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珠玉在前 >

第14章

珠玉在前-第14章

小说: 珠玉在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适合孟约的良人良缘。

    孟老爷不会因一个周文和就矫枉过正,闺女是他人生中仅剩下的珍宝,孟老爷自然不为跟个已不再相干的人置一时之气,而误爱女终生。

    在水力纺机织机都已到最后关头时,孟老爷开始对他未来的“职业生涯”进行一个初步规划。走南闯北的生意人,想在官场上存活下来,不说多容易,却也不至于难如登天。那么仅有的问题便是,如何在存活下来后,缓缓向上攀登?

    登上顶峰这种事孟老爷倒没去想,他想的是将来能做个五六品官,至于五品往上,荐举出仕几乎都越不过那道坎。

第二十四章 我可真冤枉

    前有吏部公函激励,后有周文和退亲书信刺激,孟老爷卯足劲,竟赶在仲秋节前便把水里织机做出来,纺机却还不成。时下布幅都十分窄,孟约看过水力织机后,与孟老爷提一嘴“为何不将布幅做得宽些”。

    孟约是看刘娘子做拼幅做被面,才想起宽幅布来,时下的面料幅宽约都只有四十厘米上下,做一套被面,得拼六七幅布。然后拼幅作底上垫棉胎,以锦缎为面,拼幅比棉胎宽出来的部分上折,再拿针线把拼幅和锦缎缝起来,说起来复杂,其实也就是现代古装剧里常能见的式样。

    古诗里常见的“锦被”“锦衾”,指的就是这式样。

    孟老爷经营布料多年,自然深知布幅宽有什么好处,别的不说做被子帐子就方便很多。既然水力织机已经做出来,何妨再做得宽些。水力织机造出来,孟老爷还有一忧织机必然会使许多织工失业。

    这一忧,孟老爷没同谁说,孟约细心看出来,寻个空与孟老爷分说:“爹,就是织机出来,咱家的织花缎,透花软绫纱,一时半会儿织机可能织得出?云锦杭罗又是否织得出?织不出,水力织机老长时间里都只能织坯布,能想的不过是在进染坊时出花样。爹是看水力织机一天织出来的布量多得吓人,这才忘了织机是死的,人是活的,死物能胜人的是快,人能胜死物的便是这份活呀。”

    确实,孟老爷是一时迷了进去,孟约一说,孟老爷就恍然明白过来:“是了,咱家还有好些织花的密法,往年里总没闲工夫叫织工细细琢磨,如今倒可把老织工都抽出来,如天宫软绫,为父也只见过那么一角,那才真正是艺,而非工。”

    “织多的布也不必愁,海外好些地方好些人,我们的布织得好又用不完,何不贩到海外去。太祖曾说过,海外广阔,大有可为,固守脚下方寸,早晚要远落在后头。”这也是孟约才想出来的,在东方的文明已经历经几千年时,还有许多未开化的地方呢。

    孟老爷却笑一声说:“海上风浪大,极险,若非惯在海上的,凡出海便生死难料。贩至海外这事,我们家干不了,不过自有能干的,回头为父去访一访,机织布极便宜,便是分薄利润,所得仍巨。”

    把心头忧虑放下,孟老爷又恢复每日兴头高高,一脸满足的状态。仲秋节,孟约与袁娘子鼓捣出广式月饼来,腊肉咸蛋黄馅,豆沙馅,莲蓉馅,还有一味蜜瓜馅的。四色各几块装一匣,给小美人们一人送去一匣,相熟的人家也送,下仆侍女掌柜管事及工人都各送几块尝尝味。

    中秋节一过,山上便又满是菊华,小美人们相约去山中采菊。山中野生着的菊花,哪座山头都有,因去年饮过菊花酒,小美人们还惦记着那味道,便个个带足下仆侍女,皆说要采好些菊花回去酿菊花酒。

    采菊时,姚青与孟约道:“阿孟,我怎么听说你家要搬?”

