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天遂人意 >

第356章

天遂人意-第356章

小说: 天遂人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时间一下子静默了。这是什么状况。华晴芳揉揉自己的额头。这是把自己当成孩子了。

    池二郎恨自己手欠,看着夫人红红的额头,又是心疼,又是懊恼,自从两人大婚,池二郎就怕芳姐把他当成了长辈,这种小动作平日里小心又小心的,就怕把夫人的态度给引歪了。再回到表叔表侄女的气氛里面去。

    这下好了,真的把自己当成表叔,他都没处哭去。

    好在丫头们过来请两人过去用膳。打破了一室的静默。

    池二郎端出来夫君的款:“四娘这些回房在看吧,去陪爹娘用膳。”

    华晴芳抿嘴,脑袋还疼呢,这人就变得一本正经了,这是不准备让自己还回来了。心下有气,起身:“夫君说的是”

    池二郎心下有点凉,果然气氛不太对呢。就在低头抬头之间,芳姐已经走了过来,而且在丫头们看不见的角度,抬脚小动作的在池二郎的鞋子上踩了一脚。又狠有准。

    方才眉眼斜飞的瞟了一眼池二郎。小子,姐练的是裙里无影脚。

    池二郎呲牙,故意的成分居多,两人之间瞬间气氛就变了,能有这个气氛不容易呢。笑眯眯的看着自家夫人,幸好没把自己当成长辈。不然这么长时间的努力可就白搭了呢。

    看着前面带路的丫头没人多事,池家二郎甚至悄悄地拉了一下夫人的小嫩手,搔了一下手心,才盎然迈步,一派君子风范的跟在丫头身后,仿若方才做出这等带着骚扰**情的人不是他一样。(未完待续。。)

    ps:  谢谢木槿同学的打赏

第三百八十二章 亲家

    华晴芳觉得被雷劈了一下,等回过神来在看池二郎的时候,人家已经跟没事一样了。

    芳姐脸色热烫烫的,这厮真不是东西,公然调戏呀。

    使劲的攥起芊芊玉手,悄然的背到身后,怎么都觉得做错事的人是她一样。感觉整个手心都是烫的。脚步都跟着停下来了呢。

    就见池二郎这个不是东西的,傲然的回头,一派正经询问:“怎么,四娘可是还有什么事情吗。不是去用膳吗。”

    华晴芳磨牙,抬头微笑:“没有,这就来了。夫君且先行,妾身随后就到。”

    池二郎抿嘴,眉角眼梢都能看到笑意,只见池二郎矗足而立:“夜露更深,四娘还是同为夫一起的好。”

    华晴芳觉得耳朵都是红的,这厮越来越狼性外漏了,这还当着别人的面呢,要不要给自己留点脸面呀。

    而且什么夜露更深呀,日头才落下去多长时间呀,天边还有余暇呢,糊弄着要擦黑好不好。

    不过还是快走两步,到了池二郎身边,两人身长玉立,一双剪影,向不太黑的夜色中走去。

    饭后芳姐同池二郎回房,两人才正式的把手上这些人手认真分析一遍。

    芳姐掂量着挑出来的百十多人,递给池二郎:“能用上的也就是这些人手了。回头让人仔细的打探出根底,才能放在夫君身边堪用。”那些死忠于定国候的人在有本事也是万万不能用的。

    池二郎接过册子仔细的翻看:“四娘费心了。很是妥当。”

    得到认可,芳姐还是很高兴的。拿起另外一个册子:‘这几十人都是年岁大的,在行行伍恐怕不妥。我欲把他们放在庄子里面,夫君看还可行吗。’

    池二郎拿过册子仔细翻看:“夫人仁慈,这些都是跟了定国候上过战场的人,大半辈子行伍确实不容易。能得夫人的庄子安享晚年是最好不过的了。不过这些人对辽东却熟悉的很。可惜了呀。”说着放下册子。

