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奇案缉凶 >

第61章

奇案缉凶-第61章

小说: 奇案缉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当然希望你能如实回答。”

    莫瑞琪抿了抿嘴,这个动作,还有刚才尴尬和撩头发的动作江笑枫并不陌生。抿嘴很多时候代表欲言又止,证明她并不是不想说什么,而因为一些隐藏的原因,让其会有一些思量。果然,莫瑞琪想了一会,道:“江警官,先前我已经回答了你很多问题,你应该看出我对警方工作的支持。只是现在,你能不能回答我一个问题,你所问的这些,和我未婚夫到底有何关系?”

    莫瑞琪已经猜到江笑枫此行的目的,但是她显然还没想到自己未婚夫牵扯到什么案子了。

    江笑枫故作其他道:“我们了解到a市存在很多人滥用致幻剂的情况,其使用人群也大多集中在中高端人群当中,所以,我们想进一步了解。”

    莫瑞琪虽然有些怀疑江笑枫的回复,可还是认真道:“不管哪个国家来说,除了运用到医疗领域,致幻剂都是中高端人群使用的比较多,这一点并不奇怪。当然,致幻剂本身在国内是违禁药物,可还没做到绝对禁止。通过一些手段自然可以获取。江警官莫非怀疑我未婚夫和致幻剂案件有关?”

    “所以我才想了解一下这方面的情况,不好擅做论断。”

    莫瑞琪又是抿抿嘴,最终道:“好吧,我并不否认我未婚夫服用过致幻剂,他曾经亲口对我承认过此事。只是,他至少和我交往的这段时间,并没有使用过。除非是我不知道的情况。”

    “你也说了,除非是你不知道的情况。那是不是意味着,你未婚夫还可能瞒着你继续使用。”

    “我不觉得他会为这件事情对我说谎。因为我对于刺激类饮料和这类可以激发神经思维的生物成分一直迟包容态度。而且大部分致幻剂并不会上瘾,我觉得可以在可控的情况下服用。我的这个观点,我未婚夫一直理解。所以,他如果真的使用了致幻剂,没必要对我隐瞒。”

    “哇哦,莫小姐的思维果然欧美化。要是放在国内,很多人肯定把致幻剂当成洪水猛兽了。”

    莫瑞琪摇摇头:“这东西当然有弊端,但是你不能否认,这东西对刺激思维还有激发想象力是非常有作用的。很多科学家和艺术家都有使用致幻剂的习惯和历史,你不能对他们都进行批判吧。”

    江笑枫捏了捏拳头,心中厌恶这个观点,可还是点点头道:“对对,莫小姐说的很对。那冒昧再问一句,莫小姐回到国内后,除了偶尔喝鬼爪饮料之外,是否也尝试使用过致幻剂?”

    “我在美国到时候使用过两三次,而回到国内后,只使用过一次。”

    “大概是什么时候。因为什么。”

    “差不多一年多以前吧。那时候我和我未婚夫刚刚认识但还没有确定关系,两人会经常聊天。当时工作压力比较大,经常熬夜心情不好。他这人比较闷,不会主动找我说话,但是看我每次发了朋友圈之后,还会给我留言。于是我索性看到他留言就直接找他说话。有天夜里就聊了舒缓压力的事情,我们自然而然的聊到了致幻剂。原来我和他都在美国服用过致幻剂,便开玩笑说到不如用致幻剂舒缓一下神经。于是我们便弄到了些,服用了后,感觉的确轻松了不少。重要的是,也或许是因为我服用致幻剂的时候他就在旁边负责监视保护我,所以我那时候情感比较迸发,他最能直观的体会。于是乎自然而然的,我和他的关系越发融洽,直至双方后来确定了恋人关系。”

    “这么说来,致幻剂对于你们两人的爱情还是非常重要的啊。那你还记不记得,是谁首先说到致幻剂的。”

    莫瑞琪挠着眉角思索了一下:“应该是他吧,因为我记得我一直在说舒缓压力的娱乐方式,而他会说一些药物等等。”

    此时此刻,江笑枫对莫瑞琪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他再次试探道:“如果我们希望你未婚夫和你将来做致幻剂方面的宣传工作,你是否会协助警方。”

    “你是说类似教导大众正确对待致幻剂的宣传广告吗?”

    “也包括这些。”

    “当然愿意!”莫瑞琪很开心的点点头,“我们应该要让大家正确对待每一件事物,因为每个东西必然有其利弊两面。”

    “那就谢谢你了。”江笑枫起身,摊开手道,“感谢莫小姐对我的诚恳帮助,我想也耽误你很长时间了,不过在临走之前,我顺便问一句,当晚你和你未婚夫看电影的时候,你未婚夫穿的是什么衣服?”

    “他是从宴会上直接跟我去看电影的,身着的就是一件黑色的西服套装。”

    “谢谢!”江笑枫点头致意后迅速离开

    上了车后,他马上拿起手机拨通了赵德水电话,道:“曹兴然和范淳安还有李忠海之间的联系,你的手下已经帮我查好了。你现在应该没事了吧!”

