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高危职业 >

第387章

高危职业-第387章

小说: 高危职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完帕尔耶夫的话,余洋笑了笑,没有拒绝,如果要让自己成为一个代理旅长的话,自己很多事情都可以方便一点,比如搞一两辆坦克带带回去,比如带一些武器弹药回去发财?这些事情都是可以的,余洋就是不知道自己想要多带几辆坦克走,应该怎么做?

    帕尔耶夫随意的写出了一份任命书给余洋之后,就让余洋去休息,而自己则在忙别的事情,一直到睡着之前,余洋赌感觉有些不真实。

    如果这个世界和黑鹰坠落的世界是一个任务空间的话,自己也许是这个世界上唯一一个俄罗斯军方代理旅长,美国国会勋章获得者吧?

    第二天中午,余洋懒洋洋的爬了起来,不过很快就有一个军官走到了余洋的身旁,这个人余洋之前见过,萨文受伤之后,就是他负责指挥131旅,名字好像叫做什么斯基,反正名字不好记。

    俄罗斯人名字大多数都是什么斯基,什么夫基,或者什么耶夫的,余洋听完之后头都能大了,之前威廉姆斯下达作战任务的时候,四个人名字,余洋就傻傻没有分清楚。

    “旅长,我叫罗德克摩夫斯基,你可以叫我罗德克!”军官是个上校,看出了余洋的疑惑,立刻开始自我介绍,余洋看了看自己肩膀二毛一,在看了看别人的二毛三,自己军衔比别人低,但是军职却比他高,军衔和军职严重不符啊!

    一个参谋的出现,缓解了余洋的尴尬,给余洋的升职,送给余洋二毛三的肩章,至少现在余洋也是一个上校,军衔符合了旅级干部的最低标准。

    131旅已经回到了司令部周围,开始进行简单的修整,131旅这一次损失比较重,不仅仅是旅长萨文阵亡,士兵损失也有四百多人,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伤兵,按照131旅编制人数,131旅现在属于残编。

    不过帕尔耶夫对于余洋十分的照顾,直接调来了一个团的新兵给余洋补充兵力,这一个团不是之前看见的那些兵源不足的团,而是整整满编的一个步兵团,有接近两千人,131旅在进入格罗兹尼之前,人数也才一千多人。

    不仅如此,余洋刚刚进入驻地,就有二十辆坦克开进131旅,也是帕尔耶夫给余洋调拨来的,补充之前131旅的损失,131旅是一个摩步旅,有一定的装甲力量。

    除此之外,还给了余洋一些装甲运兵车,三十多台装甲车,帕尔耶夫还会余洋带来了口信,等战争结束之后,将131旅的编制补齐。

    余洋突然有种不想离开这个空间的打算,自己继续在这个空间之中混下去,说不定真的也能成为俄罗斯军方大佬之一,呼风唤雨,无所不能,借助自己先知先觉的能力,干掉大帝,自己登顶也不是不可能。

    当然,余洋也只是想想,这种梦想可以想一下,真要可以选择,余洋也不会选择留在这里,自己还有父母,还有爱人,都在另外一个世界等着自己回去。

    思绪拉回来,余洋开始整顿131旅,主要目的是为了离开的时候,可以多带一些装备离开,之前的交易空间,让余洋看到了发家致富的最新道路,一把可以带入任何任务空间之中武器可以卖到七八枚战争钱币,如果带几十把回去之后,余洋就可以的买一些自己想要的东西。

    当然这些都不是主要的,最主要的是,余洋将目光定格在了t80坦克上,这两坦克虽然有着各种缺点,但是这是坦克啊,想一想,自己如果开着一辆t80坦克进入二战的任务之中,啧啧啧,想想都有点小激动啊。

    接下来的几天,余洋开始新官上任的工作,整顿131旅,虽然余洋一窍不通,但是更多的时候,余洋只是看,当一名合格的指挥官,余洋还需要学习,就像是一块海绵不断的吸收水分,充实自己。

    ps:有人去别人家吃饭,一分钱没花,然后走的时候,骂别人饭做的不好吃,留点口德吧。

第七百零三章 炼狱(第一更)

