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珠玉在前 >

第80章

珠玉在前-第80章

小说: 珠玉在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寻常百姓看的是热闹,商人们看到的是商机,武将看到的是整个大明疆域尽在眼前展开的美好画卷。

    “倘能用来运兵……三五天内便可全境增兵到位,如此,可还有邦国敢再来犯我大明虎威?”

    “本来也没人敢来犯我疆域。”

    “边境不过是看似太平,边边角角的地方争端不断,你所谓‘本来也没人敢来犯我疆域’,是你们文人粉饰太平的说法。”

    这再谈下去又得引起文武争端,遂众人都岔开话题,这个说“我看这极好,日后想吃个家乡的美食,使人坐上车,没准第二天就能吃着”,那个说“我家乡离南京才几七里地,这么说,我头天晚上忽然想吃什么,使个仆人坐上车,第二天早上我就能吃上”。

    孟约:不愧是时时刻刻都想着“能吃吗,好吃吗,怎么吃”的民族。

    武将看到的是四海承平,文官看到的则是天下大治,所以说这东西不管之前,在机械化被无限妖魔化的前因下,被形容得怎么怎么要不得,这时真刀真枪摆出来,时人看到的却都是利,而不是害。再说,蒸汽机车就是在孟约这样的现代人看来,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火车同样也只有利没有害。

    孟老爷正满面激动地拖着袁济的手,红着眼眶说:“老袁,看到没有,看到没有……跑起来了!”

    袁济比孟老爷还激动呢,在科学院里那十五里机车道真看不出什么来,毕竟也不是一开始就成功的,是慢慢才成的。刚开始速度也没这么快,一个时辰才十五六里而已,比马车牛车都有不如,反倒没现在看着这么激动人心。

    “老孟说得对,不知道好反对不能怪人家,只能怪自己只顾闷头干不吭声。现在,咱们这样把好明明白白显出来要还有人反对铺设机车道,那便当真是愚不可及。”

    这时候,宣庆帝正在山顶看着蒸汽机车飞快绕过山岗驶往紫金山方向,他身边是杨廷礼与内阁诸公。宣庆帝不似旁人那般激动,反而很平静,他平静地看着蒸汽机车拽着白烟一路带着“咚哐咚哐”的声音渐渐消失在视野中后,与杨廷礼道:“老师,我仿佛看到了《太祖秘史》中描述的五百年后。”

    杨廷礼笑道:“或许,大明并不需要五百年便可抵达,自退内阁后,总觉余生便只能在一方小小院落中空耗辰光,如今看到这蒸汽机车……如画山河纵远万里,岂不也已尽在脚下成坦途,便是年迈亦处处去得啊!”

    晁光甫亦笑说:“届时杨公勿要忘了邀我一道才好。”

    “内阁重担在肩,光甫老弟恐不得工夫,你还等得,老夫可等不得了,辰光不饶老朽呐。”杨廷礼说着,与宣庆帝商谈,“陛下,既然稍后蒸汽机会还会回转此处来,不若吾等登车入城。”

    宣庆帝颔首道:“也好,山河万里尽在脚下,那是以后的事,如今只这百里倒也可一试,权当望梅止渴。”

    有天子带头,诸公相伴,这蒸汽机车怎么可能不兴,由蒸汽机车开始的机械化又怎么可能推广不开。

    机械时代已在那蒸汽机车的“咚哐咚哐”声中缓缓而来……

第一三九章 耐心十足的好猎手

    交通带来的便捷,是凡有眼睛的人便能看见的,在孟约因为蒸汽机车的煤炭用理而对整个世界的煤炭储量忧心忡忡时。孟老爷告诉孟约,他们正在考虑用油作为燃料,大明如今的疆域中拥有大片大片极易开采油田,甚至有很多直接裸露在外的油田。

    孟约:啊?你们这些人,是不是也飞得太快了点!

