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宰辅 >

第96章

宰辅-第96章

小说: 宰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魏王府最出色的两位王子出面迎接,算是给足了面子,赵铮心里有数。听说符彦卿亲自等候,更是受宠若惊。这与地位无关,在赵匡胤面前已经稳若泰山,在南唐皇室之间游刃有余的赵铮已然见惯了场面,见到一位王爷绝对不至于紧张。但符彦卿不同,毕竟是未来老丈人,毛脚女婿初次上门,哪里能不紧张呢?

    路过一片假山,和一片面积不小的湖后,赵铮正在感叹魏王府宏伟的时候,瞧见了桐花阁的匾额。

    这里是一座花厅阁楼,因为临湖而见,周围又有几株桐树而得名,乃是王府中一处极为雅致的所在。平日里符彦卿很少在此处待客,只是偶尔家宴,或者是极为重要贵客临门才会在此地招待。

    显然赵铮是个例外,是继周世宗柴荣之后,第二个来到此间的外人。符昭远与符昭寿正是因为这一点,明白了父亲对赵铮的重视程度,态度才更为谦逊的。不过在他们眼里,赵铮和柴荣的身份自然是不能同日而语,不过是有机会成为符家的女婿罢了!

    赵铮怀着忐忑的心情进入桐花阁,远远便瞧见一位年过半百男人临窗而坐,不是魏王又是谁呢?昨日的朝会上,有心的赵铮特别留意了符彦卿,虽无接触,却至少认得出。

    符彦卿已经年华花甲,不过因为是武将出身,身体素质好,加上身为王爷,保养得宜,只是须发半白,看起来依旧是精神矍铄,望之不过五十许。此时符彦卿一身便装,少了朝堂上尊贵与谨小慎微,气定神闲地坐在那里,不怒自威,毕竟到了这个地位,尊贵的气度早已成为习惯。

    “父亲,五郎到了!”

    符昭远上前小声提醒,符彦卿这才回过神来,瞧见门口的赵铮,微笑招手,但并未起身。这个世界上,能让符彦卿起身相迎的人没有几个,赵铮虽然不凡,但地位终究相差很多。再者说了,只有女婿拜岳丈,焉有岳丈迎女婿的道理?

    赵铮很识趣,立即上前躬身行礼道:“赵铮见过王爷!”

    “五郎不必多礼,坐吧!”赵铮这几日露脸的频率比较高,符彦卿自然对他另眼有加,故而此刻也十分熟稔。

    符昭远上前将赵铮请入一侧的席位,然后与符昭寿在另一侧落座相陪。

    赵铮依言坐下,这才道:“近日有公务外出,来的匆忙,虽备有几份薄礼,却不及返回携带……从宫中来时,承蒙官家厚爱,赏赐几坛内中佳酿,携来与王爷与诸位公子品尝!”

    符家自然不会在意些许礼物,符昭远几人从这句简单的客套中领会了些许意思。第一,赵铮从宫中而来;第二,赵铮带着内中酒而来,是官家特意赏赐的,这说明什么呢?显然不是赵铮借花献佛这么简单!

    符彦卿哈哈笑道:“来便是了,何须带什么礼物?官家前几日赏赐的新茶是你从江南带回来的吧?符璃用你教的方法烹煮,味道着实不错!”

    听到符璃的名字,赵铮心中一动,颔首道:“多谢王爷赞许!”

    “你有心了!”符彦卿瞧了一眼随行禁卫捧着的内中酒坛子,笑道:“既然你一片盛情,又是官家赏赐,那本王就收下了!”

    “请王爷笑纳!”

    符彦卿笑道:“内中佳酿香醇无比,今日雪花飘落,品酒赏雪倒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美事!昭远,把酒温上!”

    “是!”符昭远领命,亲自动手。

    “五郎啊,本王得谢谢你啊!”符彦卿感慨道:“若非有你,我的符璃如何能安然回来!”

    无论赵铮当初存了什么心思,无论他与符璃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将来会怎么样,这个致谢都是必须的。

    赵铮欠身道:“王爷客气了,能护的郡主周全是在下的本份和荣幸!”

