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天遂人意 >

第395章

天遂人意-第395章

小说: 天遂人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池二郎不光是嘴上说的好听,人家做出来的事情也漂亮,别说外面的事情,就是内宅的事情都给一肩挑起来了,唯恐自家夫人在劳心费力的伤了心神。

    在池二郎看来,自家夫人以女子柔弱之身,退匪守城,那都是伤了心神的,必须好生将养呢。

    外面,郡守大人,同守备大人弄出来的各种糟心事事情,池二郎都没让自家夫人知道。

    当然了有鲁二叔那么一个包打听那样的存在,也没什么事情是能瞒住芳姐的,只在于芳姐愿意不愿意知道而已。

    有男人在前面挡着,有男人在身边护着,有男人一心维护着,芳姐是真的享受,真的不愿意劳心费力。

    关键是的关键还是当初的血腥场面太震撼,还没缓过劲来呢,没看到如今的娘子,连羊肉都不吃了吗。

    牛肉在这个时候管理是很严格的,一头牛的生产力,可顶的上好几个劳动力呢,所以吃到牛肉尤为不容易,可芳姐看到牛肉别说吃了,想想都难受,当初城门楼子冲出去的火牛记忆犹新呢,造了杀虐了。可能这辈子对牛肉都无感了。

    终于在五月中旬的时候,辽东迎来一场大雨,多少缓解了当地的旱情。

    而朝廷的赈灾也下来了。虽然没有分到多少的粮食,至少官府给了种子。对百姓来说现在春耕虽然晚了许多,多少还是能维持住今年冬天的吃食问题。

    而东郡城的百姓,在看到郡守大人的官威再怎么样威风,对同知府竟然也不过是让衙役在人家池府门外看守而已。而同知府里面的奴仆进出都很随意。

    终于那些对同知夫人抱着感谢之情的百姓们开始行动了。

    池府同百姓肯定是有差距的。所以民风剽悍的东郡城百姓,也不强求一定要见到同知夫人当面道谢。只不过是小小的表示感谢。

    比如,昨日门房的老孙,收到临街李老汉送来的一篮子十几个鸡子,人家李老汉说了:“没有多少东西,就是给同知夫人吃个新鲜。”

    说完放下东西匆匆就走了,都没有给门房拒绝的机会。

    至于说到进院子里面回话,人家老汉说了,不敢打扰夫人,更不敢叨扰府上同知大人,人家过来就是表达一下心意,没有见主人的意思。

    看到有人敲开了池府的门,接下来的几天,门房都能收到点这样,那样的物件。

    当然了数西街的掌柜们送来的物件最丰厚,不过有志一同的没人求见夫人,只送东西,不留名。

    当真是让门房开了眼了。当然了更开眼的是池府门外那些郡守大人派来的衙役。

    这么多年往郡守府里面送东西的人多了去了,像这样送礼的却从来没见过,人家不求办事,只为了送东西而送。同郡守大人打报告的时候,都觉得自己说的不真实,不求办事,光送礼还有这等好事。

    外面都谣传同知夫人堪比恶魔,貌若夜叉,邪恶阴险。听说最近同知夫人都能压制小儿啼哭了。你说该当是什么样的女人呀。

    难道这些人是怕同知夫人出去吓人吗。或许真的有可能,没看到人家送礼都不愿意看到同知夫人吗。没见过那天夜里盛况的衙役们对同知夫人各种猜测。

    就是东郡城的百姓,对这位同知夫人也是各种猜测,毕竟那日夜里,匆匆聚集的七八百人,不过是大户人家的家丁护院,还有就是西街的一些商户而已。

    这些见过当时场面的人,没人想过形容一下同知夫人的摸样,外面传说的只有同知夫人的凶狠霸气。所以谣传很有误区,如今芳姐的样貌已经不穿的,没法出来见人了。

    能收到礼物,芳姐表示不再贵重与否,心意最重要,付出总算是有回报了,夜里在被噩梦惊醒的时候,也能安慰自己,保护了需要保护的人。这种心理安慰最重要。而且现在的芳姐很需要。

