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天遂人意 >

第582章

天遂人意-第582章

小说: 天遂人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芳姐:‘还不错。’

    幕僚忍不住询问:‘夫人是打算如何。’

    芳姐:“还要在等等。”幕僚们心惊,还有比这个更大的杀招吗。

    没有一会双冒捧着嬷嬷的东西过来了,嬷嬷们都是老人,人家嘴里说出来的话,那都是有根据可靠的。不然这些人早就淹死在宫墙里面了。

    双冒脑门冒冷汗,头一次跟皇家这么近距离的接触,当真是太让他这个贫民百姓惊骇了。感触最深的还是那句话,贵圈更乱。

    手有点哆嗦,就不知道夫人惹出来这么大的乱子,自家大人,还有老爷,老太爷能不能抗住。

    双冒觉得生命随时都受到着威胁。安全太没有保障了。

    芳姐并没有打开双冒的手里的东西,只是淡淡的说道:“知道严重****,不想死吧,那就把嘴巴闭好了,睡觉都把嘴巴堵上。”

    双冒:“奴婢往后睡觉嘴巴上带着嚼头。”然后低眉顺眼的,可见决心不小。

    边上的幕僚盯着夫人手上的东西,忍不住猜测,竟然还有比他们手上东西跟要命的,不知道夫人又招惹了什么人家。

    双冒建设性的提议,找个靠谱的靠山:‘夫夫人,是不是跟舅老爷说说呀。’

    芳姐:“把我爹卷进来做什么呀。咱们自己做就好。”

    这个时候要说池府里面不会有外人,天才要放睄,正是那些文武大臣准备上朝的时候。就听外面弄墨急匆匆的:“华大人您小心脚下。”

    芳姐转头,就看到自家爹爹同样憔悴的脸,一看就知道一夜没睡:“爹。”

    华二老爷心疼闺女了,啥时候让闺女这么操心过呀:“怎么不好好的休息呀,看看脸色多难看呀,府上有男人呢,这些事不用你操心。二郎呢,怎么不在昨夜宵禁以前去府上商量一下对策呀。”

    华二老爷憋了一夜,也没憋出来一篇像样的,能把闺女跟姑爷摘出来的作品。嘴巴上都起火炮了。

    芳姐:“夫君没有归家,在大理寺里面同大理寺卿耗着呢。都怪我,昨晚上太忙了,忘了同让人去华府说一声了。”

    华二老爷:“方才你说什么不把爹卷进来呀,你是爹闺女,你好坏爹能撇清关系吗,怎么说话呢。大早晨的就惹我不痛快。”

    芳姐:‘不是多大的事,女儿自己就能办好,爹不信呀。’

    华二老爷:“爹还活着呢,你兄弟娘家还有人呢,用你一个小娘子出头做什么呀,乖乖在府上呆着,手上都是什么东西,给爹。”

    好吧有个疼人的爹爹,总是让人那么窝心。

    芳姐:“您还是上朝好了”闺女拿他当外人,华二老爷不高兴了。

    这时候外面脚步匆匆,鲁二叔:“小人见过花大人,见过夫人。”

    芳姐:“可是办妥当了。”

    鲁二单手呈上一手书信:“夫人放心,妥妥的。大理寺卿李大人上下五代人结亲迎娶的人家亲眷关系都在这里了。”

    华二老爷当仁不让把鲁二手里的东西给拎起来了。打开之后眼睛瞪得大大的,这个东西实在是太有利的回击了:“大理寺卿也敢在朝堂上大方厥词,看我今天不让他羞愧死。等着自挂东南枝吧。”

    芳姐觉得这东西能从他爹手中拿回来的机会不大。没道理让爹爹去当恶人呀。这本该是池二郎自己要打的仗呢。

    默默的把自己弄了一夜的玩意也递给华二老爷,上面封着蜡呢:“您不能看。再有多嘴多舌的您直接把他呈给陛下御览好了。”

    华二老爷那多相信闺女呀,不看就不看:“我家芳姐聪慧,都会用锦囊妙计了。”