    “废话,老子当然知道查好了,那是我亲自去查后然后让人转告你的。现在我还在调查这三人是否存在时间联系。”

    “你别去瞎忙和了,我让林佑天正在调查上个月三起案件受害者死亡时间前二十四小时那对父子的时间疑点。我估计林佑天这小子缺乏经验,会来不及,所以你去协助他重点调查范淳安的情况。”

    “为什么是范淳安而不是李忠海?在我看来,李忠海似乎更加有动机和能力啊。而且他本身就是培训师,对引导应该更加擅长。”

    “李忠海也要查,但是现在我们没多少时间,当然要集中精力重点突破。刚刚和范淳安的女友莫瑞琪聊了一下,我的直觉告诉我,如果不是父子共同作案,那最后的幕后者绝对就是范淳安。但是不管怎样,范淳安一定有重大问题。”

    每次江笑枫说的如此信誓旦旦的时候,赵德水就清楚,这家伙绝对是找的灵感,而且是有确凿推断才敢这么说的。现在已经是下午四点半了,他们的确来不及面面俱到每个人都去详查,所以赵德水不再多问,马上前去协助林佑天。

    同样,江笑枫也不做停留,他马上开车再次返回刚才夜校附近。首先他去的就是电影院,江笑枫出示证件后希望调取当天晚上的监控画面。

    但是非常巧合的是,当天电影院范淳安所在影厅的内部监控画面刚好不存在了。这一点,江笑枫早在预料之中。因为幕后人如此缜密,自当不会放过这样一个细节。而幕后人要想达到这个目的,也似乎很简单。

    所以,江笑枫转而求其次,想要获取电影院周边的监控画面。他通过警方协助,将画面逐步锁定在电影开始到结束的那段时间,任何从电影院内部出来的行人影像。这个工作同样交给了重案组的人去协助。

    而后,江笑枫马上又来到夜校。曹兴然当天晚上上课的教室没有监控,但是其楼层是存在监控的。除此之外,夜校门口的监控也被江笑枫重点调阅了出来。这些工作,也一并交给重案组同事去处理。

    因为天黑,加上地处比较偏远,监控画面的确非常模糊,可是江笑枫还是重点提示大家,务必要在画面中找到一个可能穿着皮鞋西裤,但是上身或许有些简单掩饰的人。此人,就可能是的范淳安。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影院门口的监控中,的确发现一个上身穿着卫衣,而下身看上去的确穿着皮鞋和西裤的男人跑了出来,又同样在夜校的门口监控,发现了这个男人的影像。但是这个男人全程没有露脸,无法锁定其真实身份。

    “我们现在无法确定影像中这个人就是范淳安,所以贸然对他进行问话,还是会很困难。技术部门要鉴别也得时间。而且就算如果真的是范淳安,他是怎么做到时间疑点的?”电话中汇报情况的警员不无怀疑,还带着焦急道,“江队,时间紧张啊。我们要当机立断了。”

    江笑枫看了看手表,时间真的不等人了,就刚刚那会,又已经过去了半个多小时。但是好在,江笑枫知道已经看见了曙光,而给他这抹曙光的,恰恰就是范淳安的女友:“时间疑点的产生,是因为范淳安的女友帮助他撒了一个慌。”

    “不会吧!江队是如何马上知晓她撒谎的?”

    “直觉。而且我相信,范淳安女友莫瑞琪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在撒谎!”

第75章 过于乐观者

    “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在撒谎,我不明白!”汇报情况的警员一脸懵逼。

    但是江笑枫却无比确定,如今总算快要水落石出了:“现在没时间解释这么多了。范淳安当晚一定是在夜校将曹兴然带走,这其中有没有他父亲的协助不清楚,但是至少可以确定,范淳安和曹兴然一定有过接触。你们现在仔仔细细查看周边所有监控,并且马上派人来周边搜寻线索。只要找到曹兴然的线索,我们就能提审范淳安。到那个时候,就算是范秀丽想阻拦,也没理由多废话了。”

    撒谎其实是一个人的本能,没有任何人不会撒谎,而同样,在潜意识中,撒谎在很多时候是一种自我保护,也是一种融入环境的条件。江笑枫确信莫瑞琪是个不错的女孩,但是,这个女孩却也有很大的问题。

    当你第一眼看见莫瑞琪的时候,肯定会被她端庄外表和阳光的笑容所感染,更加上她一直礼貌待人,你很显然不会觉得这个女人会刻意欺骗你什么。从她和江笑枫对话的内容还是说话的行为动作上,江笑枫也相信莫瑞琪没骗人,但是,这个女人自己没意识到,自己忽略了很多细节。

    莫瑞琪是一个相当有自信,并且很有主见和决断力的这么一个人,从她和江笑枫说话的内容中可以知晓,她在美国的时候肯定干过一些疯狂的举动。这些举动都是她自愿且认为是一种释放的行为,这其中就包括服用鬼爪饮料和致幻剂。

    而另一种自信也直接带到了她工作当中,江笑枫从莫瑞琪工作地点出来后就了解了莫瑞琪公司的情况。这家公司的效益其实并不好,但是莫瑞琪给人的感觉是胸有成竹,且对自己的每个决定都非常自信。这些种种很容易让人觉察到,莫瑞琪是一个过于乐观的人,而这种过于乐观加上莫瑞琪所处的家庭环境导致她一直一帆风顺,并没有遇到过什么波折,所以会让其降低风险意识。

    伦敦大学学院教授塔利??沙罗特曾经做过实验。他对他的观察对象进行了八十种假设,并且利用功能磁共振成像扫描仪对实验对象进行观察。

    这些假设就包括汽车被盗、失业、患帕金森病或癌症等。在说出每一种假设的灾难之后,实验者被要求对这种不幸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可能性作出估计。在接受扫描时,他们被告知出现这种风险的实际平均可能性。

    一段时间过后,志愿者再次对亲身经历每一种情况的可能性进行量化。研究人员发现,志愿者更新了自己最初作出的估计,但只是在实际数字不太令人沮丧时,例如,如果他们预计患癌症的可能性为40%,而实际平均可能性却是30%,那么他们大幅下调估计数字的可能性要大得多。但是,如果可能性超出起初的估计,志愿者则干脆对实际数字不予理会。

    所以,沙罗特的结论就是,人们总是对听到的信息进行仔细挑选。越是乐观,我们受到有关未来的负面信息影响的可能性就越小。在接受脑部扫描的过程中,所有实验者的数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