    华晴芳再次拿过册子,到底是男人,见识不一般,她都没想到呢:“哦,一时间到是没有想到,这么好的向导。不用可惜了。不若在这里挑出十几个经验老道,身体底子也不错的,哪怕就是在夫君身边说说经验也是好的。再说了早退两年同晚退两年也没区别,就当是提点一下后背。传传经验好了。”

    池二郎:“恩。我池二郎定然不会亏待与他们的。剩下那些人。就要劳烦夫人多多费心了。”

    华晴芳大气的摆摆手,这都不算是事,安置点人手再就业吗。人家就不愿意多提。

    不过还是把自己的担心给说出来:“只要这些人愿意 归于田园。他们戎马一生,一时半会的怕是不愿意过这种居家日子呢。莫要有什么心结就成。”

    池二郎看着自家夫人大气的举动,那是真的有些佩服的,即便是尚书府出来的娘子,也没有如此的底气呀。也不知道夫人哪里练就出来的这份自信。

    不过他池二郎看着稀罕,摇摇头:“夫人多虑了,一份安定的生活怕是这些人求都求不来的呢。那些不能在夫人庄子上颐养天年的人怕是要遗憾了。”

    或许是在这个时代适应的不错,芳姐竟然接口说出:“能在夫君身边随侍那是他们的福分。”说完就忍不住想,自己到底被这个时代的人文风俗给征服了吧。这都能以自己为中心了呢。

    而且看来没有专业适应不了社会,解决不了再就业的问题存在,自己多虑了呢。

    池二郎则嘴含笑意看着芳姐,然后盈盈然的询问:“四娘是这么认为的吗,四娘也觉得如此吗。”

    华晴芳黑脸,这调戏起来还没完了,自己若是一个十几岁的青葱少女岂不是让这厮把便宜给占了遍,装作不解的抬头:“二郎是要四娘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吗。”

    好吧立刻就换成池二郎郁闷了,两口子说两句情话,酸酸气氛而已,怎么就说道死而后已吗。

    忍住伸手摸摸夫人脑袋的动作,自家夫人到底年岁小了些,情调什么的实在是还不太懂:“四娘想多了。”说完拿起名册全神贯注的思考起来。

    忍不住就想到自家夫人手底下的那些丫头婆子,别看是一堆的妇人,可进退之间有股子肃然杀气。如今自己也有了人手。若是能把这群大老爷们训练到这种境界,不知道回是一个什么样的队伍。

    池二郎想到这里忍不住一阵一阵的心动。

    华晴芳不知道池二郎的心境已经转变了,还在腹议这斯没有底线的刷新下线。

    没想到平日里看着人五人六的池二郎竟然能不要脸到如此地步,从小动作频频,到公然调戏,话说这厮到底明不明白自己是他池二郎的夫人呀,人不都说媳妇都是别人的好吗,难道是新鲜期还没有过呢。想到这里芳姐竟然还能自得其乐一下。

    静怡的气氛在两人之间不知不觉就过去了大半夜。

    池二郎到辽东这件事情算是定下来了,不过到底去辽东任什么职还在待定之中。

    芳姐现在就开始准备倒也不早不晚的,毕竟什么时候出发,那是圣人一念之间的事情。

    华晴芳打定主意让池二郎一人上任,所以这段事情的心思都扑在池二郎的身上,连娘家都少回的很。

    芳姐打定主意,等池二郎走了,芳姐可是要大半时间在娘家厮混的。他们父女姐弟相处不在这朝夕之间。

    从文献上看辽东土地贫瘠,人口稀疏,且天气寒冷干燥。不算是一个富裕的地方。

    芳姐为了让池二郎过得舒坦,特意让鲁二叔以发展自家产业的名头。带着他的四宝斋,还有百味居去辽东开分店了。

    说一句芳姐的庄子上弄得都是调料,在京城有调料铺子,很受欢迎,特意让华二老爷给起了名字曰‘百味居’。发展前途良好。所以说这华家的四娘子那是富婆中的富婆。

    不拘将来池二郎任何职,辽东都要自己的大本营的,这也算是熟悉地方的一种举措。勉强算是池二郎的先锋部队,关键时候还能当成一张底牌用,芳姐的算盘打的精明着呢,男人撒出去也不能野养呀。

