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伐明 >

第137章

伐明-第137章

小说: 伐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围,李将军救出了被困兵马,马上退出了城外。”

    听见李自成大部退出了城门。刘宣心中松了一口想道:“李自成总算是带兵机警,眼见不妙当机立断率兵出城。如果是一个教条的笨蛋带兵,这时候还等候总部的军令,只怕早已经伤亡惨重了。”

    “张李二将麾下的将校有没有折损?尤其是第八营营官刘宗敏,我见他率先从东城门入城,刚才刘捷轩安全撤出来没有?他们两部兵马清点完了没有?总共损失了多少兵丁?”

    刘宣一连串的发问,让下面的探马也有些发蒙。这些探马哨兵毕竟身处底层,对于军中的详情并没有多少了解。

    眼见这些探马面面相觑,刘宣心中也知道现在不应该操之过急。于是他压住了焦躁。温和的下令道:“你们马上去城东,让李自成部来城北汇合,另外告诉张虎成,让他封锁四门。迅速的撤出城外。”

    “告诉他,让他将曲沃城紧紧围住,给我连一只麻雀也不让出城。我倒要看看到底是谁敢放火烧城。只要抓住了纵火之人,老子要诛他的九族。”

    等了大约半个时辰。李自成终于带领大军来到了城北。刘宣远远地看了一眼,尽管李自成大军看上去狼狈不堪。到处都是烟熏火燎的味道。但是从行军的队列上看来,折损的兵马还是算不上很多。

    眼见李自成牵马走来,刘宣上前几步抓住李自成的双手问道:“刚才望见捷轩兄弟当先进城,不知现在是否安然无恙退了出来?”

    刘宣见李自成脸上没有太过严重的悲痛,心中顿时有些放松。他暗中想道:“以李自成与刘宗敏的关系,如果刘宗敏遭遇不测,只怕李自成早已经痛不欲生了。现在看来,刘宗敏那里问题也算不上很大。”

    李自成见刘宣如此着急刘宗敏的安危,心中也有些感动的说道:“将军放心,捷轩虽然被火烧伤了大腿,现在骑不得马、打不了仗,但是本人还算是安然无恙退了下来。”

    听见刘宗敏被火烧伤,刘宣心中一紧,在明末时期,一旦受伤非常容易感染破伤风。所以哪怕是小伤,也容不得丝毫大意,刘宣指了指身边的亲兵道:“你快去找军医处长冯吉仁,让他带领善于治疗烧伤的军医去给刘营官治伤。现在烧伤的士卒数目极多,如果冯吉仁实在忙不过来,就让他优先治疗军官老兵。”

    “自成兄弟,刚才的大火你这里折损了多少兵马?”

    “出城后我在路上大致清点了一下,攻城一战一共战死了四十三人,受伤五十六人。在大火中烧伤了六十五人,失踪了七十九人。这样一来,这次攻打曲沃县城,第四旅共损失了二百四十三人。”李自成一边说话,脸上还有些气愤。

    听了李自成这番话,刘宣眉头不由得一皱,李自成这里折损了一哨兵马,张虎成那里也好不到那里去。

    毕竟攻打城墙之时,因为张虎成算是主攻的一方,损失的兵员比李自成还有严重。即便烧伤的兵马损失较小,但是一里一外之下,估计也减员了一哨兵马。

    想道这里,刘宣不由得痛骂道:“一个小小的曲沃城,居然折损了我五百精兵。除了当年的延安之战,咱们还没有吃过如此大亏,即便杨鹤率兵围剿,咱们也只是损失了两千战兵。”

    “曲沃县令到底是谁,抓住了此人,定要凌迟处死,以解我心头之恨。”刘宣转过了头,朝着身边的赵瑨问道。

    赵瑨见刘宣发火,更加小心的答道:“曲沃县令名叫杨琦沉,此人在城中颇有清名,所以才有威望发动青壮守城。”

    “等火势停了,给我大索全城抓捕杨琦沉,抓住此人,定要凌迟处死祭奠阵亡将校。另外给我清查全城壮丁,凡是对抗义军的士绅,主要男丁全部处斩,家财田土分给阵亡、受伤的士卒。至于守城的乡勇,将带兵的骨干全部处斩,将普通的兵丁贬为筑路营,五年之后才准许放归家中。”(未完待续。。)

第九十章南征八

    刘宣在城西扎营休整了一夜,第二日一大早就派出士兵大索全城。到了午时一刻,等张李二将联袂而来后,刘宣愤恨的问道:“找到曲沃知县杨琦沉这个畜生没有?”

