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锦绣嫡谋 >

第143章

重生之锦绣嫡谋-第143章

小说: 重生之锦绣嫡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回,她给祁阳帝出的主意便是,从众嫔妃宫中真正的缩减用例,但太后宫中,只做个样子即可。

    当然了,这个做做样子,自然是要做的不留痕迹,不让太后有一丝怀疑。

    祁阳帝听罢便将这个差事交给威后去办了,这些事上,他一向信得过威后。

    而威后也果真没让他失望,十分得体的处理好了这件事,并且让太后也十分满意。

    后宫那边有威后掌管着,没什么错漏,祁阳帝自然能更好的处理前朝的事。

    可饶是如此,他也不能一夜之间变出那么多的粮食,来解决眼下的困境!

    有的臣子提出,去其他地方购买粮食。

    他的对头嗤之以鼻,这么简单的事,还用得着你说!

    陛下早就派人去收粮食了,可是这些人要么迟迟未归,要么两手空空,要么带着极少的粮食回来了。

    最一开始,祁阳帝一怒之下要降罪,还是左相和右相求情,说重灾之下,不宜杀生,派出去的人才得以保全性命。

    待到后来,一次次的失望过后,祁阳帝的脾气似乎都被磨没了,连动气都不曾有了。

    许公公进来的时候,便见到祁阳帝浓眉紧皱,一个劲儿地揉着自己的太阳穴,似乎十分苦恼。

    “陛下,孟统领和王爷府上的侍卫夜归来了,说有事求见您?”

    祁阳帝一听到夜归的名字,不知怎么的,就隐隐觉得有些心跳加速,忙叫许公公将两人传唤进来。

    待许公公将人宣进来,孟仲与夜归行了礼之后,将事情一说,祁阳帝听罢当即大喜。

    他就说么,大师既然那般说了,这件事情必然就错不了,果然,果然!

    众位大臣听完夜归的话,相熟的都互相打眼色示意,然后十分“默契”地共同参拜祁阳帝。

    “恭喜陛下,一解眼下困境。”

    祁阳帝心情一下转好,冲众臣摆了摆手。

    “此事墨曜有功,待他回京后,朕必当重赏!”

    “陛下圣明。”众臣齐齐参拜。

    棘手的事情解决了,祁阳帝心情大好,连带着口气都轻快了不少,竟然指着洛峥开起了玩笑。

    “说起来,洛峥也该赏,按照慧觉大师说的,这事倒确实有你一份功劳,不若你说说,想要什么赏赐?”

    祁阳帝这话一出,多少人的心都跟着提了起来。

    这话看似玩笑成分居多,可天子之言,纵是玩笑,也不能当普通的玩笑来对待。

    洛峥还真没想到祁阳帝会有此举动,当下就愣住了。

    待回过神来,忙站出来,躬身拜道:“陛下此举实在折煞臣了,陛下仁心,臣也是看陛下日夜为百姓忧心,才略尽了绵薄之力,说到底,此事一来是受了陛下的影响,二来也是得了慧觉大师的指点,臣实在不敢居功。”

    洛峥为官多年,祁阳帝还从没从他嘴里听见过这般顺心顺意的话呢,当下喜的不行,指着洛峥连道了三声“好”才作罢。

    不过,洛峥这么识抬举,祁阳帝也不能不表示表示。

    洛峥的官职够高的了,不能赏,那此事既然是跟他的夫人女儿相关的,祁阳帝便从此处着手。

    祁阳帝主意已定,趁着高兴,大手一挥,当着群臣的面高声道:“此次洛家功劳甚大,朕若什么都不表示,岂不叫忠臣寒心,此事的缘由既然是洛峥夫人要替女儿祈福,再应慧觉大师之言,朕也沾沾洛家嫡女的福气,传旨下去,赐洛家嫡女安平郡主封号,享郡主岁俸,洛峥夫人,擢升一品诰命夫人,与洛老夫人享同等岁俸!”