    “是要搬,应是年后的事,家父要去京城,不肯丢我在鹿邑,只好跟去。”孟府还没将孟老爷晋仕的消息,但各家都知孟老爷要搬家,这事孟老爷自有考量,孟约只不拖后腿顺口捅破就行。

    “阿陈远在湖广道,阿孟又要上京,明年还有几个要嫁的……真个是人越来越少。”

    “免不得的,便是生作男儿身,不也一样要为前程各奔西东。聚聚散散的,人间难免,眼下仍在一块,仍痛快,那便足够了,想那多作甚。”

    孟约听这话也连连点头:“山河宽广,总要挪挪地方,看看不一样的,不然不白来一世上的遭么。”

    “是这个理,这样说倒羡慕阿陈,随父亲辗转各处,比我们成日在县城内外转悠要多看主行多风景。”

    “我还记得阿孟说良人时,说要个她想去哪里,就能带她去哪里的呢。”

    “要真有这般良人就好了。”

    随着小美人们年龄一岁一岁增加,说起良人婚嫁的频率便越来越高,好几个小美人已于今年或成婚或订亲,已经不像从前那样,随时约随时都能出来一块玩耍。孟约看着一个个人比花娇的小美人,满心祝愿,盼她们能一世比花娇。

    采罢菊花,小美人人团团围坐在一处,不知为什么,今天小美人们都格外爱看孟约。孟约今天和平时也没什么不同,衣裳首饰也没什么太新的式样,都是常见的款:“到底怎么回事,打从见面起,你们就总不时要看我一眼。”

    小美人们齐齐沉默,好一会儿,才有人低低出声:“阿孟,我们都听说了。”

    “听说什么?”为做月饼,孟约宅了许久,根本不知道外界到底发生什么。

    “你同周家郎退亲了。”

    原来是这个,孟约根本没拿这当什么事,所以小美人们有异样,她从一开始就没想到这上来:“我道是什么,这有什么不好说,值当你们一个个欲言又止,生怕惹起我伤心一样。你们看我的眼睛,看我的脸,我像是有一丝一毫为这耿耿于怀,伤心难过的样吗?”

    “诶,我就说嘛,阿孟素来藏不住事,若真难过,早找我们哭,她才怎么会在家自己咬被角哭湿一床一床被子。”

    孟约:“外边都传成这样了……那我可真很冤枉。”

    “当真没哭过?”小美人们哪个信她,遇上这样的事,便是心性大过天去的,也免不得人后落几滴泪。

    孟约:“他瞎,我哭什么,我又没瞎。”

    小美人们:这话竟很有道理。

    “阿孟,阿孟,不若给我做嫂嫂,”

    “干嘛要给你做嫂嫂,要也是给我做嫂嫂好么。”

    孟约:真是谢谢你们啊,谢谢你们让我知道,我在婚姻市场上还是很抢手的,至少小姑子们都已经被我笼络在手心里了。

    “叫我说,阿孟该去京城寻个好的,比周家郎才高貌俊品性佳,阿孟再活得欢欢快快地,叫周家郎看见悔不死他。”

    “才不,不相干的人,干嘛要一般计较,阿孟,自家实惠才最要紧,万不能置这份闲气。”

    孟约频频点头,有小美人们殷殷关怀,她就是人后真哭过,也会被治愈的呀。

    世间大约没有比美好少女更清新治愈的存在啦!

    #也不一定#

第二十五章 一脚踩进火坑

    开过菊花秋露白,山河不语冬将近。

    新的菊花酒酿成时,孟周两家的婚事彻底作罢,周老太太心下仍不是滋味,时常着人送些吃用来给孟约。周家人厚道,也是孟约觉得没必要去兴什么报复心的原因,就是孟老爷,对周文和恨得牙痒痒,对周家却也没话说。

    “小姐,吕教习来信了。”

    孟约自从把四只狗送去,又得知吕教习诊出喜脉,就时常盼着京城来信。这回来信,吕教习已将儿子生出来,字里行间全是满满欢喜,吕教习和卢先一时还不能确定孩子叫什么名,便先取个“炉子”的乳名叫着。

