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宰辅 >

第105章

宰辅-第105章

小说: 宰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为兄就就托大,直呼五郎了!”

    赵普笑了,与赵家“三兄弟”保持着密切关系,这是大有好处的,自己这个潜力投资绝对划算。从前期的铺垫,到此时敲定也差不多有一年了,幸运的是,要不了几个时辰就会变现了。来日还会有更多,更大的回报,一定会让人惊喜万分。

    说起来也巧合,皇室最重要的三个男人姓赵,那么再加上自己,或许四个人会成为天下最尊贵的四个赵姓者,甚至是天下尊贵的四个人。

    不能问鼎九五,最起码要位极人臣,能有这份殊荣,才能不枉此生。

    “五郎啊,有件事为兄可以悄悄透露与你知道。”

    “何事?”赵铮笑着询问,不知道赵普在卖什么关子。

    “陛下早先便嘱咐为兄你为准备住处,如今已经妥当了,便在铁塔湖附近,五进的院落,原属于(后)汉一位节度使。”

    赵普笑道:“眼下的规制还算适合,作为迎娶郡主的新婚居所倒也合适。来日五郎身份可能日益尊贵,若宅邸规制不够,扩建也非难事,那附近的空地都纳入你名下了……”(未完待续。。)

第一四四章 未来

    赵普的投资观与众不同,他擅长提前烧冷灶。

    这是建立在他眼光超卓的基础上,当然也离不开近水楼台先得月的身份与消息便利。

    赵匡胤吩咐他为赵铮安排府邸,他便知道五公子名副其实的日子不远了。而且赵匡胤叮嘱了,府邸的整修和装饰以伯爵规制为准。

    如此看来,赏赐因为殴打赵彦辉之子丢掉的文安伯要回来了。可怜赵衙内白白挨了一顿打,曾几何时是他赵彦辉和赵匡胤称兄道弟,而今情势完全不同了。

    起步便是个伯爵,皇族的身份,陈桥兵变的功劳或许不便公开,但潞州和南唐两件大功有目共睹。何况回汴梁的那日,英勇救驾更是天大的功劳,给个伯爵是应该的。

    虽只是个伯爵,但意义非同寻常啊,大宋立国之后或许封了不少的爵位。但皇室子弟中,赵铮是第一个封爵的。就连官家的亲弟弟赵光义和赵光美都只担了个虚职,皇长子赵德昭也只是名义上的贵州防御使而已。

    对于某些勋贵而言,能有个爵位便是几世的富贵,侯伯之爵已经算不错了。但伯爵对赵铮而言只会是个起点,赵普相信,以赵铮的能力,来日还不知道会立下多少功劳,这绝对前程止于何地还真不好说。

    毕竟他有皇族的出身,即便就是封王也说得过去,亲王兴许不好说,但郡王……赵普觉得还是有可能的。

    身份越发尊贵了,这府邸的规制也会相应提高,所以赵普很贴心地多买下了铁塔湖周围的土地,作为赵铮府邸扩展的备用之用。

    此时故意知会赵铮,一来是落个人情,这二来也是一种暗示,希望赵铮能够再接再厉,谋求更大发展。

    想到这里。赵普当真有些好奇,他真想看看赵铮的前程,想知道他能走到哪一步?

    赵铮则心领神会地点点头,说实话,未来会怎样他还真得没想过。前程这东西,他一如既往地觉得,还是走一步看一步吧!