    一个星期,余洋都在学习,同时也在认真的学习坦克驾驶技术,同时还在学习直升机驾驶技术。

    现在余洋是旅长,虽然是代理旅长,但是手下的人还是十分用心的教学,以为余洋这个旅长有什么特殊的癖好,所以教学的也十分的认真,余洋心中盘算着,自己的直升机驾驶技术应该能够达到中级。

    一个星期,让整个格罗兹尼的战事基本上已经结束,可以用格罗兹尼无战事来形容目前情况。

    帕尔耶夫下达了24小时通牒之后,一共有一千多名车臣武装份子向着就近的俄罗斯军队投降,其中大部分都是车臣普通人,只是在杜达耶夫宣传之下,脑袋一热就参军,这些士兵能够打顺风仗,一旦战事吃紧,这群士兵立刻就成了墙头草。

    而且这些士兵大多数都抱着侥幸心理,认为俄罗斯人想要拿下格罗兹尼,应该不会对自己这些投降士兵有别的动作。

    这群人想错了,当他们投降的时候,俄罗斯士兵就没有给他们任何好脸色看,当他们彻底的放下武器的瞬间,迎接他们的就是狂风暴雨一般的拳头。

    被打的鼻青眼肿的车臣武装份子,被关进了集中营之中,而这些集中营都在俄罗斯军队的腹地之中,想要逃出去,就是一句笑话。

    与此同时,俄罗斯人为了报复这些车臣士兵,基本上每天给他们的食物,只能够保证他们饿不死,而到了晚上,只能够挤在一起抱团取暖。

    有些运气好的士兵厚厚的外套还在,有些士兵在进入军营之后,就被扒的只剩下单薄的衣衫,在寒风之中瑟瑟发抖。

    为了活下去,这些曾经的战友,开始拳脚相向,为了一件能够御寒的外衣大打出手,第一天的时候,自己人打自己人就造成了十多个车臣人死亡。

    第二天清晨的时候,又被冻死了一部分车臣人,这群投降的车臣人开始抗议,但是迎接他们的却是冰冷的枪托狠狠砸在他们身上,而这些抗议无效的车臣人,只能够将目光盯在了集中营内部其余的战友身上,被冻死的尸体上的衣服被扒光,只剩下裸(体!)

    一个星期的时间,俄罗斯人没有开枪,没有屠杀,投降车臣人活下来的只有不到五百人,一半的车臣人被冻死,或者被活生生的打死,而生活在集中营之中的车臣士兵,则徘徊在死亡的边缘位置,距离死亡只有一步之遥。

    同时俄罗斯方面,在格罗兹尼城市之中开始执行了他们的天罚计划,天罚计划,是针对格罗兹尼的灭绝计划,这项计划在未来第二次车程战争才被启用,但是现在由于131旅的萨文旅长被击毙,让帕尔耶夫格外恼怒,被提前的提上了日程。

    俄罗斯军方对于这个计划是赞成的,战争打到现在,俄罗斯已经付出了一千多名士兵的性命还有数千人的伤亡(余洋来之前,车臣战争已经打了一段时间,只是没有出现成建制伤亡。)

    政府之内虽然有反对的声音,但是随着杜达耶夫的死亡,之前还存在的阻力也烟消云散,没有了利益的牵扯,俄罗斯方面还算比较团结,特别是老毛子的普通百姓被屠杀,才是最重要的催化剂。

    24小时最后期限到达之后,俄罗斯方面的几个炮团首先开炮,除去了几个俄罗斯军队坚守的地点之外,六个炮团,一个炮旅,开始用炮弹给格罗兹尼洗地,这一次使用的,统一都是152大口径的榴弹炮,而且每个炮团,都是有至少五个基数的弹药,一天之内必须打光。

    炮声响了一整天,格罗兹尼几乎每一寸的土地都被俄罗斯炮兵耕篱了一遍,哪怕是路边一个小房间也都被炸成废墟,如果之前的格罗兹尼还有一部分废墟可以藏下一两个人,现在几乎没有任何藏人的可能,废墟被炸成了更小的废墟,藏身的空间被进一步的压缩。