    由于孟约并不知道蒸汽机车可以直接使用原油作为燃料替代煤炭,所以她以为这些人是要开始搞燃油机,于是她又开始忧心忡忡地操心大气污染,尾气排放。当然,很快她就发现,这些人只是用原油替代煤炭直接作为蒸汽机的燃料,并不是这蒸汽机时代都没进入,就要进入内燃机时代。

    不过一时半会儿,原油很难替代煤炭,因为原油有一个很讨厌的特性,非常爱结油垢,还会容易导致锅炉变形,这俩问题不解决,煤炭还得继续烧下去。

    “爹,大后天就过年了,你能不能好好在家歇两天,何掌柜一直找我问你呢,你要再不去看账本,何掌柜就要哭了。”何掌柜还等着回家过年呢,虽然他把一家人都接到了南京,可眼下,在内城还买不起房,便在南郊置了田地置了宅院,把家人都安置了过去。

    眼看要过节,却因见不到孟老爷不能交账对账,自然不能安心回家,偏偏家中前两天新诞了孙子,孟约感觉,孟老爷再不去交账对账,何掌柜能上门来哭。

    孟老爷这才记起还得清账,他这一年,不是在外边,就是在科学院,忙得晕头转向,连闺女都不很顾得上,何况是家中的生意:“仿佛记得你说老何家儿媳妇生了,丫头还是小子,送了礼去不曾?”

    孟约:“送了,腊月二十五傍晚生的,是个大胖孙子,我喊管家同春柳去送的礼。”

    “那便明日去布坊清账,说起来……又要到年年生辰了,去年在奥托曼,也没能好好给你庆生。今年必要好好置办置办,把你外祖一家都请来,还有姚青一家和你先生他们。”因为孟约是年三十过生日,这天家家得吃团圆饭,人口众多的人家,没准中午在这吃,晚上在那儿吃。这天过生辰办宴席,若不是交情深的,委实不好劳动人家在年三十来吃宴。

    孟约挺想拒绝的,大办宴席庆祝自己“老”一岁,她真没这爱好。当然,十来岁的人,应当是爱过生日的,可关键是孟约从心理上来说,不是十来岁啊,她反正是每过一次生日就觉得大好豆蔻年华在以飞奔的速度离她而去。

    “可我只想和爹清清净净地过。”

    “胡说,你外祖一家怎么都要请过来,我这一年到头的忙,也没能顾上。”孟老爷这时一掐算,才惊觉时间有点不够用,今年是不可能再去科学院里埋头钻研了。

    次日,孟老爷领着孟约一道去布坊,与当真快要哭出来的何掌柜清账,孟老爷另给完年节的红封,又包一红封权作何家长孙的压岁钱。比起红封,显然能回家看孙子更让何掌柜激动,连道好几句谢,脚下连个顿都没有就跳上马车往南郊赶。

    父女俩没急着回去,孟老爷说要和孟约在外边吃顿好的,孟约二话不说仍要去合意楼,孟老爷笑道:“你倒长情,吃着好吃,就总想着要去。今日不去合意楼,为父带你去吃烤乳猪。”

    以孟老爷对孟约的了解,什么鼎湖上素,什么雪地草芽,或温泉畔的芦芽,都不如直接带她去吃烤乳猪。

    孟约一听烤乳猪,整个人都充满要去吃美味硬菜的幸福感中,即使看到周家人,也没能破坏她的好心情。倒不是周文和,而是周老太太到了南京,显然,周文和一年一年不返乡,让周老太太在乡中待不住了。

    周老太太也不是一个人,身边跟着大儿媳妇和林莠,林莠经过“失踪后自己逃回来”这件事后,感觉明显比从前要更稳,更像一个不急不躁耐心十足的好猎手,而且猎物正在进入她的捕猎范围。林莠见到孟约倒依然即无善意,也无恶意,笑脸还是有的。

    “老太太,二姐,莠娘。”周老太太至今仍满怀善意,孟约也不搭理周文定,就对周老太太视而不见。

    周老太太是越看孟约越觉得遗憾,这么好的姑娘,偏生自家儿子要作妖,结果到现在有家不回,成日在南京漂着,枕边至今空荡荡:“年年出落得愈发好看了,孟兄弟精神头也好,看着比从前还年轻几岁,天子脚下,果是个养人的地方。”

