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妻贵 >

第251章

妻贵-第251章

小说: 妻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后,他又听凤止歌道:“至于天下苍生,让事情发展到这一步的,可不是父亲,而是那些大武朝的蛀虫,闻伯父可算是找错人了。”

    闻书绝在心中暗暗摇头。

    他本是打算从凤止歌这里套些话的,没想到不仅没达到目的,还被凤止歌拿话给堵住了。

    凤止歌却不想再与闻书绝讨论这个问题了,她站起身,往外走了两步又停下,转身看了闻书绝一眼,微笑着道:“听说闻伯父年轻时曾得过许老的指点,倒不得不说闻伯父与许老极为有缘分,如今看来就连经历也是差不离的,许老当初经历了大武朝未建立时的风雨飘摇,闻伯父却要经历一场即将因贪腐引发的动荡。”

    说完这番话,凤止歌抬步准备离开。却因闻书绝的一句话而脚步微顿。

    “侄媳妇,看到你,倒是让我想起了许久之前的一个人。”闻书绝缓缓道,“当初寒老爷子的独女寒素,在乱世之中大放异彩,虽然如今没有人敢议论,但很多人心中都极为清楚,若是没有这名女子,有很大的可能也就没有现在的大武朝。只是很可惜,那时的我没有机会与这名传奇女子见上一面。说起来。这样的女人。居然死于肮脏的宫闱之争,这不得不说是一个最大的讽刺。”

    闻书绝也不知道自己怎么会突然提起寒素,也许是因为方才脑中突然的灵光一闪,也许是想要试探些什么。

    凤止歌闻言似笑非笑地看了闻书绝一眼。面上表情却没让闻书绝看出半点有用信息来。

    “若是父亲知道闻伯父对寒素的评价是这样的。想必也会替他那早逝的女儿感到欣慰吧。”

    说完。凤止歌再不停留,转身离开。

    而闻书绝,听完凤止歌的话。不仅没试探出什么,心中疑惑反而更多了,还添上了几分淡淡的怪异感。

    这个侄媳妇,他竟然半点也没看透?

    ……

    从闻家离开之后,回到安国公府,凤止歌就立刻着人给慕家送了信儿去。

    等了这么些天,又事关慕晓晓的终身大事,想必几位舅母也等急了,得到这个好消息,想必她们也会高兴些吧。

    凤止歌也是倾向于让慕晓晓和闻越尽早订下亲事,最好快点成亲的。

    她亲手参与的那个计划,可以想见,接下来不久之后,整个大武朝就会陷入动荡不安中,若真拖到那个时候,又有谁会理会闻越和慕晓晓是不是有婚约是不是成了亲?到时候只怕慕晓晓的亲事就会被一直拖下去。

    也不知是不是和凤止歌有一样的想法,闻家的动作也非常快。

    凤止歌给慕家送信的第二天,闻家就遣了媒人去慕家提亲,慕夫人后来更是诚意十足的亲自上慕家与慕家舅舅舅母商量两个小儿女的亲事。

    闻家表现得如此积极,慕家上下自然也极为高兴,事关慕晓晓的终身幸福,慕家几位舅舅舅母也顾不得慕晓晓上面还有几个未成亲的哥哥,当即就很爽快的拍板,为闻越和慕晓晓订了亲。

    在此之后,闻家又以闻书绝年事渐高,想尽快让闻越为闻家开枝散叶这样的借口,与慕家商定了一个最快的婚期,而这婚期就定在下个月。

    慕晓晓的亲事,就这样以她自己都有些不敢相信的速度定了下来。

    凤止歌这边才为慕晓晓的亲事终于尘埃落定而安心,这之后两天,又将接了皇命要出京查官粮贪腐案的萧靖北送走了,然后,却突然接到林公公从宫里传来的消息,含月公主找上了于公公。