    张虎成脸上带着几分愤怒的骂道:“杨琦沉这个畜生已经举火**,临死之前还将家小妻女斩杀干净。”

    刘宣轻蔑的冷笑道:“好狠毒的心肠,俗话说虎毒不食子,杨琦沉这个畜生心肠真狠。另外你们二人给我好好清查,昨日谁敢配合杨琦沉守城,都给我捆绑拿问。”

    “将军,今日大火熄灭之后,城中大户士绅还是负隅顽抗。因为这些士绅家都是高墙大院,里面还有善射的家丁,末将麾下的第四旅又伤亡了几十人。”李自成听了刘宣的话,有些为难的说道。

    “这倒是少见的怪事,破城之后,这些士绅还敢踞屋而守?既然他们如此顽固不化,咱们何必与他客气,杨琦沉能火烧曲沃,莫非老子就是心慈手软的废物不成?”

    “你们二人带兵入城之后,哪家乡绅敢于顽抗,就火烧他的房子。老子就是将曲沃城一把火烧干净,也要报此深仇大恨。”

    张李二人听了刘宣这种坚决的军令,两人这一战都有所损伤,对于曲沃城的百姓自然不会有多客气。他们连续攻破了几家士绅的院子,凡是抵抗坚决的士绅,房屋都被二人放火焚烧干净。

    就这样为了肃清城中顽抗的士绅,张李二将又花费了一天的时间,两人麾下的士卒总计又多伤亡了一哨兵马。

    等到了下午黄昏。整个曲沃县城已经成为一片白地,整个县城中的房屋建筑。大部分被大火烧毁。城中的两万百姓,也先后被大火浓烟烧死五六千人。

    曲沃城中。因为杨琦沉与刘宣的连续放火,城中的粮草早已经大部分烧毁,布帛食盐等紧俏物资也没有缴获多少。即便是搜出了一部分纹银,但是也等于背上了一万多口嗷嗷待哺的饥民。这样的情况,更让缺少粮草的刘宣大军局势更加严重。

    看着因为失去了宅院,在城墙脚下瑟瑟发抖的饥民,刘宣心中也有些不忍。他看了看随在身边的赵瑨说道:“良璧,你辛苦一下,看看军中还有多少余粮。斟酌的分一些给这些可怜的百姓吧!”

    “将军,因为去年杨鹤大军围攻,晋中府已经残破不堪,现在也不可能调拨出多少粮食。而霍州、隰州十一县除了洪洞、赵城二县外,都是山区小县,根本没有积攒下多少粮食。咱们大军南征,已经消耗了洪洞县大半积蓄。所幸打下了平阳府城临汾县,才弄出一部分粮草。”

    “如今正是青黄不接之际,如果咱们想要养活着一万五千人。还需要半年之久,最少也要消耗一万五千石粮草。现在咱们粮食吃紧,很难凑出这一大笔粮食。”

    刘宣拍了拍赵瑨的肩膀说道:“良璧,现在不需要考虑的太远。老话说车到山前必有路,活人还能被尿憋死。”

    “况且咱们打下了临汾县,还抓住了西河、阳曲两家藩王。这两家藩王虽然没有庆成、永和二王富庶。但是等查抄了藩王的家产,还是能刮出一大批粮食的。”

    赵瑨摇了摇头。显然还是不认同刘宣的意见。“将军,山西的藩王虽然富庶。但是富余的粮食大部分都换了盐引。即便能从藩王府中查抄一些粮草,但是也不应该用在曲沃城中。”

    “咱们现在虽然趁着建奴入寇京师拿下了几十座县城。但是一旦朝廷赶走了八旗军,只怕又是一次雷霆般的围剿。这个时候咱们也应该早作准备,以免被缺粮的问题所困。”