    至于笔墨纸砚。调料。香味、那种东西到了辽东是不是会盈利,芳姐可是没有考虑的,为了池二也算是一挣千金。豪爽的很。

    当初鲁二叔带着货物人手上路的时候,对这位主子那就佩服又佩服的。明知道没挣头还敢如此散财。不佩服她佩服谁呀。

    当然了男人吗。更佩服池二郎好命,好本事,好手段。怎么就把自家主子哄得如此舍得呀。鲁二叔偷着打量自家姑爷不是一次了。那眼神妥妥的整不明白,没看出来值得投资的地方。

    池二郎这段时间则在同那些被打乱的侯府旧部试着恢复关系,不说帮衬一把,至少到了那里这些人能不找麻烦也是好的,都是从辽东起家的,焉能在辽东没有点家底。

    就是侯府怕在辽东也有些隐秘家私在的,可惜定国候定然不会把这些家底给池二郎用就是了。

    好在池家二郎心里明白,倒也没有指望这,有了如今的这些人在,他池二郎在辽东的势力那是早晚的事情。定国侯府他从来就没有指着过。

    唯一让两人都满意的是,虽然白日里两人交流的机会不多。可夜里两人都分外的投入,生活非常和谐。在二人的心里分别在即,这夫妻相处朝夕珍视,不能浪费,最好还能整出来一个儿子,当然了这是池二郎的心思。

    不满意的就是华二老爷。自家闺女把他抛弃了,心里做好了跟闺女长久分离的准备,本想趁着闺女还在京城,父女多多相处一段时间,可闺女跟自己距离尽然拉远了。

    自从闺女出嫁那天起,孩子就没有超过三天不回府的时候呢,这都几天了呀,不是把他这个老爹给忘了吧。

    连他家小五郎都不能让华二老爷转移一下注意力了。小冯氏看着自家走动频繁的老爷跟着叹气,很无奈的说道:“老爷,这两日五郎精神不太好,进食也不多,妾身觉得五郎怕是想四娘了呢。”

    就见华家二老爷双掌対击:‘着呀,可不就是吗,这池府到底有多少的糟心事呀,怎么就让咱们芳姐分心乏术,连五郎都顾不上了呢。’

    冯氏默然,这老爷到底多护犊子呀,一句芳姐的不是都不说,竟然就把这罪过放到了定国侯府的身上,当真是一个好爹呀。能说自家五郎有福气吗。

    华二老爷被自家夫人给弄了一个好台阶,也不看看时辰,让人抱过小五郎,爷两去就看闺女了,明其名曰五郎想姐姐了。

    冯氏看着自家老爷仓促的脚步,一句话都不想说了。

    在华府老夫人身边服侍的时候,老夫人询问华二老爷的行踪。

    冯氏回答:“五郎想四娘了,老爷带着五郎去看四娘。”

    华老夫人看看自家儿媳妇,诙谐的说道:“老二这是怎么了,怎么还知道给自己铺台阶了,往日不是抬腿就去定国侯府吗。”

    这话实在是太不给面子了,下面坐着的华家三夫人跟着笑出来了:“娘说的是,二伯想来是被爹爹给说了。”

    娘几个想到华老尚书同这位二老爷在一起的场面,同时会心一笑。场面当真是温馨的很。

    对于华二老爷的到来,芳姐同池二郎都是欢迎的,不过这次两人没有孝顺华二老爷的机会,被池家二老爷截胡了。

    人家池家二老爷拉着华二老爷的双手,一对儿女亲家愣是没分开。

    池家二老爷更是把五郎给自家儿子放怀里,就把边上的旁人给打发了。

    华晴芳心说这是个什么画风呀,没听说过自家爹爹同公公什么时候交好到如此地步的呀。到底是谁适应了谁的节奏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