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浮世经 >

第233章

浮世经-第233章

小说: 浮世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夫人站立门前,越发清丽高贵。见夏长渊和徐玫来了,她露出一点清浅的笑意,整个人也显得柔和了些。

    “娘,您真厉害。”徐玫赞道。

    “不是我一人的努力。”徐夫人道:“也是天时地利人和。”她微微一顿,道:“若非中原动荡战乱,但凡有条活路,没有人愿意背井离乡。没有许多勤劳的汉人,这片肥沃的土地,是很难经营的。”

    “确实。”夏长渊也感慨:“的确是天时地利人和。”

    “玫儿,你的注音之法说是完成了?效果如何?”徐夫人问道。

    “我教给了朱燕她们九个人。其中,三彩和双翠学习的最快,只用了三天时间就完全能融会贯通了,朱燕大约是学的不太用心,但七天时间里,也能给学的很不错了。”

    徐玫招手,让三彩进来,吩咐道:“给夫人说说,你都学了什么。”

    三彩也不过十一二岁,识字很快是识字的,但并不多。此时,她站在徐夫人面前,小模样有些怯,但很快就镇定下来,开始讲解她理解的注音之法。

    徐夫人听完,点头道:“不错,调理清晰明白,的确可以做小先生了。宝珠,赏她。”

    三彩满面红光,兴奋地下去了。

    “那么,你们父女现在手上的主要工作,是编撰一本常用字的字典了?”徐夫人询问道。

    夏长渊颔首。

    徐玫笑眯眯地道:“编撰字典的工作,多半是父亲在做的。我呢,也就是给《三字经》《百家姓》这些启蒙书籍注音,找人印刷出来之后呢,我们就有教材好用了。然后,还要求母亲给我找一家学堂,收几十个学生,要正式操练起来了呢。”

    “这种小事,立前和惠儿随手就能给你办了。”徐夫人微笑道:“我就等着看最后的效果就好了。”

    “哎。”徐玫忙道:“母亲放心。肯定差不了。”

    这也算是她的心血了。

    歇了一日之后,徐玫立即去找了徐立前帮忙。

    “放心,学堂都给你找好了的。”徐立前笑着道:“就离此处不远,房子虽然有些旧了,但却结实干净,敞亮透气,你肯定满意。要不要带你去看一看?”

    徐玫十分高兴,连忙点头,道:“要的,要的。大兄,这效率很高啊。”

    “那是,我可是一直将你的事情放在心里的。”徐立前道。

    徐玫再次谢过他,带上几个婢女,催促他立即就过去看学堂,一路又问起了关于生源的问题,道:“我看来时候路边有不少十来岁的半大孩子,不如就他们吧,不论出身什么的,告诉他们家里人,书本束什么都不要,让那些小孩子每天来学堂听半个时辰课,管两个馒头一碗汤。”

    徐玫想了想,又道:“因为眼下最重要的,是试验拼音之法的效果到底如何,所以其他内容都不会怎么教,只是识字这一方面。那么,一天四拨孩子来,一拨二十五人,一共一百人,三个月为一期,再看结果如何。”

    “可以。”徐立前道:“没有问题。”

    “你也别急,先准备妥当了,到时候才能更有信心。”徐立前劝她道:“你要开始授课,怎么也得过了年再说。”

    这一点,徐玫没有意见。

    新年,也没几天了。

    元城装扮一新,披红挂彩,喜意洋洋。这第一个新年,意义非凡,徐家特意组织了许多活动,烟火爆竹,花车舞狮,杂耍大戏,等等等等,热闹极了。

    只是,对于中原人来说,过年的时候没有寒意瑟瑟,天上没有飘点儿雪花,却总少了点儿年味儿,热闹之后,也都忍不住怅然,向北方张望。

    那是思乡。

    夏长渊和徐夫人站在一处茶楼之上,看见了这一切。

    “元真,你有打算回中原吗?”夏长渊轻声问道。

    “以徐家目前的实力,并不足以向中原汉地扩张。”徐夫人平静地道:“至少三五年内,我看不到太好的机会。眼下的打算,是先将这么一个小小地方经营稳了。相信,十几二十年之后,在这片土地上出生的汉人,会将这里当成故乡,而不去向往先祖之地。”

    “当然,若将来真有大机遇,徐家有能力的话,肯定也不会放过就是了。”

    “我的时间还有很多。立前的时间更多。徐家发展,暂时稳妥为上。”

    夏长渊默默地点了点头。

    有这么一个地方,给了那些难民活路,他心怀感激。

    ……

    新年很快就过去了。

    没有冬天,就不存在不能天地不能耕作的问题。勤劳的人们才一送出来,就开始到田地里忙绿了起来。而徐玫,也领着她的四个婢女,青花青瓷,三彩和双翠,开始授课。

    按照徐玫的要求,过来的,绝大部分,是前来谋生的难民们的孩子,男孩子多一些,女孩子少一些。还有一小部分,是当地土着人家的孩子,同样男女都有,混成四个班次,一天一节课,一节课半个时辰。

    一开始,徐玫明显能够看出,过来的孩子们,不论是什么身份,眼中都是有怀疑的,甚至还有些不情愿的

    像他们这样的大孩子,已经能在家中做很多事情了。一天来一趟,虽然能领两个馒头,但其实也很耽误功夫的。但徐家找上门,他们又只能来。

    七天过去。

    半个月过去。

    徐玫明显能从很多孩子身上感受到了不同:那是意识到自己当真能识字读书之后的欣喜和激动!