    于公公是当年凤止歌留在宫里的暗线,当时她与含月公主第一次见面,念在含月公主放过慕晓晓,所以特意告之含月公主,若有事无法解决,不妨向于公公求助。

    凤止歌是知道含月公主不可能是赵天南的亲生女儿的,当年那杯赵天南亲手下了药的酒她是亲眼看着赵天南饮下的,以那酒中所下的药量,赵天南这一辈子就算是求遍诸天神佛,也不可能会有自己的亲生儿女。

    虽然含月公主这么多年来都被赵天南捧在手心里宠着,但凤止歌也知道,宫里是不可能有永远的秘密,无论早晚,太子李载存和含月公主的身世都总有曝光的一天,就是念及这一点,她才会给含月公主留下一条后路。

    如今,莫非这件事真的这么快就被赵天南知道了?

    赵天南最近应该为了筹粮之事忙得不可开交才对,怎么突然就关心起这件事了?

    疑惑之下,凤止歌往林公公里那下了指示,又从于公公那里得回消息,这才知道这次事件的原委。

    与凤止歌所想的不一样,太子与含月公主的身世确实被别人知道了,可那个人却不是赵天南,而是太子赵载存本人。

    自从赵天南自己都不再对还能有其他子嗣而抱以希望,无论是赵天南还是朝中众臣,都不得不接受大武朝未来的帝王会由一个病弱之人来担任这个事实,虽然也有很大一部分朝臣担忧以太子的身体状况,就算将来成功登基为帝,又能在龙椅上坐上几年。

    但是,赵天南只有这一个儿子是事实,身为臣子不敢妄议太子生死这等大事也是事实。

    这些年来,赵天南一边对赵载存寄予厚望,一边又不断的失望,顶着来自赵天南和朝中大臣的压力,赵载存被立为太子之后的生活其实也并不如外人所以为的那般光鲜。

    但赵载存自幼所受的教育让他心中对大武朝的将来存有一种责任感,这些年来哪怕明知道赵天南并不满意他,哪怕身体状况确实堪忧,却也一直在为将来成为一名合格的帝王而不断努力。

    学习怎么做一个帝王,可以说已经成为赵载存生命中最大的执念。

    这样的一个人,在有一天突然得知自己这个将来的帝王,其实根本就不是皇家血脉,他所受到的打击可想而知。

    而事情,要从太医院里又一个太医的告老还乡说起。(未完待续。)