    原本俄罗斯人还会在乎车臣普通百姓的死活,但是现在杀红眼的俄罗斯人根本不在乎这些,不管是不是平民区,不要命的炮击,炼狱,真正的炼狱,比车臣人制造的屠杀要血腥数倍的轰炸开始。

    军队自古以来就是杀戮机器,当大国杀戮机器启动的时候,个人的意志就是螳臂当车的螳螂,根本无法掀起任何的风浪。

    一发发大口径的炮弹不断的落入格罗兹尼之中,原本躲在家中的车臣人遭受了灭顶之灾,一发发炮弹落在了车臣集聚点之中,炮弹不管是平民还是武装份子,沿着设定好的抛物线砸向地面,弹头引信被启动,发出死神的尖叫,带走一个又一个生命。

    尸体,断肢,残垣,废墟,火焰,哀嚎,尖叫,恐惧,各种人类的负面情绪,各种惨烈的末日景象在格罗兹尼上演着。

    而包围格罗兹尼的俄罗斯士兵没有听到这座城市传来的哀嚎声,依旧将一发发炮弹送入炮膛,这些炮弹自再一次的带着尖锐的破空声落入城市之中,如此反复。

    炮弹破空声掩盖住了一切不和谐的声音,如同经典交响乐一般,每一次大口径榴弹炮发出震山的怒吼是乐曲的前奏,而炮弹被打出之后,和空气摩擦发出尖锐的破空声,是整个乐曲的中段,而整个**部分,就是炮弹落地之后爆炸声,伴随着绝望的惨叫声,和祷告声。

    车臣人在城市之中逃窜着,整个城市之中几乎没有任何安全的地方,接近十个炮团,数百门大炮的轰炸范围,将整个格罗兹尼的城区都覆盖进去,哪怕炮兵阵地在格罗兹尼城市南郊区,格罗兹尼北部藏身的平民依旧被炸死一片一片。

    现在的格罗兹尼是一座绝望的城市,一座死城,唯一的安全区就是俄罗斯士兵严防死守的几个据点,但是这些据点却占据了整个城市的交通要道,想要离开这座炼狱,必须经过这些地方。

    ps:限免结束了,开始爆发!!

第七百零四章 遥远的桥

    一部分车臣普通百姓开始逃命,但是四面八方都是俄罗斯军队,唯一的出路卡曼大桥成为了车臣人和俄罗斯人争夺的焦点。

    从杜达耶夫死后的两个小时,大桥就爆发了惨烈的争夺,惨烈是因为想要退出这座城市的车臣人在这座宽阔的桥梁上,发起了一次又一次的绝望的,而又充满死亡的冲锋。

    杜达耶夫被击毙之后,最先准备撤退的是车臣人花大价钱从世界各地召集而来雇佣军,他们只是为了钱而战。

    现在金主已经死亡,他们没有留在格罗兹尼的理由,确认杜达耶夫真的死亡之后,他们毫不犹豫的就开始撤退,甚至没有丝毫的犹豫。

    不过城市的东南西三个方向都被俄罗斯人包围,他们唯一的出路就是北部的卡曼大桥,最先撤退的佣兵来到桥头的时候,就发现这座交通要道,已经不在他们的控制范围,卡曼大桥北部有俄罗斯人活动的身影。

    占据了大桥的俄罗斯人,从后方运送来了两台大功率的探照灯,架设在桥梁上,对着大桥桥面和河面不断的照射着,寻找任何可能偷偷过河的人。

    余洋将自己和信号旗过桥方法告诉了威廉姆斯,所以在桥下两侧的位置也有俄罗斯士兵看守,而且这群俄罗斯士兵手中有夜视仪和红外设备,可以清楚的看见是否有人要走余洋的路线偷偷摸摸的过河。

    随着时间一步步推移,太阳终于从漫长的黑夜之中苏醒过来,而聚集在桥南的雇佣兵数量越来越多,从最开始的十几个人,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