    两家人虽还有旧交情在,可因为周文和,到底有些不尴不尬的。互相问候几句,便错身而过各向一方。孟约与林莠擦肩过时,林莠显然有什么话要说,但似乎是碍着人来人往,最终也没开口。

    孟约略惦记片刻,想着她现在虽然还在南京,却离剧情有十万八千里远,便没把林莠的欲言又止放在心上是烤乳猪不好吃,还是远方的情郎不好惦记,干嘛要去多关注旁人旁事。但,她不惦记林莠,不代表林莠不惦记她,也不代表没别人惦记她。

    比如吃完烤乳猪,还没叫小二过来会账呢,便遇上姚锦康,没想到这饭馆竟然是姚家开的。姚锦康见了孟约,又见了孟老爷,正觉是个好机会,不但可以接近孟约,还能顺便在孟老爷面前挂个名。

    虽然孟约已经定亲,但……又不是成了亲。

    “阿孟姑娘吃的可好,有什么不足的地方,望不吝赐教。”

    孟约:完全没有。

    “倒没有什么可赐教的,家父下午还有要事须办,不便久留,姚少东家自便。”孟约二话不说,便站起身。

    孟老爷也都不用孟约解释,便知道这人是她不想见的,自然不会拆台,反倒是走在孟约后边,把姚锦康的视线俱都挡住。待到登上马车,孟老爷才问一句,孟约长出一口气说:“爹,那就是姚锦康。”

    孟老爷先是一怔,没反过来,待到反应过来,这叫一个怒火冲天,恨不能掉转车头回去,把姚锦康教训一顿:“这人可真是阴魂不散。”

    是啊,可不是阴魂不散,以为没恶意了,就不会再兴风作浪,没想到恶意没了,他还是不消停。

    孟约再一次怀疑,她得到的是一个假金手指。

    看看人家太祖开的什么挂,再看看她开的什么挂,同样是穿越者,待遇怎么能差那么多!

第一四零章 因为一张脸生生躺枪

    姚锦康到底得回乡过年,是以暂时没工夫来堵孟约,倒是同李选之在夫子庙碰了面。

    每年二十九这天,南京城中的书法大家都会携家中弟子和得意子弟组团,在夫子庙前书写春联和福字赠予城中百姓。南京过年的习俗里,就有夫子庙接福迎春一项,南京的年俗都是吕撷英列的单子,怕孟约忘记,不时使仆妇来告诉孟约今天做什么,明天做什么。

    孟约到夫子庙前,才明白为什么吕撷英让她自己来,而不是带她一块,因为吕撷英今年也在组团写福字的队伍中。嗯,这也是南京过年的旧俗,福字多由女子书写,春联是男子书写。

    “先生,你紧着催我来,便是叫我来瞻仰你写福字的风采吗?”

    吕撷英挥笔写两个漂亮的福字,递给孟约:“可不是么,不然为师没人捧场怎么办。”

    这却是句玩笑话,吕撷英虽然绘画功力更深,但字画字画,字也没落下多少,出来给人写个福,自然不会缺捧场的。孟约接过福字,将位置让出来给后面的人,她自己则站到桌案旁给吕撷英磨一盒墨。

    “行了,快点去接春联,令尊想必还在家里等着你回去。”吕撷英说话间,还让孟约回去的时候,把她接的春联和福字都捎到庆园去,叫卢昆阆早点张贴好。这样的年俗,还是得主家自己来,不可使仆从代劳。

    孟约便去求春联,别说,能出来写字的,便是看着不过十一二岁的少年郎,那字也漂亮得让人说不出话来。年长一些的就更妙了,写字各呈风流,各具风骨,孟约看得眼都有些花,最后选了位年约四十左右的中年人,排队过去接了春联,便领着夏姜往回赶。

    “小姐,买豆腐得往这边。”

    出门的时候,孟老爷忽然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