    还有期盼。

    徐玫没有亲自上台讲课。

    她发现了几个好苗子,十分聪明,学习起来尤其用心而且学的很快,便让徐立前向他们家里人打了招唿,将这十来人放在一起让青花他们再用心教加点儿课,准备将来好能小先生。

    一些典故道理,被写成简单易懂的语言,标注了音节,发了下去。受到了大大的欢迎。

    这又让徐玫十分忙碌起来。

    元城,因为没有寒冬,所以也感受不到春天。

    三个月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这一日,徐玫将徐夫人夏长渊和徐立前以及几个管理内政学政的官员邀请了来,当众给一百个孩子进行了测试。

    “夫人,他们真的就只学了三个月?”说话的是出身林家的一个老先生,他被邀请过来,肩任教化民众的任务。

    “徐玫年前才从广州府过来,你们也都知道。”徐夫人对于测试的结果十分满意,言语却依旧平淡,道:“林大人可需要亲自再测试他们?”

    那位林老十分肃然,向徐夫人点头,又像徐玫歉意地抱拳,竟然对徐玫一个小辈露出几分尊重之意,道:“老夫的确想要亲自测试一下。”

    他走上黑板,拿着粉笔写下一段话。是一首乐府词,不是最有名的那几篇,有些生僻。他相信,这一篇乐府词,这些才入学三个月的小孩子应该没有学习过。

    很显然。

    就连青花她们也有些认不全上面的字。尤其是青花。她拿着小木棍一个字一个字让小孩子认的时候,遇上她自己也不认识的,俏脸羞的通红,按照徐玫的吩咐,在所有不认识的字上面做了标记。

    一篇下来,不认识的字,足足有几十个。

    徐玫不慌不忙,走上台去,拿起粉笔,一个个地给所有他们不认识地字标注了读音。只见她标注一个,台下小孩子就忍不住开始拼读起来,从一个字到一句话,反复读几次,竟然已经是能懂了!

    徐玫标注完毕,没有立即提问,而是道:“给你们一刻钟的时间,熟悉一下这篇乐府诗。一刻钟之后,我希望你们能顺利朗读出来。”

    她没有告诉他们,那些字该读什么。却也没有禁止小孩子们彼此小声讨论。

    徐夫人等人,就站在一边听。

    听着听着,徐夫人欣慰而笑,林老等几位官员都忍不住动容

    因为他们明显听到,那些孩子,竟然真的凭着上面的注音,将字正确地读了出来,完全没有错误,越来越流利!慢慢的,有几个孩子甚至开始摇头晃脑,像是已经能开始领略其中的故事意义了!

    一刻钟之后。

    青花再次站在台上时候,就显得自信多了。因为,这上面再也没有了她不会读的字。而台下的小孩子,绝大多数都同她一样,随着她手中小木棍的移动,一字一句,将整个作品,完整地诵读了出来!

    (恩,这一段,就过去了。接下来,徐玫该干点别的了。呵呵。)(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349 前行

    再一回首,竟然是大半年过去,到了七月。

    徐玫从忙碌之中抬起头,看明亮的天空,不禁怔了好一会儿。有徐夫人的支持,有老先生们的认可,她的注音之法推行的极为顺利,六百里的土地上,有了大大小小的,近百个简单推行注音之法的学堂,从八岁到十五岁的,若无特殊情况,都必须去;十五岁往上,三十岁以内的,愿意学,也一样可以去。轮番上场,才用不到半年,这里的就有过半的孩子们完全学会了拼读之法,认识了许多字,甚至能够读榜文通告了!

    这种改变,让人振奋不已。

    夏长渊和许多大儒先生一起,开始编写常用字典。

    而徐玫除了注意要将学习的优秀的学生集中起来重新授课为学堂培养先生之外,更多的是,是在编写一本本小故事,绘上简单的几张图,标上注音,用极低的价格卖出去或是直接散发下去,供大人小孩去认读。

    所谓“教化”,便是如此。

    “再然后,就是真正培养人才了。”徐玫向徐夫人道:“咱们徐氏族学安排的很不错,有算术,有常识,地理天文等等,完全可以推广,那将来的话,徐元就会有源源不断的人才用了。”

    徐氏登岸占了六百多里土地,迅速成为了一方势力,被称之为“徐元”。

    她那个拼音小学堂,眼下也充当着给徐元发现好苗子的作用,看到了几个天资聪颖且勤奋刻苦的,都推荐给了徐家,由徐家重点培养了。

    “以后呢,这拼音小学堂,就放入小学一起吧。”徐玫有些懒散,道:“怎么办小学,我就不参合了。”

    “你啊。”徐夫人心里也没指望徐玫。

    兴建小学,普及教育的话,是一项大工程,并非之前徐玫那单纯灌输拼音的小学堂可以相比的。必须由官府牵头,财政支持,才能去做。而非是一人一家之力。

    现在的徐元,已经不能仅仅当成家族看待了。

    “那你是想要休息一阵子了?”徐夫人问道。

    “娘,我想要出门走走。”徐玫收敛了些懒散,显得有些慎重,将经书取出来给了徐夫人:“这个给您,免得我给丢了。”

    徐夫人仍然选择了香囊使用,坚持将那戒指给了徐玫认了主。

    徐夫人看了看徐玫,将经书收起来,问道:“你准备去哪儿?”

    “渤海国。”徐玫垂下眼睑,掩饰住眼中的波澜,轻声道:“我准备去渤海国走一趟。”

    衡山传来了消息。

    他们终于在渤海王都找到了胡不为的行踪。而正如冥冥之中只有定数一样,胡不为再遇了了渤海王后,此时的身份,乃是小王子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