    此言一出,群臣自然忍不住议论起来,便是祁阳帝正在上面坐着,也止不住他们一颗骚动的心啊。

    这可是祁国第二位非皇室郡主,另一位,还是先祖皇帝在世时候加封的呢,这是多大的荣耀啊!

    洛峥也没想到,祁阳帝会有这么大的恩赏。

    虽说他想到了祁阳帝一高兴会赏些金银器物,可还真没想到祁阳帝会给女儿赐下封号。

    这件事,已经有些脱离了他的预想,洛峥远没有想象中那么高兴。

    此举虽说给洛家带来了无上荣耀,可也同时将妻女推到了风口浪尖,洛家如今又是那样一个复杂的情况,洛峥实在有些忧心…

    其他人见洛峥愣愣地,都以为他是高兴过得头了,连祁阳帝都没想到,洛峥心中是那样的想法,还只当他是太兴奋了,因而并未怪罪他没有立即领旨谢恩。

    洛峥被晋阳侯拽了一把,总算找回了神,一抬头便见祁阳帝笑眯眯地看着自己呢,忙跪了下去。

    “臣失仪了,望陛下恕罪,臣先代内子与小女谢过陛下隆恩!”

    祁阳帝解决了粮食的事,现在看什么都觉得顺眼,也没为难洛峥,高高兴兴地叫了起。(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二百五十六章:钦差人选

    祁阳帝金口玉言,既然说了要封赏,自然不能只是说说而已。

    当下便拟了旨,让许公公亲自去洛家传旨去。

    许公公走后,祁阳帝又与众臣商量了如何妥善运用这些粮食。

    夜归带回来的粮食,足够华京的百姓加上南边来的难民吃上十日。

    祁阳帝心头的一块大石终于落了地,不再像前几日那样忧思不已,郁结于心。

    现在,就只待阻断的道路都修好,各地进贡的粮食就可以运进来了。

    此次受灾最严重的便是江浙一带与沧州,沧州那边有墨曜盯着,如今已经处理的差不多了,祁阳帝自然不担心,剩下的,便是江浙一带了。

    祁阳帝有心想派一位钦差过去,可是这人选么,又有些犯了难。

    按说朝中重臣不少,可自从出了户部尚书的事,祁阳帝倒是小心了起来,现在让谁管钱都有些不放心。

    祁阳帝此想法一出,众臣心中的小算盘都打了起来。

    右相自然想安排自己的人前去,这可是个肥差。

    往常的时候,举凡遇到类似的事情,祁阳帝总要问问他的意见,可这一回,祁阳帝并没有单独开口询问他,他也有些摸不准,祁阳帝是怎么想的。

    毕竟,才刚出了户部尚书的事,而户部尚书孟权是自己的弟子这件事,并非是什么秘密。

    正因为有了这一层顾虑,右相才害怕祁阳帝会因此怀疑到他身上。

    虽说祁阳帝并未明显地表现出什么,但右相自己却不得不小心行事。

    这差事的确是个肥差,可他也不想因为这一件事,而让祁阳帝疑心他,现在还不是能跟祁阳帝翻脸的时候。

    因而因小失大这样的事,他自然不会做。

    右相不作声,他的心腹爪牙们自然也不会吭声。

    可让右相意外的是,左相一派也没人表态。

    想想也是,左相刚告发了户部尚书,虽说此事确实证据确凿,可正因如此,左相才更需要收敛锋芒。

    他为官多年,深知锋芒毕露并非什么好事。

    而且,他比右相想的更深。

    南下做钦差这件事,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是个肥差,可又焉知不是个棘手的差事呢?

    他们在华京,并没有亲眼见到南边的情况,一切均是从底下官员的邸报上知道的。

    谁能说准了,南边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这事若办好了,自然皆大欢喜,可若是办砸了,祁阳帝的怒火,也不是谁都能承受的。

    因而,祁阳帝提出这件事以后,众位大臣都齐齐沉默了…

    祁阳帝虽然犯难人选,可是百官这种反应,还是不免让他火大!