    宫门前群臣三三两两地聊天,赵普和赵铮像是两个圈外人一样站在一边。眼下最为火热的便是以范质、王溥和魏仁浦为首的三位宰相,以及石守信、王审琦等诸多从龙武将。

    正在其中欢笑的赵彦辉抬头冷冷地看了一眼赵铮,爱子被打那件事他一直记在心里。除此之外。赵铮更是已经威胁到了他们很多人的利益,必须要想办法对付……

    哼哼,不就是官家护着吗?哼哼,先别得意,要不了多久……赵彦辉冷冷的目光扫过,下意识地握紧了拳头。

    恰在此时,宫门打开,建隆二年的元旦日的群臣朝贺开始了。

    这是一个礼节性的场面,或许没有多少实质性的内容。但重要程度却非同一般。

    群臣在几位宰执大臣的引领下向皇帝赵匡胤恭贺新年,赵匡胤稳稳地坐在龙椅上,心潮澎拜,感慨良多。

    大宋王朝已经历时一年了。哪怕此刻便有灭国之祸,也能在历史上留下一笔。

    这一笔太轻,太短暂不行。

    赵匡胤是个有雄心壮志,有理想抱负的人。他希望这一笔划下的痕迹很长。想要无限绵延不断绝怕是很难,秦始皇这样想过,但终究成了奢望。赵匡胤不想存那非分之想。但至少要有一个相对算漫长的阶段,至少得留下浓墨重彩的痕迹。

    听到山呼万岁之声,赵匡胤相当满足,他希望自己能一直听下去,直到死。儿孙们也能听到,听到哪一日断了国祚。

    希望这个日子越晚越好吧,赵匡胤希望尽己所能,尽可能为子孙们谋福祉,帮他们打好基础,也好让他们能更长时间地坐享其成。

    想要坐稳这江山,就需要帮手,眼下所面临的形势确实太严重。

    元旦的新年朝贺,出现的绝不只有大宋的文臣武将,还有各国使节,以及一些割据一方节度使的代表。

    契丹、南唐和吴越等国使臣前来时,赵匡胤心里既甜有苦。甜的是大宋卫视赫赫,已经能够震慑各国。

    愁的是好好的华夏天下,如今怎么能了这幅局面。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巴山蜀水完全都割裂成一块一块的,想要能够重合起来,可绝对不是件容易事。

    江山不完整,如何能传承呢?

    赵匡胤坚信这一点,若长出李渊父子只是占领了关中和晋阳,任由隋末的各路义军纵横,天下又不知会纷乱到何种地步?又何来大唐近乎三百年的江山传承呢?

    想要办成大事,就要有足够的帮手,制造有利的局势。

    结果过朝贺之后,赵匡胤笑道:“昨夜除夕,诸位爱卿可曾全家团圆?”

    “托陛下洪福,臣家四世同堂,昨夜团团圆圆,和睦共享天伦。”说话的是宰相王溥。此人年纪不算大,资历却老。如今孙子已经满地跑了,上面还有一位老父身体也不错,四世同堂,其乐融融。

    赵匡胤点头道:“那就好,昨晚朕家里也是如此,总算是团团圆圆。”

    重臣听得明白,赵匡胤这话显然不是寻常感慨,多半是话里有话。官家究竟想要表达什么呢?有消息灵通之人知道昨晚皇宫家宴之时,心里隐约想到了什么。

    适才只是个托词,为的是引出话题,赵匡胤见时机已经成熟,笑道:“列祖列宗保佑,让朕找到了失散多年的族弟——五郎赵铮!”

    族弟?

    朝堂上的哗然显然超过了昨晚夜宴,自赵匡胤话音出口之时,便是一片震惊。

    赵铮是赵匡胤的族弟?他也是皇族?

    大部分人都在惊讶,不过转念一想又似在情理之中。若非皇室亲属,官家凭什么如此重用于他呢?

    还有人想到,“五公子”当真不是白叫的,如今算是真正名副其实了。至于这身份,官家能这么说那肯定不会错,皇帝绝对没有乱认亲族的道理。

    一些重要的明白人想得更多,有些人则是恍然大悟,许多事情忽然开朗。不过让他们更为在意的还是将来,有了个赵铮,仿佛未来的事情突然变得很精彩。(未完待续。。)

第一四五章 节度使的危机感

    未来不可期,谁也无法预料。

    但人总是想要把控未来,尤其是朝堂上的帝王将相们,他们中有很多人都有一个希望,或者说奢望,那就是未来按照自己期望走向发展。

    即便不能,那也要退而求其次,把控未来的走向,顺着这艘大船的方向,顺风顺水,好能走的更远。

    本来大宋这条河已经相对趋于平静,但赵铮的出现使得河面上多了许多波澜,水流的方向也不如之前那样稳定。

    如今他又突然成为皇族,身份非同小可,那么这波澜势必更大。

    多一个精彩的人物,未来肯定会更精彩,但也会更复杂,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看法和期待。一时间,朝堂上几家欢喜家几家忧。

    宰相王溥上前道:“官家寻到族弟乃是喜事,因宗正卿一职尚且空悬,所以恕老臣多嘴问一句,赵铮的血统可曾查验清楚?”

