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宰辅 >

第55章

宰辅-第55章

小说: 宰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得太随意,只好忍着了。

    尤其是赵铮代表了宋朝,乃上国天使,地位崇高,坐位左边的首席,与对面的齐王李景达一左一右,紧挨着国主李璟,可谓是万众瞩目。

    南唐确实更开明一些,连钟皇后也亲自到来,帝后共同宴请各国使臣。有些皇族亲贵和大臣们们都是携带夫人同来的,虽然男女都有,但气氛还是非常庄重的。

    所有人落座之后,李璟朗声道:“今日寡人生辰,感谢各方使节,诸位臣子的祝贺,寡人在此设宴,我们君臣同乐。”

    “谢国主!”

    虽然事前打过招呼,但呼喊还是参差不齐,还是有人喊陛下。听起来有些混乱,也有些许讽刺,李璟面子上略微有些尴尬,有的南唐臣子仿佛根本开不了口,有的则是愤愤不平。

    看来“仇宋”的情绪还是很高啊,赵铮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心中了然,却也不以为意。不过一个称呼而已,如此喜庆的时刻,何必坏了兴致呢?

    南唐人能做到这个程度,已经殊为不易了,当真是有些为难李璟了。一个寿命不足一年的平庸中老年人,何必与他斤斤计较呢?

    不过有些大事还是要与他当年说的,赵铮为此专门嘱咐了韩熙载,让他转告李璟,宴会之后需要单独会面。

    宋使千里迢迢来一趟,不与南唐国主单独见面,那可就真是开玩笑了。李璟之所以晾着自己,为的是杀杀自己的气焰。而今目的达到了,现在也打了照面,单独坐下来聊聊实在应该。

    宴会已经开始了,按照盛唐传统,宴会上总是要有乐舞助兴的。不过江南水润灵动,虽然国号为唐,但已经失去了盛唐时期的磅礴大气,自然也演不出《秦王破阵乐》这样英姿勃勃,大气磅礴的乐舞。

    丝竹之声响起,一众舞姬鱼贯而出,全都是姿色俏丽的美貌女子,玲珑的身材加上红绿相间的舞衣配合绝妙,腰肢扭动,裙摆轻晃,水袖挥起,舞姿着实优美。

    在座的客人都是眼前一亮,特别那几个南方使臣,看的甚为专注。尤其是领舞的那个着粉丝纱衣的女子,更是灵动柔美。一颦一笑,每一个动作都是那样轻盈动人,尤其是那柔软的腰肢。

    这要是在床榻之上,嘿嘿……大殿上都是高官显贵,一个个人模人样,可心里都不由自主动起了龌龊歪心思。

    看来这窅娘当真是香饽饽啊,无需看面孔,只需要看到那三寸金莲,便知道是窅娘无疑。赵铮也仔细看着,但主要是欣赏优美的舞姿。不过落在李从嘉和某些人眼里,似乎有了别的意味。

    窅娘的舞在继续,丝竹之声却停了下来,众人正在惊异之时,一声轻响,琴弦拨动,动听的节奏在从殿侧的屏风后传来。

    那是琵琶的声音,但凡是懂点音律的,都能听得出来。而且这琵琶的质地非常只好。声音清脆,没有一丝一毫的杂音,宫商角徵羽,每一种音调都恰好好处。只是随意地拨动一下琴弦,发出的声音便无比动人。

    然若奏乐曲,尤其是为舞蹈奏乐,还是需要按照乐谱来弹奏。不得不说,屏风之后的这位乐工的技艺非常之高。但是一琵琶,竟然比适才诸多丝竹管弦同时演奏还要动听,用来伴舞更是绝妙。

    或许是因为修习武功,赵铮的目光格外锐利,远远透过屏风中的缝隙,依稀能看到几根白皙的手指,不断拨动琴弦。于是乎,完美的天籁之音便传入耳中。

    很平和琵琶声,略微带着些许欢快,更多的则是舒缓,,听在耳中相当的舒服。殿中诸人不由自主地都有些陶醉。

    听着琵琶声,再看眼前的优美的舞蹈,当真让人放松惬意,仿佛所有的忧愁都在这一刻烟消云散。

    音乐确实有舒缓压力,舒畅心情的作用,但重生古代,赵铮第一次有这样的感觉,而觉得作用是如此明显。

    在潞州的时候,李筠也没少安排乐舞,但那都是什么玩意?赵铮是打心底里看不上,甚至很厌恶,很多时候都是敷衍。

    究其原因,一个是音乐实在不怎么样,一个是舞娘的容貌,潞州那些女子,如何与窅娘相比呢?现在这才叫享受啊!

