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浮世经 >

第150章

浮世经-第150章

小说: 浮世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夏长渊摆摆手,轻叹道:“太上皇此时驾崩,乃是头等大事……我们只怕此时离不得京。且等着看各方反应吧。”

    “弟子一定服侍师父您左右。”莫仁道。

    太上皇驾崩了,身上有伤口……这一点,只怕新帝会隐瞒下来,对外宣布太上皇乃是病逝;新帝会帮着隐瞒不错,但这并不代表,新帝不会去查到底是谁在重重护卫下的禁宫之内杀了人!反之,新帝一定会查!

    能杀了紫蓬莱上的太上皇,就能杀了乾清宫他这个皇上!

    为了自己安全,新帝也非查不可!只是要暗地里查罢了!

    而夏长渊这边,绝对是会被怀疑的一方。哪怕夏长渊此时功力全废。再,注视了夏长渊,就一定会调查夏长渊身边之人,首先就是莫仁!

    莫仁并不像他自以为的那样不起眼!

    雨水越落越急。春雷许久不再炸响,电光也不再空中狂舞着,只能漆黑的夜。

    夏长渊看向黑夜,眼中仿佛看到了大内禁宫之中亮如白昼的灯火,看到脸色难看的新帝下令封锁皇宫又急招周太傅入宫商议的情景。

    他重重叹息一声,道:“去弄点儿汤水做宵夜,然后便歇了吧。你替我值夜。”

    “是。”莫仁快步离去了。

    这两日,他只有在为太上皇送饭,例行试菜之时,夹了几筷子。他的味觉早就坏掉了,根本不知,那是不是美味。

    也许是美味吧?莫仁想。

    ……

    徐玫终于收到了莫仁的信。

    “……国丧之下,不能立即离开。师父受伤,需要休养。不过京城药材富裕,养伤也方便。听闻师妹二月里出海,师兄恐来不及赶回,遥祝师妹一路顺风。……”

    太上皇当真驾崩了。

    夏长渊被洪光道长所伤,伤势颇重。而太平观已经在新帝和周太傅面前点了卯,一时间怕要被扣在京城,不会准许离开。

    至于那位洪光道长,在露一面强势面对围杀并打死打伤无数人又扬长而去之后,再没有了消息。哪怕太上皇突兀驾崩,他也没有出现。抑或他出现了,只是所有人都不知道;或是一些人知道,却选择封锁了消息……

    徐玫将信纸再看一遍,就着烛火点燃,丢进炭盆,仔细看着那信纸不过猛然腾起一簇火苗便迅速熄灭成为了灰烬,沉默了许久。

    “小麦,你相信命数吗?”徐玫问小麦道。

    “婢子不相信命中注定。”小麦怔了一下,轻声回答道:“婢子更相信努力才能摆脱命中注定。”她看向徐玫,轻声道:“婢子家中父母重男轻女……若是婢子没有努力进族学,怕早就被嫁给傻子换银钱了。”

    徐家绝大部分仆族都是不愁生计的。但不愁生计,饿不死冻不着,和富裕与否滋润与否,是两码事。还是有一部分下人是没什么能力,日子过得艰难的。

    小麦的家境,就是不那么好的。

    父母兄长都是没什么本事的人。

    徐玫知道一些,但却因为“傻子”二字觉得这话尤为刺耳,心中突然烦躁起来,冷声道:“可是,我命中注定就是徐氏娇女……而小麦你,命中注定,就是徐家的下人……再努力,也是徐家的下人。你有什么资格说不相信命中注定?”

    命中注定,生而不同。

    这是多么残酷的事情。(未完待续。)

251 出海

    徐玫言辞咄咄,小麦反而镇定下来。

    “回小姐话,便是同为下人,也是不一样的。”小麦轻声道:“能到小姐您身边,能得小姐您信任一二……对于婢子而言,已经是最大的改命。婢子努力过了,也努力珍惜现在,已经满足。”

    要努力,也要知足。

    对于徐家的世仆而来,能留在徐家,已经比外面人幸运太多。而能够被派到差事,是向上的一步;能领到更好的差事,显然又多向上攀登了一步;在徐家主子身边应差,又是一种幸运,同比之下,派到徐玫身边,和派到徐夫人身边当差,又是一番天地之别!