    在池二郎看来,不过是一声冷哼,东郡城里的老少爷们都是废物吗,竟然让自家柔弱的夫人面对匪重。所以池二郎一点也不觉得这些人怎么招人喜欢。

    郡守大人的奏折早就递上去了。折子一是参奏辽东守备玩忽职守,致使外族犯边,才导致东郡内城大乱,这话说的也算是有理。

    剩下的就是说下属官员,池同知的夫人,用了很长的篇幅,一,作为女子嚣张跋扈,

    二 虐杀更牛,

    三 辱骂朝廷命官无视朝廷律法。

    四 聚众闹事 ,

    五 仗势欺人,还有六七**十条大罪。好在没说同知夫人通匪。

    可圣裁没下来之前,在郡守大人看来,那池二郎,作为同知,作为下属怎么也得到自己这里为他夫人所为道歉赔礼。

    左等右等,这池二郎也没有过来,郡守大人脸色一天比一天黑,就后悔折子上写的少了。就该多提两句这同知大人的不知礼数才对。

    至于守备大人,收拾好边关,同样递了折子,参奏的是辽东郡守好大喜功,瞒报灾情,只是民众流离失所,聚众作乱。也就是说,郡守大人在这次事件中起的是根源作用。要负全责。

    还有就是参奏辽东同知池邵德,擅离职守,私自带兵回援。(未完待续。)

    ps:  更新一个月了,收藏一个没涨。

第四百一十八章 师傅来了(求月票)

    人说京里有人好做官,对于池二郎夫妇来说太对没有了,换了任何人,被上官如此不待见,早就慌了神了。何况是上官明摆着,用了阴招了。

    可对于芳姐同池二郎,人家就没有放在心上,第一、京里确实有人打点。底子够硬实。

    第二、凭他们两位上官怎么蹦跶,东郡的事情,也没有道理,让他一个三把手顶缸。

    至于外面看守的衙役,池二郎根本就没有看在眼里。

    于芳姐而言,人家说了,正好觉得夜里睡得不踏实呢,人多点心里踏实,最好是把人都给让到院子里面在门口里面才好呢。请人作法事还得掏银子呢。

    可惜这些衙役胆子太小,大概是郡守大人特意吩咐过,不能同他们池府的人太过接近。愣是抗住了池府管事的热情招待,说什么也不越雷池一步。

    连阿福都大呼可惜。到现在池府正门的使用率都不太高呢,若是这些衙役有事没事的在门口多走动几次,说不得他们的心里阴影就没有了呢。

    池二郎不过是在府上陪了芳姐三日,等守备大人带人回城的时候,池二郎就去当差了。当然了是在东郡城里面,隘口什么的,池二郎不愿意去,走不开。守备大人也不会给池二郎这个机会。

    好在芳姐的心情也调适的差不多了,只要夜里有人陪着就好。

    不管是守备大人,还是郡守大人。尽管对池二郎各种看不上眼,各种奏本,可上面的书面文件没有下来之前,池二郎就是辽东的同知大人。

    不过当下两位大人都没有怎么给池二郎安排差事就是了,明晃晃的排斥。

    人说上行下效,底下的人都是看着上面行事的,所以除了那些跟池二郎一起并肩作战过的千户,百户们,还照常同池二郎打招呼,剩下的人都是看碟下菜的。池二郎受到了冷遇。

    好在池二郎够淡定。够有底气,根本就不介意上面的态度。反正他有的是事情做,忙得很。

    东郡城里才平静下来,静怡师太就匆匆来看徒弟了。

    外面谣传太恐怖。即便是静怡师太这样了解自家徒弟。定然会让自己平安的人。都不太淡定了,怎么就把一个尚书府的娘子给说的跟个夜叉一样,难道说毁容了。

    作为女子。德容言功,少了哪样都有被休的必备条件了。自家徒弟这是要不幸福的节奏呀,从来没什么表情的静怡师太,难得变了脸色。急匆匆的过来了。

    看到芳姐本人的时候,静怡师太才放心些,表情回复以往的蓦然:“看上去还是不错的,怎么会弄出来那么恐怖的谣言。”