    虽说是皇帝的家事,但质疑肯定是要有的,王溥此举应该不算多事,或许算是尽职尽责吧!身为宰执大臣,若不闻不问,岂非完全成了摆设?

    “此事,朕委派赵普详加调查过,太后和朕都对结果认可,赵铮乃僖祖皇帝五世孙,乃朕的族弟。”

    赵匡胤道:“今日太庙祭祖,赵铮会随同前往,认祖归宗。”

    是不是赵家人,太后和皇帝是最有发言权的,何况还有赵普详细调查的证据,其他人也就不好再质疑了。

    王溥点点头,笑道:“如此恭喜官家,恭喜五公子了。”

    赵铮注意到,这老头说话时,目光有意无意从自己和赵普身上扫过,神情仿佛有些不是很友好。

    也难怪吗?赵匡胤重用赵普,大加培养。大有替代他们几位“前朝宰相”的意图。或许王溥已经感受到了强烈的危机意识,所以自己,尤其是对赵普不大友好吧!

    武将之中,也是各自心情不同,赵彦辉是满腹怒气,难怪赵匡胤如此袒护赵铮,原来他们是一家人。当真是忘恩负义,想起昔年那个一口一个大哥的赵匡胤,赵彦辉更是郁闷。早知今日,何必费心费力支持你登上皇位呢?

    你不仁。那就休怪我不义!

    韩令坤和赵匡胤是发小,当初在河阳与赵铮有过接触,很多事情心里都明白,所以负面情绪最低。

    石守信和王审琦等人不置可否,但隐约有种危急感,皇帝不断启用亲族和心腹,会减少对他们的依赖,对他们的地位和权势有一定冲击。

    高怀德想起妻子赵嫣然曾经语焉不详的一些话,恍然大悟。对于赵铮的出现,他也有顾虑,但相对不是很排斥。毕竟他娶了长公主,是老赵家的女婿。江山稳固对自己大有好处。

    至于赵铮,是妻子的救命恩人,也算自己的小舅子。要不了多久,孩子出生之后少不得喊赵铮一声舅父。算起来都是自家人。

    总而言之,原本只是皇室家事,但产生的影响绝非于此。朝堂上几乎可以说是各怀鬼胎。

    赵匡胤续道:“除此之外,朕还有一件喜事要宣布。赵铮与符卿爱女郎才女貌,乃天作之合,太后甚是喜欢,已下懿旨为两人赐婚。好事成双,赵铮上前封。”

    “臣在!”

    “尔年轻有为,为国立功不少,特授予你文安伯之爵,令司天监择吉日迎娶符郡主。”赵匡胤金口玉言,再次往朝堂上投下一块大石。

    除了早就知悉内情的赵普之外,大部分人都很震惊。符彦卿脸上微微一动,皇帝此举也算是为了照顾自家门楣,毕竟符璃乃是郡主,赵铮单单一个皇城使的职位太低了。

    文安伯便不同了,伯爵与郡主虽还有差距,但皇室第一爵位,来日还有极大上升空间,至少眼下是门当户对,相得益彰了。

    至于为什么封个文安伯,符彦卿先前不明白,赵铮明明是武勋卓著,何以要封文侯呢?自打得悉赵铮的身世,他便了然于心了,皇帝也算是苦心孤诣啊!

    文安压根就是个地名,昔年宋僖祖赵朓曾历任永清、文安、幽都三县县令,大约就是在文安纳妾生下了赵铮的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