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天遂人意 >

第419章

天遂人意-第419章

小说: 天遂人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亍W约夷镒釉诹啥糯袅肆侥辏谷涣婢囟济挥辛恕

    双冒实在不想继续看着娘子糟心:“回娘子话,回姑爷话。奴婢下去看看小郎君是不是睡下了。”说完不等两位主子出言打发,直接就退下去了,每次看着自家娘子都是在挑战双冒的压抑极限。

    唯恐自己一个忍不住做了直言不讳 的忠仆。自家娘子从来不是一个忠奸分明的人,想也知道那样的话,会有什么样地结果。

    芳姐:“看看咱们大朗的魅力多大呀,双冒这样稳妥的丫头,都因为大朗开始走动起来了呢。”

    一副与有荣焉的得意劲头,池二郎跟着点头,自家儿子确实魅力大 ,如今的脸蛋圆润白嫩,那里还有刚出生时候的褶皱呀。

    一双黑漆漆的大眼睛,池二郎想,他儿子就是让他给摘星星,勾月亮,他都不会拒绝。

    不过想到那群不给面子的文人,瞬间脸色就又下来了,不给他儿子面子,就是不给他池二郎的面子,太该死了。

    芳姐终于不那么白目了:“真的有事呀。”

    池二郎:“也不是什么大事,我一个武将当了郡守,对于那些文人来说终究不太舒服的。大朗的满月宴,怕是要让夫人失望了。怕是有人添堵。”

    芳姐拍拍手,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在意的人不来才是添堵,他们那样的人来不来有什么关系。”

    接着跟池二郎一起讨伐,那些倒霉催的作死文人:“对一个守住东郡城,给了他们太平日子的武将看不顺眼,却对一个欺上瞒下,差点陷国家与百姓与战火种中的前郡守俯首听而,这算是什么大儒名家呀,难道他们要说在前郡守跟前晃悠,是为了卧底的。呸,东郡城什么时候有了这些搅合棍子呀,他们也配当做名家大儒,这些举子文人,都什么破见识呀,推崇出来的名人,就是这样的。”芳姐一张嘴,把这些文人给贬低的一文钱都不值。

    池二郎觉得自家夫人说话给力,这话若是传出去,这些名家大儒的脸色可是精彩了:“夫人说的有理,邵徳倒是要像这些大儒们讨教一番。为何这般。”

    芳姐气的不行,什么地方都有这么恶心人的存在:“不行,这请帖还是要写的,来与不来,他们都恶心不到咱们。至少咱门得知道,到底哪些是扯后腿的,二郎心里也好有个数。”

    关键是哪天自己不顺心了,去拍人家窗户的时候,也好有个去处不是。

    池二郎觉得自家夫人的心智,那就不是一般的闺阁女子能比的,之所以跟夫人交代这些,池二郎也是觉得,请帖要发出去。这是一个必须要丢的脸。

    要知道作为郡守同这些人打交道的地方多了,早晚要交锋的。不如早些探明根底的好。免得被人背后捅刀子。防范总比报仇要实在。

    夫妇两人算是想到一块去了。

    池二郎在写请帖的时候,芳姐在边上红袖添香,是凡东郡这地方有点名望的文人举子,两人一个都没有落下。

    最后芳姐还把这些人给抄在一张单子上,明日定然让阿福好生的把什么人来了在单子上打个勾,要知道她华晴芳在 有些事情上从来不大气。没事就让自家大朗脱了**,做成弹弓,去射他们家窗户。

    池二郎:“好好地一个满月宴,都被这些人给搅合了兴致,委屈大朗了。”

    芳姐:“他一个小孩子懂什么呀,有父母,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在,那就是五福俱全,什么都不缺,在没有比这个更幸福的了。”

    池二郎不知道要不要纠正自家夫人,五福俱全可不是这么来比对的,可想到自家夫人的身世,想必嫡亲岳母的早逝对于夫人来说是一种抹不去的伤害:‘夫人说的在理。’