    不过正是如此,赵铮再次深有感触,安逸容易忘记危险,忘记居安思危。南唐人就是沉醉于如此环境中,不曾正视周遭的环境,最终死于安乐。

    如此也好,仔细说起来,赵铮倒是想要感谢弹琴的这位乐工,正是他这样的人才,早就了南唐的歌舞升平和亡国之祸。

    适才隔着屏风看,那双手白皙细嫩,仿佛是个女人。如此一来,赵铮更为感兴趣了!

    一曲毕,舞蹈也停了,在场之人仿佛都还未回过神来,依旧沉浸在适才美妙的音乐之中。余音绕梁啊,不说三日不绝的,三分钟不绝总是有的。

    “妙哉!”

    不知道谁先喊了一声,大殿之中赞扬之声不绝于耳,都称赞不已。

    李璟哈哈一笑,钟皇后一脸欣慰的笑容,李从嘉则是有几分得意。屏风之后传来响动,一抹靓色犹抱琵琶半遮面,从后面走出来。

    一袭紫红色衣裙,艳丽倒并不妖娆,反而透露出高贵典雅的感觉。缓步而出,一举一动间那样的优雅,风姿卓越。

    再看姿容,不由让人惊为天人。最先映入眼帘的是抱着琵琶的那一双手,雪白细嫩,仿佛轻轻一碰就会有水滴落。

    明眸皓齿,柳叶眉淡雅适中,一双大眼睛深邃动人,又仿佛脉脉含情。点绛唇很是诱人,再配合那完美的鼻梁,构成一副精美的五官。再加上那一副宜喜宜嗔的表情,宛如谪落人间的仙子踏波而来,楚楚动人,风情万种。她一出现,殿中的其他女子经不住全都黯然失色。

    美人,绝色美人!

    这是所有人的第一反应,此女绝对称得上国色天香,尤其是那种雍容华贵的气度,更是寻常女子不曾有的。隐约之间,还能感受到她身上那种成熟风韵,气质陡然间又升华不少。

    这位绝色美女是谁?所有人都有共同疑问。

    赵铮目光落到女子手中那把琵琶上,尤其是琵琶末端那点焦黑的印记,想起一个典故来。

    东汉名家蔡邕(蔡文姬之父)某日前去朋友家做客,恰好对方正在烧柴做饭,其中一块正在燃烧的桐木发起崩裂的声音,恰好被他听到。

    蔡邕除了是文学大家,也极为擅长音律,听到桐木火烈之声,断定乃是一块制琴的好木头。急忙冲入灶间,从火堆中将桐木抢救出来,然后制作成琴。

    虽然抢救及时,但桐木终究被火烧过,其中一部分上留有明显的焦痕。但琴的美观和质地并未因此受到影响,相反和因此名垂千古,因为琴的尾部有些许焦痕,故而得名焦尾琴,乃是古代四大名琴之一。

    自此之后,焦桐制琴的传统便流传下来。后世有工匠采用此法制成一把琵琶,或许因桐于火槽中烧焦之故,得名烧槽琵琶。

    后来被南唐国主李璟得到,然后赐给了一个人……一个尤其擅长琵琶,琴音让他叹为观止的人。

    没错,那个人是个女子,正是他的儿媳妇,李从嘉的妻子——周娥皇!

第七十七章 迁居东宫

    “儿臣恭祝父皇龙体安康,福寿绵长!”

    周娥皇抱着烧槽琵琶,盈盈一拜,朱唇轻启,道出吉祥恭贺之语。

    李璟笑道:“娥皇辛苦,入席吧!”