    现在留在御书房的,均是重臣中的重臣,怎么朝廷需要用到他们了,一个个却都不吭声了!

    难道朝廷都是白养着他们的么!

    祁阳帝刚要发火,一个让所有人都十分意外的人,站了出来。

    “父皇,儿臣自请南下做这个钦差,请父皇恩准。”

    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四皇子墨霄。

    墨霄,生母为先皇后贤仁皇后,当年,众人都以为他会被册立为太子,可是,谁也没有想到贤仁皇后会做下那等“大逆不道”之事,以致丢了后位不说,最后连性命都没保住。

    不过,据宫里的老人儿说,贤仁皇后是自杀的,为的就是向祁阳帝表明自己的清白,让祁阳帝不要累及自己的儿子和母族。

    这事说来也算是皇家秘辛,到底真想如何,还真就没有几个人知道。

    可是,有心人多少都能看出一些端倪。

    如今威后虽然承宠,但祁阳帝并未因为贤仁皇后的事怪罪晋阳侯一族,由此可见,事情的真相,也许并不是威后所说的那样。

    但无论如何,贤仁皇后薨逝都成了事实,她死后,她的儿子,也就是如今的四皇子墨霄,自然也就地位尴尬起来。

    幸亏他舅舅一家地位没有什么变化,所以他在皇室的地位虽尴尬,但也不至于太难过。

    可祁阳帝每次看见这个儿子,总是会忍不住想起贤仁皇后死前那个决绝的眼神,因而,他对这个儿子,实在亲近不起来。

    试问,一个不受皇上亲近的皇子,处境又能好到哪里去呢?

    这些年,墨霄越来越沉默,性子越来越“不讨喜”,祁阳帝心中那点儿隐隐的愧疚,都被他的冷脸给磨没了。

    这个儿子,甚少对朝中大事发表自己的意见,所以这次他突然自请去南方,祁阳帝还是很吃惊的。

    上位者均多疑,即使面对自己的儿子,祁阳帝也不免怀疑,他是否有着什么别的目的。

    因而沉声问道:“你想去南边,为什么?”

    墨霄单膝跪地,态度不卑不亢,“灾后重建是民生大事,父皇不是说过,百姓的事,都是头等大事,社稷民生,民生为首,社稷次之,儿臣想为大祁的民生做点力所能及之事。”

    这话若是从别人嘴里说出来,不免就要带上恭维的意味,可这话偏偏是从墨霄的口中说出来的,祁阳帝看着他一本正经,刚正不屈的面容,怎么也联想不到奉承上去。

    他仔细想了想,还别说,这个儿子,还真就是眼下最合适的人选。

    南方也算重灾,朝廷派钦差过去,自然要派个有些分量的,一来可以“压阵”,让那些官员知道收敛,二来也是让百姓知道朝廷对此事的重视程度,好安心。

    若是墨曜此时没在沧州,这个南下的人选,他正是最合适的。

    可是,墨曜在沧州刚经了“九死一生”,祁阳帝总不能将人调回来,再派到江浙那边去把!

    万一碰上哪个不长眼的,硬说他苛刻幼弟,可怎么行?

    再说了,光是长公主那里,他就没法交代。

    前些日子,也不知长公主怎么知道了墨曜受伤的消息,当下便急匆匆地进宫来,拉着他好一通问,弄得他都忍不住怀疑,到底谁才是她的嫡亲弟弟!

    如今大皇子不在华京,二皇子又在思过,所以说,墨霄倒确实是最好的人选。

    别的不说,这个儿子的品行,他还是信得过的。

    “既如此,便封四皇子墨霄为钦差,全权掌管南方诸事。”

    祁阳帝此话一出,这事就算是定了。

    诸位大臣想了想墨霄的地位,倒是都未反驳。(未完待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