧靖北。而是向着过来汇报消息的李嬷嬷点点头道:“阿芜,你继续说。”

    李嬷嬷听闻这个消息也愤怒不已,闻言微微颔首。继续汇报道:“主子,这个消息就从昨天夜里便突然在京城各处流传起来,暗卫们发现其中不寻常之处后就一直在追查传言的来源,虽然如今因为时间关系尚未能确认,但,这则流言,大抵便是从宫里传出来的。”

    李嬷嬷说着话,面上怒色越发明显。

    如今的宫里,除了赵天南,又怎么会有其他人冒着惹怒寒家以及安国公府的风险特意针对她的主子?

    赵天南!

    又是他,二十几年前他害了主子的性命还不够,如今主子好不容易有了新的人生,难道他还想再害主子一次?

    不得不说,李嬷嬷真相了。

    不过,赵天南为何会突然出手散布关于主子的流言,看这意思,还像是一定要将主子置之死地,莫非……

    意识到这个,李嬷嬷猛地抬头:“主子……”

    虽然李嬷嬷只说了这两个字,但凤止歌已经领会了她的意思,她轻轻点头:“应当是如此吧,否则,咱们高高在上的皇上,又怎么会无缘无故的出手对付一个臣子之妻?”

    萧靖北听得有些半知半解,但并不妨碍他从凤止歌与李嬷嬷的话中得知那幕后之人就是赵天南。

    “是皇上?”萧靖北很是震惊,然后面上怒色更甚,“皇上这是何意?难道我萧家人就能由得他随意揉捏吗?当初父亲因为一封巧合得来的信被他下药,一边昏睡十几年,前段时间又因为想要平息官粮案追赃一事而指使死士对我下手,如今竟然连我安国公府的妇孺都不放过,莫非,我萧家人在皇上眼中就如此软弱可欺?如此对待大武朝的有功之臣,难道他就不怕这些事传出去之后会激起民愤?”

    萧靖北心中的怒火越烧越旺。

    他的父亲因为赵天南的多疑,在床上人事不知的躺了十几天,他自己更是因此而受了十几年的苦,若不是他命大,只怕萧家早就断根了。

    而如今,他好不容易娶到的夫人,却被赵天南莫名其妙的安了个妖孽之名。

    这一桩桩一件件的,让本就对赵天南心存怨气的萧靖北怒火中烧,心中的怒气只要得一个小口子,只怕就要立时完全宣泄出来。

    父亲的事他当事还年幼无能为力,赵天南要对付他,他也用自己的手段反击了回去,可如今他要对付的是他的止歌,叫他如何能忍?

    萧靖北面脸凝重的看向凤止歌,“止歌,你不用拦着我,哪怕那是皇上,这件事我也定会替你讨个公道回来!”

    萧靖北并不是说说而已。

    萧家是大武朝的开国功臣,他倒要去问个清楚,皇上为何会如此不待见萧家!

    萧靖北从来都不是个多会说话之人,但此刻,他眼中的坚定,无疑比这世间任何好听的情话都要来得动人,就连李嬷嬷,都因此而对这位姑爷更认同了几分。

    凤止歌与萧靖北对视片刻,然后在萧靖北的注视下缓缓露出一个带着温暖的笑容来。

    萧靖北并不是没有见过凤止歌的笑容,但在凤止歌的这个笑容里,他却看到了某些往常没有的东西,但具体是多了些什么,他却也说不出来,只隐隐的觉得,他似乎,在不知不觉之间,又向凤止歌靠近了一大步。

    敛下笑容,凤止歌将萧靖北拉到椅子边并按着他坐下,“你这看着冷冰冰的,原来也是个急性子,你以为你这样冲进宫去质问会得到一个什么样的答复,只怕还正中了赵天南的下怀,他怕是正愁没有借口把安国公府的人拿下,你这一去,除了得个以下犯上的罪名,还有什么用?”

    萧靖北面上挣扎一番,最后颓然垂头。

    他知道,凤止歌说的是对的,若是他真的不管不顾的冲进宫,只怕明天安国公府上下就会被赵天南尽数拿下。

    “那……”皱起眉头,萧靖北从来没像此刻这般痛恨自己的无能。

    凤止歌一声轻笑,伸出纤细的手指抚上萧靖北的眉心,待将那褶皱抚平,才道:“我看呀,赵天南就是太闲了,只要让他有事做,想必他就不会再将满腔心思用到我这个小女子身上了。”

    能在大武朝动荡之时还能抽出心思对付一个臣子之妻,赵天南,他可不就是太闲了吗?

    既然如此,她也不妨给他找些事做。

    正好,赵天南不是一直都想不明白,为何如此英明神武的他会生出赵载存这般平庸的儿子吗,那她就好心替他解解惑吧。

    心中有了打算,凤止歌一双凤眸中闪过一抹幽光。

    凤止歌这边才决定了应对之法,京城各处关于她的流言,因为背后有人操控着,不过一天,就已经隐隐有满城风雨之势。

    寒老爷子认可的女儿,安国公世子视如眼珠子的夫人是妖孽?而且还是江南等地大旱以致如今百姓民不聊生的罪魁祸首?