    芳姐茫然的看向自家师傅:“您不是过来给徒弟压惊的吗,什么谣言呀,师傅,我可是都准备好喝符水了。”

    这话说的一点水分都没有,最近睡眠不好,芳姐是真的在考虑要不要去寺里求个安神符什么的,若不是肚子里面有孩子,要考虑卫生问题,芳姐早就要实验一下了,这年头的人压惊收魂都是要喝符水的,没道理她喝就不成不是。

    可见她是越来越同这世道接轨了。

    静怡师太被自家徒弟给惊倒了,要知道自家徒弟从来不信这个的。不是吃错药了,就是被流言给逼疯了:“为师从来不弄那些玩意。”

    不过还是掏出来两个黄纸符:“装在荷包里面带在身边就好,不用烧了喝水。那样不卫生。”

    芳姐有点脸红,这话似曾相识,好像他亲口对自家师傅说过呢。装作不明白,大人睡不好孩子休息不好,若是喝点符水管事,他还是愿意试一试的。

    阿福:“不都是喝了的吗。”

    静怡师太:“你们喝不喝倒无所谓,肚子里面的孩子可折腾不得,怎么也要保证万无一失才对。”

    芳姐觉得这黄纸符也不是那么好用了,这送黄纸符的人都不怎么在意呢,还能不能好好说会话了。算了反正自己也不想祸害自己的肚子,带着就带着好了。好歹能压惊不是。

    静怡师太还是很专业的,不管医术如何,都亲自上手给芳姐号了号脉。

    而且时间很长,芳姐还算是沉得住气,知道自家师傅即便是懂点妇科知识,同古大夫这个专业的比也是差了些的。

    阿福就不成了:“师傅,如何,小郎君可是还好呀。”

    静怡师太木然的脸上,竟然能翻出来白眼:“自然是好的。”

    阿福:“那为何要如此长的时间。”

    静怡师太:“我不过是看看你家娘子肚子里面是不是小郎君。”

    芳姐眼睛瞬间放大:“这个也能看。”

    阿福同时开口:“那到底是不是小郎君。”

    就是后面的双冒同阿寿双巧等人都不太淡定的看着静怡师太。好吧,原来别看一个一个嘴里‘小郎君’叫的响亮,原来心里都不是很确定呢。

    静怡师太一副高人风范:“原本的时候事不关己,有八成把握能看出来的,如今这个吗,没看出来。”

    意思就是心里在意,所以有失水准,没发挥好,看不出来。

    众人瞬间松懈,不过也只有阿福敢说:“那您到底看的是什么。还那么长的时间。”

    芳姐跟着点头,可不是吗,把自己的手腕都给按的酸酸的。

    静怡师太木这一张脸,回答的相当高:“就是看不出来才要多看看。”

    阿福跺脚:“大半年不见而已,师傅竟然知道消遣人了。”

    芳姐:“外面乱糟糟的,师傅近来可好。”

    静怡师太:“至少比你这里要好多了。”

    大概是年岁大了,对于小辈更显关注:“你也不小了。肚子里面有了孩子,万事就该更加小心才对,可莫要在做出让人担心的事情。”

    要说起来这世界上师傅最亲近的人大概只有她这个徒弟了,难怪自家师傅这么关心自己肚子里面的孩子,这算的上是徒孙吧。

    自己确实有点不配当人母亲,如今想来当时为孩子考虑的还是太少了,有个万一,动了胎气,都是让人遗憾终生的事情呢,难怪师傅说的如此语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