    符彦卿笑道:“你也不必谦虚,潞州的事情本王全都知道了,那般艰难的情形,你能带着符璃全身而退,实属难得……若是换了旁人,符璃恐怕……要知道,符璃可是本王最为疼爱的女儿……”

    符昭远和符昭寿兄弟不失时机地举杯道:“五郎救了符璃,我们这兄长也理当谢过!”

    “哪里,客气了……”

    赵铮话音未落,便听到几声连续的咳嗽,紧接着一个雍容华贵的中年妇人在侍女的簇拥下赶来,未进门便喊道:“我女儿的救命恩人在哪里?”

    赵铮心中一紧,不用说,肯定是未来丈母娘来了!(未完待续。。)

第一三四章 恰到好处的礼物

    魏王妃秦氏生病了,自从当年生符璃时落下病根开始,这些年来,一到冬日阴冷之时就会发作,咳嗽不止,甚至卧床不起。

    今晚秦氏原本已经卧床,听到赵铮到来,便强撑着病体起来,在侍女的搀扶和簇拥下来到桐花阁。女儿最在意的男子,最有可能的未来女婿上门,做母亲的怎么能不来看看呢?

    宋初的礼教之防并不严格,不过一般宴会上并无内眷出席,不过今日不同。桐花阁里更像是一场家宴,秦氏乃是长辈,故而并无关系。

    秦氏心情略有几分迫切,尚未进门便闻其声,进门之后目光便落在赵铮身上,开始上下打量。

    赵铮看着这位尊贵的中年妇人,心中越发有几分紧张了,两世为人,还真没有应付丈母娘的经历!

    秦氏一脸笑容看着赵铮,相貌堂堂,俊朗潇洒,外型上完全配得上女儿。再者便是举手投足间流露出的气质,一看便知不是寻常的庸俗纨绔子弟。唯一的缺点便是头发还有些短,实在不足挂齿!

    俗话说的好,丈母娘看女婿,是越看越爱,秦氏便是如此态度。对赵铮的第一印象十分不错,不经意间和符彦卿一个眼神交流,便坐到了丈夫身边。

    赵铮赶忙起身道:“拜见王妃!”

    “嗯,符璃说的没错,果然是一表人才,年轻有为!”秦氏忍不住出声称赞。

    “王妃谬赞了,愧不敢当!”赵铮顿时心花怒放,一脸谦虚。

    秦氏笑道:“当得起,若非有你,我家符璃哪能安然回来……家母也不能顺利安葬,还有我那不争气的兄弟,都多亏有你庇护……”

    这话说的倒是一点不错,赵铮不仅从潞州带走符璃。还妥善安葬了秦老夫人。临走之时还不忘托付楚昭辅关照秦大康,三件事对王妃秦氏而言都是大恩!

    “些许小事,实在不足挂齿,王妃客气了!”赵铮谦虚推辞,凭着和符璃的关系,这些都算是分内之事。

    “嗯嗯……”秦氏点点头,想要再说什么,却忍不住连续几声咳嗽。

    符彦卿立即一脸关切,刚想要张嘴,却被秦氏一个眼神阻止了。着急见女婿,秦氏哪里顾及些许小毛病?

    “五郎啊,你是哪里人?家里还有些什么人?”第一印象很重要,但绝对并非全部,秦氏少不得旁敲侧击,或者是直接询问相关信息,这一点和现代丈母娘没有丝毫区别。

    赵铮不由感慨,看来前世丈母娘问东问西的传统由来已久,当即回答道:“我是霸州人。父母兄长都已经不在,四年前随同乡来到汴梁……”

    “哦!”

    秦氏轻轻点头,一旁的符昭寿却问道:“五郎是霸州人,我还以为你是涿州人!”

    “不是。自我记事起,便于父祖生活在霸州!”赵铮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背后更深层次的含义,回答的很诚实!