    往后对自家夫人要更好一些,没看到自家夫人心里又看不到的伤口吗。

    两人回屋逗孩子找幸福的时候,基本上这些膈应人的名人大儒,已经被两人给忘得差不多了。

    满月宴,比池二郎同芳姐想象中要美好的多,甘于贫困,只要名声,不畏权势的,还拥有声望的酸儒毕竟有限。他们不敢不来捧场。

    池二郎在让人送帖子的时候,可不是那么客气的。所以屈服于权势的人还是有的。

    芳姐暗中揣摩这些内眷,单子上一点面子不给的人,还是毕竟是少数。哼剩下的那些人,也不着急,有腾出手来收拾他们的时候。

    唯一愁眉苦脸的就是华三郎,也不知道他家姐夫脑子怎么想的,就是用手段让这些人来了又如何,要知道现在的东郡城都传开了,新上任的守备大办儿子的满月酒,谁都说是为了敛财呢。名声都要臭到家了。

    传到京城还不知道什么样呢,回头怎么跟祖父交代呀。

    他们华府会缺银子吗,侯府会缺银子吗,怎么 就那么想不开呢,华三郎一碗一碗的闷酒往下咽,边上的之交好友,劝都不管事。

    池二郎顾不上小舅子,不顾礼法,抱着儿子,身边站着亲小舅子,在一帮的武夫跟前嘚瑟,那嚣张得意的劲头,把远处的文人都要给气的鼻子喷火了。简直就是小人得志。

    亏得尚书府怎么就找了这么一个姑爷。看看边上没有长辈在的小郎君,都给引导歪了,可悲可叹的老尚书呀。

    对于华三郎的殷勤招待,根本就不愿意搭理,能过来这里多得是不得已。给了池二郎这厮好大的面子了,说不得回头还要被同僚,同学笑话呢。再多的就真的没有了。(未完待续。)

第四百三十七章 刷名声

    池二郎不强求,谁知道新任郡守什么时候就过来了呀,只要他池二郎在位的时候,这些人给面子,别给他使绊子,能够让他政令畅通就好。

    五郎陪同姐夫招待一圈过来,立刻就跟着一群小伙伴,围坐在一桌子上,自己去了乐呵了,自家姐姐贴心,竟然还给他单独弄出来一张桌子招待朋友。五郎觉得有面子。

    再怎么懂事也是孩子,对于姐夫姐姐身边新出生的外甥,哪有不在意的。如今看来自家姐夫姐姐对他还是一样一样的好,丝毫没有怠慢。

    酒宴散去,芳姐抱着孩子进了屋子,他身边的两个两位妈妈,同四大丫头,都在送客人呢。

    不管是武将,还是文人,只要过来池府贺喜的,来的时候带的礼物都是登记在册的。

    走的时候,竟然没有一个是空手的。人家池府的回礼厚重。

    人家池府弄出啦的手笔大呀,竟然是东郡城从来没有过的新鲜事。

    池大人说了,今日只为犬子满月设宴,能得诸位老爷贺喜,是小郎君的福气。诸位老爷夫人的贺礼,那是诸位的心意。

    池二郎承情,不过不能因为这个落个敛财的名声,这个不好听,他池二郎从来不差这点钱,来辽东不为求财,只为做官。

    院里面好几大车的礼盒,还有树苗摆在池二郎身后,池二郎:“诸位不要嫌弃,略备薄礼。算是二郎谢诸位的捧场。”