    见周娥皇走到李从嘉身边,同席而坐,所有人都知悉了她的身份,南唐大司徒周宗长女,而今的郑王妃。

    难怪如此美貌,国色天香,高贵典雅,气度雍容,此女的姿容和气度简直让人叹为观止啊!

    所有人都以艳羡的目光看着李从嘉,这位郑王殿下真是好运气啊,排行老六,前庙的几个哥哥却都死了;而今还能娶到这样风姿卓越的角色美女,妥妥的人生赢家啊!

    没有人知道李从嘉本人的想法,虽然所有人都很羡慕,都觉得妻子是个美女。可只是容貌美有什么用呢?尽管她很美,也是个贤妻良母,可是过了新鲜劲,也就那样子。李从嘉自己也说不上来是为什么,不喜欢就是不喜欢。

    今日靠前的席位是特意安排的,左边是各国使臣,右边是则是南唐的王公大臣。赵铮在左边第一席,对面是齐王李景达,接下来便是郑王李从嘉和周娥皇夫妇了。所以赵铮一抬头,就能瞧见周娥皇。

    那日在秦淮河边算是初遇,可惜是只闻其声不见其人,马车帷幕吹起的那一刻,也只是惊鸿一瞥,今日总算能够一睹芳容了。

    不愧是名垂青史美女,容貌那自然不必说,诚恳地说,其姿容确在符蓉之上。在这个时代,能与之相媲美的,大概只有她的亲妹妹周女英,还有蜀中锦官城的那位花蕊夫人了。

    对已为人妻的周娥皇,赵铮并没有什么心思,完全只是处于穿越者的一种猎奇心理,想要见见历史上著名的美女到底什么样子,仅此而已。

    今次来南唐终于见到了娥皇女英姐妹俩,也算是不虚此行,完成了两个小夙愿。

    宴会还在继续,歌舞自然不能中断,连续几场优美却不及开场舞那般惊艳的舞蹈之后,窅娘再次出现在大殿之中。

    作为南唐皇宫中第一舞姬,今日这种场合自然少不了她。只是这一次,窅娘除了跳舞之外,还在唱歌。所唱的正是赵铮所作的《鹊桥仙》,这首风靡江南的唱词今日终于登上大雅之堂。

    在座之人基本都有耳闻,是以多少都有些惊讶,目光全都不由自主地落到赵铮身上。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窅娘的嗓子很好,宛若黄鹂,清扬婉转,饱含深情将一曲《鹊桥仙》唱出来,好多人听的如痴如醉。

    赵铮注意到李从嘉的脸色却有些阴沉,转身瞪了一眼周娥皇,仿佛有所不满,态度很不友好。而周娥皇似乎有些许不解,眼神中似乎有委屈。

    难道他们夫妻之间不和睦?并非像史书记载的那么深情款款,琴瑟和谐?赵铮正在疑惑,那边李璟已经笑道:“没想到赵少卿文采如此出众!”

    “哪里?国主谬赞了,与你和郑王殿下相比还相差很远。”赵铮知道,李璟也是填词的高手,李从嘉就更不必说了,当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子。

    李璟的表情倒是很正常,李从嘉的神情却有些异常,仿佛脸上有些挂不住,甚至还有些许恼怒。赵铮说这话什么意思?如今整个江南都在传唱《鹊桥仙》,很多人都私下说赵铮此词超过自己。

    而今他却在人前这般说,是谦虚?李从嘉暗自摇头。赵铮此人竟不放过任何一个挖苦自己的机会

    ,当真是可恶。心中对赵铮的恨意更加浓重了,想起堂弟李从庆所献的计策,再次动起了心思。目光从赵铮身上瞟过,又转身看着妻子周娥皇,也不知道在打什么主意。

    一旁的齐王李景达笑道:“听闻赵少卿武功卓绝,没想到文采也如此之好,当真是年少有为啊,看样子北朝是人才济济啊!”

    赵铮笑道:“齐王谬赞了,我大宋当然是人才济济,其中就包括在座的诸位江南高朋名仕啊!”

    “听闻大宋皇帝励精图治,有气吞万里如虎之志,威势汹汹啊!”

    听到李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