    “原来如此!”符昭寿像是恍然大悟,但眼神却多了迷惘与不解。甚至还有些许失望。

    符彦卿听的清楚,他当然明白儿子的用意,涿州是谁的祖籍显而易见。但赵铮不是,那么……

    很奇怪的事情,是自己想多了,是朝野上下全都误会了?还是赵铮隐瞒了什么?抑或是官家想与所有人开个玩笑,甚至有更深层次的目的?

    地处高低不同,考虑问题的方式和出发点完全不同。只是一丁点“异常”,符彦卿便立即重视。也许是杞人忧天,但有时候却至关重要,符家能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与符彦卿的谨慎大有关联。

    不是涿州是霸州,怎么会这样呢?符彦卿思绪纷飞,突然想到昨日在朝堂上,官家下旨册封赵铮为文安伯,当年的文安不正是在涿州吗?封地焉能胡乱指定?符彦卿确信,官家这一打算肯定是大有深意。

    文安……符彦卿心中猜测,这个地名一定不寻常……

    疑惑的同时,符彦卿也暗自庆幸,幸好是妻子出面询问,要是自己很难开口问这些家长里短的事情,而且还会显得刻意,容易让皇室误会。

    赵铮哪里知道,自己诚实的回答会让符家上下思绪飘飘,联系到那么多深层次的事情。

    秦氏却没想那么多,只觉得赵铮各方面都很不错,与女儿算十分般配。唯独这出身略微有些差,算是短板。不过问题并不大,有官家的重用,年轻有为,将来自有似锦前程,并无什么不妥。

    将来女儿嫁给他,应该是不错的,想到这里,秦氏不免有些激动,顿时忍不住连声咳嗽。

    赵铮见此状况,这才急忙关切道:“王妃身体不适吗?”

    “老毛病了,一到冬天,天气阴冷便会犯病……”秦氏连声感慨,当年生符璃时难产落下病根,以至于这么多年来再无所出,幸好符彦卿一直宠爱有加,她才能坐稳这王妃的位置。也正是因此,秦氏才对符璃这个唯一的女儿无比宠爱!

    “孩儿已经派人送购了上好的银霜炭,今晚便送去母亲哪里!”符昭寿并非秦氏所出,不过秦氏有王妃的名头,自然少不得母慈子孝。

    秦氏道:“三郎有心了,屋子里点了炭火是好,却也气闷异常,反而不舒坦……”

    “可是没了炭火,这冬日哪里能有温暖……”符昭远也很是无奈,秦氏这些年对他们兄弟照顾有加,故而也想尽点孝心,奈何束手无策。

    听到这里,赵铮突然灵机一动,笑道:“王妃既然身体不适,还是不要用炭火的……银霜炭燃烧看似无烟,却也味道不佳,尤其是在紧密门窗的室内,更会使空气污浊,反而不利于王妃养病!”

    “可是……”

    赵铮续道:“昔年在霸州山中,曾见到一户农家的方式,如今想来或许对王妃有所帮助!”

    “哦?什么办法,快快道来!”符彦卿关心爱妻,故而对此十分好奇。

    赵铮心中一动,之前还遗憾未能送上厚礼,如今想想,什么金玉俗物的哪里能与一冬的温暖相比呢?

    这份恰到好处的礼物,符彦卿和秦氏一定会喜欢的!(未完待续。。)

第一三五章 热炕头和破房子

    “家宴”进行到一半便终止了,反正该说的话基本上都说完了,眼下要处理的问题是秦王妃冬日取暖一事。

    魏王府后宅的一处别院被整理出来,数十个工匠在第一时间赶到,随之而来的还有赵铮两刻钟前吩咐的诸多材料。

    赵铮不得不感慨勋贵之家的实力,看来今晚便能直接送上这份恰到好处的礼物了。工匠们在赵铮的指挥下,开始在屋子内侧砌砖,不需要糯米汁,只需要些许白灰和黄泥,用青砖砌成一个镂空的方台,然后在上端封顶成为一个平面,很像是一张大石床。

    符彦卿父子本来不明所以,待看到工匠开始在墙外两边修建灶台和烟囱之时,似乎明白了什么。

    赵铮道解释:“北地山村之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