    听了赵瑨这番话,刘宣看着荒凉残破的曲沃城说道:“良璧,你说的很有道理。但是放任这一万五千饥民不管,只怕几日过后他们就会变成四处流窜的饥民。咱们好不容易打下了平阳府,也会被这些流民毁于一旦。”

    “我从混乱的陕北起兵,心中知道一旦饥民失去控制,对地方的破坏是极其严重的。除非咱们现在屠城杀降,将隐患扫除干净。否则这些饥民一旦造起反来,四散逃入乡野之中,咱们为了稳定地方,只怕也会疲于奔命。”

    “将军的忧虑良璧也有所考虑,但是咱们在曲沃城杀伤甚重,城中的百姓几乎家家戴孝,可谓是恨咱们入骨。即便咱们拿出粮食赈济灾民,只怕曲沃城中的百姓也未必会对咱们感恩戴德。”

    看着残破的曲沃城,刘宣脸上终于有了一丝忧虑道:“小小的曲沃城,就给咱们带来了如此多的麻烦。不仅死伤了六百精兵,还给咱们添了一个大包袱。这平阳府南部还有二十个城池没有攻下,如果剩下的城池都像曲沃县城一样顽固,咱们也未必能在山西站住脚跟。”

    赵瑨脸上一片甚重,最终还是壮着胆子谏言道:“将军,咱们现在对待士绅太过严苛。在士绅的挑拨之下,百姓视咱们为流贼仇寇。一旦有得力的文官鼓动,百姓就会组织起来与咱们为难。洪洞、赵城二县的叛乱是如此,在曲沃县城的受挫也是如此。”

    “咱们现在治下三十多个县城,不如善待乡绅读书人,拉拢那些不得志的失意文人。只要咱们与朱明一样重用官绅,减免他们的赋税,接下了的困难就会迎刃而解。”

    刘宣听了赵瑨这番话,爽朗的笑了笑道:“良璧啊,你虽然机敏,但是还是有些幼稚。”

    “咱们现在精兵不过两万,地盘不到三十几个县城,怎么可能让境内的官绅归心。如果我有十万大军,割据晋陕二省,那时咱们即便是对官绅严苛一些,他们也会成群结队的赶来投靠的,以求一个从龙之功。”

    “况且明朝的税政千古难闻,这样糟糕的税政,咱们是万万不能效仿的。等攻下了山西南部这二十几个县城,我就准备制定官制,开科举招揽读书人。只要咱们能发展壮大,是不愁没有人前来投奔的。”

    “这一次,先拨三千石军粮,让曲沃城饥民支撑一月。我倒要看看,是不是每一个知县都有杨琦沉这种玉石俱焚的决心。”(未完待续。。)

第九十一章南征九

    因为曲沃县城被大火烧毁,已经成为白地。加上在攻打曲沃城时,城中百姓与刘宣结下了血仇。所以为了防止地方不稳,刘宣不得不将大军停留在曲沃城。

    清剿全城士绅之后,刘宣将追随杨琦沉对抗义军的士绅土地全部没收,其中一部分分给战死受伤的士兵。士绅家中抄查出来的银钱也一次性犒赏三军。

    在这次南征战役中,凡是战死或是永久伤残的士卒,都能分到三十亩良田。轻伤的兵丁,也有五两白银的赏银。普通的小兵,也有三两银子的犒赏。至于什长、队官、哨长、营官等各级军官,也有土地、银钱的赏赐。

    这样大撒银子下来,一次性刘宣就花费了上万亩土地,十万两白银。有了这大笔的花费,尽管在曲沃城有些受挫,但是军中的士气还是大增。

    趁着大军云集在曲沃县,刘宣迅速驱使百姓休整房屋,将城内堆积的尸体挖坑埋葬。

    现在已经进入二月,暖春很快就会到来,这种时节,正是瘟疫多发的季节。刘宣也不想将尸体暴露在野外,让麾下的士兵染上了疫病。

    就这样忙碌了七八天,等曲沃县城彻底稳定下来之后,刘宣才传令营以上的军官到军帐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