    芳姐把袖子里面嬷嬷们的私房话攥的紧紧地,若是自己做,这玩意肯定一块给圣人,可老爹做,芳姐舍不得老爹被牵累,算了。就这样吧。

    羞涩的回了自家老爹一句:“还是差的很远。”

    边上的幕僚同双冒彻底傻了,这就是传说中的华侍郎吗,他的智商在哪呢。他凭什么得到圣人的独宠呀。实在是难以理解。

    早朝大理寺卿神色憔悴,至少比华府一夜没睡的几位大人都要憔悴。

    白日里在宫门口同圣人请罪,好在圣人看在君臣情分上,在宫门落锁的时候,召见了他。

    就差被指着鼻子骂蠢了。

    大理寺卿在圣人跟前,只说别定国候蒙蔽了,委委屈屈的说道:“那池大人还赖在大理寺里面呢,还请圣人同池大人说说,这也不是短时间能查清楚地的,好歹让池大人先把差事做好呀。”

    圣人摇头,人老成精,都到的这时候了还给人家池二上眼药呢:“行了,换成你,能饶了人家吗。你这一本把人家池府的老少三代都给遭禁在里面了,你不想着给人家一个说法你觉得能成吗。”

    大理寺卿脑门都冒汗了,圣人这是明摆着要维护池二的。

    一嘴巴的苦涩:“下臣知罪,只是不知道,事情要怎么解决,池大人才满意。罪臣惶恐实在不知道池大人到底要如何呀。下臣虽然是让定国候蒙蔽了,可池大人同华府娘子叔侄关系也属实情。”

    圣人觉得糟心,有个认不清事实的手下,更糟心,就不知道自己怎么就把这样的人放在大理寺卿这个位置上的:“哼,如此说来,李大人是没什么错的,那你就秉公断案好了,池大人不是在你的大理寺卿等着你处理呢吗。”

    说完圣人挥手把人给打发了。愚蠢东西。

    大理寺卿掏出来帕子抹汗,连汗水都透着苦味,又把圣人给惹恼了。这算是案子吗,怎么断呀。按照扰乱纲常,不分长幼尊卑来说,至少要给池大人训诫一顿的,可这训诫轮得到他大理寺吗。

    这种事情通常都是圣人在朝堂上给予口头训诫的。明摆着圣人不愿意从他的金口里面说出池邵德失德这个罪责。

    可叹自己一把年岁,看不开,看不透,被猪油蒙了心。眼下心也瞎,非得招惹这么一个煞星。

    就这样大理寺卿哪敢把池二一个人放在大理寺的监所里面呀,从宫门出去,就回到自己衙门口了,好说歹说人家池二郎就是不出去。

    最后没法,大理寺卿以提人文案的借口让,衙役把人给带到书房里面才算是把这位祖宗从监牢里面弄出来。可见这位大理寺卿还是知道变通的。

    池二郎不走,大理寺卿可不就得陪着吗,一夜这个煎熬呀。比往日里审问犯人还煎熬呢。心说熬到上朝的时候,这位池大人再大的脾气也得先去上朝,回头他就闭门不出,看这位怎么同他死磕。

    等到上朝的时候,没想到这位池大人竟然胆大如此,还是不走。

    大理寺卿头发都愁白了:‘池大人你好歹也是朝廷命官,拿着朝廷俸禄呢,你把我大梁朝的早朝当成什么了,你把圣人至于何地,想不去就不去,你说的过去吗。’

    池邵德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吓唬的:“李大人你在大梁为官二十几载,不问案情,不取证画押,就到圣人跟前胡噙八道,你对得起读过的书吗,你对得起圣人的教导吗,你对得起大梁信任你的百姓吗,如此为官,你二十载中,冤死了多少人呀。你夜里睡得踏实吗。”

    大理寺卿气的手都是颤抖的,奈何这位就是圣人放在这里专门恶心他的,哄都轰不走。大理寺卿:‘池大人算下官求你了,走吧,该上朝了。’