    这个消息大部分人都是不相信的。

    身处京城,百姓们此前不知道见识过多少想利用人言可畏四个字借刀杀人的阴谋,对此那是一点也不觉得新鲜。

    不过,虽然相信的人少,但这并不影响这流言以让人难以想象的速度在京城蔓延。

    听到这流言,那些一直对凤止歌恨得咬牙切齿的人,自然是在暗中拍手称快,更有那沉不住气的,更是在第一时间就冒了头肯定流言的内容。

    这第一个冒出来的,就是与凤止歌一样从湖州来的连晴。(未完待续。)

第168章 父亲

    说起来,连晴这次是真的乐坏了。

    当初在湖州,连家虽然不是官宦之家,但也是湖州城首富,而且因为连晴的姑姑嫁得好,连家在湖州城的地位可是一点也不低。

    就因为凤仪轩里面的一件首饰,她算是将凤止歌记恨上了,若不是这样,她也不会在后来杨夫人的宴会上一而再再而三的与凤止歌作对,甚至还起意将凤止歌推入水中。

    只是害人终害己,没害到凤止歌就算了,还将她自己都给搭进去了,还为了不嫁给杨云浩以及避开事后风言风语而离开湖州,来到千里之外的京城。

    连晴的姑姑也就是冯家二夫人,虽然因兄长的拜托而对连晴算是亲善,可到底还是寄人篱下,像连晴这样自小受尽长辈宠爱的娇小姐,又怎么能适应这种连说句话都得想想旁人会不会多想的日子?

    连晴离开湖州时,威远侯府还没收到进京的旨意,所以初时她还以为自己也许报不了凤止歌那一箭之仇了,没想到她来到湖州大半年之后,居然就听说了威远侯府举家入京之事。

    当时连晴心里是既恨又喜,恨的是凤止歌把她害成这样,不仅没得到报应,如今还得了皇上的旨意进京。

    喜的是,只要她们处于一个地界,她总能找到机会为自己报仇的。

    连晴以为她想要报复凤止歌是很容易的,却不曾想,在湖州时以她的身份倒也勉强能与威远侯府搭上边,但到了京城,就连令她艳羡的表姐冯伊人都鲜少有机会能与凤止歌碰面,更别是靠着冯家二夫人才得以住在冯家的她了。

    甚至冯伊人,机缘巧合之下也与凤止歌不大对盘,与她一样因凤止歌而吃了不少苦头,落个名声尽毁为人不齿的下场。

    意识到凤止歌不是自己能动得了的,连晴后面也没敢再整什么妖蛾子。

    连晴已经在京城呆了快三年,前两天才得到湖州连家的消息,当初她落水为杨云浩所救一事的风声已经过去得差不多了,思念女儿心切的连老爷和胡太太夫妇已经派了人前往京城接连晴回湖州。

    京城再怎么繁华,也终归不如自己家好。

    再则,虽然爹娘将她送到京城来,除了躲风声之外,也有想借姑姑的手替她谋门好亲事的打算,只不过,如今姑姑都未能替冯伊人寻到一门满意的婚事,顾不上她不说,就算真有那合适的好婚事,又怎么能轮得上她?

    所以,能回湖州,连晴当然是高兴的,而能在离京之前听到凤止歌倒霉的消息,更是让她觉得这是自己离京前收到的最好礼物。

    原本连晴只要一边看着热闹一边等着连家派来接她的人也就行了,可偏偏,连晴一直因未能亲手让凤止歌好看而遗憾不已,如今大好的机会摆在她面前,明摆着有人要凤止歌不好过,甚至有可能是有人想借众口要了凤止歌的命,她要是不去参合上一脚,岂不是对不起她这几年所受的委屈?

    在这样的想法之下,连晴自然成了第一个跳出来证实京中流传的流言真实性的人。

    当然了,连晴自然不会愚蠢到随意在大街小巷上议论此事,而是以马上就要离开京城为由,办了个小型的宴会招待这两三年认识的几名手帕交,道是要与她们道别。

    连晴所住的冯家,在京城都只能算是个不入流的家族,连晴能交到的手帕交自然身份有限,不过都是些小官的女儿罢了。

    不过,京城就是一个错综复杂的大圈子,连晴可是知道的,她交的这几个手帕交里,就不只一个与京城另外的大家族攀得上关系。

    借着她们的口,难道还不能将凤止歌的消息传遍京城去?

    所以,在这宴会上,连晴先是偶然提到了最近关于安国公世子夫人的流言,然后又提起了自己当初在湖州城时与安国公世子夫人乃是旧识的事。

    对凤止歌,京城可是有不少闺阁千金颇感兴趣,只不过凤止歌一向不怎么与同龄人打交道,她们就算是想了解关于凤止歌的事,都没处打听去,这时见连晴这个知情者,哪有不好奇的道理。

    所以,连晴在众人的追问之下,只好“勉为其难”的将凤止歌当初在湖州的事巨细靡遗地讲了一遍。

    她的这番话,看似只是在为手帕交们释疑,但何曾又不是肯定了最近流传的流言的真实性?

    于是,在这场宴会结束之后,关于凤止歌的流言为真的消息,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的传了出去。

    人都有从众心理,任何一件事,哪怕大家最初都知道它是假的,但说的人多了,时间长了之后人们也会认为它是真的。

    对于流言所说凤止歌乃妖孽一事,初时京中百姓自然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