    徐玫静默片刻,心中烦躁消散了些,轻声道:“那你说,这世上有没有一定会发生的事情?无论我们怎么努力?比如说天灾?”

    “就算是天灾,若是积极应对,有人救援的话……也会好上很多吧。”小麦轻声道:“哪怕多活一条性命,也是不同的。”

    徐玫再次沉默。

    她不止一次地想,若是前世太上皇没能复辟成功……那么,前世是不是就没有胡不为寻找粮道一去不返的事情发生?她的人生会不会有一个不一样的结局?

    恐怕不会。

    前世,因为胡不为的野望只怕早就在与徐家联姻时候扎根,与徐家联姻娶了她徐玫其实也不过是胡不为计划之中的一环……那么,无论太上皇在不在,胡不为都一定会想要获得最大的利益之后前往渤海国……那么,她的结局,还是一样。

    今生已经不同了。

    徐玫再次告诉自己道。

    胡不为至今还仅仅是个有点儿名气的小举人罢了。与渤海国的一切都没有丁点儿关系。他的目标,还是科举出仕掌握大权罢了。前世的野望,已经没有生长的土壤和根本。

    不同了。

    早就不同了。

    她实在应该高兴才是。她早就应该高兴才是。

    这般烦躁忧虑,实在是自讨苦吃,愚蠢极了!

    徐玫的心情一下子高兴起来。

    她露出微笑,看向小麦,问小麦道:“小麦,你有什么愿望没有?”

    小麦摇摇头:“回小姐,婢子暂时只想一心服侍好您。”她见徐玫心情好起来,心头也是一松。刚才那一刻,她其实心底也没那么镇定的。

    “那等你将来想到了,一定要告诉我。”徐玫笑着道。

    “一定。”小麦笑着应道。

    从正月到二月中,江南还是没有下雨,旱灾减产已经能够预见了。江南这种情况,相对来说,还是好的——毕竟江南总会迎来雨季,从海洋上吹过来的风一定会带来降雨,决不可能一直干旱下去。而江南庄稼一年两熟,耽误了一季,还是能够收获一季。但北方的形势,却没有那么乐观了。听说,北方的雨水却已经开始多的有些不像话,新帝已经顾不上太上皇国丧的悲伤,开始紧急动员全民整修水利堤坝,疏通河道,努力将洪水的影响减少一些,再少一些。

    徐玫记得前世,从今往后的大夏,似乎一直大小灾情不断。前世,大夏面对这种情形,又因为太上皇复辟之后不顾一切地横征暴敛,以至于虽然有周太傅努力维持,但大夏也是一日不如一日,迅速地衰弱了下去。只是不知这一世,没有了太上皇,新帝一直以大夏江山为重算是个勤恳有为的君王……大夏应该能撑下去吧?

    天灾总不会因为太上架驾崩的不同,就不来了。

    区别在于,朝廷官员和百姓们如何应对罢了。若是能活下来更多的人,那么是不是能说,大灾其实已经成为小灾了?

    徐玫无法回答。

    她站在船头,看着陆地渐渐成了一道黑线,不禁心生感慨。

    “怎么,看傻了,还是舍不得?”徐立前亦是头一次远离陆地站在茫然无际的达海之上,心中其实也是激动感慨良多。不过,他曾经看过到大海,所以很快就心情平复下来,调侃了仿佛一直处在震惊之中的徐玫一句。

    “说不定是害怕了。”徐惠收回回望海岸线的目光,撇了撇嘴巴,随口接话道。

    “是有点儿害怕。”徐玫抓住船沿上的扶手,举目四顾,大海无边无际,似乎已经丢失了方向,不禁道:“恩,风开始大了,我有些晕。”

    “别害怕。”徐立前忙安慰她道:“我问过船长了,这条航道其实一直贴着海岸线南下的,只要稍微调整一下方向,一两个时辰就能重回陆地,是走惯了无数次的,不会有任何危险的。”

    “既然是贴着海岸线向南走,为什么不干脆靠近了海边行船呢?”徐玫好奇问道:“若是能看见陆地,心中有数,人也不会这么无着无落的难受了吧?”