    池二郎:“李大人下官求你才对,给我池府留条活路吧,上上下下几百口人呢。你睁昏黄的眼睛看看吧。做人不能这么不厚道的。”

    大理寺卿:“还请池大人莫要什么罪名都往本官身上扣,本官顶多就是失察之罪,何况池大人你同夫人叔侄相称数载,本就是事实。不过是圣人不忍心池大人一身本领被污名所累,欲要偏袒一二,赏识大人的一身本事而已。池大人怎可如此这般让圣人失望呢,本官愿意为圣人的对池大人的这份赏识,而对池大人道歉,而且愿意为本官做出的事情,做出弥补,还请池大人说出个规程来,本官定然招办。”

    池二郎:“听呦呵,李大人好本事,你把人的脑袋砍下来,知道错了,过去把脑袋按上,没事祭拜两次就算是过去了是吧,有这么好的事情吗,掉了的脑袋还能喘气吗。李大人好辩才,难怪是非都分不清楚就能在大理寺任职为官,黑的都说成白的了,错了就错了,还看在谁的面子上认错不成,您是您,圣人是圣人,可别舔着脸非得同圣人贴上,圣人做不出李大人这样的事情的。”

    边上的李大人:”好好,都说池府二郎文采不如武艺,看来传言有误呀,池大人口舌才是犀利。本官算是见识了。“(未完待续。)

第五百九十章 溃不成军(求月票)

    不提两人怎么折腾,反正大理寺卿是顶着一脑门官司自己去上朝的。

    池二郎势必要把大理寺的衙门坐穿了。死活不出来。自认府中有夫人主持大局,定然没有半分的动荡,这个真的不担心,芳姐从来就是个大气,扛事的,家里肯定能顾好。

    等待上朝的时间里面,华老尚书眉头都能夹死苍蝇,为何一早就没看到倒霉老二呢。

    早知道就该把这个儿子给关起来,然后在备案请假才是。

    按照以往的经验,今日里他们家儿子还不知道怎么着折腾呢,倒霉催的孙女才回来几日呀,不过半年,他家儿子的学问同名气已经直线上升了。

    生了儿子二十几年才憋出来一篇榜眼的文章,沉寂了又快要二十年后,竟然精彩连连呢。

    老尚书都不得不承认,他们家倒霉孙女对他家倒霉儿子的督导路线是对的。他这个当爹的督导了那么多年,不是就一篇吗。

    孙女都不用出手,就那么在京城晃晃,他儿子就憋出来两篇了,眼看着今日怕是就要有第三篇了。

    不过真心的不愿意在朝堂上看到儿子那精才绝艳的风姿就是了。这事他们华府最好不搀和。

    所以老尚书比较焦急,只盼着上朝以前叮嘱儿子一番,千万别在抽了,他老人家的心脏承受不住呀。

    华家大老爷也不是不担心的,这件事情不同于一般,华府本来就牵连其中的,若说侄女女婿当初娶侄女差了辈分,侄女女婿固然有错,他们嫁人的华府就能摘的清的吗,

    所以在华大老爷这种资深的政治家看来,这件事情非常的不简单,若是被有心人推上一把,怕是才刚刚要扬帆的华府,就要沉了。

    政、治上没有绝对的朋友,真要是有机会,没准就有人出手,毕竟圣人身边有数的那么点位置,谁能淡定以对,谁能少动了心思。

    说句不好听的,不动心思的,能在京城站住脚吗,当然了除了他二弟,在华家大老爷看来,他家二弟走的就是****运,那么多的刚刚好都让他赶上了。

    华二老爷踩着点来的朝堂,让老尚书满腔的担忧,没法传达。给二儿子传递眼神,那是给瞎子抛媚眼,估计他儿子也理解不了。

    站在朝堂上老尚书淡定不起来了。重臣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圣人看了一眼一脸菜色的大理寺卿,好歹那个回头话,给人家池府留点余地,他这个圣人跟着说上两句,对池邵德的名声或许能挽回一些。

    可惜圣人的心意这位大理寺卿没能体会。依然在纠结,池二郎仗着圣宠拿捏他:“臣有事启奏。”总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