    然后人家拿出来的东西,就有点太拿的出手了。京城特产,不对,是尚书府,侍郎大人的特有特产。

    先不说这些世家商户,还有守备府的官员们,反倒是东郡下属的县官们先站出来了,当时就拜谢池大人客气,然后非常不客气的,索要回礼。差点犯抢。

    谁不知道同知夫人的庄子上。果木繁盛,出产颇丰。就是山地都能有所出产呀,人家池大人仗义,拿出来做回礼的竟然是树苗呀。太让人心动了。就是少了点。

    几位县衙来的人。看着东郡这些人有点不顺眼了。没事干什么来呀,要不然这些树苗分到他们县衙属地,好歹也有些数目不是。现在好了,能分到几颗呀。可怎么够用呀。

    大管事:“诸位大人莫要如此,大人交代过,若是诸位大人有意,尽管去府衙里面报备一些,等来年春天的时候,大人还要在运送过来一些树苗同新的谷种过来,只要诸位大人看好这些新作物。尽管来咱们郡守府。如今这些苗木,是大人给诸位的回礼,还请诸位大人,莫要让小人为难。”

    是买,是要,大管事没说清。自家老爷有点败家,真怕到时候这些县府来的人没有眼色,乱开口,还是压脚点好了。

    那些县官一听说明年春天还有,一个个不顾身份抱着树苗就去了郡守府衙,必须先申请呀。

    百姓不容易,他们这些当官的也不容易,这么贫瘠的地方,想弄出来点政则不容易呀,有现成的靠山,怎么能错过呢,亏得池大人有工部华侍郎这么一个老丈人,若是弄好了,说不得他们还有能从东郡换个地方的可能呀,感谢上苍呀。关键是要感谢池大人有个好岳丈。

    好歹把这些府衙过来的县官打发走了,剩下的老爷夫人们本来不是很看得上这些玩意,看到被县官们如此追捧。也都走的时候各自带上了几棵。

    对于这些人来说,如今的池府就是个风向标,是流行的趋势。既然池夫人喜欢这些,他们自然要跟随的。

    对于那些不情愿的文人来说,弄几棵树苗回去,总比那池二郎弄些暴发户一样的礼包回去的好,这个文雅多了。

    至于发家致富什么的,这些人可没有那个慧根,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这些文人可没有那些当家做主的县官老爷觉悟高。

    要不然朝廷选官要考呢,这就是榜上榜下的区别。文人名仕,就是没有靠上功名的落榜书生。

    根本就没有看到里面的发展前途。眼光到底照着榜上有名的官员们差了点。

    对于芳姐来说,只要她送的回礼够重,不让自家夫君落个敛财的名声怎么都好。

    至于他们识不识货那不要紧,她自然回宣传到位的。

    第二日便从守备传出,守备夫人的原话,这些树苗只要是能栽种成活,将来甭管是什么水果,只要有人送来守备府,守备府都要用真金白银的回收的。

    大家也不要着急,只要这些树苗活了,有了母树,谁家想要嫁接,守备府出技术工。多大的诱惑力呀。养活了这些树苗相当于得到了一大群人的拥戴呀。

    虽然能得到池府送树苗的人家都不在意这点收入,可架不住外面的人盯得紧呀,百姓都眼巴巴的看着呢,你能不仔细这些树苗吗。

    愿不愿意也得祖宗一样供着,不然传出去就是不顾民生。

    而且名望的诱惑力太大了;谁不愿意做发展一个地方的先驱呀,万分之一的机会成功,那也是要记入史册的好不好。

    先不说池夫人精心准备的那些细软之物,就说这些树苗那就不是随便什么人能拒绝的了的。

    池二郎这一手,很简单的就把民心给调动起来了。

    那些把树苗随便扔给下人的人家,听到这个消息,更是着急的去让人寻树苗,真怕伺候的不经心,给养死了。可是看到哪守备府的管事拿着账本把谁家带走几棵树苗都给写上了。

    回头若是真的如守备府放出来的消息那般,他们这些树苗上的枝条就能嫁接在同样物种的枝条上,若是来年拿不出来枝条。他们不是给自己拦仇人吗,还不让人给骂死。池二郎这招太阴了。

    九月底,东郡的人们忙碌的收秋之外,漫山遍野还有找树苗的,据可靠消息,都是守备大人的庄子上传出来的可靠消息,挖的那些树苗都是能够嫁接果木的。

    谁家听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