第140章 惊闻

    先前就说过,这二十几年来,太医院的太医们告老还乡的着实不少。

    成为宫里的太医,对为医者来说应该是对他们医术的最大肯定,所以宫里历来网罗了不少名医。

    名医,就难免比寻常医者更厉害上几分,能看出赵天南身上的某些隐秘也就不足为奇。

    赵天南也曾经为太医院的太医们告老频率而略微疑惑过,一来这些年来确实有不少太医告老还乡,二来有的太医年岁其实并不大,完全可以胜任在太医院的职责。

    如果他当时能仔细思考一下这件事,并找出这些告老太医们的共同点,说不定他早就可以知道这件看似寻常的事之中藏着的秘密。

    不过很可惜,赵天南虽然张过些微的疑惑,却并没往深处想这件事。

    所以,他也错过了一个得知真相的机会。

    那些告老还乡的太医都曾专职负责过赵天南一段时间的脉案,也都毒多少有几分研究,更知道前朝宫中曾有过一种极为有名且毒辣的绝育药。

    为赵天南诊脉一次两次没发现什么倒也正常,但次数多了,医术高明的他们自然不难发现,赵天南体内有那种药物作用的痕迹。

    那种药物之所以如此出名,与其霸道的药性不无关系,这些太医既然发现赵天南曾服用过这种药物,自然也明白这意味着什么。

    再联想到这么多年来宫里妃嫔众多,却鲜少有人怀上龙嗣。皇上唯一的一子一女,还都是从宁妃的肚子里出来的。

    这样一想,众人顿时觉得他们英明神武的皇上头上多了一顶颜色鲜亮的帽子。

    但这种事关当今皇上名誉的事,这些太医哪里敢泄露出去。

    伴君如伴虎,他们这些近身服侍皇上的人最为清楚这一点,别说是泄露出去了,哪怕只是透出一丝半点的口风,一旦为皇上所知,只怕也会让他们满门都难逃一死。

    所以,知道了这个秘密。这些太医各个都如坐针毡。晚上连觉都不敢睡得太死,就怕自己哪天说梦话给一家上下带来灭门之灾。

    被这种坐立不安的情绪折磨上许久,这些太医也想明白了,若是继续留在宫里。只怕他们就要一直这样担惊受怕下去。他们自己提心吊胆也就罢了。怕只怕若是一个不小心露出什么马脚被旁人知道了这个秘密去。

    思来想去之下,这些太医便只得了告老还乡这么一个办法。

    远离了宫里,远离了皇上。就算日后皇上再从别处得知这件事,总也该不会想到自己身上来吧?

    换句话说,这就是我惹不起,难道还躲不起吗?

    基于此种心态,这些知道真相的太医们便都陆续告老还乡去了,且一经赵天南首肯,都以最快的速度举家搬离京城,动作之快令人叹为观止。

    这一次,宫里又有一位医术极为高明的张太医向赵天南请辞。

    这位张太医出自杏林世家,祖上不知道出过多少位太医,他的请辞让赵天南不解之余也颇有不舍,不过这位张太医确实年事已高,所以赵天南在考虑了一段时间之后,赐了些东西给他之后倒也准了他的请辞。

    这种事自然瞒不了含月公主与宁妃。

    当天,含月公主就急匆匆的去了宁妃宫里。

    “母妃,张太医告老还乡的事,您已经听说过了吧?”含月公主再怎么表现沉稳,到底也只是一个正值豆蔻年华的少女,心下岂能不慌。

    宁妃自己含月公主进到殿内,就先将宫人都打发了出去,见含月公主面上现出惶惑之色,她眼中一悲,轻轻点了点头。

    这些年,每当有太医告老,宁妃总是要提心吊胆一段时间,待许久之后发现并无什么不好的事发生,她才能真正松一口气。

    含月公主幼时并不能理解为何宁妃会如此,但自从十岁那年偷听到这个秘密之后,她也如宁妃一样,有了这样的反应。

    宁妃心里很清楚,太医院里也许有浪得虚名的太医,但绝对不会所有太医都是如此,所以那些近身服侍过皇上的太医先后请辞,这其中若是没有什么事,她都不会相信。

    当然了,并不是所有人都会由此而想到什么,宁妃之所以会想到这里,无非是因为她本就心虚。

    一次又一次的担心自己心里的隐秘会不会被那些窥得实情的太医告知赵天南,反复经历这样的忐忑起伏,宁妃早已经趋于麻木,就算如今仍会因此而心生波澜,但也已经有些习惯了。

    含月公主见安妃的表情如此,便知道宁妃此刻的心态。

    她看着宁妃那张就像戴了张面具一般的平和宁静的脸庞,突然之间就是一股子邪火涌上心头。

    “母妃,这样的日子到底何时才是个尽头?”含月公主的声音中含着恨意。

    宁妃闻言转头看向含月公主,眼中迅速浸出点点水光,她道:“含月,你恨母妃吗?”

    含月公主将头撇开,不去看宁妃的表情,“事已至此,母妃又何必关心我怎么想,我恨与不恨,对事实又能有碍吗?母妃有空关心这个,倒不如多想想,这件事要怎么解决,难道真的要等到皇兄将来登上皇位坐拥江山那一天吗?”

    宁妃沉默半晌,“不这样,又能如何?”

    如果时光可以倒流,哪怕一辈子在宫中孤寂至死,她也定不会再做下当初的冲动之举。

    这些年来,含月与她一起背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