    至于为什么叫炉子,吕教习说往年秋初开始她就怕冷,怀着炉子时,直到秋末都没一点寒意上身。等到一生完炉子,就又开始觉得冷,便给孩子取这么个乳名。

    说到四只大狗,吕教习写道:“你那四只大狗可算是立下大功,夏末时京城出现一大盗,连盗十几家勋贵,最后盗到奉国公府时,被你家四只大狗撞见。信写到这,有件事可得好好与阿孟说说,你家那四只狗必是已成精,命人封上狗洞,便学会爬假山翻院墙,不仅翻自家的,还能翻别家的。也幸是四只大狗能翻,不然那大盗至今还未落网。”

    孟约看得目瞪口呆:“春柳,追风胖达它们,在家翻过院墙不曾?”

    春柳:“不曾,追风它们要常有人陪着玩耍,若没有,自己爬墙出去玩,大约也是可能的。”

    四只大狗驯养得好,从不攻击人,那大盗落网,大约也不是因为四只大狗的攻击,而是别的原因。好在长平里都是相当的人家,四只狗就是浪一些,也不至于被人下药弄去炖成一锅。

    “不行,那四只没法没天了简直,从前在家里,四只大狗都谁陪着玩耍,把人送到京城去,将那四只看起来。真叫它们玩野了心,以后想管都管不住。”孟约还是怕四只大狗咬人,哪怕驯养得好,万一有小孩犯熊,被四只大狗咬破点油皮怎么办,这时代可没有狂犬疫苗。

    “是外院的两个小厮,小姐是要将两个都送去,还是送一个?”

    “问问他们谁愿去,叫愿去的去便是。”

    “是。”

    虽然还没正经拜师,但炉子出世,孟约还是备下厚礼,另把机织后经砂洗的新疆棉花布送一车去。没纸尿片的年代,柔软亲肤的砂洗棉花布就是新生儿最好的尿片,不过孟约略有点无法想象,将来她有孩子,用棉花布做尿片的情景。

    在孟约担忧四只狗太野,以后没法管束时,四只大狗正经受“非狗”待遇。想它们四只,自从生下来,就是被当成宠物养着耍的,没料想,自从意外破大盗案之后,就被王醴“废狗”利用,借给各路同僚,几乎可以说是往死里使。

    当然,四只大狗的待遇也跟春日里放风筝似的,腾腾上了天。从前还拿肉骨头汤拌饭喂,自从发现这四只狗有多好用后,每天三顿,两顿纯肉,一顿加些蔬果粮食,偶尔还喂些鲜鱼鲜虾,牛羊肉。就是孟约这样爱狗,又养得起的,也不带这样喂养的。

    “御史,胖达从刑部回来了,杨提刑还另送来半车肉。”

    近来四只大狗纷纷立功,王醴府上的管家每隔一两天就要收一车肉,管家收肉已经收到看见送肉的车就想锁门不让进的地步:“不是叮嘱过别再送肉。”

    “都觉得不能白使唤御史的狗。”宋则宜话说完,也有些忍不住笑,“属下打长平里过时,遇到卢府的下仆,一问方得知追风它们四只的主人过完年便会来,到时这烦恼自可丢开。”

    “吕姑姑可还好?”

    “都好,炉子能吃能睡能长肉,卢夫人心情好着呢,倒是总说不见御史过府,要御史没事就过去看炉子。”这段时间督察院没什么要事,宋则宜便按吕撷英的吩咐,多与王醴说些家长里短,按吕撷英的话得叫他多些人气。

    王醴却听过就罢,他并非不喜欢炉子,只是孩子又软又小,一根手指头都能戳坏般。而且,看到炉子,王醴很难不想起自己幼年时的情形,虽现在想起都不会心里难过,可王醴仍不愿意去想。

    见王醴沉默不搭话,宋则宜也就不再说,反而与王醴说起公务来。河南道这两年年景都好,粮食丰收,瓜果也丰产,去年做的官吏考核,上半年总出结果来,河南道有一批官员已经先后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