    “无知了吧?”徐惠轻嗤一声,解释道:“我告诉你,越是靠近陆地,海水下的地形就越是复杂,尤其是有许多暗礁之类的障碍,越是靠近,行船反而更加危险,一不小心海船就会撞上什么……懂了么?”

    “原来如此。”徐玫早就习惯了徐惠这样的态度,笑着道:“惠姐姐知道的真多。”

    徐惠闻言,神色间有些得意,又有些不好意思,干脆训斥徐玫道:“早叫你不要往山上跑,去族学里多参加几门课程涨一涨见识,你却总是不听。别以为你爱看书涉猎广……很多东西,可不是写在书上的。”

    “那个,我知道了。”徐玫十分不好意思,却还是没提将来是不是改过自新,去不去族学好好用功。

    徐惠见她如此惫懒,又数落她几句,最后无可奈何地放弃,道:“将来有你吃亏的。”

    徐惠往徐立前身边缩了一下,道:“我有大兄和惠姐姐相护,怎么会吃亏?”

    徐惠再懒得说她,翻了个白眼。

    徐立前也很无奈,将徐玫拉出来,难免也说了她一句:“……空有聪明劲儿,怎么就这么懒呢?真是拿你没法子。”

    将来无论如何,他总会护着她。

    徐立前不咸不淡地说了徐玫一句便作罢,眺望大海,感慨道:“原来,身在茫茫大海之上,与站在岸边看海,还是大不一样的。这真是……太壮阔了。”

    “是啊。”徐惠也远眺,满脸感慨。

    海风渐渐大了,原本平静的海面开始涌起波涛,一浪一浪,打在船舷上。水珠高高溅起,扑面而来,鼻端全是大海的味道!

    半个月。

    海燕号驶进了泉州港口,靠岸补给。海船要在此停留一日一夜。

    他们兄妹三人从未到过如此南的南方,看到热闹的泉州城,自然要上岸游览一番。

    负责给他们引路的,正是何大武。

    何大武不过比徐立前大几岁,却已经跑过了好几趟船,尤其是曾经在泉州港待过半年,对泉州城可谓熟悉的很。

    徐立前和徐惠的动作稍慢,徐玫先到了甲板上。

    何大武过来见礼,面上似乎有些不自在。

    “原本何妈妈也想跟着的,只没想到,她当真会晕船。”徐玫同何大武随口闲聊道:“可惜小武也没能跟着过来见识一番了。他好不容易才求了你父亲,说跟船专门照顾何妈妈的。”

    何小武并非是徐家签了身契的下人。他又年纪不大,想要登船,总得有个像样的说头。不然,不是徐家让不让他上船的问题,而是他家里人放不放他离家冒险的问题。

    “小武还小,将来总有机会的。”何小武面庞有些黑,却自有一股子硬朗的气息,十分很精神的小伙子。他向徐玫行礼,道:“一直没有拜见玫小姐,未曾感谢玫小姐对小的一家人照顾,实在失礼。还请玫小姐不要见怪才是。”

    “你太见外了。”徐玫笑着道:“一直都是何妈妈照顾我长大呢。”

    “那是家母分内之事。”何大武一直都是躬身应答,显得十分谦卑。说了两句话之后,他脸色犹豫之色更甚,一副有话难以出口的样子,让徐玫想不注意都难。

    徐玫有些不明所以,却懒得与何大武猜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